据美国研究中心报告,估计每15万人中就会有1人发生异物阻塞呼吸道,约80%的案例发生于5岁以下,统计上1-2岁为高峰组,是婴儿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学龄前儿童的4号杀手。
端午,万家团圆互道安康的小长假,我又听到一个令人悲愤的消息:一个孩子吃粽子导致气道梗阻,在家长哭天喊地的痛悔与绝望中,120赶到了现场,但是,因现场无人进行及时施救,孩子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白衣天使虽竭尽全力亦无力回天。这条可贵的小生命,在这个本来是与家人欢庆团圆的日子里,再也没有醒过来。
我其实一直不喜欢贩卖焦虑,但是!前有河南许昌7岁男孩校园进食梗阻致死,后有小孩端午食粽气道梗阻致死,我......很难受!!!
我一直嚷嚷,气道梗阻解除技能,5分钟就可以教会您。我用亲手救活过两个孩子的案例告诉您:
旦夕祸福,一念之间!
学过急救,我们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学急救,面对突发状况时只有后悔莫及!
我等不及也等不起,只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气道异物梗阻,可防!可救!
希望您熟练掌握,但永远没有机会学以致用
这么简单实用方便易学的一项救命技能
为人父母的你
您为什么不学习?
您为什么不学习?
您为什么不学习?
新生儿是指宝宝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这一段时间。婴儿是指年龄不足1岁(不含新生儿)儿童是指1岁到青春期。青春期体征包括男孩的胸部或腋下毛发发育和女孩乳房发育。儿童以上的叫成人,若不能分辨是儿童/成人,视为成人。体型较为肥胖的儿童和成人以及妊娠后期的孕妇,要采用另外一种手法施救,在接下来的章节,我要根据体型来为大家讲述气道梗阻解除的方法。
另外,我整理这么多资料,是为了把气道梗阻这件事尽量说清楚,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帮助他人,及时援手,避免悲剧发生。
但是看得懂不代表您做的对。
看完之后,去找位靠谱的老师学习急救吧,参加付费的认证培训,并且反复学习急救,才是一个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希望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右下角的“在看”,嗯,对滴,您的举手之劳,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气道梗阻的求助手势
全球通用的V型手势
也许会表现为
任何时候
及时识别才有获救的机会
这个V型求救手势全球通用
学习过急救的人一看就懂
建议所有人教会自己身边的亲友
尤其年幼的小朋友和家中长者
“你不能说话,但我能看懂”
什么叫气道异物梗阻?
气管在前,食管在后
在食管气管中间有个神奇的会厌
会厌平时是敞开的,方便气体进出
当人开始吞咽食物时会立刻关闭
会厌软骨工作示意图
如果怀疑轻度气道异物梗阻,即伤员能发出声音但表现为剧烈咳嗽,请不要进行干预,鼓励伤员用咳嗽的方式清除气道阻塞;如果怀疑是重度气道异物梗阻(不能发声、不能说话或不能咳嗽,气体交换差或没有气体交换,呼吸困难加重等),请立即报警求助120,并在现场开始施救。
此图来源:网络作者杨凯老师
气道异物梗阻的施救流程
确认环境安全
确认伤员是正常体型的儿童或成人
并确认其属于重度气道梗阻状态
表明自己身份并征求伤员同意
及时寻求周边人群帮助
向120报警并取来AED备用
立刻开始施救
及早出手相救
并建议
因发生窒息而接受了现场急救的伤员
必须尽快就医
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的腹部冲击手法(又称腹部冲击或海姆立克法)如下:为严重气道阻塞的成人或儿童快速冲击肚脐略靠上位置,每一次快速冲击都会将肺部的空气挤压出来,有助于移动或清除气道阻塞物。
但是,我今天介绍的内容,不仅仅有AHA,还包括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和红十字会建议的施救手法,以及综合近年处置气道梗阻案例的个人经验。所以,以下内容仅供您参考,为示严谨,我建议您应该去参加一堂专业急救导师带来的线下急救课,并学习和遵循不同体系的急救方法作为知识储备。
伤员一般会两脚分开,身体微微前倾,将双手或单手置于胸前做出V型求助手势,救护员以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我一般口述为弓箭步)站稳,伤员身体略前倾,坐在救护员弓起的大腿上,救护员身体紧贴伤员后背,以左手从伤员腋下穿过,环抱伤员的腰。
如果您看到图片细节与描述不符,请以我的描述为准。
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施救
连续拍背5次+腹冲5次反复交替
直到伤员解除气道梗阻或失去反应
成人气道梗阻解除的
背部拍击法
(需与腹部冲击法组合使用)
定位在两侧肩胛骨中间
以空心掌连续拍打5次
成人气道梗阻解除的腹部冲击法
(注意在AHA里是反复冲击)
(在红会和ERC是与背部冲击组合使用)
右手食指拇指变成剪刀手,定位到伤员肚脐位置;
左手握拳,拳眼向内,放在肚脐略靠上、胸骨正下方位置(或口述为向上约2横指位置);
右手变成布掌,包住左手,在患者
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前臂,将力量通过左拳虎口传导到患者腹部,压迫腹部
使膈肌上升,令肺部残余空气产生气压,有助于移动或清除气道阻塞物;
重复操作,直至气道阻塞物被清除且伤员能呼吸、咳嗽、说话,或者因气道梗阻失去反应。
"剪刀手"定位伤员肚脐
"石头手"定位在肚脐上略靠上的位置
“布手”包住“石头手"
以剪刀、石头、布的形象手法
连续在腹部冲击5次
与拍背5次手法反复交替
直到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或伤员失去反应
视频解读详实经典
作为急救人不可错过
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施救
站在或跪在患儿身后
连续拍背5次+腹冲5次反复交替
直到患儿解除气道梗阻或失去反应
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施救
背部冲击
定位在两侧肩胛骨中间
以空心掌连续拍打5次
亦可抱起患儿进行腹部冲击
定位在肚脐略靠上、胸骨正下方位置
(或根据患儿体型决定冲击位置)
以剪刀、石头、布手法
连续冲击5次
直到患儿解除气道梗阻或失去反应
婴儿极易发生气道梗阻,尤其年幼的宝贝,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加上口欲期表现与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把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塞入小嘴,导致异物吸入气道,气道梗阻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如果没有及时掌握急救方式,很容易造成悲剧。
婴儿发生气道梗阻,会表现为突然剧烈咳嗽、呕吐状、面色青紫、呼吸困难,还有的宝贝会把小手放在咽喉处。
一旦发现婴儿气道梗阻,请务必保持冷静,高声呼救,拨打120并进行现场施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不可猛力又胡乱地拍宝宝的背,很可能会让异物越陷越深;
不可拼命灌水,容易引起更严重的呛咳或使异物膨胀;
不可盲目催吐;家长不可擅自用手指探入口腔去抠取异物;
无论异物是否取出,都应及时送医检查(施救时可能导致二次损伤)。
用右手托住婴儿整个身体,并保证头颈部不要过曲
用左手虎口托住婴儿下巴,拇指食指护住婴儿颧骨
将婴儿翻身轻放在左手手臂
将左手手臂托放在左腿大腿上
始终保持婴儿头低脚高位
并注意用您的肋骨和手臂夹紧婴儿靠近您的小脚
用右手掌根在婴儿两侧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如异物没有拍出,则采用压胸法
将右手手掌护住婴儿头部,五指分开护住头枕部,用右手手臂托住婴儿背部,此时,婴儿前胸后背都被救护员的手夹住,翻转婴儿身体,使其仰卧在救护员右手手臂上,找到婴儿双乳连线下方,以左手食指拇指指腹进行垂直向下按压
始终保持婴儿头低脚高位
并注意用您的肋骨和手臂夹紧婴儿靠近您的小脚
重复进行5次背部拍击和5次胸部指压,直至婴儿能够咳嗽、呼吸或啼哭,或者失去反应。
背部拍击5次
胸部指压5次
注意正确位置
双乳联线下方
与婴儿心肺复苏术实施按压位置相同
正面指压5次
气道梗阻指压速率略慢
速率约一秒一次
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施救
视频解读详实经典
作为急救人不可错过
妊娠后期伤员气道异物梗阻的施救
肥胖体型伤员气道异物梗阻的施救
对,很简单
就是心肺复苏术的按压位置
AHA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
成人:腹部冲击法(HeimlichManeuver)
儿童:腹部冲击法(HeimlichManeuver)
婴儿:背部冲击+胸部指压
孕妇:
妊娠后期和体形肥胖的人进行
胸部冲击
ERC欧洲复苏委员会(EuropeanResuscitationCouncil)
:背部冲击法+腹部冲击法
儿童:背部冲击法+腹部冲击法
婴儿:背部冲击+胸部指压
孕妇:妊娠后期和体形肥胖的人进行胸部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
关于气道异物梗阻
红十字会和ERC、AHA都鼓励
如果伤员能自主咳嗽,鼓励先咳
咳不出来才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手法
红十字会和ERC是先拍击背部5次
若不能解决梗阻
再进行腹部冲击法
5+5手法交替进行
切勿在未有发生气道梗阻的人身上实施练习
避免重力冲击造成肝脾脏器破裂
气道梗阻应在现场施救
无论是否解除梗阻
伤员仍需尽快就医
如果伤员已经没有反应和呼吸,必须立刻实施心肺复苏术。注意每次给予人工呼吸时务必检查伤员口腔,如有轻松可取出的异物,及时取出,保持高质量心肺复苏术并尽快取来AED,直到医务人员赶到。
心肺复苏术
CPR+AED
气道梗阻预防小知识
容易造成气道梗阻的情形:
带核的食物水果(如桂圆、龙眼、荔枝、樱桃、葡萄、苹果等);
硬壳坚果圆物(如坚果、开心果、碧根果、花生米、黄豆、瓜子等);
明胶或粘性零食(如果冻、布丁、糖果、糕点、橡皮糖、QQ糖等)
粘度较高的食物(如花生酱、年糕、粽子、汤圆、糯米丸子等)
大块且材质过硬的根茎类蔬菜和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如鱿鱼丝、虾仁);
大块肉制品(如牛肉丸、鸡肉粒、软骨等);
不适合婴儿的饮食(如过于浓稠的食物、奶茶中的果粒、奶茶中的珍珠、带果仁的巧克力等);
奶片、鱼油、成人药物(尤其颜色鲜艳的药物、药丸);
发卡、乐高积木、玩具小配件、硬币、玻璃弹珠、围棋等玩具和饰物。
另外,有些物品不仅仅会造成气道梗阻的危险,还有其他并发致命机制,如干燥机、电池、纽扣电池和磁力珠及鸡鸭鱼肉的刺骨等,这些更要家长注意加强防护。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手法被人们
称为“生命的拥抱”。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移动或清除,使人获救。
我录了视频,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让播放,那就播放这个吧,让您看懂造成气道梗阻的原因和施救原理。
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动画很形象哦。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