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及原因
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关节部位。其中最容易受伤的是手腕处的受伤,受伤患病率为
%,其次是肩关节和踝关节,受伤患病率为
%。在专业运动员中,最易受伤的部位是踝部和足跟部,这是由于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运动量过大而引起的。在羽毛球大众健身运动中手腕和肩袖处容易损伤,主要原因是在打球中技术动作不规范。
预防措施
运动前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积极的放松整理活动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理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羽毛球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血液供应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运动,动作僵硬、不协调,极易造成损伤。在开始进行羽毛球运动前,首先应进行身体全面的、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如身体自上而下各关节的活动,包括绕环、拉韧带以及慢跑。然后要进行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挥拍活动、起动步法及前后左右各方向的步法跑动练习。准备活动的理与时间要控制好。不能不动。也不能太猛,应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微出汗为最佳。在寒冷的冬季。尤其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因肌肉韧带僵硬、没活动开而致伤。
运动后要进行积极的整理放松活动。促进肌肉的恢复。运动后及时做一些拉长肌肉韧带的静力牵拉练习和按摩放松瑶动,能促进肌肉的乳酸代谢。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酸痛感觉。促进肌肉疲劳的恢复,减少再次运动时由于肌肉没有恢复而造成的损伤。其方法是采用揉捏、敲打、抖动等方式对负荷量较大的肌肉部位进行放松。
—般来说,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都应注意放松整理运动。
合理掌握运动量,防止运动量过大
由于下肢前后左右不停地满场反复多次奔跑,上肢无数次大力挥臂击球,腹、躯干处于连接上下肢运动、促使每个动作完成的必不可少的地位,所以运动中身体各部位负荷都大。如果运动量或内容的安排稍有不慎,某一局部负担过重。则会造成局部的损伤。如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练习,机体会因无法承受致伤。如多次进行大力杀球,则肩部肌肉负担过重;多次进行上网步法练习,则膝关节局部负担过重。为此,在运动中上下肢负荷安排要适当,密度大与密度小的内容要交替进行,并留意运动后身体各部位的反应。如感到某一局部负担过重,则应立即停止该局部练习。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动作中技术动作不规范、不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是造成运动损伤的
—个重要原因。技术动作合理、准确。不但运动起来省劲、舒服、漂亮,而且不易受伤。相反。技术动作不合理、笨拙,不但费力别扭,不符合生理特点,易造成肩关节受伤。又如击球时手腕没有前臂、上臂内外旋带动,只用手腕屈伸击球,手腕极易受伤。做上网步法时,如前脚掌着地、重心前冲,髌骨则极易受损。
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好,特别是小肌肉群力量好,能有效预防损伤。相反,股肉力量差、伸展性不好是致伤的一大诱因。对于运动时易出现损伤、力量又相对较弱的身体部位,应注意提高其机能和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特别是注意改善其肌肉的伸展性,这是预防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运动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当身体疲劳时,身体各部位运动机能状况下降,易出现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下降等反应。此时如仍然勉强参加运动,身体极易出现损伤,为此在进行羽毛球运动前和运动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反应,有肌肉发礓、酸痛或有
“不愿意运动”的感觉时,则不再勉强进行比赛或训练。
注意运动环境因素对损伤的影响
在过滑的场地上进行羽毛球运动,下肢易拉伤。长期在过硬的地面上运动,如水泥地、砖头地等,膝、踝关节易劳损。场地不平或有异物会扭脚。鞋袜不合适、鞋子过大过小或鞋底过硬、袜子太薄或球拍过重等都不利于运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