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中医的治疗范围比西医大,治标也治本,治未病也治已病 潘毅:中医的治疗范围比西医大,治标也治本,治未病也治已病潘毅:中医的治疗范围比西医大,治标也治本,治未病也治已病

潘毅:中医的治疗范围比西医大,治标也治本,治未病也治已病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在这里,我们先明晰几个概念,然后才方便话题的展开!

第一个概念是病,疾病的病;第二个是证,证据那个证,中医辨证论治的那个证;第三个,发音上也读症,那是症状的症,病字头,下面一个正规的正。

病:中西医的病概念有很大重合

什么是病?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理)、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疾病完整的过程。

这个概念有点绕,我们还是举例吧。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个病。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发病形式

:呈现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又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肝细胞呈炎性病变,表现为肝功能损害。

:有些长期迁延,有些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以发展为肝癌。

以此类推,流行性感冒,冠心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都是病。

以上是西医的疾病概念。

那在中医里面,疾病的概念是不是一样的呢?

相当一部分的中医疾病与西医疾病有着很大的相近度

,比如流行性感冒,在中医叫时行感冒,时间那个时。比如糖尿病,这跟中医的消渴病,相近度很高。

但中医的病的范畴,会比西医的要宽泛一点。只要有了不舒服,都算有病,不一定要出现结构化、指标方面的改变。

换句话来说,比如亚健康,基本上是没有指标改变的,但是有一大堆的不舒服,这在中医算病。

它多半是根据你不舒服的主诉的主症为病名,比如你的主诉是头痛,那病就是头痛,当然,在头痛之下有更多的分型,比如风寒头痛、风热头痛、瘀血头痛等。

换句话来讲,中医的调理或是治疗范围,会比西医要大。

现代的中医看病,是中医病名跟西医病名一起相参照的。

比如,现在中医院规范的处方,碰到流行性感冒,诊断一栏会有——西医的病名:流行性感冒;中医的病名,叫做时行感冒。同时还要加上中医「证」的诊断,比如是寒邪犯肺证,风邪犯肺证,或者热邪犯肺证等。

症:主观客观都是症

接下来,我们解释症状的症,就是病字头,下面有个正规的正的那个症。

什么叫症状?比如,头痛,鼻塞,头晕,单个分别开来看,就是症状。

症状有的主观,有的客观。

比如说我头痛,我怕冷,我头晕,这些都是你的主诉,但是你没办法证明你确实是头痛,你确实怕冷,这是病人的主观感受。

那哪些是客观的呢?就是客观可见,可测量的,比如关节红肿,能看见关节肿起来了;又比如中医的舌象,舌红,苔黄厚而粘腻,谁看都一样。

客观的这部分,放到西医里面,就叫做体征。

而中医所讲的症状,实际上也包括了体征。

所以你得注意一点,

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它并不摒弃主观,包括西医。

比如作为主观的症状,西医也同样重视,同样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点。

医学,是实用性科学,不是纯科学,所以,它允许一定程度的主观。

所以,不要一看混杂了主观的东西,就先入为主地判断,这不科学。

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辨证论治的证,也就是证据的那个证。

我们先看它的定义。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含了几个要素。

1.病因

:比如是外感风寒,还是风热?体内是有淤血,还是结石?

2.部位

:比如,病变的位置是偏于浅表,还是内里?是在哪个脏?哪个腑?哪条经络?

3.疾病的性质

:这里主要是判断寒、热,这个证是偏寒的,还是偏热的?

4.虚实

:就是判断是虚证,还是实证。

这里普及一下,在中医里,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虚指的是体内少了东西,或者功能下降了,比如中医讲的气虚,血虚。气虚以功能下降为主,血虚以物资亏少为主。

什么是实?就是体内多了东西,比如我体内不应该有湿的,现在出现了湿,我体内本来没有淤血的,现在有淤血,这些就是实。

从感冒说病、症、证

好了,估计你大概有点感觉了,但可能还没清晰,那么,我们就举几个例子来看看。

比如有三个病人来看感冒,那么疾病的诊断就是感冒,但是三个病人出现的症状的组合模式却不完全相同。

我们先看第一个病人,他的表现是,怕冷比较重,发热相对轻,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舌苔白。

我们分析一下,怕冷重,发热相对轻,为寒重热轻。

这里顺便教给大家一个小常识,

在中医辨证之中,基本上你只要看见分泌物、排泄物是清稀的,那么它就是属寒的,分泌物、排泄物如果浓稠,或者黄浊的,它就算热的。

这里我们看到了,他是流清涕,痰白清稀,所以它是偏寒的,加上他的舌苔是白的,所以,中医的诊断就叫做寒邪犯肺证。

为什么是肺呢?你看了,咳嗽,有痰,这两个是属于肺的定位症状,就是刚才说的病位在哪里。

下来,就是疾病的性质,是寒还是热?那么既然你说是风寒犯肺,它当然就属寒。

那么还剩下一个是虚还是实?

再告诉你们一个中医诊断的习惯,中医诊断中,假如是虚证,证的诊断名字里会习惯带一个虚字,比如,脾气虚,肾精虚,心阳虚。

这里风寒犯肺病,没有一个虚字,同时风寒不应该是体内有的,它是多出来的,所以,它属于实证。

我们再来看下一个病人。他的表现,怕冷比较轻,发热重,鼻塞,流黄涕,咳嗽,咽痛,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

我们对比一下,你就有感觉了,怕冷比较轻,发热比较重,整个感觉就偏热。

而流黄涕,痰黄稠,这分泌物、排泄物是浑浊的,那就偏热,更不用说它有舌尖红,苔薄黄,也是热。而鼻塞、咳嗽、咽痛,它定位就是肺系统,所以他的诊断是风热犯肺。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病人。他的表现与第一位基本一样,就是多了头身困重、舌苔粘腻两个症状。

假如对中医有点感觉的人都知道,

湿邪的特征是重浊、粘滞,而

头身困重,符合「重」的特征,舌苔腻,符合粘滞的特征

。所以,他的病因就变成了风寒湿。定位还是在体表,在肺系统。

好了,三个病人,同样是感冒,第一个是风寒犯肺证,第二个风热犯肺证,第三个风寒湿在表,或者是在肺。

也就说,同一个病,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体质状态,他们就有不同的反应状态。

中医的核心方法:辨证论治

好,现在我们把病、证、症三个概念捋一下。

首先,症状,通常是指单个的不舒服表现,比如头痛,鼻塞,头晕。

辨证论治的证,是由一组症状跟体征组合而成的个体反应状态,讲得通俗一点,它其实是一组症状群,或者叫作症候群。

那,什么是辩证?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虚实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就像刚才风寒犯肺的例子:

,我们能看到她舌苔白,流清涕,痰白;

,包括听声音跟嗅气味,由于他鼻塞,所以我们能听到鼻音重,还有咳嗽;

怕冷是

问出来;

发热是

摸出来的。

可能听众朋友有点疑问,刚才我所列的三个证都没有说出把脉的脉象,因为一说脉象,如果是没有中医基本知识的听众,就很难听懂了,也很费时间解释了,所以这里省去了。

好了,当我们拿到这些症状、体征的组合状态之后,我们就分析出,病因是风寒,性质是寒,部位是在体表或者在肺,虚实之中是实,那么就给他一个证的名称,叫做

风寒犯肺证

这个就是辨证过程,得出来辨证结果。

辨证之后就是论治了,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给他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然后再选方用药,或者是施展其他治疗的方法。

比如感冒,病邪是外来的,所以原则就是驱邪外出,这是针对感冒这个病的。

具体到风寒犯肺证,治疗的原则就是疏风散寒,这个就是辨证论治。

在这个治本的基础上,加上对症状的治疗,比如有咳嗽止咳,有痰就化痰,鼻塞就开鼻窍。

所以中医治病是疾病、证候、症状,这三者都会考虑到。

而其中,关注重心,或者是权重最大的,是针对辨证论治的那个「证」。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医并不是不管疾病,或者是症状,而是病、证、症三管齐下,同时兼顾。

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医西医,在治疗病症的时候,你有你的套路,我有我的路径,无非就是治疗的思路与路径有点不同,但大家也许都能把所治病症拿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自以为懂科学,却又不屑于去理解中医的人,经常不管你的客观疗效,就因为中医的治疗路径,跟西医的治疗路径不同,就拿来说事,说你不科学。

中医的治疗真的不科学吗?我们不妨听完下一讲,再大家一起用你们的智慧,来评评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文源:正安聚友会

精彩文章回顾

肥儿茶-健脾消食化积-成人小儿都适用

健脾强肾壮骨话补钙-后爱傲骨无双

潘毅:四季晨昏方位不同,同一种病的治法理应不同;借助天时,配合药性,治病立竿见影(补视频)

潘毅|自己学中医,要从四大经典开始吗?

潘毅: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脾胃、肝肺升降,圆运动应该这样理解

潘毅:原来吃饭七八分饱的道理在这里!锅巴好吃还能对付脾湿(收藏贴)

潘毅:西医看是五个病,中医看是一个病,因为搞清了关系!

中国133岁老人首次公开长寿秘诀!简单到人人可复制...

这才是获得长寿的秘诀

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伤身、败德、折寿的根本原因-彭鑫博士

107岁邵逸夫的养生之道-三式气功延寿

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50岁后还有这4个特征的人,容易长寿,4个全有的可能就是长寿体质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拉筋术)

老公110岁,老伴儿96岁,这对长寿夫妻的养生秘笈,值得所有人借鉴!简单易学!

吃对有多么重要,很多名老中医都有自己坚持的食疗,所以健康长寿!

佛门高寿:1072岁的宝掌和尚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腹式呼吸法详解)

《黄帝内经》人之所以长寿,重在遵循五大法则!

西医提高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

神奇的抬脚功,抬的越久,身体越好,也越长寿

吃得多,死得快-适当控制饮食利于长寿

这10多位活过100多岁的老人,长寿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它。

为什么蜗居的香港人寿命全球第一,超过日本!主要是因为……

华佗长寿的秘诀-五禽戏(附教学)

1420名百岁寿星大调查!只有一个共性,不是饮食,不是运动,而是…

哈佛大学重大发现:植物蛋白代替肉类可增加寿命,降低34%死亡风险!

日本174岁老人的长寿方法

梁冬首次揭秘:长寿的终极方法!

为什么香港人均寿命全球最高?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人的性欲与寿命

我的血管壁光滑如29岁,就因每周吃三次这道菜I94岁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

父母90多岁无脑血管病!顶尖医生是这样给父母保健的

青筋其实不是筋,而是受阻的血管

倪海厦:【动脉血管阻塞病患者】我把他从鬼门关前一把抓回来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