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木易。
从2020年5月到现在,我已经有8个月,在5:00-5:30之间起床,而且白天上班很少有困意,精神状态大大超过预期,即使是无聊的周一例会,也很少再打瞌睡。
近一个月的睡眠时长统计(数据来自:小米睡眠)
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我难以想象的。
打小我就睡眠不好,晚上拖着不肯睡,白天磨磨蹭蹭不肯起来。最晚的睡眠记录是在大二创下的,我从凌晨1点躺到了第二天下午1点。
因为起得晚(没时间整理头发),加上喜欢侧睡,大学常顶着一头油腻炸毛的飞机头去上课,给同学留下邋邋遢遢的印象。上班后也总是拖到最后一刻起床,踩点上班,常常因为考勤被扣钱。
我也痛苦,有时候被窝里待久了,也并不觉得舒服,可人就像被下了“定身术”一样,为啥就是起不来呢?
这个问题直到前阵子我才解决。
17年毕业做了1年设计后,转行到互联网。从前在大公司工作相对螺丝钉,项目周期长,偶尔打个瞌睡也能应付。到了互联网公司节奏快,交付频繁,我糟糕的精神状态对产出影响很大,不能放任不管了。
于是,我开启了长达1个月的睡眠调整过程。到现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分享出来,也是希望能给同样受过睡眠困扰的人一些帮助。
于是,我开启了长达1个月的睡眠调整过程。到现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分享出来,也是希望能给同样受过睡眠困扰的人一些帮助。
究竟怎样,才算是睡好了?
在开始调整前,我看了好几本大家推荐最多的睡眠畅销书,也查了一些文献。
用来干什么呢?
解决一个疑问:
究竟怎样,才算是睡好了?
首先要搞清人的昼夜节律,这几本书上关于这一块的描述是相差无几的,选个最容易理解的吧:
体温节律表-图源:《PowerfulSleep》
这是人体最重要的睡眠时钟——体温节律(BodyTemperatureRhythm)。[1]体温的变化告诉大脑何时感到疲乏,何时感到清醒。
体温升高时,我们往往感到清醒。体温降低时,我们就会发困。
看图你就会发现,体温在中午会有个轻微下降,所以中午会想着小睡一会。晚上体温开始降低,在凌晨4点达到最低点,睡眠最深,随后体温开始上升,睡眠慢慢变浅。
睡眠周期表-图源:《PowerfulSleep》
我想不少同学都知道,
整个睡眠周期中,深度睡眠是第一使命。
[2](深度睡眠时大脑皮层细胞处于休息状态,对恢复精力作用最大)
从体温节律表来看,我们会在凌晨4点左右,体温上升,告别深度睡眠。从睡眠周期表来看,我们要想拥有充足的深度睡眠,又必须要有4-5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周期
红框的部分)。
简单回推不难得出,要想保证充足的深度睡眠,
一定要在12点前(最好是11点)睡觉。
怎么让身体告别“娱乐”
乖乖上床?
可是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因为在互联网公司上班,虽然算不上996,但是工作量相对比较大,下班后加上通勤时间,常常快10点才到家。
回来就摊倒在椅子上,看直播刷剧,磨蹭到快12点才去洗澡。洗完澡继续躺床上玩手机,加上我入睡慢,常常凌晨1点才沉沉睡去。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这样的循环:晚上睡得晚(深度睡眠不够),白天就没精神,白天没精神,工作效率就低,工作拖拉下班就晚,下班晚,晚上就睡得晚……
怎么摆脱这种状态呢?
一开始我想,是不是少看会儿直播,比如最多看1小时直播就去洗澡睡觉,这样就能早些上床了。
试了好几天,但每次这心里都感觉空落落的。即使偶尔上床比较早,还是会立马拿上手机。
这样行不通。我想,反正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与其缩减娱乐时间,不如早点下班,让身心不那么疲累,说不定能早点睡觉。
于是,我有意比平时早下班一个小时,那几天差不多能够控制9点左右到家。洗完澡,看直播、短视频,2个小时左右。这样基本就能保证11:30左右,心满意足地上床了。
当然有同学会说,2小时也不够怎么办?总觉得上床太早亏得慌。
这种心理我也曾有过。据我推想,之所以有这种“睡眠吃亏”的心理,是因为
大脑在白天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晚上就需要“关掉开关”,使这台机器能够得到修复。
你觉得“睡早了吃亏”,是因为你的大脑白天负荷太大,晚上还没有得到满足。
而外在的娱乐活动,既是大脑开关的按钮,也是很好的奖励,用来帮助大脑释放压力。
解压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除了打游戏、刷视频这种视觉娱乐,还可以吃好吃的东西,或者换上一瓶好闻的香薰,甚至是性压力的释放。
比如我就会批一些酸奶和水果放冰箱,下班回来,倒上一杯酸奶或新鲜的果汁,刷刷剧,简直不要太解压。
这样多方面地来“补偿”大脑,时间到了,大脑才肯听话,乖乖的上床啦。
入睡慢,怎么办?
虽然上床晚的问题解决了,但还有个问题更棘手:
入睡慢,经常一闭上眼就在脑子里放电影,怎么睡也睡不着。
主要是这两种情况:
有时候工作上有疑难,闭上眼脑袋就忍不住去思考,越想越清醒。
关灯后,从手机里热闹、轻松的世界,一下切换到寡淡的黑暗,不免有一些不舍。
我想,我可能需要一种能转移注意力的法子:既能够不让大脑“胡思乱想”,也能从手机的喧闹顺利过渡到安宁、满足的睡眠状态。
我想到小时候,爸妈在客厅看电视,常常会有一些微弱的声音透到我房里来,我听到电视里细细碎碎的低语,烦乱的心绪好像被抚平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就像夏天窗外的蛙声、知了,也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的:“如远处高楼上缥缈的歌声……”,跟着这些声音,慢慢进入神秘空远,若有若无的梦境。
后来,看过《斯坦福高效睡眠法》我才知道,这
属于把大脑引入无意识状态的一种方法,把大脑开关慢慢关掉了。
[3]
于是,我
把自己常看的、轻松、不吵闹的喜剧,声音调到最小一格,熄掉屏幕,放在枕边。
这样一来,耳边有点声音,我既不至于太寡淡,也不会吵闹,就这样,慢慢进入梦乡。
效果很明显。我用手机自带的APP测出,我从前至少要半小时入睡,现在缩短到了15min。
15min这个入睡时间对我来讲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我能在公司半小时短暂的午休,进入到比较深度的睡眠,我很兴奋。
可前几天和同事闲聊,她说自己躺下去5min就能睡着。她用的是冥想。
她说以前也和我一样难以入睡,后来用冥想训练了1个月,现在甚至在很多吵闹的环境下(公司午休、甚至公交车上……)都能快速入睡。
这个方法的诀窍是,尝试“灵魂出窍”:
在睡眠里跳出去,以另一个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接纳那个正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自己,而后慢慢平静下来。
全身扫描法:闭上眼睛,脑海里想象你的脚趾、脚踝、小腿、大腿、臀部、腰……全身来回“扫描”一遍,又一遍……直到睡着。
听起来比较玄,她说需要一段训练时间,目前我也在尝试阶段,还没有明确效果,把方法介绍出来,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先试试。
有了更多的时间,
该怎么利用?
就这样,大概到了2020年5月中旬,我就能保持每天12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
而且形成了极准的生物钟,不管设不设闹钟,都能在6点57分准时醒来。有时候,周末或者节假日会睡得晚一点,醒来的时间也是分毫不差!
因为睡眠科学,深度睡眠时间足够,虽然每天只睡7小时,竟然意外解决了我下午精神不佳的问题(以前一到下午就犯瞌睡)。
下午有精神以后,脑子也比以前转的更快,加上工作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有了一些长进。到了6月初,基本能提早1-2小时完成工作,于是我有了更早下班的机会。
有一天,我7点就回到了住处,当时我就想,这会儿离睡觉还有4、5个小时,是不是能干点什么?
因为现在主业是运营,我就想,能不能把生活感悟写成文章,一方面用写作来逼自己输入,提升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能给他人稍许启发。
想到了就开始行动,定计划,找素材,工作上也尽量压缩摸鱼时间,基本能保证8点前回到住处。
按理说我是8点回,11点睡觉。怎么说也是能挤出1-2小时用来写作的,可一回到家,干的第一件事还是开电脑看直播,看得眼睛疲累了,就没心思写东西了。
能不能先写东西,再看剧刷直播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延迟满足”。试过了,不行。一整天的工作,即使身体不累,大脑也累了,回到家只想休息,强迫自己写作就像受刑一样。
后来我想能不能给身体减减压,有几天我一回来就先洗完澡,甚至有时候想着先睡一觉,再尝试是不是能写点东西。反复试了一周的时间,均以失败告终。再这样下去,也难有结果。
我又想起,之所以下班后很难再写东西,是因为白天大脑过度运转,晚上再用脑,就像是和身体本能做斗争,当然是极难成功的。
偶然看到《大明会典》关于早朝的记录:
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就要在午门外等候早朝。
至于唐宋,一般是5更上朝,即卯时(5-7点)大概3点起床。
虽然我做不到像那些大臣那样凌晨3点起床,但如果我能够10点睡,5点起,把写作的时间挪到早晨,这样兴许可以。
而早晨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正是最精神的时候,这时候大脑无压力,也正适合写作。
于是我定了如下的作息计划:
8点前到家-娱乐-10点入睡-5点起-洗漱、整理20min-
写作3小时
-9点上班
开始的时候,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人总是在床上翻来翻去睡不着,特别烦躁,反而睡得更晚了,睡眠质量比从前更差。
按理说,提前2小时睡,早起2小时。睡眠总时长不变,也能保证足够的深度睡眠,是行得通的。
我想,可能
作息幅度调整太猛,身体还一时适应不过来,调整的幅度要温和些,训练的时间也要更长些。
于是,我决定只提前1小时睡觉,早起1小时。
到第5天,成功了。
11点睡,6点起!
起来以后,就像我料想的那样,大脑清晰,文思泛滥,比白天上班效率都高。
也是这样慢慢调节,我把睡眠时间定在了晚上10点,早上5点。有时候周末和节假日会睡得稍微晚1个小时,早上就多睡1个小时。
不可思议的是,我在连续5点起床一个月之后,不仅白天工作很少犯困,也凭白多了2小时的兼职写作时间。既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
这一个月作息调整下来,我是深有体会:
时间就像海绵,越挤越多。可这块海绵有硬又软,要想顺利挤出水来,也得找准地方,不能硬来。
总而言之,要想精力充沛地做到早起,有4点要做到:
12点前必须入睡,以获得足够的深度睡眠
适当的娱乐必不可少(我是2h,视个人情况而定),释放大脑压力
借助一些特别的音频或者冥想,转移大脑注意力,快速入睡
如果想要凌晨起床,生物钟要慢慢调节,不能操之过急。
另外,如果你还有这些困扰,我也有一些建议给你:
太忙,或者临时有事,睡不够7小时怎么办?
有的时候买票回家,或者出差,常常需要早起赶高铁、飞机,但是又觉得睡不够,可能只能睡6小时。
图源:《斯坦福高效睡眠法》
有研究显示,“最大睡眠压力(困意)的消除、自律神经的调整、生长激素的分泌、大脑的调节(记忆固定)等都出现在第一个非REM睡眠期。“
简单说就是,
如果前90分钟能睡好,即便睡眠总时长不多,人自然而然也会感觉起床时很舒服。
所以,如果你只能睡3-4个小时,前90分钟至关重要。
第一,睡眠环境一定要好,不能被光线噪音干扰。灯,窗帘,窗子都要关上。房子隔音不好的,建议带上耳塞。
第二,前文我们说过,体温降低时,人体会产生困意,
临睡前热水泡脚
(能升高体表温度,加速体内热量散发,降低体内温度)也是能帮助快速入睡的。
周末补觉,有用吗?
很多朋友平时只睡5、6个小时,总想着周末补觉,一觉睡到大天亮。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不管是睡少了,还是睡多了,都是损害健康的。
2002年,在美国癌症协会的协助下,圣地亚哥大学的丹尼尔·克里普克(DanielF.Kripke)等人进行了一项100万人规模的调查,
结果显示睡眠时间接近平均值7个小时的人,其死亡率是最低的。比这个时间短的人和长的人,其死亡率都要高出1.3倍。
[4]
当然这项调查是针对美国人的,对国人来讲,不一定是7个小时。但是我还是很认可【适度睡眠】这个说法的。
睡少了感觉不够睡,犯困。睡多了又睡得头疼,精力不济。具体的睡眠时间还要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摸索。
所以,个人不建议大家专门利用周末补觉。
保持规律的作息,不管是平常还是周末,准点上床,准点起床,形成生物钟,这样是最好的。如果平时实在不够睡,周末可以适当多睡1个小时。
看过一句话,
人生的1/3时间是在黑夜中度过的,但是它却决定着余下的2/3。
拥有一份好睡眠的好处远超你的想象,也只有在你亲自践行之后,才能感受到。
篮球巨星科比在被记者问“你为什么如此成功时”,反问到:“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虽然我做不到像科比一样,凌晨4点就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但现在也能自豪的回应一句:
“早晨5点的深圳,毫不逊于凌晨4点的洛杉矶。”
2021年2月凌晨,摄于深圳
我把自己探索睡眠的经验分享出来,也只是希望能起一个头,不见得适用每个人,但如果能让小部份人能开始真正重视睡眠这件事,找到自己的最佳睡眠状态,拥有一份好精力和好心情,也就大感宽慰了。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KacperM.Postawski.PowerfulSleep[M].PowerfulSleep.com,2017.
[2]:[日]西野精治.斯坦福高效睡眠法[M].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
[3]:[英]尼克·利特尔黑尔斯.
睡眠革命[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4]:Bannai,M.,M.Kaneko,andS.Nishino,Sleepdurationandsleepsurroundingsinofficeworkers-comparativeanalysisinTokyo,NewYork,Shanghai,ParisandStockholm.SleepBiolRhythms,2011.9(4):p.395.
我是木易,用真实的经历和科学的方法论模型,深度记录成长。
我在公众号【木易笔谈】等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