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久治不愈的怪病
有很多病症总是治不好,检验的结果又似是而非,令病人痛苦不已,医生也束手无策。殊不知,这其实就是心理疾病。
咽喉持续疼痛如有物阻,是舌咽神经作怪
“自觉咽喉持续疼痛或不适,如有物阻,吞不下,吐不出,感觉很难受,经检查无实质性异常”。这种案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可以说,咽喉不适是焦虑性神经症的第一大症状。我们有“气不顺”的说法,意
思是精神受了刺激,这口气吞不下去,阻在喉中不舒服,这并非咽喉本身的问题。
古人对此也有描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可
见对于这种症状,古人早有研究,以为梅核气是因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所致。
有的人只要咽喉不舒服,不理咽喉有无红肿,发音有无问题,就往耳鼻喉科跑。反复检查没发现任何异常,无奈之下医生们也只能作出慢性咽喉炎的结论。
这样一来,本来容易治的病,因为这个“慢性咽喉炎”而变得复杂了。因为服消
炎药,这类病不仅不会好,反而会因为消炎药的刺激而导致失眠和胃肠不适。睡不着,咽喉的异常感自然就会表现得更加严重。这种恶性循环日益发展,会令患者越来越焦虑紧张,甚至产生绝望感,从而引发严重的抑郁情绪。
在临床中也有将这类症状定为咽喉神经官能症的,虽然不准确,但与心理疾病的诊断已经十分接近。
这类病多见于女性,特别是中年妇女。此外,它还与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关系。种病产生的机理多是因为受刺激使得大脑功能亢奋,刺激舌咽神经过度敏感,导致咽喉部产生异常感觉。
阿香在参加集体烧烤时与人争吵后,出现咽喉疼痛。她以为是上火。此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在耳鼻喉科看病,同时还服了许多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症状总是暂时得以缓解,可就是断不了根。咽喉不适、疼痛,时好时坏,而且非常容易上火,如进食稍补或热性的食物就会发作,以致她什么热性的食物都不敢吃。
即便如此,她的病情还是没能消失,一拖再拖,总也医不好。由此,她焦虑不安,睡眠变差,心情紧张。
阿香的病已由单纯的咽喉炎发展成焦虑性神经症。而她怎么也想不到,咽喉疼痛竟然是心理疾病。
我治好过不少干咳的患者,他们多是自觉喉咙中有痰,整天无事干咳,干咳成了
他们的一种习惯性行为。这种情况多是心理因素导致,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会有较好效果。另外,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患病也与他们的心理紧张有密切关系。
时发时止的颈肩背痛,紧张疲劳是祸根
关于颈肩背痛,许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在医院里经过检查,得到的结果多是颈椎病、颈肌炎、颈背综合征等。如果伴有头昏、失眠,还会被认为是颈动脉供血不足。
这类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并多与职业有关,如文职人员、电脑操作员、流水作业员、教师、作家等。一个患者曾对我说:“那种僵硬、酸胀的感觉,令人心烦。按摩一下,好一点点。次日,肌肉好像又扭成了一团,同时还伴随着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状。颈肩背痛,总也治不好。工作忙时症状加重,休息一下,心情轻松了,又会好一些。因此病情时好时坏,毫无规律。”
我认为这主要与心理因素相关。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精神紧张,失眠劳累而导致的焦虑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使大脑兴奋,刺激传出神经,增加冲动,令肌肉细胞充血,使局部组织肿胀而出现不适感。因此,这种反应也属于应激反应。
我对这种病深有体会,我在长时间工作,或者失眠紧张时,就经常颈肩背痛。由此引起的局部疼痛是非常普遍的,甚至还可导致手脚疼痛、皮肤麻木或瘙痒等。
临床治疗中使用一些抗焦虑药物,减轻焦虑,抑制大脑兴奋度,减缓神经冲动,
对改善长期因此受刺激的肌肉张力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治不好的尿频尿急尿痛,问题在“上”不在“下”
尿频尿急尿痛,一般是因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结石等引起的。如果按微生物分类,属于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等疾病。而我们这里所要说的不是这种情况,而是因心理障碍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
黄伯有6年的尿频尿急尿痛病史。6年前,他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到海南去旅游。
那年8月,天很热,车上空调坏了。过了江门市,黄伯就尿急,因为不好意思说,他就强忍着。
1小时后,他实在憋不住了才提出要求。司机说前面有个地方可以上厕所。可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停车,他又叫,司机说忘了,等下一个地方。
就这样,下一个,又下一个,差不多把他憋昏过去。等真的下了车,他却尿不出来了,当即面色发青,站都站不稳,立即被送往附近医院急救。
医生在他的小腹上插了个大针头,把尿引了出来,才算平安无事。
之后,他总感到下面不舒服,尿频尿急尿痛。等到海南一看医生,医生说是泌尿系统感染,给开了药。可是他服药后未见好转,他完全没了旅游的兴致。
回家后,症状依然不减,他急了,反复去医院化验,最后得出许多结果,如慢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前列腺炎等。
这病越看越复杂,黄伯心情也越来越坏,失眠、头痛几乎没断过。
根据黄伯的病情,我排除了生物性病变的可能。因为他曾经受过超强刺激,并持续不能缓解,导致应激失败,从而形成了这种隐匿性抑郁症。
我对他说:“你的病是心理疾病,问题在‘上头’。”
他很惊讶:“医生,你有没有搞错,我的病明明是在‘下头’,怎么会在‘上头’呢?”
1999年夏,咨询室里来了个瘦高个子的男人。他说他的病已经有4个月了,怎么治也治不好,还拿出一大叠化验单和几家医院的门诊病历给我看。
据他说,开始是小便时尿道灼痛,有白色分泌物流出来,当时医生诊断是淋病,经过治疗,分泌物已经消失了,但下面还是痛,而且什么时候都痛,比如尿前、尿后、排尿时,没有明显分别。
我认为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治疗也没问题。从他最近几次的化验单来看,淋球菌已经消失了,说明淋病已经好了。
他形体纤瘦、皮肤很薄、青筋暴露、反应敏捷、思维活跃,这说明他是个很敏感的人。所以,他大脑中对病症的不愉快知觉并未消失,仍然对那种疼痛产生恐惧。因此,他依然会感觉到疼痛。
这就是躯体疾病转化成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又反过来刺激躯体器官的典型案例,属于焦虑性神经症的范围。
这类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受了超强刺激,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应激失败,令大
脑功能产生障碍,过度兴奋,刺激回路神经产生冲动,使膀胱和尿道括约肌敏感,产生排尿异常感。
人们常说“吓得屁滚尿流”,指的就是精神心理因素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见到这类病症。一遇到紧急情况,比如考试、比赛、表演时,我们就总想跑厕所。
不合理皮肤麻木,是浅表神经兴奋
皮肤麻木多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如神经受损、感染等都可引起皮肤麻木。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皮肤麻木。
有一位皮肤麻痹患者,她的左手小指麻痹,感觉不到疼痛和温度。
她以为是神经问题,因此在神经内外科就诊,怀疑是局部神经炎。经过半年的治疗,她服了很多药,仍然没有改善,于是到我这里进行心理咨询。
经检查,我发现她麻痹的范围局限于小指,并未涉及手掌和前臂,呈指套状,针刺有疼痛感,颜色、温度正常,关节活动也不受限。
经仔细询问,我发现她左手指麻痹与她遭受的刺激有关。她曾经接触过一种化学用品,是一种酸性腐蚀液,对皮肤会产生伤害。有一次她工作中不小心接触了,当即受到主管的责怪,并恐吓她:“以后手有什么问题,千万别找我!”
于是她总是担心小手指会有什么变化,后来便感觉手指发麻,如有物包裹。她内心极不舒服,因此失眠、心烦、坐立不安、忧心忡忡,最后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无法摆脱。
为了免受烦恼,她想做手术将自己的小手指切掉,甚至想过死。
类似的病例还有不少,如脸麻痹、足麻痹、阴部麻痹、头皮或头内麻痹等,这些多是社会心理刺激因素所致。
有位制衣女工,曾在美国工作。当时,她年纪不小,与一班年轻人坐在一起,进行流水作业。由于手脚不太灵活,工作压力又大,她经常跟不上节奏,因而心情焦虑。不久她感到下肢一阵阵麻木,不能自控。医生怀疑是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腰椎间盘脱出症。经对症治疗,却未见好转。
回国前,其症状加重,走路不稳,双腿皮肤无知觉,用手掐、用棍子打都没有感觉。
经检查,我发现其下肢麻木部位不对称,针刺有回避行为,而且时发时止,晨起较轻,下午和晚上较重。这几点与真正的脊髓疾病和神经疾病有明显区别。因此,我认为这是一种极易误诊的癔症性神经症。经过两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她的病症得到了控制。
别人哪里痛,你也哪里痛,是心理暗示作祟
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都有性格缺陷,是极易被暗示的人群。他们都遭受过各种病
痛,究其根源都有不同的刺激因素。而在看病的过程中,他们根本就没把心理反射当作一回事。
有位小朋友因患恶性淋巴瘤而去世。为此,全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同时,这种可怕的疾病使这一家人深感恐惧。
此后,他们都感到颈痛、右肋痛,于是全家十多人到医院排着队做了CT、核磁共振,以及各种化验检查。检查结果证明所有的人都没有问题。
琼姨是一位妇女干部,一次她去医院慰问一位患肺癌的老干部,老干部的痛苦状况使她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回家后,她感到心情沉重,周身不舒服。晚上,她开始失眠,并感觉呼吸时胸部疼痛。她担忧自己会“传染”上肺癌,为此数次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虽然没有发现问题,她却依然放心不下。
每天坐在沙发上,她都会细心感受自己的呼吸有什么不正常,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胸痛,但每次她好像都感到癌细胞在自己的肺部分裂一样,心情日益沉重,以致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上述两个事例都属于心理疾病中的疑病性神经症或癔病性神经症的范畴。简单、明了、坚定的解释性心理治疗会有明显效果。
自觉身体不对称,是感知觉障碍
有一些人,总是毫无根据地怀疑自己脸不对称、双眼大小不等、双手长短不一、
内脏坏死等,他们都属心理障碍患者。
感知综合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感知觉障碍,其主要症状是外界存在着的某些事物,患者能感知,但患者对事物的一些属性产生的认识与该事物本身不相符,如大小、形状、空间、距离等。
辉仔很烦,不愿去上学,也不愿见人,原因是他感觉自己的脸一边大,一边小,不对称。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是不是一样大,有没有歪。这样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家人怎么劝他也不听。他要求看整型外科医生,为他作出判断。
当医生保证他的脸一样大小的时候,他开始怀疑医生对他的态度,认为医生粗心大意,故意隐瞒真相。他要求医生用他带去的尺子,为其量一量到底脸是不是一样大。尽管医生一次又一次证实他的脸很对称,但仍没办法消除他内心的疑虑。
辉仔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障碍,没有及时治疗。一年后,他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生活中,当我们碰到类似的情况时千万要注意,因为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的早期表现。在问题发生初期进行干预,是防止心理问题转化成疾病的关键。
假热或假寒,是感知增强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冷热感受会随气候和体温的变化而变化。体温不变,而天气变化时,身体会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如天寒时会觉得冷,天热时会觉得热;而气温不
变,身体也会受大脑的温控系统影响而发生体温变化,如感染、血液病、肿瘤等。
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温高低和自身的感觉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就说明人的感知觉出现了障碍。这与人的自主神经功能有密切关系。
我们在此所指的发热感或发冷感是一种身体自身的感觉,而非真正的温度变化。这种感觉障碍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情感障碍会使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感知觉发生障碍,是感知增强而导致不合常理的发热感或发冷感。
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一些自述发热或发冷,体温却正常的病人。可见,心理疾病患者出现假热假寒的现象十分普遍。
装修工李师傅就是一个“发热狂”。
他最怕热,自感浑身发烧,口干舌燥,不是咽喉疼痛,就是大便秘结,整天烦躁不安,难以忍受。他靠天天喝清热解毒的凉茶过日子,一天不喝就吃不下睡不着。
他来咨询时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发烧呢?”经过检查,他体温正常。
他脾气大,不耐烦,听不得半句不顺心的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忍不住和人争吵,情绪易波动,无法控制。
这是因为他大脑过于活跃,神经系统功能亢进所致,属于焦虑性神经症。
经过治疗,不仅他的病好了,而且连性格都变得柔和了。
有位香港妇女,她丈夫在内地工作,经常不能回家。近年来,她从媒介看了不少有关“包二奶”的案例,于是整日忧心如焚,经常感觉头颈一阵阵发热,而且开始失眠。
怕冷的事例也不少。
有位妇女怕冷到了极点。炎炎夏日,她还穿很厚的棉衣和棉裤,但依然热不起来。中医说她肾虚,给她服了大量滋补品,但不见好。
西医说她激素水平低,经过补充激素和输入能量合剂后,却不见改善。
几年来,她足不出户,不敢吹风,怕沾冷水,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就好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一样。
她问我:“为什么会患这种怪病?”
经了解,我发现这种怪病的产生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在一次感冒后,她开始畏寒,全身发抖,于是得了这种怪病。按心理疾病的分类,当属抑郁性神经症。于是我对她说:“你是因为退休后无所事事,子女又不在身边,自感空虚寂寞,所以抑郁成疾。”
其实,极端的怕热和怕冷并不难见,许多流浪的精神病患者就是这样。冬天他们不穿衣服也不发抖,夏天他们穿着棉衣也不出汗。这都是感知增强造成的异常反应。当焦虑得到控制后,异常反应就会随之缓解。
全身都有病,关键在“总指挥”
有的患者自述症状很多,病情复杂,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精神到机体,几乎都有问题。主要症状是:经常失眠、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还时常伴有心慌、心跳、呼吸气阻、呃逆作呕、胃脘胀痛、大便频繁、尿频尿急、肌肉跳动、皮肤发麻或蚁行感、手足颤抖,或月经失调、白带增多,或频繁遗精等症状。
他们共同的病情特征是:时发时止,飘浮不定,毫无规律性可寻,系统检查通常无实质问题,且都有明显的精神心理症状。这些特征大多是因为情感焦虑所致,故称为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而在临床中各科的诊断结论是不一样的,例如:轻度不正常脑电图,脑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劳累,早期冠心病,颈椎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咽喉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角膜炎……
如此多的病名,到底谁是正确的?应该如何治疗?我们完全没有了方向。
有的患者一天挂几个号,看几个医生,同时服几个科的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曾经看过一位花了
万元仍没治好的患者,上面列出的病名她只差两项就可以
得满分,用她的话说就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坏了”。
像她这种情况,用任何一种躯体疾病都难以解释,就算对每一种症状都给予治疗,也未必有效。然而,根据病情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无规律性、无系统性、无实质性等特点,可以认为她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因为我们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广泛性焦虑症并非多种疾病集于一身,而是因为大脑这个“总指挥”功能失调导
致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全身性功能紊乱。我们只有抓住主要病源进行治疗,患者才能得以恢复正常。
全国著名心理医生——甘露春
甘医生的问候
你是否觉得生活累?你是否感觉生活缺乏乐趣?其实,这就是心理疾病发出的警告。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了心理疾病,也不知道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胁。甘露春医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身心健康。
甘露春
全国著名心理医生
广东省精神医学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心理医学会副主委
中山市心理学会会长
30年心理咨询经验,接诊人数达25万多人次
著作《心病谁没有》、《狐惑年代》自然销售15万多册
全国多家著名报刊媒体采访报道1000多次
CCTV《心理访谈》特邀嘉宾
搜狐十大健康卫士
特色介绍:
果敢的说话行事风格,关注民生,坚持敢讲敢言。著有《心病谁没有》一书,目前一版自然销售近十五万册。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全国多家著名报刊媒体采访报道近一千多次,深入广东省各组织、企业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八百多次,深入人心。2010年1月做客CCTV《心理访谈》,创五年来收视率新高。他深入患者心,医术医德高,全国各地患者、甚至欧美等华侨专门回国诊治。帮助超过25万人解决心理疾病或困惑。
areGanluSpring”
中山市甘露春天心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于200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2015年成立中山市甘露春天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中山市甘露春天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公司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25人,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80%以上,技术力量雄厚。甘露春天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亲子教育、儿童青少年行为训练、现代创新型社区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校园成长等心理服务。
公司在全国著名心理专家甘露春、周晓晶的引领下,坚持“奉献爱心,增添幸福;创造价值,实现梦想;助人自助,回馈社会”的理念,以医学心理学为背景、以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为支撑,创立了集医疗、咨询、培训三位一体的“甘式疗法”,享誉全国,解决了传统心理医疗上的不足,成功服务个案上万,已成为中山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品牌。
2016年广东省首个心理专业博士服务站——中山市甘露春天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博士服务站成立,为公司汇聚人才资源,助推企业创新升级,实现短、平、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公司将多元齐进,打造国内更专业、有效和卓越的心理健康服务品牌。
2017年5月,中山市心理学会正式成立。同年8月,甘露春中医诊所挂牌成立。同年9月,中山市甘露春天志愿服务队,11月成立中山市甘露春天社工服务中心成立。
中山市甘露春天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760-88728067
详细地址:
中山市石岐区海景路13号2栋
导航地址:甘露春天西北门
咨询预约电话
王岸平老师:18024819917
武海燕老师:18998781630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