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发表一篇论文,称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感可能会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者发生精神疾病。这是自卑这一心理情结,首次成为心理学界确定性的研究课题。
自卑与个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自卑不仅是生命过程中的正常产物,甚至在阿德勒的观点中,
儿童的自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弱小的儿童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依赖成年人的抚养,接受成年人的监管,幼年期的自卑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修正,就会演化为自卑情结,对成年后的工作、生活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那么,自卑的成年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列举其中典型的三种。
一、自卑的三种表现
1.否认现实失败,用防御术自我麻痹,以维持自我评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温顿Martin.V.Covington曾提出一套著名的
自我价值理论
,该理论将人群分为四种:
成功定向者、避免失败者、过度努力者和失败接受者
。其中避免失败者、过度努力者和失败接受者三种人身上,都体现出了自卑的影子。
避免失败者,在面对既定的失败结果时,习惯于寻找自我防御术,从外界环境中寻找个人无法左右的条件,解释自己失败的行为,以此来保证自己的胜任感
。比如一名学生考试失败,假如他是避免失败者,原因归纳中就会出现“场地不熟悉”“噪音干扰”“天气状况不好”等无法控制的原因,而不会归结为自己平时努力不到位。
电影《0.5毫米》
这是内潜的一种自卑,这里的自卑更趋向于一种动机,促使个体寻找不会降低自我价值的因素,来解释结果的构成原因。
过度努力者,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同时这种评价又极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动摇,这归根于个体对自己的不自信,不坚定自己的能力。
换言之,是自卑情结促使个体在他人面前成为一个“全能者”,又是自卑情结促使个体在得到失败结果之后,将已有的个人评价下降到最低。
比如依旧是期末考试,这名学生在考试之前对自己的期待很高,认为一定是班上第一名,但是结果并非所愿,此时个体的自卑感作祟,对自己的评价跳崖式下跌,如果将过度努力者的期望值拉出一条折线图,我们就会明显发现,他的成绩频率和波动都比较频繁和高狭。
电影《初恋这件小事》
失败接受者,是打心底里接受自己的失败,是完完全全的失败,对失败丝毫不敏感。对
于这类群体,自卑情结更倾向于一种后天形成的人格的一部分,已经固化并且伴随个体很长一段时间,在未来生活中也很难改变。
因为过往经验告诉他们,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是毫无作用,就像长期被关在笼子里的狗,即使打开牢笼放它走,它也没有逃脱的欲望和行动一样。这类人群自卑情结最深,自我防御术在他们身上起不了什么作用。
2.制定过高的目标,好在失败后理直气壮地为自己做辩解
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提出
成就目标理论
,她认为在整体人群中,
一部分人持有掌握目标,热爱学习,喜欢挑战,不怕困难的品质;还有一部分人持有表现目标,这类人群习惯避免挑战,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不自信,自尊感也不稳定。
自卑情结在持有表现目标的人身上比较明显,因为自卑,认为能力是天生而无法改善的,
因为自卑,所以遇事退缩犹豫不定,个体制定的目标更加庞大且空洞,进程也更加困难。
但是也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在目标没有完成时,拿出一系列的“套路”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功:因为能力天生,所以后天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因为别人很强,而自己要达到同样的高度是不可能的,因为运气不足,所以别人能达到的,自己达不到也没有过错。
自卑情结的表现目标人群,不会考虑是否制定的目标过高,因为自卑,所以目标过高才好解释。
而掌握目标的人群则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制定中等难度的任务,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一下,就能获得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目标,这一点和表现目标的人群完全相反。
3.自我效能感较低,预设自己没有达成目标的能力
自卑是人格中的一块拼图,这块拼图的大小,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高低。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目标的判断,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足够高,那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就会很积极,对自己很有信心,对结果也很期待。如果自我效能感很低,那么个体就会蹉跎,犹犹豫豫,提不起干劲,甚至在接到任务时就一口回绝,否认完成目标的希望。
自卑情结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一个人越自卑,遇到事情时就越不敢上前解决,期待有什么借口可以离开,或者直接逃避,个体从态度到行为透露出来的,都是负向性的信息。
一旦本该某个人完成的任务,确实因为某种原因转移到其他人头上,那么自卑者下次依旧会采取这种逃避的行为,这也属于一种强化——逃避行为带来的结果,让他非常满意。
自我效能感和自卑之间此消彼长,在一个人发展的全过程中,自卑情结会因为奖励和惩罚而上升或下降,也会因为外界事物信息而进行强化。不管怎样,自卑情结会常伴随人的一生,如何处理自卑、引导自卑,是每个人都逃不过去的课题。
1907年,阿德勒提出自卑这一情结之后,又在论文中说明,自卑并不是一种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正常发展过程。
尽管儿童会因为身体幼小或其他原因受到限制,但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儿童会不断发掘正向信息,发掘有益于自身的条件,主动进行积极的转变。
这段话也正是阿德勒自身的写照。
幼年时期的阿德勒患有驼背,行动也不方便,而哥哥却英俊潇洒,相比之下,阿德勒觉得自己又矮又丑,常常陷入自卑的境地。但是阿德勒并未因此颓靡,进入心理学界后,他多次提出与个体成长有关的理论,最终成了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量级人物。
在阿德勒的观点中,自卑的最终归宿是人的完整和完善。一个人在自卑中了解自己,认清自己,懂得自身优缺点与能力高低,自卑并不是阻拦个体完善自我的拦路虎,而是一种内生化的力量,激励个体达成更高的目标。
电影《盗梦空间》
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自卑的影响,自卑是人生的底色,而如何利用调色板,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的行为。既然自卑无法避免,那么挑战自卑、进而战胜自卑,才是不二法则。本文给出两种克服自卑的方法。
二、两种克服自卑的方法
1.调整自己对失败的归因方式
首先,辩证法教育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任何事件,因此,对于自卑的改善,
我们可以从归因方式入手。
我们在上面谈到自卑的表现时,第一条目里说过原因归纳,自卑的个体会将原因归因为“场地”“噪音”“天气”等外在因素,而拒绝归因于自身因素。其实万事万物都讲究一个“度”,经常性将失败原因归因于外界而忽视自身,不用说,这肯定是自卑的表现,是不可取的。
归因理论经过海德(F.Heider)和朱利安·罗特(JulianBernardRotter的研究,到伯纳德·韦纳(BernardWeiner)时,已经有了完整的归因理论,Weiner将原因分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和外部状况六种,并将其按照
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三种维度进行归类。
按照Weiner的观点,自卑者可以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即个人努力。
之所以做如此归因,是因为相较于外部、稳定、不可控的能力来说,个人努力的归因更能激发个体的未来行为,让个体对未来充满期望,并且在潜意识中暗示这次失败是因为努力程度不够,而不是因为固定的能力或根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
当个体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可操控的因素时,下次行为就会激发更多的动力,聚焦更多的时间精力到关键目标上。
当然,在Weiner的归因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外界因素,Weiner不鼓励将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因为其不可控也不稳定,人在面临无法左右的事物时,会产生退缩心理或者习得性无助,会丧失前进进取的动力和勇气。
而一旦产生此种心理又会加剧自卑感,如果习得性无助的事件再次增多,每次产生的自卑感产生堆积作用,然而总量却不是按照算术级别而是几何级别增加的,对个体的行动力会产生很大的损伤作用。
总的来说,还是要先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归因,练习正确的归因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将原因归结为外界因素或者个体内部因素,前者自我概念会出现偏差,后者常会出现习得性无助。
我们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依旧是期末考试失败,此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归因选项有:
外界环境:学习过程中的环境、学习时的气氛、考场环境等。
身心状况:身体是否不舒服、是否感冒等。
运气好坏:运气一向是好是坏
任务难易:考试试题是难是易
努力程度:在考试之前有没有认真复习
能力:个体能力,比如信息加工、言语理解、数理逻辑能力等等。
合理的分析原因才是打败自卑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像上面那样列出一张表格,每个因素按照五级计分制进行计分,比如考场考试时外面在装修,很打扰思考,所以“外界环境”这一因素,我们可以打三分或者两分,再比如考试出成绩后,班级平均分下降得厉害,那么“任务难易”上可以打三分或者四分,以此来对比“考试失败”这个结果中,六个因素各个因素到底占多大的比重。
Weiner的归因理论向我们介绍了归因方式,通过分析也能看出为什么Weiner十分推崇将原因归结为
这一因素。
人是能动的个体,是可以完整掌控自己行为和思想的生物,无论外界环境作何变化,人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靠近自己的目标。
2.尝试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其次,改善自卑的第二种方式是进入新的领域,这适合长期陷于自卑的人士,常陷于自卑中的人。
如果回顾他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其中遍布否定,这些否定或来自自己,或来自他人,那么此时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就是去挑战一个全新的领域。
因为是全新的领域,所以没有经验,没有经历也不知该作何去,你就是站在地面的人,向上仰望攀登者,此时的第一步是最简单的,那就是寻找该全新领域的事情来做,让自己忙起来。
此时,自卑的个体不需要考虑后果,也不需要考虑他人的想法,更不需要考虑收益以及会不会浪费精力,此时的状态更接近于孤注一掷,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所以做什么都是进步。
其实有时候,人之所以会自卑就是因为顾虑太多、畏首畏尾,不敢做决定,不敢放开自己的行动,而新领域带给个体的是一张空白的图纸,
在这张图纸上画出的任何笔迹,都是行为者的“劳动果实”。
相较于熟悉的事物,人类在向未知领域进行挑战时,个体的归因更会倾向于内界的因素,与自卑时不合理归因于外界的情况不同,在新刺激情景下,个体可以更理性地看待失败结果
另一个在全新领域进行探索的原因是,只要在该领域获得一丝一毫的成果,自卑个体都能明确地接收到,这有助于他们将成果带来的喜悦转换为动力,在内心里认定自己。而这份小心翼翼堆积起来的喜悦,在日后会变为对自己的肯定,以正向肯定来消弭负向的自卑,让人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也是有能力办好一件事的。
综上所述,自卑人人都有,或许有轻有重,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善自卑。
个体在面临自卑时一是要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可以列出表格将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和外部状况六种因素填写进去,再按照五级计分制进行各项因素的计分,这样可以帮助个体更好的了解失败的本质。
另外,在全新领域探索也是一种调节自卑的方法,新领域没有束缚没有要求,个体可以以一种放松的心态进入,不考虑得失,不考虑利益,让自己放松下来,专注于目标。
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自卑的态度。
以上。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