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校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安全】学校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应对【安全】学校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安全】学校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学校踩踏事故,是指学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学生过于拥挤,有人意外跌倒后,后面不明真相的人群依然在前行形成更多人的人被绊倒和挤到,跌倒的人又不断被后面的人流踩踏,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群体伤害的意外事件。

在我国的中小学,班容量普遍偏大,这就使得校园过于拥挤,所以发生学校踩踏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近些年,我国每年都要发生一些引发重大上网的学校踩踏事故,教育部也为此几乎每年都要下发专门的通知,通报事故的情况,要求学校加强学校踩踏事故的预防工作。

2005

月为例,我国就连续发生了以下学校踩踏事故:

2005

日上午

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

名学生死亡,

名学生受伤。

2005

日晚上

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某小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导致

名学生死亡、

名学生受伤。

2005

日下午

点半左右,安徽省亳州市某小学正值放学时间,上、下楼梯的学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名学生受伤。

为此,教育部在

2005

月特别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确实抓好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工作。

我们说,学校的踩踏事故是有规律的,是可防可控的。在学校事故当中,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有时天灾引发的学校安全事故我们无法预防,只能加强应对,以减小甚至消除损失。但是由于人祸引发的学校安全事故是完全可防可抗的。学校踩踏事故就是典型的由于“人祸”而导致的学校安全事故。

●学校踩踏事故的特点:

学校中的拥挤踩踏事故是导致学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往往会造成多名人员的死伤。对学校踩踏事故的案例进行梳理后,我们可以归纳出学校踩踏事故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楼道出口处,道路狭窄处。

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学校踩踏事故的原因

发生学校踩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一起学校踩踏事故都有其特殊性,但是这些事故也同时具有一些共性:

学生密度过大是学校踩踏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群密度较大时会产生群集现象,即人员聚集成群的现象。产生群集现象是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人群的行进速度并不是决定于个体的平均行进速度,而是决定于人群的密度。人群密度越大,群体的行进速度越低,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由于拥挤过度而不能前进,进而发生挤踏事件。常见的群集现象有:

○成拱现象:人群从宽敞的空间拥向较狭窄的出入口或楼梯口时,会在出入口处形成拱形的人群,所有人挤在一起无法通过。这种成拱是一种不稳平衡,构成拱形的各个方面的力量相互推挤,很快就会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发生

拱崩溃

,此时大部分人由于突然失去平衡而被挤倒,并被急于出去或者不明真相的后来者踩踏。

2009

年湖南某学校发生的踩踏事故,就是因为平时有四条疏散通道,当天因为下雨,从而引发了大部分学生涌向与宿舍楼靠近的一号楼梯回宿舍,造成一号楼梯人流量增加,形成成拱现象而导致踩踏,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

○异向群集:异向群集是指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相遇时产生的群集现象。紧急情况下人群总是选择走最短路径达到自己认为最安全的目标,当人群的行进的路线发生交叉时,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相互冲突、相互阻塞,互不相让,形成对抗,很容易由于拥挤和践踏而造成大量伤亡。华山多次发生的群体性挤踏事件就是由于在狭窄的山路上,上下两方向的人流发生异向群集现象造成的。例如

2005

年湖南某学校发生的踩踏事故就是因为本应错时下课的不同班级同时下课,导致上下楼梯的学生互相阻塞,造成踩踏。

○异质群集:人群中每个个体的行进速度和承受拥挤的能力并不相同。紧急情况下,人们都希望以最快速度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急于超过那些走得太慢阻挡自己行进的人。行进速度明显低于群体平均行进速度的人就成为群体中的

。在人群密度不太大的情况下,行进速度较慢的人的周围会由于停滞形成一个漩涡,后面的人从两侧赶超绕行;随着人群密度的增大,走得慢的人有可能被后面的人推倒或绊倒,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群体性挤踏事件的伤亡者多为老人、小孩儿和妇女,就是由于这些人最容易成为群体中的

。此外,人群中某些人由于物品失落,停下来弯腰拾物也会成为引发群体性挤踏事件的

[1]

2008

日上午

时许,河南尉氏县某小学发生踩踏事故,至少有

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当时学生正集体下楼参加升国旗,一名学生由三楼下二楼时不慎摔倒,并将前边的学生砸倒,后边的数十名学生没有收住脚则被绊倒在楼梯上。

硬件问题是学校踩踏事故的客观原因

学校挤踏事故一般发生在出入口、狭窄的过道、看台、楼梯等处。这就要求在设计学校公共场所时要根据可容纳的人员数量,对这些重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三种群集现象中,危害最严重的成拱现象一般是由于人群在行进中因出入口、走道突然变窄等造成人群行进宽度的骤然缩小。此外,学校疏散通道的采光、照明不良以及路面不平、易滑、堵塞或有台阶、斜坡等,不仅会降低人群行进的速度,而且有可能引发挤踏事件。

警钟声声:

2002

分,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某中学教学楼发生楼梯护栏坍塌事故,造成

名学生死亡、

名学生受伤。事故发生地楼梯的

盏灯1盏没有灯泡,

盏不亮。事故发生当天下午

时,有老师向校长反映灯泡照明问题,校长以

管理灯泡人员不在

为由,没有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当

下课时,由于没有教职员工组织疏导,所有学生都由距离近的楼梯蜂拥而下,加上当时天色已黑,各层楼梯的

盏照明灯全部不亮,楼梯和一楼过道一片漆黑,人员行动困难,在

层楼梯下段和楼梯下口处发生严重拥挤;以致前面的学生被挤倒,后面的学生继续拥下挤压,使一楼下段楼梯扶手严重变形,部分学生从楼梯摔下,互相踩踏挤压,造成数十学生死伤的惨剧。事后,法院经过审理,以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判处该校校长樊某有期徒刑

年;以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判处该校总务处主任弋某有期徒刑

年,缓刑

安全管理不善是学校踩踏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

在所有的学校踩踏事故当中,都暴露出学校在安全管理上面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学校对学生上下课的通道安全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没有专人负责学生人流高峰期的疏散工作;有的学校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也没有经过安全应急演练;还有的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过有针对性的预防踩踏教育;还有的学校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等等。这些隐患一旦聚集到一定程度,在有相应外因的作用下,就会爆发。

警钟声声:

2005

日,四川省巴中市某小学因为学生恶作剧而发生一起踩踏的事故,导致

名学生死亡、

人受伤。当天晚上

,该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下了晚自习开始下楼回宿舍,当走到二楼的楼梯口时,突然有人开始大喊“屈飞来了!”。原来,就在这起踩踏事故发生前一周,该小学有一个叫屈飞的孩子误喝农药导致死亡,所以那天晚上当有人喊屈飞来了,学生们便有些害怕,开始相互拥挤。有的同学就被挤倒在二楼的楼梯上,而踩踏事故也就因此而发生了。据学生们回忆,当时现场十分混乱,哭喊声响成一片。

●学校踩踏事故的预防

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避免大班额招生。凡班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学校,要严格控制转入、借读等,切实控制班额,

○中小学校要尽快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预防踩踏事故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要专门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采取措施。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上下楼梯、课间操、集会和放学时间,教师现场特别是楼梯指导学生疏散值班制度

○事先设计人群的进出场路线和行进路线,控制人群的行进方向,尽量保证单向行进。对楼梯要划分左右线,集会、放学时段,学生上下楼梯要适当分流,如建立固定行走路线、错开上下时段制度。

○要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好防范,避免发生此类事故。尤其要对学校临时停电的情况提前作出准备,以防学生在黑暗中发生踩踏。

○中小学在班级教室、学生活动等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安全疏散问题,要尽可能将大班额、低年级学生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

○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学生集中通过楼道时,必须保证出口全部开启并安排人员在相应位置值守(巡查),指导学生有秩序通过,重点时段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以及楼道负责人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视。

○在学校学生过于拥挤时,学校要及时开启广播设备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适当的途径及时告知处于拥挤中的学生,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盲目行动。

进行学校踩踏事故隐患排查

○中小学校要认真对照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检查本校教学楼楼梯、通道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

○新建校舍的建筑质量、选址、建设等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凡因建设标准和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

○中小学校要对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经常性的全面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增设紧急照明设备,保证场所的亮度。照明不足不仅影响人群的疏散逃生速度,而且会造成人群的恐慌心理。学校务必对楼道、出口等地的照明装置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防临时停电导致通道过于黑暗。

○增加安全出口的数量。通过增加出口的数量可以达到分流学生的目的,避免在出口处形成群集现象。安全出口的数量应根据学校或教学楼的最大容纳人数确定。

○设计合理的安全出口的宽度。安全出口的宽度如果不足,会延长人群通过的时间,增加成拱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安全出口的宽度可根据学生在在校人数和百人宽度指标计算确定。不同场所有不同的百人宽度指标。影剧院、礼堂等公众聚集场所出入口的百人宽度指标为

0.65

,体育场馆出口的百人宽度指标为

0.32

0.43

。所有公众聚集场所的出口宽度不应小于

1.4

针对学生开展踩踏事故预防教育

○中小学校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

○各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训练,明确要求学生在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上下楼秩序,不拥挤、不凑热闹,特别是上下楼梯靠右行,听从值班教师指挥,不拥挤打闹等。

○教育和训练学生在上下楼梯鞋子带子松散时不系鞋带、不捡掉在地上的物品、不攀肩而行、不高声喧哗、不搞恶作剧如尖叫、乱喊、开玩笑等,不快跑、乱窜和不参与拥挤,发现拥挤苗头及时撤离,提高自我防范踩踏事故的能力。

○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要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每学期组织学生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学校踩踏事故的应对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如果路边有教室、图书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教室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当教师带领年龄较小的孩子遭遇人流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

110

999

120

○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2]

○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

○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施。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口

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事故发生后如何做好善后工作。

○及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学生伤亡的情况。

○组织人员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治疗、康复和医疗费等敏感问题。

○认真接待好家长,并稳定家长情绪。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他们心理的影响。

[1]

《中小学拥挤踩踏事故分析及对策》:《中国教育报》

2005

[2]

《中小学拥挤踩踏事故分析及对策》:《中国教育报》

2005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