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型猝死,医学上当然没有这个词。
这是我们生造出来的。
然而现实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
年年体检健康,依然猝死;
经常体育锻炼,还是猝死……
这些猝死者,都貌似健康,但却都忽视了身体的隐疾。
而且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就使劲折腾透支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处于猝死的危险之中。
误区一
猝死只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很多人以为,猝死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年来,猝死现象有年轻化的趋势。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李明等人,研究了
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
心脏性猝死
是猝死的主要类型,以中青年为主,冠心病是主要原因。
另有医生报告186例猝死病例中,
18到30岁的竟然占到26.9%,
甚至18岁以下的猝死病例也有4例。
甚至在医学上,还专门有个名词: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这种“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常发生在平常身体健康的青壮年男性身上,多在夜间睡眠突然惊叫、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然后即时死亡。
而且更吓人的是,其死因、病理变化、猝死机理,连现在这么发达的医学,也并没有搞太清楚,依然是众说纷纭。
总之,在猝死这个问题上,年轻人并不是高枕无忧。
误区二
经常锻炼、身体好,就一定不会猝死
2016年,广东某大学发生一起猝死事件。该学校大一男生小阳,在学校运动会上,
跑完800米后,身体不适,
瘫坐在地上,尽管被紧急送医,依然在急诊室内死亡,
诊断结果为:
心脏性猝死。
跑个800米就猝死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会不会是小阳身体不好、还缺乏锻炼呢?然而,并不是如此。
小阳平素身体健康,
没有病史,还是长跑健将,
有7年跑龄,读中学的时候就参加过800、1500米等中长跑比赛。
读了大学,更是保持长跑锻炼的习惯,有时候沿着大学城内环路跑步,跑一圈就是4.6公里。
事实上,自觉身体很好,未必是真的身体很好;
没有病史,也不代表身体没有某些不易察觉的隐疾。
误区三
体检没问题,就一定不会猝死
2015年,某大学大一新生,下课后和同学一起
打篮球,
打着打着,
忽然感到身体不适,
头超前栽倒在地,
很快猝死。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这位新生,肯定熬夜了,太累了。但实际上,以上情况,他都没有。
那会不会是,身体有什么隐疾呢?他不是新生吗,应该不久前才体检过啊?但是学校校医表示:这种
例行体检,查不出什么慢性病,
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心脏性猝死,占所有猝死种类的75%,甚至更多。而心脏性猝死者,要么是生前有
基础性的心脏病,如冠心病
要么是有一些
隐匿的心脏问题。
有人说:这不好解决吗?年年参加的体检,都要检测心电图,心电图没问题,就不怕什么心脏性猝死了。
但实际上,
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出来的东西有限,
往往会漏诊一些隐匿性的心脏问题。
所以有
胸口不舒服、不适,最好去医院看看,
别觉得年年体检都正常了,就疏忽大意。
误区四
胃痛与心脏无关
前面说到,心脏性猝死占比最高。那如果胸口疼痛、胸口闷,大家肯定慌了神,知道要赶紧去医院检查。
但可怕的是,有的人得了冠心病,症状却不典型,胸口也不痛,只是胃痛。很多人因为觉得胃痛无关紧要,就大意了。
40岁刚出头的刘先生,这两年
经常觉得胃痛,
上楼后也喘不上气,但没把胃痛当回事,一直不去医院,反而找各种偏方来吃。
胃痛越演越烈,
还以为是慢性胃炎引发的消化不良,
最终猝死于厕所中。
尸检结果下来:刘先生
胃没问题,反倒是心肌大面积坏死。
他死于急性心梗。
为什么心脏问题,反而是胃痛呢?实际上,胃痛有时候是
心肌缺血引发的上腹部放射痛。
一不小心,很容易被误会是胃的问题。
所以说,胃痛也千万不要大意,也有可能是猝死前兆。
误区五
猝死时间短,根本来不及预防
猝死时间短,来得突然,很多人以为这病根本来不及预防。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等来预防。
还有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一旦猝死者心脏骤停,
黄金救援时间在4分钟以内。
这个时候要赶紧联系医生,可能还来得及。
而如果之前,就有
气短胸痛
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赶紧去医院检查
看看,防患未然,才是正理。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应该注意:
1、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英国《自然》杂志登载过一篇研究论文,显示:充足的睡眠和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心脏病患病风险增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每个人对睡眠时间的要求不一样。
有的人,睡四五个小时,依然精力充沛;有的人需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没睡这么多,就感到精神恍惚。
所以,别看到人家熬夜加班,依然生龙活虎,就觉得是自己懒、自己意志力差,强迫自己晚睡早起,熬出一身病来,得不偿失。
2、运动要适量
这年头,在运动中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对于有三高的中老年人,锻炼一定要适度。不锻炼,不健康;运动过量,也很危险。
其实有专门的公式,来说明你最佳的锻炼强度。对于一般人来说:
最大运动心率=(220—现在的年龄)×0.8
在做有氧运动的时候,不要让每分钟的心率,超过这个最大运动心率。
生活幸福、事业有成,这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东西。但这一切的基础,是身体健康。
中国的中老年人,
很多身体出了毛病了,才知道该养生;
而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经得起折腾,就拼命折腾自己的身体。
他们有的拿健康换事业,更糟心的是,有的甚至拿健康换一时的快活,吃垃圾食品、熬夜玩乐。
一旦折腾出身体问题来了,死神的镰刀,并不会对你刀下留情。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什么是猝死?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
平素身体健康
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
短时间内
,因自然疾病而
突然死亡
即为猝死”,特点是
骤然发生、快速和不能预期
注意,“猝死”一定是因“自然疾病”死亡的,这是区别于意外死亡的一点,
身体上本来就存在的疾病才是猝死的“真凶”。
这些疾病要么早已存在,但没有明显症状而被忽视,要么就是疾病本身比较紧急,发作时很快死亡。
问题是:如何识别心脏给我们发来的信号,抓住心脏给我们留下的最后窗口?
八个信号,不容忽视
夏季高温天,尤其是早晨,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多,器官血容量相对不足,更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和猝死。在夏季,如有以下症状,应格外引起注意:
1、室温正常的情况下,手脚突然冰凉
室温正常,也没有其他状况的情况下,血液循环变差,手脚冰凉,自身会“无意识”地搓手取暖,这实际上是心脏即将出现问题的警报信号!
2、耳垂皱褶
在家照镜子时可以多留意自己的耳垂,如果发现耳垂出现了
对角型折痕,
建议及时到医院查一下心脏和血管。
耳垂皱褶和心脏病间的关系,已获医界公认。
美国医学家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凡死于冠心病者,耳垂皮肤几乎都有一条皱纹。这道耳垂皱褶在我们国家也称为冠心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
3、眼皮突然长黄斑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一项涉及近1.3万人的最新研究发现,
上下眼睑附近
凸起的睑黄瘤
是心脏病发作等心脏问题的风险标志。
有数据显示,睑黄瘤患者多为四五十岁人群,不少都与胆固醇水平过高有关。
4、双脚肿胀
双脚肿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妊娠、静脉曲张等,但也可能是心脏衰竭的标志。
研究发现,心脏瓣膜出问题,不能正常关闭时可能会发生双脚肿胀的现象。此外,与心脏相关的脚肿胀通常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呼吸短促或乏力等。
5、走路时有绞痛感
当走路或移动时,你的
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痉挛和绞痛感,
稍作休息后有所改善,可不要以为只是年纪大了或缺乏锻炼所致,要警惕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信号。
外周动脉疾病,也被称为PAD。
如果你走路时出现绞痛感,很可能是患了PAD,那么你的心脏动脉有一半被堵塞的风险。但也不要太恐慌,PAD是可以治愈的。
6、肩颈臂痛而且会转移
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这是因为
心脏缺血,
心脏缺血时将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附近的器官如
肩膀、脖子、下巴、手臂
就在这个范围内,会感觉到痛感。
7、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
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
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
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要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8、长期反复过度出汗
明明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在脖子、后背、头皮、手心、脚掌大量出汗的话,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信号。
这种情况通常会
持续超过一周的时间,
或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反复复的出现,这种出汗类似感冒发热,却没有其他感冒症状。
猝死前急救“黄金4分钟”
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身上,这说明了为什么猝死如此难以防范。
在猝死发生时,其中
最为危及的就是大脑,
其严重后果是以秒计算的: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超过10分钟——可造成脑部不可逆损害,无法救治。
我国急救科普第一人贾大成医生总结出了
简单四部曲:
判断、呼救、按压、除颤。
第一步:
判断对方是不是心脏骤停
通过以下方式来判断:
▶比如通过
问这样的问题:
“你怎么了?”,看对方意识是否清醒;
▶如果他失去了意识,就
看他有没有呼吸。
若胸部有起伏,那就是有呼吸,不过是昏迷了;若胸部没起伏,就可能是心脏骤停了!
第二步:
马上拨打120,如果现在只有你一个人,那你就打开手机免提,边进行第三步急救边跟120通话。
第三:
把手掌掌根放在他两乳头连线中间,另一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两臂基本垂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向下按压,每分钟按压100-120次。
可以不做人工呼吸,只做按压,一直按压到救护车来到现场,或者有
除颤机器
拿到你身边。
心脏问题不可小视,赶紧给身边的人提个醒!
看懂小信号避免大问题,几十秒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中医治百病,但不治百
————拓展阅读————
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理疗百科
↑↑↑
,回复或者直接点击下列关键词,即可自动查询常见病的相应知识及治疗法。
中医九大体质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痰湿体质
气郁体质
气虚体质
血瘀体质
湿热体质
特禀体质
平和体质
五脏六腑: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诊断:
体查表
汗诊、
目诊、
指甲、
面诊、
手诊、
青筋、
臀诊、
养颜塑身
黄褐斑
十二经络
淋巴排毒
小腹突出
白头发
亚健康食补:
四物汤
四神汤
四君子汤
两性疾病: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更年期
乳腺增生
乳腺癌
卵巢囊肿
宫颈炎
白带异常
坐月子
经期保养
盆腔炎
乳腺纤维瘤
不孕不育
月经不调
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症
小儿知识:
婴儿常识
小儿推拿
小儿腹泻
小儿发烧
小儿疝气
宝宝夜啼
眼部疾病:
青光眼
近视眼
结膜炎
远视眼
白内障
飞蚊症
耳鼻喉科:
口腔溃疡
中耳炎
鼻窦炎
心脑血管:
高血压
高血脂症
糖尿病
冠心病
心肌梗塞
静脉曲张
低血压
脑血栓
心律不齐
心绞痛
脑卒中
心肌缺血
骨关节病:
颈椎病
滑膜炎
关节炎
肩周炎
腱鞘炎
半月板损伤
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
骨质增生
膝关节积液
网球肘
富贵包
骨质疏松症
脚跟痛
股骨头坏死
肌腱炎
神经性疾病:
坐骨神经痛
老年痴呆
三叉神经痛
神经衰弱
肌肉萎缩
帕金森病
常见疾病:
阑尾炎
手脚冰凉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
脂肪肝
脾胃虚寒
肾结石
胆结石
脂肪瘤
肌肉萎缩
支气管炎
肾囊肿
尿毒症
针灸戒烟
尿酸高
221种皮肤病图谱
风湿病
肝火旺
分享是一种快乐,动动你的手指,让更多的人得到健康,得到快乐。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关注
理疗百科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