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包方便面的故事:为何大脑总是欺骗你 四包方便面的故事:为何大脑总是欺骗你四包方便面的故事:为何大脑总是欺骗你

四包方便面的故事:为何大脑总是欺骗你

中奖和截肢

想象一下,某天你买彩票中了一个亿,你可以随意购买你喜欢的东西,比如豪车、豪宅,也可以拒绝你讨厌的事情,比如上班,你的物质生活会发生重大的转变。

那你会不会觉得很幸福?

你一定会说:

“那是当然的啊!

好,你再想象一下,某天你在野外露营,被毒蛇咬了,被迫要截掉一条腿,从此以后都离不开轮椅和拐杖。

那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就此郁郁终生?

你会说:

“肯定啊,截肢是多么糟糕的体验啊,我宁愿少中一个亿,也不愿意把腿截掉。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中了一个亿就会很幸福,截掉一条腿就会不幸福吗?

答案是,并不会。

研究考察了那些买彩票中头奖的人,以及那些车祸被截肢的人,结果发现这些人的幸福感跟普通人没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中了头奖的那些人,物质生活肯定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也不见得他每天都很幸福,每天都乐呵呵的,相反,他会悲伤、会沮丧、也会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

而被截肢的那些人,生活肯定没有以前便利了,但是,也不见得他整天都郁郁寡欢,事实上,他的欢乐时光并不比正常人少。

研究表明,中奖和截肢对幸福感的影响,顶多持续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幸福感就会回归到平均水平,好像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们都知道,好运和厄运对幸福感肯定会产生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这其中的影响幅度可能只有5%,但是,我们却会把它们想象成50%,甚至是500%。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专门用来描述这种“放大效应”的,名字叫做“聚焦错觉”。

所谓的“聚焦错觉”,意思就是:凭空想象跟亲自体验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凭空想象某个事物时,往往会放大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片树叶原本很小,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到你的眼前,它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甚至把整个世界都“遮住”。

这就是所谓的“一叶障目,不知乾坤”,树叶遮挡了你的视线,让你觉得它很大。

同样道理,当你在想象某个事物时,它就会“遮挡”你大脑的视线,你的大脑就会成倍地放大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你之所以觉得中了一个亿就会走上人生巅峰,截了一条腿就会堕入人生低谷,就是因为:

你根本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你只是凭空地想象这些事情。

所以,你就放大了这些事情对你的影响。

为了论证这一点,我们来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四包方便面

你有试过连续吃四包方便面吗?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参加实习工作,经常很晚才回宿舍,有时候工作忙到连晚饭都没时间吃。

有一天,我没吃晚饭,接近12点才回到宿舍,那时,经过楼下的小卖部,我突然很想吃方便面,我就进去一下子买了4包。

回到宿舍,我直接把它们全放到锅里煮了。

当暖呼呼的面散发出辛辣的香味时,我忍不住一直咽唾沫。

5分钟后,我揭开锅,顾不上把它们盛到碗里,就直接开始狼吞虎咽了。

当我吃到一半的时,我隐约觉得有点饱了,但是,看着剩下的一大锅,我还是舍不得,于是就继续吃,当我把它们全部吃完时,我感觉非常恶心。

那天晚上,我一直等到3点多才睡着,方便面一直在我肚子里翻滚。

从那以后,我好几年都没碰过方便面了。

每次提到“聚焦错觉”,我一定会跟别人讲这段经历。

当你饿了,“想象”着吃4包方便面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爽,但是,等你“真正”吃下4包方便面的时候,你会觉得恶心。

因为“凭空想象”跟“亲身体验”是不一样的。

聚焦错觉又发挥作用了。

我相信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跟朋友出去外面吃饭,菜点多了,吃不完;

大家一起打火锅,吃到最后总会剩下一些东西;

两个人点一个全家桶,结果忍着恶心把它吃完。

关于自己的食量有多大这个问题,大脑经常欺骗我们。

拖延症

要讨论聚焦错觉,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拖延症。

研究表明,人在拖延、纠结的时候,大脑的痛觉中心会被激活,我们会感到疼痛,这种感觉跟被人抽几耳光没有区别。

那感觉痛了,该怎么办?

多数人的解决方法是——寻找“精神止痛药”,比如玩游戏、煲剧等等,这些事情能让我们暂时忘记痛苦。

但是,跟普通的生理止痛药一样,“精神止痛药”也不会消除病根,它消除的只是疼痛的感觉,等到药效过了,还是会继续痛。

然而,奇怪的是,当我们开始行动、开始做事的时候,大脑的痛觉中心却回归平静了,我们并不会觉得有多难受。

你可以回忆一下上次拖延的情形,是不是拖的时候要生要死,但是一旦开始做,进入状态之后,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想一口气把它做完。

没错,这就是我们神奇的大脑。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运动,任何你不想立刻去做的事情,其实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痛苦、那么难受。

你之所以觉得这些事情很痛苦、很难受,是因为你根本没有下手去做,而是“凭空想象”,于是,越想就越痛苦,越痛苦就越逃避,越逃避就越痛苦,一个死循环就出现了。

事实上,行动是治愈拖延最好的药方,这并不是一句鸡汤。

当你开始行动时,你才算是切身体会到做这件事的感觉,这种感觉才是真实的,真实的感觉其实并不痛苦,也不难受。

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始行动,先做五分钟,能做多少是多少,或许这就是治愈拖延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等到...就好了”

关于陷入聚焦错觉,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可怜的高三学子了。

我接触过不少高三的学弟学妹,他们的老师都会对他们说:

现在努力学习,等你考完高考,想怎么玩都可以。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这类话有极大的欺骗性,但是,那些学弟学妹居然都听进去了,所以,他们暗自下决心,要拼尽全力冲一把,等考完之后,就放飞自我。

结果也确实如此,他们刚刚踏出高考考场,就立马开始狂欢,有不少人大喊大叫,并撕掉自己的课本和试卷,如果不是学校禁止,他们甚至还会放火烧掉,以泄心头之恨。

然后,他们就会回到家里,开始狠狠地犒劳自己,第二天便睡到了下午两点,起床之后约上朋友开黑,或者一个人煲剧,饿了就吃饭,不饿就继续浪,一直到半夜2,3点才睡觉,第三天又睡到下午,如此循环反复。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日子持续不了几天,等到高考的感觉渐渐消散,他们便失去了目标,开始迷茫,虽然游戏一直在玩,但是渐渐觉得不好玩了,虽然电视剧也一直在看,但是慢慢觉得不想看了。

此时的他们,开始陷入一种“轻度抑郁”的状态,好像整个世界都没什么东西能让自己开心起来。

运气好的人能找到一份暑期工,度过难熬的暑假,运气背的人就没办法了,只能等到大学开学。

这就是一个典型高三学子的心路历程。

为何考前与考后有如此大的落差?

原因很简单,聚焦错觉,当你想象考完试放假的时候,你会放大这件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你会觉得,只要摆脱这些该死的试卷,我就能得到十倍的幸福,但是你错了。

还是那句话,“凭空想象”跟“亲身体验”是不一样的。

你的生活幸不幸福,其实是由很多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你跟父母的关系如何”,“你最近的身体状态怎样”,“你有没有想要买的东西”,“你喜欢的人有没有给你及时回复”,“能不能打上王者”,甚至是“中午那顿饭好不好吃”等等。

这其中,没有哪个是最重要的,也没有哪个是不重要的,它们都有一个特定的比例,某些事情比例大一点,另一些事情比例小一点。

你之所以会放大某个因素的重要性,放大它的影响程度,只是因为你没有亲身经历,你只是靠想象。

诺贝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聚焦错觉的提出者)曾说过:

“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跟你正在想它时所认为的一样重要。”

所以,一切的“等到...就好了”都是假的。

你之所以觉得“等到高考之后,就好了”,是因为高考还没完,你只是想象;

你之所以觉得“等到买房之后,就好了”,是因为你还没买房,你只是想象;

你之所以觉得“等到脱单之后,就好了”,是因为你还没脱单,你只是想象。

这些事情确实能使你快乐,但是,它们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彻底改变你的生活,或者你的人生。

当你的父母给你换尿布的时候,他们说:

“等到孩子上学,就好了。

等你上学了,他们又说:

“等到孩子工作,就好了。

等你工作了,他们又说:

“等到孩子结婚,就好了。

然后呢?

是不是真的变好了?

可能不久之后,你的父母又会给你的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孙子换尿布,他们又说:

“等到孙子上学,就好了。

虽然这种心理策略确实能帮助我们度过难熬的时期,但是,理性的我们必须知道,生活就在当下,不在未来,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尽可能享受当下这一刻,而不是欺骗自己:

等到...就好了!

结语及建议

讲了那么多例子,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和概括:

在还没经历一件事之前,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

因为你的感觉有可能是被放大过的。

我曾经听不少人讲过他们的“梦想”,包括开法拉利回自己家乡炫富;

买一栋海景别墅,早上起来看日出;

赚很多钱,然后环游世界;

像陶渊明一样隐居田园;

买下所有的游戏,天天躺在家里玩等等。

我且不说这些事情算不算梦想,即便它们真的都是梦想,那你拥有了它们,是不是意味着“happyforever”呢?

不是的。

想一想四包方便面的故事吧,想一想高考结束后的狂欢吧,这些事情都符合你的预期,给你带来足够的快乐吗?

不,当你事后回想起来,你就知道,它们都只是经过“想象”放大后的结果。

我不是说梦想和目标不重要,我只是想强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单止有梦想和目标,还有沿途的风景,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孤注一掷地投放到未来的某个“梦想”上面,而忘记享受当下这一刻的美好,那就太可惜了。

记住,过不好一天的人,同样过不好一生。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