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相星巴克咖啡到底致癌不 这才是真相星巴克咖啡到底致癌不这才是真相星巴克咖啡到底致癌不

这才是真相星巴克咖啡到底致癌不

咖啡致癌

一说引起了巨大关注。那到底什么致癌

真相来了

...

最新进展:发布“不实消息”的文章和平台已被处理!

据央视新闻,近日,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产品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

上述新闻是真的,但是,不少

被第三方评估为

“不实消息”的相关文章却在网络广泛传播。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标题为《

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或其他类似标题的文章刷屏:

网上搜索发现,相关内容还真不少,来看部分截图:

3月31日,有个叫做“澳洲Mirror”的公众号,发了一篇《

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的文章,阅读量10万+,点赞2万+,在朋友圈刷屏:

该文章称,

这条法律命令,可以说是直接判了星巴克的“死刑”。

全球哗然!一个被隐瞒了8年的黑暗秘密,终于公布与众了!

↓↓↓

该文章还称,

早就有人知道星巴克咖啡有问题,但是公众,却被整整隐瞒了8年!

↓↓↓

甚至该文章还这样写道:

我们每天都在花着不菲的价钱喝着他们的咖啡,其实都是在忙着慢性自杀,

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充满了小资情调…

4月1日晚,记者注意到,打开朋友圈中“澳洲Mirror”的这篇文章,首先看到的是页面是:

据微信页面显示,此文章被第三方评估为

不实消息

这种谣言号不被处理,难道是要留着过清明节吗?

果然,微信已经出手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昨晚通过搜索尝试关注该公号,微信页面提示,该公众号因违规无法关注:

“历史消息”也无法查看:

据“丁香医生”,这个叫“澳洲Mirror”的公众号,是个常年爱造谣、每次造谣都刷屏的“惯犯”。

远的不说,说点近的:

3月13日的这篇,刷屏了,被辟谣了。

图片来源:谣言截图

3月14日的这篇,又刷屏,又被辟谣。

图片来源:谣言截图

3月20日的这篇,继续刷屏,继续被辟谣。

图片来源:谣言截图

而据“丁香医生”,有关“星巴克丑闻”的谣言疑似文章,不少阅读量已达100万+,简直是刷屏:

图片来源:截图

骗过的人真不少啊,真当每天都是过愚人节?不要让可恶的骗子,活得太轻松!

星巴克咖啡真的致癌?

最近网上的消息,让一些爱喝咖啡的朋友如临大敌,“丙烯酰胺”这个之前对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的名字也走进了公众视野。

平时我们常喝的咖啡真如法庭文件所说,含有“有毒的致癌化学品”吗?

“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到底哪些能致癌?真相让你看哭没?

去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官方版的“致癌物”清单。这份清单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

在116个1类致癌物中,中国式咸鱼编号96,还特别标注出来是“Chinese-style”(中国式)。

咸鱼作为“重口味”食物代表,是广受大家欢迎的下饭菜。

浙江省肿瘤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宋灵兰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咸鱼致癌的罪魁祸首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基化合物。咸鱼在经过高浓度盐腌制后脱水,这个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亚硝基化合物。这些亚硝基化合物,比如亚硝基二甲胺,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了致癌性。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查阅了官方公布的这份1类致癌物清单后,发现还有不少“常见物”也是1类致癌物,特此标红,来看最全清单,要注意了:

由此可见,比起咖啡,你更应该注意的还有很多!

日常的生活、饮食中,人们会或多或少地与致癌物(或疑似致癌物)接触。喝过几次酒、吸几次烟并不意味会患上癌症。但是,长时间、大量饮酒吸烟,患癌风险肯定会有所提升。对待致癌物,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加以控制,尽量少地去摄入有致癌因素的食物。

而对于丙烯酰胺,它只是一种有致癌嫌疑的物质,并且在食物中大量存在。与其去担心丙烯酰胺的致癌性,不如养成好习惯,让癌症远离自己。

国际权威机构提供了以下建议,简单9条,远离部分癌症:

1.不吸烟,并且远离“二手烟”和其他烟草制品;

2.不饮酒,或减少酒类及酒精饮料的摄入;

3.坚持锻炼,每天规律的运动,将体重保持在健康范围;

4.健康饮食,多吃全谷类、豆类、蔬菜及水果,限制高热量食物(高糖、高脂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过的肉类(如腌制肉、肉肠、肉罐头等),限制红肉及高盐食物;

5.不要晒太阳太久,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的时间并采取防晒措施,可以预防皮肤癌;

6.母乳喂养,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7.接种疫苗,例如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原发性肝癌,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

8.关心自己和家族亲戚的身体状况,了解自己的患癌风险;

9.定期体检,进行合理的癌症筛查。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部分内容来自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钱江晚报(ID:qianjiangwanbao)、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人民日报客户端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