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0
日,登陆后的第
499
天,入住新居的第
100
天,三代同堂的第
1256
位移友的关注,提前预祝大家新年好!!
时间好快,登陆快满
500
天,不过最近的
100
天有很大不同,因为特别“踏实”。
也许是地主情结在作祟,躺在自己家中和租房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从记事起跟着爸妈部队搬家了十三次。
最小住过的只有
㎡的蜗居;
最大住过农民家,整个二楼,好大啊;
最吵住过军用机场旁,每天都不用闹钟;
最有趣不是房子,而是有一次爸爸把我和我所有的行装都打包在了一个弹药箱里(有透气孔),等搬到住处,搭了一个阁楼,我就睡在弹药箱的门板上,那时候觉得超级酷,也觉得东奔西跑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爸爸亲手给我做的木头手枪紧握在手里,住哪里都可以。
春天,每天被
点钟抓起来洗脸刷牙加跑步;
夏天,一群孩子啃着西瓜围在一起看一个
寸的黑白电视;
秋天,插着国旗骑着小三轮在大院里狂奔;
冬天,很不情愿的被爸爸拎到户外,一起用雪水洗澡。
小的时候面对严厉的父亲,敢怒不敢言;
长大了自己做了父亲,才能体会这份良苦用心。
爸妈转业后我们终于安定下来,住进了现代化的楼房,二房二厅一厨一卫,独门独户,冬暖夏凉,不过感受上却喜忧参半,还是喜欢那种无忧无虑撒丫子跑,一不小心爬到楼顶最终被抓的日子
所以房子对我来说,不是钢筋混凝土,而是一份又一份可以珍藏的回忆。
初次看这套房子的时候,早到了,中介还没来,隔着街道看着,没来由的感觉会住进来,眼前浮现的是未来的幸福生活
(网上看的第三百多套,
实地看的第23
走近,摸着既陌生又熟悉的红砖墙,感受着和我同年诞生的这所房子,虽然时间和距离都那么遥远,也许这就是缘份吧,希望可以延续这份美好,让小儿子也在这里开心、无忧无虑的成长。
全家欢乐且匆忙的搬进来后,有了一些新发现:
一是街道异常安静。
这里不仅居住密度低,道路也非常宽阔,也不是其它街道住户的必经之路,所以出奇的安静,对睡眠环境比较挑剔的太太,晚上也能睡得很安稳。
二是邻居们太热情。
不断往我们家送吃的,不过说实话西人做的各类饼干糕点实在太甜了。
三是发现新的功能区。
一楼的房间有个不起眼的小侧门,大人只能钻进去,打开后发现一个密室;
车库有一个边门,打开发现一个工具间,再一转弯,发现一个十几米长的巷道,可以做酒窖也可以做一个回廊式的储藏间,也有朋友建议这里可以腌制各种食品,例如:咸鸭蛋。
四是发现院子挺大的。
房子依坡而建,初次看房时,光顾着看室内,院子只瞄了一眼,没看出来有多大,现在仔细一丈量,发现光后院就有
400
多平,分为三层,还好一半多的面积都铺着红砖,也进行了分区,晾晒衣物、
BBQ
、和左邻右舍分隔的木栅栏边种植着各种树木和多冠植物,用于遮挡提升私密性。
五是房东留下的礼物。
家中所有电灯泡都换新了;
各层的吸尘设备都留下了;
地下室的工具间摆放着保养的不错的工具;
厨房里留着未拆封的烤盘纸、保鲜膜、一次性餐具、一套烤盘;
最不可思议的是,住了一个月需要缴纳水费时,发现房东帮我们预缴了
$600
又过了一周收到
Council
的回执来信,说这一年的社区费用也已经缴过了,预计在
$2000
以内。
听中介说,房东与我们年龄相当,同样的一家三口,前面是因为两地出差,只有一半时间住在这里,现在工作彻底调动了,全家都搬了过去。
素未谋面,也许是因为我们第一次看就确定了,是真的喜欢这里吧。
唯一觉得希望调整的是地毯,澳洲很干燥,也买了一些新家具,自然得开窗通通风,因为四面都有窗,内部空间也很大,空气中的灰尘都会逐步降落到地毯上,太太每天很辛苦的用吸尘器吸地毯,可是总觉得不干净,因为这些灰尘会随着震动沉降到地毯底部,不用专门深层次清洗地毯的机器是没法清理的。
(地毯可沉淀灰尘,至少要每周吸尘,每隔
3-6
个月需要深度清洗,可以花点钱到
Bunnings
去借专业清洗机)
另一方面,住上了自家的房子,小儿子终于不再压抑喜欢跳跳蹦蹦的本性,引得地毯里沉积的灰尘飞扬太太经常咳嗽。
客厅里、房间里、过道上,一切有地毯的地方也都规定不能吃东西,怕万一漏下去打扫不干净。
距离家中父母来澳还有二周,这一天看到澳洲特有的小虫从地毯上爬过,稍有洁癖的我们,实在是无法忍受了,还是尽快换掉吧。
时间紧,找了一家华人店,也许是因为“粗心大意”,货到后发现货不对版,又调换了一次,看着地板小工受累不忍心,跟着一起搬,因为主要换的区域在二楼,两天下来,两批货搬四次总共
吨多,手臂全部磨成青紫色,都是淤青。
后来明白了,地板店都是转包的,在这里买地板压根不用去展示店买,应该直接选择大市场,(
Costco
Bunnings
也都有,稍贵)挑选好的板子,好的辅料,找合适的师傅装就可以了,如果家里不是因为有那么多楼梯和拐角,本来是想尝试自己安装的。
都说地毯换地板很简单,参与并记录一下过程:
拆卸地毯
清理边角
平整地面
规划区域
门档切割
铺设地板
安装踢脚线
细节美化
卫生清洁
垃圾清运,总共
个环节。
、拆卸地毯。
不要切割太大,长宽尽量控制在
1.2
米左右,这样刚好可以卷起来,便于清运。
干净利落,不要拉扯,否则会引起非常多的灰尘。(除非墙上的涂料想重新刷)
、清理边角。
正常安装不会清理的很干净,因为踢脚线装上是看不出来的,为了不耽误进度,得自己上,把边角的地毯遗留毛絮一根根清除。
、平整地面。
地毯清除后下面还铺着一层海绵垫,下面是实木底板。
清理完海绵垫,会发现踩的频繁区域的垫子会粘在底板上,很难清理,需要一点一点都刮掉,让底板平整,这样铺地板不会有高低差,踩着平稳。
、规划区域。
铺地板,依据用户的需求,调整先后安装的区域,不影响日常起居。
、门档切割。
因为原来是地毯,门档是垂直到底的,安装地板的时候需要进行横向切割,让地板能刚好插入即可。
提示:带上口罩,并把吸尘器打开,放在边上,控制扬灰。
、铺设地板。
铺设原则:顺光铺,据说显大,光线进来有视觉延伸。
先铺安德烈,然后在墙边放上专用垫片(四周预留伸缩缝),再上地板,一块块拼接起来,用软木锤敲打,让地板之间的锁扣能扣上即可。
部分需要锯,最好用无尘切割机在室外加工。
难点在楼梯,很多房子的楼梯高度都和地板的宽度有出入,需要切割,并需要从上往下铺,有两面(横向
纵向),除了地板还有“鼻子”需要拼接。
:经常踩踏的地方,例如门档处,铺地板前下面会抹胶,让粘合度更好。
:不同的鼻子与地板的衔接有差异,这决定辅料的准备,买的时候需要问好。
、安装踢脚线。
丈量长度,上钉枪,
SoEasy
、细节美化。
因为不可能只通过地板就能和四周
100%
严丝合缝,有些地方需要用一致的颜色的抹胶进行填缝处理,有些地方需要补几下钉枪。
、卫生清洁。
地板货不对板耽误了二天,楼梯也比较多,地板稍多最后把楼下密室也装上了,弄了整整一个星期。
、垃圾清运。
清运的时候,注意安全,一定要带上手套,会有很多固定地板的带钉木条,尽量裹在前面拆卸的地毯或垫子里搬运,避免受伤。
体验了全过程,难点在于:
安装前的清洁:
让看不见的地方干干净净;
地面的平整度:
房子都会沉降,是否均匀沉降,会影响平整度;
安装过程控尘:
其实这倒不难,而是很多人没有这方面意识。
小儿子每天放了学回来做好作业,就参与进来搭把手,搬地板、递工具,给地板小哥倒水喝,也蛮辛苦的,每天晚上
点多倒头就睡着了。
这一个星期临时在有地砖的书房铺了床,但小儿子更喜欢刚买的大沙发,每天晚上窝在里面,经常因为垫子太多找不到人。
帮我们安装的地板小哥叫
Jacky
,一边安装,一边非常认真的听我唠叨了一个星期,因为我在不断的提建议,不停的讨论各种方法,从过程中学习,从讨论中总结,大家共同进步。
安装地板的客户需求:
地板质量;
无尘施工;
切割技术;
安装契合;
施工速度;
经验条理;
收费合理。
一味便宜不是客户追求的目标,地板好、手艺好、合理取费是核心。
谁都知道在澳洲一份价一份货,如果只是地板安好了,满屋子都是灰,要么需要自己辛苦清理,要么需要几百刀全屋保洁。
地板安装门槛也不高,但行行出状元,你做的好,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像安装自己家一样,自然回头客多,自然就不愁生意。
生意要么不做,要做就做行业标准。
对地板安装施工的建议:
、仪容仪表,要整洁;
做人清爽,做事才能漂亮。
发型整洁,衣服(每天换)、裤子、鞋子、背包要干净,这些花不了多少钱。
、工具摆放,有条理;
开始施工,选择合适的摆放位置,干净的布垫着,自然形成区域。
、无尘切割,降粉尘;
可以买个二手或借个手持吸尘器,避免业主清洁的麻烦。(业主家中有更好,要事先询问)
、废弃木料,集中放;
大的及时堆放在屋外,小的准备纸盒放在手边,随手丢,还不乱,也避免最后收拾的麻烦。
、区域先后,顺需求;
虽然很有经验,但更可以依据业主需求进行调整,先沟通,再施工。
、清运垃圾,有先后。
)施工工具;
)废弃空瓶;(一个纸盒用完集中摆放)
)切割地毯;(大小相对类似,裹住撬下来的金属材料)
)地板纸盒;
)自身物品。
地毯换地板,是很多买了澳洲二手房的移友遇到的常见问题,前后只接触了一个星期,希望这些班门弄斧的记录能供你们参考一二。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澳洲被山火肆虐了四月有余,虽然是一种自然选择,不过迄今为止
亿生灵消散,其中
人死亡,一直在电视或手机上看到,总觉得还很遥远。
而当这一天醒来,空气中弥漫着糊味,没有了往日的蓝天白云,只有遮天蔽日的滚滚浓烟,才能感受到原来灾难距离我们是如此之近。
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亚,专职消防员实在太少,也第一次了解到
CFA
(维州)、
RFS
(新州)这些组织,山火在澳洲是常态,几乎每年都会有,有一天一定要加入这些组织,自己的家园要靠自己来守护。
在澳洲捐款是可以抵税的,如果各位无论以个人
公司名义捐款,都可以用收据抵税,更重要的是留着证据,移民或入籍申请都要证明你融入和接受澳洲价值观,这就是具体体现,包括平时做义工,社区服务等等公益活动。
所不同的是,直接捐助会是专款专用。
我们在澳洲的小店也参与进来,
2020
2020
FunnyStickersDIYCLUB
的零售收入全部用于捐助维州消防局,希望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同样的时间,家乡在白雪飘飘,
离家500天了,说不想是不可能的,
只是已经适应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村民生活,
踏踏实实的过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安逸日子。
新年将至,预祝各位移友“新年好”!
2020年健康平安,心想事成,
早日让我们相聚墨村!
Jason
2020.01.11
部分捐款渠道:
维州社区团体组织基金会捐款:
https://www.communityenterprisefoundation.com.au/make-a-donation/bushfire-disaster-appeal/
维州乡村消防局
CFA
捐款:
https://www.cfa.vic.gov.au/about/supporting-cfa
澳大利亚红十字捐款:
https://www.redcross.org.au/
食品银行
FoodBank
https://www.foodbank.org.au/natural-disaster-relief/?state=au
救助被澳洲山火毁灭家园的考拉及其他野生动物:
PortMacquarieKoalaHospital
https://www.gofundme.com/f/help-thirsty-koalas-devastated-by-recent-fires
WIRES,WildlifeRescue1300094737
https://www.wires.org.au/donate/emergency-fund
为方便大家查询过往日志,索引如下:
生活日志:
一、《登陆行装准备》
二、《如何最快安家》
三、《初登心态起伏》
四、《浅谈生意方向》
五、《成人语言学校》
六、《墨村生活贵不贵》
七、《我们的约定》
八、《四个月综合感受》
九、《HappyNewYear》
十、《平凡的一天》
十一、《更换澳洲驾照》
十二、《首月安驾要点》
十三、《民以食为天》
十四、《就读语言学校全流程》
十五、《入读语言学校的感受与变化》
十六、《澳洲实用APP+戒烟攻略》
十七、《在澳洲买私人保险》
十八、《一天虽四季心情特妖娆》
十九、《选择私校与浅析排位》
二十、《在澳洲上学如何保护自己》
二十一、《在澳洲如何把根留住》
二十二、《第一次澳洲旅行》
二十三、《麦口郭新邻首聚》
二十四、《租房购置物品清单》
二十五、《给孩子做便当》
二十六、《正式上小学》
二十七、《登陆一年回顾》
二十八、《土澳,从生活渣到全能妇的终极试炼
二十九、《前辈们的江湖》
三十、《租房、退房、搬家、入住的流程与经历》
三十一、《第一次小别离(送机、接机)》
三十二、《
新家100
(新居更换地板)》
工作日志:
一、《工作日志引言》
二、《选择生意道路》
三、《经营实体店注意事项》
四、《总结2018展望2019》
五、《访谈老移民赚钱秘诀》
六、《在澳洲租赁商铺》
七、《澳洲生意启动准备工作》
八、《五月小店装修》
九、《开业小结》
十、《188A生意思考路径,自建生意如何破冰》
买房日志:
一、《如何选区》
《买房流程》
三、《一生四宅》
采访日志:
一、《类型:MILKBAR(带烟牌)》
待续……
如希望更为全面的了解墨尔本,推荐大家收听喜马拉雅FM的《麦口郭聊澳洲》。
从旅游到生活,从买地到建房,从人文到人生,声音悦耳,娓娓道来...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