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谈癌色变,有的人不愿提起“癌”这个字眼,想要不得癌症,就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和预防方法。那么如果得了癌症怎么办?得知患有癌症,大多数人想必会消极对待,治疗癌症的过程多数也让人消极颓废。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乐观更显重要。下面的案例也提醒大家预防癌症的关键所在。
身患两种癌症的田女士,想到“大去之期不远”,故意放纵自己,把医生的嘱咐当耳边风,每天抽3包烟,喝12瓶啤酒。
出乎意料的是,3年过去了,她的病情不但没有加重,反而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这事,如今在镇里一带被传为奇闻。抽烟喝酒是不能抗癌的长期如此对身体伤害很大,田女士是因为放松心情,增强了免疫能力,身体看起来变好了。
每天抽3包烟喝12瓶酒
“来,陪我喝几杯。”睡了懒觉刚起床的田女士,一手夹着燃起的香烟,一手提着开了盖的啤酒。她吸了一口烟,仰头对着啤酒瓶“吹”了一口,边吸烟边饮酒。在田女士家里看到,客厅、卧室到处都是啤酒瓶。卧室床头,放着一件喝掉一半的啤酒箱,床头柜里放着一条开过的香烟。
“啤酒和香烟都是头天才买的。”田女士说,每天除了睡觉,眼睛一睁开她就必须喝酒、抽烟,不然浑身不自在。3年前,田女士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她说,自从迷上喝啤酒后,她再也没喝过开水、饮料。因随时不离啤酒,除了白天每过几分钟就要喝两口外,连晚上睡觉她也把啤酒放在床头,“一觉醒来,必须喝两口,翻个身才能入睡,否则肯定。”
因每天烟酒不离,田女士被朋友戏称为“烟囱”、“酒仙”。家人一直担心田女士抽烟喝酒会加速病情恶化。没想到,3年过去了,田女士的病情不但没恶化,反而状况有所好转。这是什么原因呢?每次面对家人的疑问,田女士总是诡秘地笑着说:“要想身体好,全靠烟酒保。”在她眼里,烟酒是最好的精神寄托,能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此前查出身患两种癌症
田女士今年38岁。11年前,她先被查出患了宫颈癌,几个月后,又被查出因宫颈癌诱发直肠癌。田女士是一位音乐老师,查出癌症后在手术前,医生告诉她,要想保命必须做放疗,但做了放疗,将失去生小孩当妈妈的权利。田女士毅然选择了做放疗。
几次放疗后,田女士原来60公斤的体重,一个月就瘦到40公斤。田女士是个性格外向的人,查出癌症后,田女士的母亲伤心得哭成泪人,她反倒没事一样,反过来安慰母亲:有啥子好哭的,万一死了,你把我的骨灰撒到地里,还可以当肥料。
为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有一次在医院放疗后,田女士不是躺在床上呻吟,而是独自一人到医院附近逛商场。因放疗的伤口疼痛难忍,田女士每走几步就大汗淋漓、头昏目眩,她只好走一段蹲一会儿。路人看到她又瘦又虚弱的样子,以为她是吸毒女,不但不帮她,反而绕道走。当她好不容易走到商场,突然两眼一黑倒在地上。商场人员赶紧把她扶起,掐人中喂开水折腾一个多小时,田女士才清醒过来。
第二天,因嫌医院空气憋闷,田女士到医院附近的舞厅听音乐。几个民警把她带回派出所,民警第一句话就问:你还在干那事没有?田女士被问得莫名其妙,几经周折,她才知道民警把自己当吸毒人员。直到做了尿检确认不是吸毒人员,并得知她是身患两种癌症的病人后,民警忙向她道歉。事过十多年,田女士仍对那次误会感到好笑。
分析:心情放松病症减轻
田女士每天抽3包烟喝12瓶啤酒,对她体内的两种癌症并无直接影响。烟酒不但没有抗癌作用,还对胃、肝、肺等器官起到诱发癌症和增加癌症病情恶化的风险。对于田女士身体状况越来越好的问题,除了当初的放疗对田女士的癌症起到决定性缓解作用外,田女士抛开病情,心情放开,精神状态转好,调动了全身的免疫功能,使身体的抵抗能力增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并且,抽烟喝酒抗癌只是一种表象,不把癌症当回事,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田女士病情好转的关键。
应对癌症
一、即使医院已然确诊,也不一定是癌症,尤其落后地方,题都弄不明白,遑论解题了;
二、不得不治,也要去欢声笑语多、生命力强的地方,不到悲观失望、死气沉沉所在,以免带“坏”;
三、练就强烈生存欲望、强大内心,努着向上,死神也会避让三分;
四、悲观看世界,乐观往前走,笑对人生和世界,不贪、嗔、痴,身心俱佳,结果不会太差。
↓↓↓
心理干预不可忽视
一个好的心态对于癌症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多数患上癌症的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难以忍受的疼痛会让其变得异常脆弱,有的会因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走上自杀这条路。尤其对晚期癌症患者,此时"药疗"不如"心疗",科学合理的危机心理干预,往往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对因干预,才能行之有效,若要对癌症患者给以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必须对引起癌症患者的"心结"有所了解。
◇精神因素
抑郁症是癌症患者容易得的疾病。有些癌症患者不能正确认识癌症及自己病情,看到重症患者承受着巨大的折磨,以为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一时间心理接受不了,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最终选择了自杀。其实,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早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肉体因素
选择自杀的癌症患者更大一部分是出于承受不了肉体上的折磨。因为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肉体上承受的巨大痛苦是超乎想象的。长期服用止痛药会上瘾,而且人体会产生抗药性,必须不断地加大药量。这时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极差,肉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驱使他们选择自杀。
◇经济因素
治疗癌症的费用较高,家里穷,"砸锅卖铁"治病花光了钱,还欠很多债,这些经济因素使患者心理压力大,觉得连累了家人,还不如早点了结。这是很现实的因素。多数癌症家庭都面临着这种情况。
心理干预,创造生命奇迹
无论患有什么样的疾病,最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和沮丧,使他们完全失掉生活的勇气。应该让患者明确地认识到,一旦患了癌症,着急、悲伤、忧郁肯定于事无补;相反,只会加重病情。而采取积极、主动、坦然处之的态度,尽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念,努力配合医生治疗,对稳定和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
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时机一般分为两类情况:
一是确诊初期的一两个月内。
忽然惊悉自己生了癌症,陷入心理危机状态,这需要立即予以干预。不过,需强调的是,此时干预只是针对已获悉自己生了癌的患者,对那些尚不知情者,没有必要行此干预,以免画蛇添足,反添其乱。当然这类情况还包括治疗一阶段后,发现治疗失败或又见复发、转移等。但相对初诊时而言,后者的干预通常要简单些。
二是经过痛苦漫长的治疗,情况不见好转,
患者身心疲惫,再次陷入漫长而难以自拔的心理危机状态。
这两类的干预是不完全一样的。
相对而言,后者更加困难。
应细分两类情况:
一类是真的到绝对晚期,任何措施都已回天乏力了。此时,患者最需要的是晚期的临终关怀。另一类情况是虽不至于乐观,不能奢谈康复或治愈,但暂时也不至于严重威胁生存,应对措施得当,患者能够带癌长期生存;或以前的应对措施有些问题,换一个思路,或许能柳暗花明。
因此,对于后面这些情况,仍应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此时,若不解决心理危机问题,患者的情况只能是恶性循环,越来越糟,治疗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对这类患者的心理干预问题,主要是"两个目标":
一是调整期望目标。
这一阶段的许多肿瘤患者之所以陷于心理危机,是期望目标定得太高。总想彻底治愈,所有指标都正常,身上完全没有癌细胞。其实,这是不现实的!现在癌症治疗目的与标准已经开始转向,从过去不顾代价地彻底杀死癌细胞(这很多情况下不仅不现实,而且常常病未控制,人已走了),向强调有效控制或基本控制其发展的思路转变,有时能稳定病情或基本稳定病情亦属成功。
对于一些晚期患者,我们要强调:活着就是成功!目标的调整,对这类患者走出心理危机非常关键。
二是帮助设定近期最低目标。
比如先定一个小目标执行,最低目标实现了,再一步一步调远目标。有价值、有生存质量的生命常就这样被延续着。甚至在这一延续过程中,很多人就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五年、十年,并走向"接近康复"。须知,人有明确追求时,激发出来的生命潜能是巨大的。有目标,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就有生存下去的渴望与动力,从而也会产生奇迹。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坚持药物和心理干预并重。癌症患者需要更多人的关爱。积极给予肿瘤患者以心理干预,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本文由北京伟
肿瘤医院
媒体工作室提供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创建于1994年,国家医保、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由吴孟超院士担任名誉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社会办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郑伟达教授担任院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