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很容易走入误区的认识,有些是老人们告诉我们的,有些则是一些学者的看法。今天的“桐网松鼠会”就告诉你,我们很多以为正确的认知都处于误区中。
误区一:每天梳头次数多些更健康
传言:
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真相:
并不是多梳就是好,而是应该根据个人实际酌情考量。
论证:
很多杂志或是美容节目都教大家要每天梳头一百下!的确,梳头能帮助清理头发上的脏东西,并且能够刺激头皮令血液流通更加顺畅,让头发更健康地生长。但是,每天梳30下就够了。因为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
误区二: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
传言:
很多人喜欢饭后站一会,但是有些人觉得站着还不如去走路,他们认为走路比站着更耗费体力。
真相:
走路可不比站着耗费体力。
论证:
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这句话听起来很合乎逻辑,毕竟一个是在动,而另一个则是什么也不做。可是为什么长时间站立感觉更累人呢?这是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在走路时,每一步都可以让另一条腿放松。
误区三:厕所是很不卫生的地方
传言:
在人们的印象中,厕所是“污秽之地”,卫生脏乱,细菌污染严重。
真相:
经常用水清洗的厕所比人们刻板的印象中干净多了。家庭细菌研究专家发现,家中大多数细菌都躲在冰箱内壁的排水管内,抹布上的细菌量也比厕所多。
论证:
据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汽车内部的卫生状况堪忧,座椅上的细菌数量超过家里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卫生间的淋浴头和马桶坐垫。
报道称,英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部组织了26名大学生,花了一周时间采集汽车上的样本,包括脚垫、把手、方向盘、汽车收音机、变速杆、儿童座椅和后备箱,还在各自家中采集样本。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研究人员由此发现,在私人轿车内采集的样本中发现的细菌和真菌含量比房子里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多。
报道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细菌是无害的,但对于免疫力低的人而言,则相当危险。
误区四:聪明的人脑袋大
传言:
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就越聪明。
真相:
大脑袋有大智慧有着一定的道理,但却不是必然。如果不考虑脑中突触功能的水平差异,单纯比较脑袋的尺寸并没有意义。
论证:
自从人类开始研究大脑以来,大脑如何与智慧挂钩就成了让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假定便是智慧程度直接决定于大脑的尺寸——大脑越大,脑细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聪明吗?一些科学家也以此来解释为何我们比近亲黑猩猩们要更聪明;然而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们也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也看似无懈可击——倘若大脑越大动物就越聪明,为何大象没有展现出高于人类的智慧呢?
实际上,大脑的大小不是决定聪明与否的关键,脑结构才最重要。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商低的人是因为这方面的某些功能已经死亡,而与脑子大小无关。
误区五: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传言:
流鼻血要仰头止血。
真相:
正确方法是紧紧捏住鼻孔上方,重点是头一定要略前倾,不能后仰!仰头的话血液可能会呛入气管。
论证: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误区六:汗是臭的
传言:
大夏天里,出一天汗回家,闻闻自己,一身汗臭味。
真相:
汗是没有味道的。
论证:
汗水本来闻上去是无味的,由于含盐,所以流到嘴里是咸的。但是,如果流了汗不及时洗去,皮肤经常处在潮湿的状态,加上体表总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有机物,有利于细菌生长,从而产生汗臭味。文静的女孩喜欢干净,出了汗很快就洗掉了,就不会产生汗臭味;而干粗活的男人,大都不讲卫生,出汗又多,又几天也不换衣服,一身臭汗味。这也就是为什么文人墨客总是形容女孩“香汗淋漓”,而形容干粗活的男人“一身臭汗”的原因吧。
误区七:饭后立即刷牙
传言:
饭后马上刷牙会把珐琅质刷掉。
真相:
在进食比较酸的食物或碳酸饮料后不应立刻刷牙,其他时候则无此担忧。
论证:
刷牙的目的是清洁口腔、保护牙齿健康,但饭后是否需要刷牙,取决于你吃喝了什么。如果刚进食了PH值比较低的食物或者喝了碳酸饮料,那30分钟内最好不要刷牙。因为牙釉质受到酸的腐蚀后会变得脆弱,这个时候刷牙确实会伤害牙釉质。另外,建议喝碳酸饮料的时候使用吸管,可以减少牙齿与碳酸饮料的接触时间。其他时候,牙釉质并没有那么脆弱,饭后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好办法。如果没有条件饭后刷牙,漱口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误区八: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传言:
近日在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称,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真相:
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血甜不甜,到底谁尝过?这则谣言,只是随口说说。
论证:
科学家研究表明,蚊子叮人是有选择的,能为蚊子带来丰富胆固醇和维生素B的人最受蚊子青睐。蚊子利用气味从人群中发现最适合它们“胃口”的对象。胆固醇和维生素B这两种物质是蚊子等令人讨厌的昆虫生存所必需、而它们自己又不能产生的营养。蚊子具有很强的嗅觉能力,尤其对热特别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分辨出来。当人类呼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气味时,这些气味会在空气中扩散,而这些气味好比是开饭的铃声,告诉蚊子一顿美餐就在眼前。蚊子跟踪它的目标时,总是随着人呼出的气味曲折前进直到接触到目标为止,然后就落到皮肤上耐心寻找“突破口”,最后才把“针管”直接插入皮肤里吸血8~10秒钟。
(图文来自网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