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养生误区钻了空子,会误大事!
王陇德
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些养生书籍四个月卖掉100万册。”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专家王陇德说,究其原因,是百姓有不少饮食健身误区,被“钻了空子”。
误区一: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不会加重动脉硬化。
实际上,每100克植物油含热量900千卡,是苹果的17倍,圆白菜的40倍。每餐植物油转化成的脂肪,得慢跑一个小时才能消耗掉。否则,堆积脂肪,易患各种慢性病。
误区二:牙疼不是病。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牙周炎本身就是单独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因素。因为牙周炎发病,牙齿松动,咀嚼过程中,细菌和毒素被“囫囵吞枣”,容易造成胆固醇、脂肪等等沉积在血管上。
误区三:早锻炼身体棒。
美国4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55%的脑卒中病人在凌晨4时至中午12时发病,晚上8时至12时的发病率只占5%;心肌梗塞也高发于早晨6时至9时。因为,这个时段人体血液比较黏稠,又是人血压的高潮时段,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粗茶淡饭最养人
李连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80岁的李连达院士面色红润,精神十足,见过他的人都以为他吃了“仙丹”。其实,他什么都吃,就是不吃滋补品。
他说:“有些人经常吃人参、冬虫夏草之类的补养身体,其实没有必要,对健康的身体来说,补品反而会带来额外的负担,正常饮食对身体就是最好的补品。”
树立科学理念,掌握慢性病预防的要素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新药研究和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科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
指出,各种类型的“假养生”都倾向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宣称一个方法包治百病。这往往迎合大众心理:有病在身,希望用简单又便宜的方法,“药到病除”。
去年12月,卫生部公布的国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对于慢性病预防,100个人中仅有5人掌握慢性病的预防素养。
所以,强身健体急需科学素养。人们要树立一些科学的、常识性的中医、西医理念,才能看清纷繁复杂的“假科学”背后夹着并不深奥的“小尾巴”。
情绪好,可能和肿瘤和平相处
程书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
程书钧说:“以往治疗肿瘤就是开药、开刀,希望杀死肿瘤。这当然没错,但我们要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有肿瘤的病人’,也就是要治疗人这个整体”。
老百姓口中有个肿瘤的“1/3”说法:1/3病人死于癌症本身;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1/3病人是被吓死的。
程书钧认为,这个说法虽无科学依据,但也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老百姓对肿瘤有一种特殊的惧怕心理,这会增加精神压力,不利于疾病控制。
程书钧说,肿瘤与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一样,都属于老年衰退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长期吃降压药、降糖药,并没有一劳永逸的特效药,肿瘤也一样。
如果能平和地看待肿瘤,将其看成一种普通慢性病,人体和肿瘤就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加强抗病能力。这是近年来受到肿瘤医学界普遍认可的“带瘤生存”理念。
院士推荐:如何真养生、真保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程书钧
第一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现在的生活。
遇到事情,先想想过去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整理出来,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老了不能过分自信,还是要关爱身体。
程书钧:
“我特别爱运动,平时经常爬山。我以前住8楼,20年来坚持不乘电梯。常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注意保护关节,但我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关节没问题,结果最近关节开始不适了。”
第二句:通过看书、读报、交流等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去实践。
人一定要多交流,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文娱、旅游等活动。老年人必须走出小环境,进入大自然,加强与环境和人的交流对健康极有好处。
第三句:自我改变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
人的很多习惯是一辈子养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有距离,但要坚持下去。
另外,凡事不可以要求过高,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满足,别老觉得自己啥也不行。
春季要想不生病,竟要先防它!天天接触,却不知它这么伤人
承载40、50、60、70后的流金记忆:这些老电影您还记得吗?(附海报和剧照)
获得选美冠军、登上纽约时装周,这位69岁的旗袍奶奶惊艳世界!
本文来源:国医健康大师转载:乐退族
编辑:刘思思//责编:白晨//监制:张磊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