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中,毒素和解毒可能是最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和操作,在琳琅满目的非药品中,涉及到解毒的产品可能也是最为多见的一个品种。
有许多朋友也提出疑问:
正在养殖着鱼虾蟹的池塘的养殖水体中到底有没有毒?
是什么毒?
对于这些流行的解析主要有两个说法:
养殖水体中的毒是摸不着,说不清,只能够定期解毒。
养殖水体中存在有藻毒、菌毒和病毒。
养殖如果能够解决藻毒、菌毒和病毒,再加上抗应激就很容易成功了,也就是归纳为:
解决三毒一激。
到底是否如此?
可能需要有待于提出这些说法的专家进一步解析和指导了。
养殖过程中有害物质主要是什么?
养殖过程中有害物质一般主要是化学有害物质和生物毒素,此外还有体内毒素。
生物毒素指水体中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包括鱼虾蟹死亡腐败产生的毒素等。
包括微藻和水草等植物产生的或者腐败过程中产生毒素,微生物(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分泌的有毒物质等。
化学有害物质主要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人为污染的农药等等。
养殖对象本身产生的体内毒素
体内毒素是由于雨天等气候、渗透压、水温和pH等水环境剧变等引起养殖对象过分应激,导致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或水环境异常干扰了生物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的不良代谢产物等等。
这些毒素主要是:
主要是自由基、尿酸、乳酸等,这些物质在养殖体内积累太多就可能会导致对虾体内pH异常、机体代谢功能降或者容易出现其他疾病。
从养殖过程中有害物质中可以看到,水产养殖过程中确实会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毒素,但是这些毒素并不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些有害物质(毒素)也实实在在会给养殖带来不良的后果,不过这些不同的毒素可能暂时不一定有通用的万能解毒药存在。
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会产生什么危害?
在水产养殖中的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和有害物质对其他生物的中毒应该也是一样,一般主要是:
引起养殖对象急性中毒。
引起养殖对象慢性中毒。
引起养殖对象亚急性中毒。
引起养殖对象蓄积有害物质。
急性中毒
是指会导致鱼虾蟹一旦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这种有害物质后,就会在短时间内就发生的中毒、产生毒性效应甚至死亡效应。
这几年发生过的投毒全池鱼虾蟹死亡就是典型的急性中毒。
常见的能够引起水产养殖产生急性中毒的有害毒素主要有:
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其他动植物的厌氧代谢产物等等。
亚硝酸盐中毒见图1:
异常藻、霉变饲料等饵料的毒素。
异常藻类的突然大量死亡、腐败后的藻毒素。
霉变饲料等饵料引起的急性中毒见图2:
池塘由于倒藻加上处理不及时的腐败产物导致的对虾生理异常。
见图3:
由于用药失误导致水体中的比如重金属、杀虫剂、消毒药等等药物超过安全范围。
见图4:
以上这些有害物质超标或者严重超标都会对养殖对象产生:
比如浮头、不吃料、狂游等等行为改变。
体表粗、发白等等外观改变。
严重时死亡效应等等中毒症状。
当然急性中毒也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农药等等意外或者人为的原因引起,不过这些就不属于正常范围内了。
在这些有害物质浓度不大时,就可能会引起亚急性中毒,比如长期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等等。
二、引起慢性中毒的有毒物质
慢性毒性是指养殖对象,鱼虾蟹在养殖过程中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的中毒毒性效应。
慢性中毒一般见于:
池塘环境先天不足,池塘的底泥或者外水源存在着工业或者其他的污染。
也就是说:
这个养殖环境有不适合水产养殖的因素存在。
有习惯拌喂某一种药物、微量元素或者成分不明的神丹妙药的不良养殖习惯,可能会引起引起蓄积中毒或者慢性中毒。
过分使用钙制剂和水体钙长期超标的慢性中毒见图5:
该地区的土壤、外水源某一种元素超标,也就是说:
这个养殖环境有不适合水产养殖的因素存在。
慢性中毒的中毒毒性效应往往会出现养不大、养殖对象体质差容易有各种异常等等。
水产养殖中应该怎么样解毒?
广东有一句古老的俗语就贴切的为水产养殖的解毒指出了方向和原则。
这句俗语是“一物降一物,糯米治木虱”!
非常客观的表明:
养殖过程中,对不同的有害物质的处理措施必须有针对性,不能够好像广东人另一句俗语说的“正式系万金油,样样都话得”,一药解千毒!
解毒并不是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解毒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
水产养殖中解毒的措施和水产养殖中针对性解毒的实际例子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解毒主要措施有:
破坏毒素的结构,降低毒素的含量,加强体内毒素的排泄和降低中毒症状。
破坏毒素的结构
对于水产养殖业,破坏水体中对养殖对象有害的毒素的分子结构,使其对养殖对象有危害的毒素消失,破坏毒素的结构这种方式方法其实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已经是有非常多例子。
最简单的解毒例子
破坏水体中对养殖对象有害毒素的分子结构最简单的解毒例子就是:
福尔马林或者其他醛类消毒药的解毒。
养殖水体中的福尔马林,可以通过泼洒双氧水氧化福尔马林,使福尔马林结构破坏从而失去了蛋白质凝固的作用,这个就是破坏水体中有害毒素的分子结构的典型例子。
最常见的解毒例子
破坏水体中对养殖对象有害毒素的分子结构最常见的解毒例子是:
消毒后许多养殖户都会使用大苏打清理水体中多余的卤族(碘、溴、氯)元素,从而为残留的消毒药解毒。
降低水体中对养殖对象有害毒素的浓度的解毒措施
每一种毒素(包括矿物质、微量元素)对鱼虾蟹的伤害都有一个阈浓度,低于这个阈浓度,这些有害物质就不可能对对虾措施伤害。
比如把氨氮降低到0.2mg/L以下,亚硝酸盐在降低到0.02mg/L以下(当然海水会耐受性比这个高,但是也希望海水的养殖户不要太轻视重点亚硝酸盐)、硫化氢降低到0.01mg/L以下,这些有害物质对鱼虾蟹是没有伤害的。
相反滥用微量元素,无限度提高水体的微量元素、矿物质浓度就等于提高了水体的有害因素的浓度了。
降低水体中对养殖对象有害毒素的浓度的解毒措施:
降低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最简单、明确、快捷的方法就是大换水,通过大换水,降低水体中有害毒素的浓度,让水体中有害毒素浓度在产生危害的阈浓度之下,就能够达到了解毒的目的。
在没有换水条件下可以通过化学方法降低水体硬度见图6:
通过化学或者生物措施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降低底泥中的氨氮、硫化氢,降低笼捕后鱼虾蟹意外几率的措施见图7:
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超标、对对鱼虾蟹已经产生毒害时,最明确的解毒措施就是——换水,尽快把这些指标降低到安全值!
在换水过程中可以泼洒塘生态、撒增氧剂(淡水的加一点盐)加快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清理。
尤其是硫化氢的超标,泼洒塘生态和底康将会起到比换水更加重要的作用!
见图8:
三、加快毒素的排出、减少毒素的吸收
鱼虾蟹本身就有解毒排毒的器官,少量毒素,一般鱼虾蟹都会通过机体不同的系统,比如肝代谢、排便、呼吸等进行自身的解毒排毒,只要不破坏这些生物系统的正常代谢,就可达到排毒的效果。
但是如果这些毒素浓度高了就很难自我排毒了。
就只是加快其的排出、减少毒素的吸收。
比如吃了青苔或者异常藻,可以通过拌喂藻毒克,加快其排出就是减少毒素的吸收。
对于吃了发霉饲料引起的肝萎缩,也通过拌喂沸石粉吸附毒素排出目的也是减少毒素的吸收手段。
以上是人工强化对虾的解毒措施。
但是解毒措施是一个不能够离开虾本身解毒的综合过程。
对虾机体本身也有很好的解毒功能,保护对虾本身的解毒功能,比如肝代谢、排便、换壳、腮排出等。
保护对虾本身的解毒功能是:
保持腮功能的完好是排毒解毒的重要措施
鱼虾蟹是通过腮的呼吸,把体内代谢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所以提高水体溶解氧,保证鱼虾蟹顺利呼吸就是一个良好的解毒排毒过程。
降低池塘耗氧量,保持水体溶解氧措施见图10:
保持肝脏功能的完好是排毒解毒的重要措施
肝脏是鱼虾蟹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种毒素在肝脏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后,可以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然后排到(排毒)消化道,再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这样子就完成了解毒排毒的过程。
所以:
保持肝功能完好是水产养殖解毒排毒的必须条件之一。
当然:
这个毒素不能够太大的量,如果毒素的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就没办法解毒了。
保持肝功能完好措施参考见图11: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毒素都可以解的,藻的毒素和重金属就是非常难解毒、排毒的有害物质,重金属因为生物体存在一个肝-肠循环的再吸收过程使用很难排出,而藻毒素相对稳定也是很难破坏。
保持消化系统功能的完好是排毒解毒的重要措施。
几个解毒例子
例子一:
提前降低底泥硫化氢、氨氮,降低笼捕后泛塘几率,见图12:
例子二:
降低水体甲藻,减少肝萎缩、空肠空胃的解毒见图13:
例子三:
控制青苔,减少肝萎缩、空肠空胃的解毒见图14:
例子四:
降低氨氮、亚硝酸盐见图15:
例子五:
微囊藻引起花肝的解毒见图16:
例子六:
倒藻解毒第一步排底水见图17:
随后撒底康控制死藻的腐烂和减少对虾池死藻。
对解毒的一些误解
水产养殖中,并非所有的毒素都可以解的,重金属就是一个非常难解毒、排毒的有害物质,因为生物体存在一个肝-肠循环的再吸收过程。
有害重金属在肝脏形成蛋白质络合金属或者其他分子后,会排到肠道,但是在肠道会被重新分解为游离活泼金属离子,又被吸收了。
前几天看到养虾业一个江湖达人指点养殖户采取EM拌喂对重金属中毒的虾(且不论是否真的重金属中毒)进行处理的例子,这一点是违背了《毒理学》的基本原则了。
这一没有依据的处理方式方法是不可取的。
毒素不会像一些朋友误解那样,毒素占了肝脏的物质,其他营养素就没办法吸收!
毒素的解毒过程在肝脏一直是处于代谢的动态之中,而且这个动态之中必须不断强化补充代谢毒素(解毒)需要的营养素。
不存在毒素占了肝的位置营养素就进不去的说法,而是在解毒排毒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肝脏解毒所需要的营养素。
比如:
酒精中毒就需要大量的为肝脏补充维生素C、葡萄糖、维生素B1和烟酸。
所以:
肝异常就应该强化肝的营养素,比如拌喂强甘一号、二号,强化肝功能,加快毒素的代谢和排出。
水产养殖的的确确存在有一些毒素
水产养殖的的确确存在的一些毒素,而且有一些毒素是难分解的毒素,比如微囊藻毒素,很难破坏其结构,以目前许多常用的东西在常温下很难解毒。
所以:
在避免微囊藻等等异常藻骤然大量死亡的前提下改善水体藻相,是预防藻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也就是不要随便大面积杀藻。
毒素一般都是明确的有害物质,除了极端的污染例子,一般不存在未知的有害毒素。
所以:
解毒措施需要针对性才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不存在什么毒都能够解的万能解毒药,在水质指标超标引起中毒的时候,千千万万不要含含糊糊的滥用其他模棱两可的措施,这样子只会延误了抢救的时间。
及时针对性清理池塘中有害生物是解毒、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比如有塘生态及时清理青苔,用裸甲安及时清理裸甲藻等等措施。
作者:
清远市胜维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施卫民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