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篮子关注我们哦
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长时间高温,导致人体汗出过多,耗伤津液,尤其年老体弱之人容易导致疾病发生。中医认为,津血同源,汗为心之液,尤其过汗,导致人体气随液脱,大汗亡阳,损伤心气,出现晕厥休克。每每暑季,我们常会听到社区老人孩子中暑的消息,严重的还会发生“热射病”。
暑邪是一种很有性格的致病邪气
首先,中医认为暑性炎热
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
其次,暑有升散之性
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还能够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
暑容易兼挟湿邪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比如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
阴暑、阳暑
傻傻分不清楚
伤暑有阴暑、阳暑之分,中医学认为“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动而得之者为阳暑”。因长时间在烈日、高温环境下劳作而发生的中暑即为“阳暑”;盛夏因过于贪凉引起的伤暑即为“阴暑”。《景岳全书》记载:“阴暑……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
怎么才能降“暑”?
预防阴暑症的发生除了要做到不要长时间呆在有空调的房间内、室内温度不要太低、不要贪食冷饮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快速冷却”:好多朋友从户外归来或运动后,为了达到降温除汗的目的,喜欢大汗淋漓时立即用冷水洗浴,使身体“快速冷却”。实际上,这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出汗后立即用冷水洗浴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此时,阴暑便会主动找上门来。因此,出汗后最好先将身上的汗擦干,适度休息后再用温水冲洗。不要在阴凉处呆的时间过久:草坪、亭廊、林荫下、河塘边等都是乘凉避暑的好去处,但这些地方潮湿,不宜呆的时间过久。因为过于贪凉是导致阴暑发生的“罪魁祸首”,过于潮湿的环境是导致阴暑发生的重要“帮凶”,千万不能让二者狼狈为奸,否则,阴暑症便会对您“情有独钟”。因此,乘凉避暑时如感觉身体发凉或遇到气温下降时,应立即添加衣服或回到室内。如果不慎发生了阴暑,轻者可自服风寒感冒冲剂;如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丸、胶囊);若伴有发热、小便少者,可服用中成药六一散;对于病情较重者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预防阳暑,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尤其建筑工人、警察、环卫工人、行人等,注意热邪耗气伤阴,引起头晕、乏力、口渴、头痛、大汗、面色发红、体温升高等症状。阳暑往往发展很快,由于身体表面的血管高度扩张,血液过多灌输到体表,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抽搐、昏迷,有生命危险。因此,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头痛、头晕、脸红、身热、大汗等先兆症状,必须尽快救治。具体方法包括:迅速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扇扇子、敷凉毛巾降温;清醒者可喝绿豆汤、淡盐水、荷叶水、绿茶、酸梅汤等,或吃西瓜;用清凉油抹额头、太阳穴;服十滴水或人丹,老弱患者可含2~3片西洋参。注意不能用温热的药,如苏合香丸。若患者意识不清,一定要打120求助。按百会、掐人中能促使患者清醒,在前胸、背部正中刮痧效果不错。
曾庆琪,教授,博导,著名内科杂病、泌尿生殖男科专家。
兼任《中国肿瘤外科杂志》主编、江苏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男科分会执行会长等。
先后师从全国著名专家徐福松国医名师,王琦国医大师,项平、蔡宝昌教授等,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中药学博士后。医术
尽得中医世家、扬州名老中医祖岳父---张朝盈公之薪传,家传与师承相结合。
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荣获世界中医男科学术会议突出贡献奖、“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等。
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专家、成果评审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主、参编学术专著5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国家发明、实用专利9项。近5年接受《健康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健康专访80余次。
入选2016年度《现代快报》全国“膏方滋补民星中医”。入选好大夫网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医师。
【临床擅长】
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科疑难杂病,头痛、失眠、焦虑、郁证、汗证、口腔溃疡、胃病、便秘、疲劳、心悸、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痛风。湿疹、瘙痒、痤疮、牛皮癣等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肿瘤术后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等。尤其对男女不孕不育症、女性月经病、乳腺小叶增生症等乳腺病、前列腺病、阳痿早泄,男子少弱精、畸形、免疫性不育症、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不射精、遗精、滑精;精囊炎、睾丸附睾疾病;性传播疾病;泌尿系结石等有精深研究。
曾庆琪教授出诊时间:
每周二下午(14:00—19:00)江苏省中医院门诊4楼专家诊室。
每周六上午(8:00
14:00)南京中医药大学百草堂门诊(汉中门大街18号苏果超市
旁可现场预约或电话预约:025-86613538)。
看完当天所有挂号病人下班。如有事停诊一定出停诊公告!请外地患者关注停诊公告!江苏省中医院网上可预约25人。
咨询电话
:025-84727912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