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杭州就是一个大火炉,小伙伴们的心情是这样的:
持续的高温很容易让人抗不牢、中暑,
一说到中暑,许多人就说:“喝藿香正气水啊!”
在市区几家药店,藿香正气类药物这两天已经成了“爆款”:
(一家药店进门的专柜摆满了藿香正气类药物)
朋友圈也被占领:
中暑吃,防中暑吃,有人感冒、腹泻了也吃,藿香正气类药物真的是夏天必备之万能良药吗?记者专门请教了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徐良辉
藿香正气类药物的功效是什么?
藿香正气水主要功效是
驱寒祛湿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含乙醇的酊剂,藿香正气方药最初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散剂,主要由化湿药藿香、厚朴、苍术,理气药陈皮、大腹皮,及发散风寒药紫苏、白芷等药物组成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因而中医《方剂学》将藿香正气水归纳入为
祛湿类方剂,而不属于祛暑类方剂
什么是“阳暑”和“阴暑”?
中暑属于中医外感病,中医认为外感疾病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其中风、暑、燥、火为阳邪,寒、湿为阴邪;外感疾病因感受的邪气不同,因而病证有阳证、阴证之别。
如中暑,
是因盛暑烈日之时,不辞劳苦劳作,或长途奔波,以致感受暑热之邪,热毒伤阴,而表现的病症
头痛,烦躁,机体大热,大渴,大汗,气喘,无力,舌脉数或洪大等症状
,是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主要病状有
发热恶寒、无汗、头重疼痛、神疲倦怠、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脉弦细等
但因夏季天气炎热,地湿上蒸,即空气中的湿度较高,人处于湿热交蒸之中,故暑病多夹有湿邪,因此
阳暑也可能兼有湿邪,表现为则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等症状
中暑了用藿香正气类药物有用吗?
按中医辩证论治而言,单纯阳暑应以白虎汤,或清暑益气汤治疗,若阳暑夹湿则需用桂苓甘露散,或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药;阴暑可用藿香正气水、平胃散等治疗。
因而藿香正气水不适宜治疗阳暑,尤其是大汗高热的病人。
藿香正气水+头孢=中毒?
这种说法是真的!藿香正气水等
含酒精的药物和头孢、甲硝唑类药物不能一起使用,否则会引起中毒。
服用药物(如: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药物,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中毒反应,称为
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戒酒硫样反应。轻者出现皮肤潮红、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胸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困难,甚至可导致呼吸抑制、急性肝损伤、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
夏天常用的除了藿香正气水外,十滴水、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糖浆、卓卡尼丁口服液、麦角隐亭咖啡因等也都含有酒精成分。
外用制剂如正骨水、祛伤消肿酊、舒筋活络酒、麝香舒活擦剂、麝香祛痛搽剂、消肿止痛酊等,也含有乙醇成分,这类药也不要和头孢类药物一起用,否则有可能发生中毒症状。
喝了藿香正气水当心“酒驾”!
藿香正气水里含有40%-50%高浓度的酒精,所以服用之后不宜开车。
如果需要开车的话可以选用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胶囊。
另外,孕妇、儿童等也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藿香正气水有20多种你不知道的用途?
网上流传,说藿香正气水有20多种功能,能防治失眠、晕车、蚊虫叮咬、小儿痱子等等,这是真的吗?
藿香正气水治疗其他疾病要辩证看待:
从超说明书用药讲,藿香正气水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肠胃型感冒以外的病症,属于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
超说明书用药有一定的用药风险
,用药后出现问题,易引起医疗纠纷。
从中医“异病同治”用药角度讲,
藿香正气水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失眠、晕车等病症的确有一定疗效,但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晕车等病症不但没有治疗作用,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
看来,藿香正气水也没那么神,更不能随便喝,特别是“阳暑”患者,用藿香正气水只会适得其反。
徐医师表示,其实预防中暑的中药还有很多,比较便宜且安全的外用药物有风油精、清凉油等(过敏者、婴儿、孕妇应慎用);口服中药有克痢痧胶囊、金银花露;还可以用金银花、薄荷、藿香、荷叶、菊花等中药饮片泡茶喝。
记者章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每日商报(ID:hzmrsb)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