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刚过完悦读中医两周年,今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很多“书虫”如痴如醉地沉迷于书卷,体验阅读的魅力,感受阅读的乐趣,还在知识的海洋里升华自我、陶冶情操!而不少便秘的朋友,却是愁眉不展,做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便秘的苦恼,很多人都懂,想要搞定便秘,听老中医如何说!
慢性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
次,伴有排便不畅,时间延长,粪便量少质硬,或有排便不尽感。慢性便秘中,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功能性便秘。其在慢性便秘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往中老年人多见,现在青壮年,尤其青年女性亦不少发病。大多病史较长,从几个月到数年不等,均有服泻药史,有的甚至靠泻药维持排便。慢性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其中医辨证固分虚实,但实秘易治,虚秘难调,虚秘固分气、血、阴、阳之不同,与肠腑、肺、脾胃、肝、肾相关。慢性便秘,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来看,脾虚便秘占有极高的比例,换言之,慢性虚性便秘,是以脾虚为核心病机,气滞、津亏、肾虚乃为继发或兼夹病机。
一、病机特点
脾虚运化无力则糟粕形成异常
脾胃参与饮食物的消化过程,脾主运化水谷,一方面是通过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使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饮食入胃,经胃的受纳和腐熟作用,使其初步消化并下达于小肠,经小肠受盛化物作用,使之进一步消化,分解成水谷精微和糟粕两部分。但胃和小肠的作用必须依赖于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才能将水谷化精微、成糟粕,若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则易致化精微、成糟粕的功能异常。成糟粕功能异常,则不能形成正常大便。
脾虚气机升降失常,肠腑不降
大便的正常排泄依赖于人体气机的升降正常,大肠属六腑,六腑以降为顺。脾胃实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虽然相辅相成,但对于慢性便秘而言,胃主降浊功能失常实际是由脾升清功能失常为主导的。
肠道失濡亦源于脾
“脾气散精”至全身,为机体组织细胞提供能量营养,其中就包括维持肠壁细胞分泌肠液濡润肠道,脾“散精”功能异常,则易导致肠道失于濡润,《素问·太阴阳明论》篇就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另外,脾胃气机升降失常,造成糟粕久居肠腑,水分过度吸收,也是大便干结的一个原因。古人就有“阳既升而阴又降,则津液无干涩之虞,何患大肠之不通哉”之说。表面看起来是肠腑津液不足,其本则在于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失常。
二、治法
益气健脾是根本之法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不遵循古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告诫,反倒是饮食失节,生冷无度,起居失常,加之滥用泻药,更加重了脾胃的损伤,古人云“饥则脾伤,饱则脾困,劳则脾乏,逸则脾滞”,所以现代人虽然食物种类繁多,营养水平提高了,但脾胃的功能却下降了。所以要解决慢性便秘的问题,首当其冲要健脾复运,恢复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
益气健脾应选用人参、黄芪、白术等为主组方,黄芪味甘,气微温,入肺脾经,功擅益气补虚,《本经疏证》谓之: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能中行营气……能下行卫气。《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谓之:补虚,补脾胃之虚。黄芪升提脾气,为治疗脾虚便秘的要药,要重用。用黄芪正符合脾得升胃始降之理,清代名医陈士铎有“阳气一升,阴气立降,安能阻塞哉”之说。其次,健运脾胃,首推白术,尤须重用,一般都在
克以上。现代研究证明,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可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速。气虚甚者,可加红参健脾益气温阳,如果恣食生冷或过用苦寒药损伤脾阳,阳虚生内寒,阴寒凝滞,肠道失于温通可致便秘。症见排便困难,但粪质并不干硬,伴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迟等,治宜温脾润肠通便,用附子、干姜、白术等为主组方,亦可加温肾润燥之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等。
恢复脾胃功能对于慢性便秘的治疗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健脾复运不像是使用泻下药,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在纠正饮食起居不合理方面的同时,要告知患者,需做较长期调理的准备。
调畅气机是关键步骤
六腑以通为用,糟粕内停,邪阻气滞,故以行气通腑、泄浊为要。行气多选用枳实、厚朴、莱菔子、木香、清半夏、沉香,以行胃肠道气滞。但行气导滞必须以健脾益气为先导。
标本缓急,灵活用药
)对药的使用
黄芪、生白术:
黄芪配伍生白术健脾助运,恢复脾胃功能,协同增效。二药需久用方见效。尤其对于元气不足,大便不行却无脘腹胀滞者,更需守方应用,不可强为通利。
陈皮、杏仁: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既调畅肺脾大肠气机,又有濡润肠道的作用。而且二药平和,无耗气伤脾之嫌。
大黄、附子:
大黄味苦性寒,具“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道”(《神农本草经》)的功效,性走而不守,有“将军”之名。泻诸实热,荡涤肠胃间热,专治不大便。然其苦寒性猛,使用不当易诛罚无过,损伤正气(脾气)。大黄与附子相配,附子味辛性大热,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虞抟谓之“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二药配伍,附子辛热之性正可制约大黄苦寒之性,去性取用,行药势,大便通而无苦寒伤正之嫌。《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千金要方》温脾汤以作温下寒积之用。虽然无伤正之嫌,但只作为对症使用,若大便通畅,则考虑减量,不宜过久使用。
)药用缓急
缓药:
如决明子、制首乌等,二药具有通便作用,但作用和缓,若兼有肝阳上亢或精血不足者可用。
急药:
大黄、芒硝,中病即止,不宜久用。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主要含有蒽醌类和鞣质两种成分,二者作用相反,蒽醌类有致泻作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而鞣质具涩肠之功,起效慢,作用缓和而持久,故大黄多在急性、热性便秘时应用,大便通畅即停服。芒硝兑服,源于仲景《伤寒论》。早兑服较好,否则影响夜间睡眠。
)增液行舟:
前医有增液行舟之法,多用于热病后期肠燥津亏,如增液汤、增液承气汤。但对于慢性便秘,过多使用养阴药有滋腻之嫌,因慢性便秘关键在脾,脾乃喜燥恶湿,确有阴伤,滋阴药要酌情使用。
)养血润燥:
确有血虚症状,可选用当归、白芍、生地黄、制首乌等。
新媒体编辑:王丹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焕禄
》这本书,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直接把它抱回家吧!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焕禄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焕禄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微信号
ydzhongyi
)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原创投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