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口腔溃疡与五脏关系密切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
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
口腔溃疡分虚实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
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
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
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
“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
对口疮的辨证论治
治疗口疮要分虚实,辨脏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口疮临床见证颇多,其中以心脾蕴热和虚火上炎最为多见。
临床辨治体会如下:
一、心脾蕴热证
主要表现为舌尖、舌边、舌面,或齿龈,或两颊部口疮反复发作,溃疡表面覆盖黄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隆起,红肿热痛,口苦口臭,心烦燥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弦滑。
证属心脾热盛,肌腐生疮。
治宜清热泻火,生肌疗疮。
方用自拟泻心疗疮汤:
黄芩15g,黄连5g,大黄10g,赤白芍各15g,莲子心3g,生甘草5g,虎杖15g,炒栀子10g。
【病案举例】
何某某,男,32岁,2002年10月16日来我院就诊。
主诉口疮反复发作3年,加重1个月,口剧痛不能进食。
症见舌尖及上下口唇黏膜有芝麻大小如绿豆大溃疡3个,灼热剧痛,不敢进食,口苦口臭,大便3日未行,小便短赤灼热,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检查间舌尖部有0.1×0.5cm溃疡1个,四周红肿,中间基底凹陷,溃疡表面覆盖黄苔,上下唇内侧各有1个0.1×0.1cm大小溃疡。
此因心火与脾胃热邪循经上炎所致,证属心脾积热,熏蒸生疮,治宜清热泻火,宁疮止痛。
处方:
大黄10g,黄芩15g,黄连5g,生石膏30g,炒山栀10g,防风10g,赤白芍各15g,生甘草5g,玄参20g,生地30g,虎杖20g,元胡15g。
每日1剂。
上药用清水煎2次,取400ml分4次温服。
服药1剂后,大便已通,口疮疼痛减轻,能吃流食。
服药7剂后复诊,口疮疼痛已不明显,口腔溃疡面积缩小,溃疡表面黄苔转为白苔。
上方去黄芩、黄连、大黄,加黄芪、当归、白及,再服7剂而愈。
本例患者常值夜班,平时吸烟嗜酒,日积月累,郁积心火与脾胃之火,火热上炎,熏蒸口舌黏膜而热腐生疮。
方用泻心汤、增液汤、泻黄散、赤芍甘草汤加减化裁,一方面用增液汤补液灭火,一方面用苦寒之剂泻火,釜底抽薪,心脾之火自然熄灭,口疮愈合。
同时嘱咐患者值夜班时少抽烟、少喝酒,截断火热的来源,同时适当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二便通畅,使内热有排泄渠道,口疮愈合后减少复发。
二、虚火上炎证
主要表现为口疮反复发作,疼痛不堪,溃疡表面覆盖白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略隆起,色不红,气短乏力,烦热颧红,口干不渴,小便短赤,舌尖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略细数。
证属肝肾不足,虚火上扰。
治宜养阴生津,滋阴降火。
方用自拟滋阴疗疮汤:
生熟地各15g,北沙参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20g,知母10g,黄柏10g,麦冬15g,当归10g,生黄芪15g。
【病案举例】
刘某某,男,50岁。
2003年3月15日初诊。
其患口腔溃疡2年余,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多方治疗不满意。
来诊时可见齿龈和舌边各有1个溃疡,如绿豆大小,中间凹陷,覆盖白膜,四周隆起,色淡红,自觉口疮轻度疼痛,有灼热感,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自汗,小便黄,大便干。
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略数。
证属阴津不足,虚火上炎。
治宜滋养阴津,清降虚火。
处方:
生熟地各15g,山药10g,山萸肉10g,泽泻15g,丹皮15g,土茯苓20g,知母、黄柏各10g,当归10g,北沙参20g,麦冬15g,虎杖20g,生黄芪15g。
服上方14剂,口疮愈合,症状基本消失,改用知柏地黄丸继续服用1个月,以巩固疗效。
患者口疮生在齿龈和舌边部位,齿为肾所主,舌边属肝胆区域,又因口疮反复发作,久病为虚,故此为肝肾阴虚所致。
口疮反复发作,久病伤阴,阴津不足,虚火上扰,熏蒸口腔黏膜而生疮。
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是典型的阴虚火旺之象。
方选知柏地黄丸合一贯煎化裁,一方面六味地黄丸和一贯煎滋补肝肾之阴以治其本,另一方面用知母、黄柏、丹皮清虚热,降虚火,又加虎杖20g,清热通便,使火有去路,此为方中用药之妙。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效如桴鼓。
口疮治愈后再用知柏地黄丸继续服用1个月,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治疗体会
1、口疮多为火热之证,当分虚实
若患者是青年,口疮剧痛,犹如火灼,口苦口臭,便干尿黄,为实热实火。
治当清热泻、解毒止痛;
若患者年老体弱,口疮隐隐作痛,咽干舌燥,烦热或五心烦热,舌红少津,为虚热虚火,治宜养阴生津,清降虚火。
2、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口疮部位在口腔,除辨证施治、整体调节治疗外,尚需局部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口疮局部。
临床常用梅花点舌丹、西黄清醒丸、六神丸等药,令病人少量多次含服,以缓解局部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3、黄芪、甘草是治疗口腔愈合的良药
黄芪补气固表,有敛疮生肌收口之效,最适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生甘草有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
故不论口疮属实火虚火,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酌情加入生黄芪和生甘草,可减轻口疮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4、保持大便通畅是治疗口疮的关键
口疮多为脏腑之火上炎,熏蒸口腔黏膜而病。
治疗口疮用生地养阴生津以灭虚火,用虎杖清热泻火以灭实火。
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生地黄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虎杖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具有显著的泻下通腑作用。
口疮患者服药后二便通畅,火热下行,引起口疮的实火与虚火随二便排出,口疮自然会愈合。
除药物疏通二便以外,还应嘱咐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二便通畅,少烟少酒,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减少火热的来源。
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也是预防口腔溃疡复发的重要措施。
毛德西:加味三才封髓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毛德西,男,1940年10月出生,河南巩义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6年被评为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2009年获得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
主编、参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毛德西临床经验集萃》等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谙熟经典,旁识各家,临床50年学验俱丰,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造诣精深,疗效显著。
组成:砂仁8克(后下),黄柏8克,甘草10克,天冬30克,生地10克,党参10克,牛膝10克,肉桂3克。
功能:益气养阴,清热燥湿,培土伏火。
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或舌体糜烂,创面色红,或覆以白膜,疼痛剧烈、反复发作者。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虚火上炎之口咽部、舌体糜烂,疼痛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前后2小时各服1次,每次300毫升。
方解:三才汤出自《温病条辨》,由“人参三钱,天冬二钱,生地五钱”组成,功能益气养阴,主治热伤气阴证;现代凡各种原因所致之气阴两虚均可使用,且多易人参为党参。封髓丹出自《御药院方》,方由“黄柏三两,缩砂仁一两半,甘草二两”组成,功能降心火,益肾水;主治心火偏旺、肾水不足之心肾不交、虚火上炎诸症。
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属阴火为患。实火易清,阴火难消,故其病情常反复发作,治疗起来较为棘手。名医蒲辅周认为封髓汤乃补土伏火之剂,土虚则水中之阴火无所抑制,上炎而发为口疮。方中黄柏泻相火、除湿热,砂仁醒脾化湿,除咽喉口齿浮热,甘草清热解毒,且有补益脾胃之功。
三才汤中之党参益气健脾,培土伏火,天冬补肺生水,生地滋阴降火,合用有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补土伏火、滋阴降火之功。因本病多为浮游之火上炎,故肉桂与牛膝相配,而起引火归元之效。诸药合用有健脾益气,补土伏火、滋阴降火之功效。
加减运用: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上热下寒证,除口腔溃疡外,另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等症,可加生山药30克,干姜8克以温肾止泻;伴脘痞纳差,舌苔黄腻等湿热内盛者,酌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以芳香化湿;兼见咽痛不利者,可加木蝴蝶10克,穿山龙10克以解毒利咽。
小儿口腔溃疡中医治疗
小儿口腔溃疡主要为口腔粘膜,舌面、舌尖、齿龈或上胯出现大小不等黄白色如豆粒样溃疡点,流涎,易出血口臭。可分为溃疡性口炎或疮疡性口炎二种。
本病常见于小儿,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急性传染病等,可为诱因。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脾胃、心经有热,或阴虚火旺引起。
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多为脾胃有实热或虚热,所以在治疗上,以清泻心脾积热、滋阴降火为主,多加入山栀子,木通、竹叶、连翘,或六味地黄丸(汤)为主。
(1)脾胃积热实证
主证:唇或口腔粘膜发生小水泡,微痛灼热,大多为针尖大小,透明,四周有红晕,散在性或成簇汇集。小疤破溃以后,相互融合,出现黄色或白色溃烂点,周围鲜红,伴有发热口臭,便秘,尿黄赤短,舌边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
治法:泻心清脾,清热解毒。
方药:凉膈散合导赤散。
黄芩8克,连翘10克,桅子8克,大黄5克,芒硝8克,竹叶8克,薄荷5克(后下),甘草3克,生地8克,木通6克。
方解:黄芩、连翘、栀子清热解毒;大黄、芒硝通腑泻火;竹叶、木通、甘草清心除烦,利小便;薄荷升散郁火;生地清热凉血。
加减:同鹅口疮。
(2)虚火上浮(胃热阴虚)
主证:口舌溃疡已数日或迁延不愈,周围粘膜充血不明显,口臭不明显,口渴饮、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光苔,脉细数、指纹紫。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泄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泻心汤加减。
知母6克,黄柏8克,山萸肉6克,山栀子6克,丹皮各6克,泽泻10克,麦冬10克,生地、丹皮各10克,竹叶8克,木通8克,甘草3克。
方解:生地、丹皮滋阴降火凉血;黄芩、山栀、竹叶、甘草清心泻火;泽泻、木通导热下行;麦冬养阴生津;黄柏、知母滋阴降火。
加减:同鹅口疮。
何绍奇慢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中医文献中概称为“口疮”或“口疳”,是常见的一种口腔疾患。一般认为口疮多属火热为患,而火有虚火、实火之分。实火多为脾胃积热,治宜清泻;虚火多为真阴亏损,虚火上炎,治宜滋阴降火。笔者临床体会,本病以虚证为多,而且以虚为其病之本,理由如次:
一、本病以长期反复发作为特点,病程最长有数年甚至二三十年者;
二、追溯患者病史,大都属气虚或气阴两虚之体,其中尤以乏力、易于疲劳汗出、食少、便溏等慢性脾胃病见证为多;
三、发作时的诱因与工作、学习劳累,情绪紧张或郁怒有明显关系:
四、溃疡凹陷平塌,表面及周围粘膜颜色淡红或灰白(如其色由白转红,即接近愈合):
五、舌淡并有明显齿痕,脉虚细或大而无力;
六、服一般清热解毒剂效果多不佳。
如就以上脉证而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似与东垣所论脾虚阴火相吻合。
李氏云: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虽然原文中没有明确提及“口疮”这一病症,但其所论气虚阴火,与本病病机若合符节。
因此我治疗这类患者,往往师法东垣“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之意处方用药: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兼见脾胃功能稍有衰减者,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基础,加黄芪、山药、当归、升麻、乌贼骨、荷叶。
二、证见短气、乏力、大便次数增多等中气下陷表现者,用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
三、证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澄彻清冷或完谷不化、肢凉、脉弱、舌淡者,为中虚寒证,用附子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制附片)。
应当指出,由于本病病程长,又易于被医者误认为实证口疮而用苦寒泻火,或以为“虚火”(即指“阴虚火炎”)而泛投凉润之剂,皆损伤脾胃之阳,并且往往因日久而累及肾阳,使脾肾两虚,阴寒内盛,则逼阳上浮,证见口腔溃疡久不愈合,两足冰凉,下利清谷,脉弱、舌淡、脉虚细或大而无力,两颧独红,其治亟宜温补脾肾,破阴返阳,用桂附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肉桂、制附片)为主。
病案一
邓XX,男,56岁,社员。
1984年1月10日初诊。
患者五年来,口疮反复发作,长期服用泻火解毒药。
近一年来,口疮一直不愈合。
83年12月来京求治,XX医院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予西药(不详)及清热解毒养阴中药内服,外用漱口药,治疗一月无效。
自诉舌、咽疼痛,妨碍进食,食欲差,经常泛吐清水、酸水,头皮发痒,时觉热气上冲头面,大便初硬后溏,尿时清时黄,小便后阴茎疼,少腹有拘急感,足底长期冰凉。
检见:
右侧舌缘有一沟状深在溃疡,其色淡红间白,咽腭弓亦有一条状溃疡,颊粘膜水肿,面部颧突处独红。
脉象六部俱沉弱,舌胖嫩有齿痕,色淡,苔白滑。
综合脉证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史,病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迫火上浮,熏于口舌所致;
治拟温补脾肾,俾阴霾消而火归其位。
用附子理中汤加味:
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制附片15克(先煎四十分钟),黄芪25克,当归10克,砂仁6克,山药20克,乌贼骨10克,牡蛎25克。
二诊(1984年1月14日),服完三剂,舌缘溃疡开始愈合,已不觉疼痛,唯咽腭部在进食时仍有痛感。
饮食增加,酸水减少,大便仍先干后溏,颧红、足冷、尿时小腹拘急、阴疼如前,脉舌如前。
原方加肉桂3克,龙骨12克,黄芪增至35克。
三诊(1984年1月21日),已服至十剂,两处溃疡均愈合,疼痛消失。
每天主食增加到一斤左右,不吐酸,头皮不再发痒,大便基本成形,少腹拘急感及阴疼已愈,唯颧红仍在,晚间足心仍有凉感。
久病初愈,患者及其子俱欣喜过望,因春节将至,要求带药返家,拟方如下:
黄芪35克,党参25克,肉桂6克,制附片15克(先煎四十分钟),白术15克,山药25克,干姜6克,砂仁6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淮牛膝10克。
1984年2月13日接患者来信,告诸症悉愈,问善后治法。
回信为拟补中益气丸(晨服6克)、金匮肾气丸(晚服一丸),嘱连服—月,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此外,由于中气虚,运化失权,故尤易聚湿,湿蕴化热,而成本虚标实之证,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其脉证见濡数或滑数,舌苔黄腻,溃疡面较大或融合成片,呈糜烂状,分泌物较多,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口臭,疼痛亦比较剧烈;
兼见胃部痞满、口苦、口粘、尿黄,大便粘滞不爽等全身症状。
这类情况,中气虚为本,湿热为标,一般宜标本同治,补泻兼施,寒热并用;
个别情况,也可以先治湿热,继用补中。
常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以下几个处方:
一、甘草泻心汤(生、炙甘草、党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
适用于中气虚而湿热内聚,以脘痞腹胀为主要兼证者。
口渴喜饮去半夏,加花粉,热甚干姜改用生姜。
二、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柴胡、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升麻、党参、黄芩、黄连、石膏)。
适用于气虚下陷而兼湿热者。
三、连理导赤汤(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生地、木通、甘草、淡竹叶)。
适用于气虚脾湿而兼心胃有热、舌尖赤、尿涩黄者。
病案二
吴某,男,44岁,工人。
初诊(1984年2月7日):
患复发性口腔溃疡五、六年,常因工作劳累而发作;
81年4月25日曾来门诊,笔者曾用六君子合封髓丹方,有效,但未坚持治疗。
最近又值发作期,伴见咽痛、胸痛、咳嗽、吐黄痰、舌红、脉浮滑数。
先拟清化痰热以治其标,药用:
黄芩、石膏、半夏、全瓜蒌、枳壳、桑白皮、桔梗、连翘、升麻、枇杷叶、丝瓜络、丹参、郁金。
四剂而胸痛、咽痛、咳嗽、咯痰均见好转,但上唇内缘溃疡未愈,易方用党参、白术、茯苓、苡仁、炙甘草、黄芪、银花、蒲公英,又服四剂,溃疡即愈合,继予补中益气丸服一月,以善其后。
脾胃阴虚而虚火上浮之口腔溃疡,亦颇常见,其证以心烦、口舌干燥、舌质红、脉细数为特征,同时兼见纳差、嘈杂、大便初头硬等脾胃症状。
一般用甘露饮(生地、熟地、天冬、麦冬、黄芩、枳壳、石斛、枇杷叶、甘草、茵陈);
阴虚有火者,去熟地;
热象较显著者,酌加银花、蒲公英、升麻、绿豆衣、蔷薇花根;
热渴加石膏、天花粉。
如服至四、五剂仍无进步者,宜加少许肉桂(一般在3克以下)作为反佐,以引火归原。
脾胃阴虚,日久不复,因精气无继,常致肾阴亦虚,证见五心烦热、面红、盗汗,用三才封髄丹(天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甘草),熟地改为干地黄,易人参为玉竹,少加蜂蜜为引,此蒲辅周先生法。
气阴两虚,可用四君子汤合生脉散,此方加升麻、玄参、当归、白芍,即《证治准绳·口舌门》之清热补气汤,日本中医学者矢数道明治口疮、口糜极常用本方。
得效之后,可用参苓白术散(丸),较长时间服用。
若兼湿热者,上方加黄连、藿香、白蔻、山楂、神曲、芡实。
一、复发性口腔溃汤以“中虚”为其本,其中尤以脾胃气虚、清气下陷、虚火上浮为多见。
其治以补益中气为主,俾脾运健、清阳升,而虚火自敛。
二、中气不足,健运失职,留湿成热,亦当以中虚为其本,湿热为其标,不与单纯湿热证同法。
三、脾胃阴虚而火炎于上者,以养脾胃之阴为主。
阴虚内热,亦能熏灼津液不行,从而酿湿生热,但阴虚为本,不能徒见湿热而滥投苦燥,更伤其阴。
四、“久病不已,穷必及肾”。
本病如日久失治或误治,多致肾阴、肾阳亦病,如见肾虚见证,则须兼补肾阴肾阳。
五、本病的抗复发问题,尚未有成熟经验。
初步观察到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等处方,有一定疗效。
本文选自:
1985年
《湖北中医杂志》,作者:何绍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