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雅歌关注生命
雅歌心灵之约,与您共舞生命之曲,疗愈,成长,超越,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申老师,硕士毕业于美国;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雅歌心理首席专家心理咨询师及高级督导师;平阴心理协会高级督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了上百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雅歌心理咨询师秋季班招生了(微信/手机13739748950)
一、老年心理学概述
老年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成年以后增龄老化过程的心理活动变化、特点、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
老年期
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前者显而易见,容易被人发现;而后者比较隐蔽,且心理障碍往往发生在身体健康者身上,因此也就极容易被
。老年心理障碍,年轻的时候想那年富力强奋斗拼搏之时,一个心眼扑在工作上,纵然心里有些看不惯、摆不平之事,
有些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时间去多想多顾;而今休闲了,凡事都要从脑子里认真过一遍。这样一来,思维一旦走进死胡同,钻了牛角尖,就很
发生心理的反常和行为的变态;加上平时学习有所放松,自我约束欠严,和同事交流减少,这就难免陷入思维的误区,使种种疑心、偏执、主观臆测等毛病悄然而生。有一位老年
说到自己的感受时说:“也不知咋搞的,如今我遇事就敏感,对想不通的现象就神神叨叨乱猜测,就像一则寓言里那个怀疑别人偷斧子的人。”按说,“心病要用心药治”,只要摸准“病情”,对“症”下药,帮助心理障碍者走出误区也不算大不了的事。然而,事情难就难在:心理障碍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而做老年工作的又往往是一些中青年人。这些中青年人由于没有离退休老人的生活经历,也谈不上有老年人的心理
,更没有根治老年
心理障碍
的灵丹妙药,于是碰到老年人的心理难题,就感到束手无策。现实为做老年工作的同志提出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学点《老年心理学》。
二、常见的老年问题
1、健忘:
进入老年期后智力逐渐减退,但其程度有很大差异,并且与心理因素有
关系。有的因为本人的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自认为智力减退,而实际上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严重。老年人的智力是逐渐下降的,一般认为18岁左右智力达到最高水平,以后
下降,50岁时仅相当于15岁的智力年龄,80岁以后下降更明显,85岁时大约相当于儿童5岁加10个月的智力水平,由于个体的差异,所以可有10%~25%的人并不显示智力减退。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这也是健忘的主要因素。
2、焦虑:
抑郁随着衰老、
情感变化日益明显,表现为内心空虚,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常伴有自责。往往有
杞人忧天
之感,时有大难临头的紧张感,或是抑郁苦闷,遇到问题时缺少进取态度。在经济条件拮据的老年人门诊病人中有48%具有
抑郁情绪
,而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具有
抑郁症
状者也有44%,有不少人每月发作1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之久,表现为意志消沉、
焦虑等,并对
往事回忆
多有自责感。
3、情绪多变:
脑组织
老化或伴有某些脑部疾病时,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往往失去自我控制,容易勃然大怒,难以平静下来,其情绪
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之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或不平,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情绪的变化,时而天真单纯,忽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
4、疑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有半数的人可出现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己的躯体所致,加上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
而加强,并因顽固、执拗的个性,更易出现疑
状,常出现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述。有时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而对照自己的不适感,常为此而
心神不定
惶惶不安
,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5、猜疑和嫉妒:
一般认为,人进入老年期后,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
居心叵测
,常为之而猜疑重重。由于生理功能减退,
下降,易怀疑自己配偶行为,常因之而争吵。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更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等性格时,常因之而嫉妒和自责。
三、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
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提出: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年青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2亿,占总人口的10%,并且老年人口还将继续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据估计,2025年将达到2.9亿。由此可见,到2025年,我们服务老年朋友的这个窗口是敞开的。身为心理咨询师,对老年朋友的心理援助将成为一个很大、很重要的方向。
四、老年人的特点
1、老年人的感知觉,认知变化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生命都像是在银行里存款一样,带着存进去然后一点一点的拿出来。很可能在我们的记忆里面,我们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眨眼之间,就进入了中年到老年这个阶段。对老年朋友来说,自己身体的器官样样都在,只是都下垂,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万般皆下垂,唯有血压高。”自己幼年时,翻一个跟斗或者是蹦跳,都是我们习以为常尽情享受的事。随着年龄的增加感觉到两条腿站不稳了,不得不借助辅助的工具来帮助我们行走,因为骨骼的老化,钙质的流失,骨头虽然都在,但变得更加疏松,所以进入四十五岁之后进行一定的骨质保养是有好处的。
进入老年之后,个体的认知活动,尤其是感知觉和记忆,通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首先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对老年朋友来说,他的感知觉发生着显著的退行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减退。
2、老年人的智力特点
操作智商有明显的衰退而语言智商的衰退不明显,尤其在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判断及推理方面的能力,会因多年生活的磨炼和经验而显得比青年人运用表现得更好。由此可见,老年人智力发展存在不平衡趋势,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特点,有很大的可塑性。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
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减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所衰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灵活性、流畅性、变通性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期差。
老年人主要的记忆障碍主要是因为信息的提取困难及编码储存发生了困难。记忆的过程就是把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编码就是理解的过程。进入我们的记忆库之后还要提取出来。每一个人记忆的方法不一样,提取的方法也不一样。对老年朋友来说,他就是提取出现困难。
老年朋友他记忆还是存在着一些特点的。第一个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能力下降,记忆的速度变慢。如果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老年朋友记住的话,需要把语言简洁化,反复提醒。甚至需要给老年朋友们佩戴胸卡——名字、住址,联系人的电话,常吃的药物名字。第二个特点是有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为辅。即让老年朋友对实际的东西有兴趣,让他们刻意的留意用策略去记住它。第三个特点是意义的识记尚好,无意义的记忆比较差。第四个特点是再识能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第五个特点就是远事记忆尚好,近事记忆较差。
如果老年朋友注意自我保健,周围的照顾者能够坚持对他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进行训练的话,可以延缓记忆的衰退。有10%到25%的老年朋友,即使到老年,记忆力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在我们生活当中,往往可以看到有很多老年朋友缺乏年轻人的陪伴。因为年轻人总感觉老年人的世界太懦弱,只是回忆很久很久之前的事,而且老年人喜欢絮絮叨叨,反复的去讲自己年轻时的事。但年轻人不刻意的跟老年人进行思想交流,让他们去倾诉的话,老年朋友的记忆力就会明显的衰退。
还需留意老年朋友的睡眠,此时的他们有的是时间睡觉,但是睡不着了,所以坐着打瞌睡,躺着睡不着,想记的东西记不起来,想忘的忘不掉。这些都加重了老年心理问题。在照顾老年人时,我们要留意到老年朋友的这些心理特点。
4、老年人的人格特点
第一个是不安全感:老年人的安全感来源于健康的身体以及经济保障。人到了老年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逐渐的发生了器质性的和机能性的变化,常患各种疾病,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对身体的功能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而经济方面他们担心自己有无钱看病、养老。
第二个是孤独感:老年人的孤独感是很普遍的。他们退休之后大部分的老年朋友会宅在家里渴望儿女定期回家和自己聊天聚会,渴望并寻求天伦之乐,但年轻人又经常忙于工作,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使得老年朋友感到孤独以及苦楚。所以有很多老年朋友退休之后选择了跳广场舞、上老年大学。
第三个是适应能力差:人到了老年适应能力变差,所以老年朋友一般都喜欢自己的老屋—熟悉的环境。若儿女想要他们到城市中生活,他们会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就喜欢农村那种开阔的环境。住着平房,有个院子养养鸡…。所以说老年朋友对城市适应能力差。
第四个是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根据研究可以发现人到50岁以后刻板性就逐渐增强。老年人虽然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的生命体验,也希望子女能接受自己生命当中总结出来的那些经验和教训。但年轻人往往对此不屑一顾,因而导致了老年人的这种趋于保守。
第五个是较多的回忆往事。
五、不同类型的往年朋友
1、成就型:
有些老年人在是中青年时曾经在工作中做出过一些成绩,甚至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因而离退休之后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和自豪,他们喜爱同年轻人谈自己辉煌的过去,更希望年轻人尊重自己。
这部分老年人往往壮心不已,积极进取,希望有机会发挥余热。
2、安乐型。
有些老人离退休之后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同时认为既然从岗位上退下来了就应该安于清闲的生活,知足常乐,平时可以在家养个宠物或者锻炼身体,或者是认为自己年轻时把时间用在了工作上,没有时间顾及家庭,这时有时间了就要在家里多做家务和老伴、子女更多时间地相处等。总之,这一类老年人最让照顾他们的年轻人省心,家里人也应该用心营造氛围,让老人更好地享受天伦之乐。
3、不服型。
有些老年人平时身体好,加上有某个方面比较过硬的技术,因而可能会出现不服老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身体还好,就要多做出些贡献,甚至很多事情一定比年轻人干得更好。另外,也有一种情况是对某种看法不服气产生的,如同事在某个方面曾经超过自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而不服,即使退下来了还要用事实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等。
4、求助型。
这部分老年人或是因为经济条件差,或是因为健康状况不佳,或是因为配偶离去,倍感孤单,因而特别需求帮助,尤其是需要子女对自己的照顾,这部分老年人如果情绪不好,常常会产生失望的感觉。照料好这样的老人不仅仅是儿女们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爱心,让老人感到温暖。
5、衰弱型。
身体的衰老必定会影响生活,这类老年人常常感到没有生活乐趣,感到苦闷,甚至是忧虑烦恼,日久可能会对生活失去兴趣,产生恐惧心理。家人应该多给老人关心,用心安排老人的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快活起来。
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
老人心理健康的五原则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促进老年
心理健康
的一二三四五原则,对老年人养生
十分有益,即“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二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疾病、恩怨;四老:有个老伴、老本、老窝、老友;五要:要掉、要俏、要笑、要跳、要聊”。
一个中心
老年人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心身健康。老年人心身健康了,就不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和家庭做贡献。一个心身健康的人,他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享受到生活给予的乐趣。
两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老年人应该活得更轻松一些、宽容一些。潇洒者,自然大方,轻松自如,不拘束;糊涂者,大彻大悟,淡泊宁心,不为琐碎事所扰。人生苦短,生命才是第一位的,何必斤斤计较那些生活中的无聊琐事?糊涂一点,宽容一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
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
老年人不要总担心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也不要总回忆过去的恩恩怨怨。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逃脱这个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一些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恩恩怨怨,没有必要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斤斤计较。老年人应该放松自己,乐观地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四老:
有个老伴。白头到老的老伴,是福。“老夫老妻在精神上相互安慰寄托,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关怀,是其他关系所无法替代的。
有个老窝。老年人一定要有一所属于自己的住宅,才会有安全感,才有利于心身健康。
有点老底。老年人应该老有一些积蓄以备不时之需。手中有点积蓄能够及时拿出以解燃眉之急。
有几个老友。老年人应该有几个老朋友,平时一起聊聊天,有事相互帮帮忙,对养生保健很有好处。
五要:要掉、要跳、要笑、要俏、要聊
要掉:老年人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对于有社会地位的人来讲尤为重要。
要跳:老年人要经常活动,而不是单纯指跳舞。“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机体充满活力,还可以调节情绪。
要笑: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乐观情绪,时时保持着愉快的心态。每天对着镜子笑几次,就会有好心情。
要俏:老年人的穿着要漂亮一些,让自身的形象更美一些,这样就会感觉年轻了许多,别人也会看到其焕发出的青春朝气。
要聊:老年人要经常与别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封闭自己和孤独感是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引起老年
抑郁症
老年痴呆
的原因之一。聊天是一种最经济实惠而且又非常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活动,对防治抑郁症和痴呆均有益处。
中国新型养老模式
1、机构养老:
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情形。喜欢过群体生活的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居养老模式,或组建大型的老年社区,组织大量的老年人自愿前来入住,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专门化服务。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一大主体方式。
适合人群:喜欢热闹的单身老人
2、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
适合人群: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多的中国老人还是选择在家颐养天年,特别是高龄老人和对到养老院和护理院养老都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或顾虑的老人。
社区养老:
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居家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适合人群: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又不想离开家的空巢老人
4、乡村养老
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吸引了众多的退休老人前来养老。有的城市老人本来家乡就在农村,退休后是叶落归根;有的老人是收入低,居住城市感觉生活成本昂贵,故希望在农村养老可生活得轻松些;有的老人喜欢贴近大自然,终日种草养花,爬山嬉水,整日与大自然做伴也是人生一大乐趣,所以催生乡村养老这一养老模式。
适合人群:“树挪死,人挪活”,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一些老年人虽入晚境,但生命的韧度不减,常想换个地方换个活法。无疑,乡村养老的多种新型模式,对这样的老年人诱惑多多。
5、以房养老
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住房蕴含的价值尤其是自己身故后住房仍然会保留的巨大价值,在自己生前变现套现用来养老。以房养老目前已经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
适合人群:对于手头有房,无子女或者不愿意将房产留给子女的老人。
6、异地养老
鉴于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成本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从那些生活成本高,而居住环境恶劣的大城市移出,迁移到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较低的城镇养老居住。
适合人群: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喜欢旅游的老人,旅游养老两不误。
7、合居养老
一些老人可以商议将自己的住房出售,将钱财合并一起,对养老问题做个特殊组合,在较好的地段合资购买面积较大,功能较好的住宅,大家居住一起,合作购房,共同居住开销,结成一个养老的生活共同体搭伴养老。养老生活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又消除了寂寞空虚感。
适合人群:若干志同道合且又收入较低、住房环境较差的老年人。
往期精彩链接
【雅歌二届三期】“发展心理学及操练家庭动力图”精彩回顾
【一届学员心得】发展心理学与家庭动力图
【雅歌第二届咨询师培训班】“积极心理学理论及积极心理治疗技术”精彩回顾
【申老师微课】情绪的弥漫性和习惯性(下)
重磅//2020年心理咨询师(牧灵心理咨询师)培训招生了!
Hey~
我们又见面啦~
你还好吗?
雅歌邀您共舞生命之曲
:一对一咨询,团体咨询。各种心理专业培训,以实操技术为主。
雅歌心理咨询师秋季班招生了(微信/手机13739748950)
详情请联系
15536355767张老师(微信同号)
15536354767王老师(微信同号)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