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了”绝不是开玩笑一份防暑救命指南,帮你直面烈日烤验~ “热死了”绝不是开玩笑一份防暑救命指南,帮你直面烈日烤验~“热死了”绝不是开玩笑一份防暑救命指南,帮你直面烈日烤验~

“热死了”绝不是开玩笑一份防暑救命指南,帮你直面烈日烤验~

2019

年三伏共40天

:7月12日——7月21日

:7月22日——8月10日

:8月11日——8月20日

炎炎夏日、遍地流火,人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如今又到了汗流浃背、酷热难耐、热到晕厥的桑拿天,日头是一天比一天毒辣,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启了高温炙烤模式,人们被高温折磨得是苦不堪言,

所以,

降温避暑就成为了这个夏天街头巷尾热议的热点话题。

连央视主播都在新闻里说起了段子:

热得你出走半生,归来全熟;

晒得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包青天!

在这样的炎热天气里,若防暑不当,就很有可能被中暑“缠上身”!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中暑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因为一旦应对不当,是会死人的!今天协和君就来教大家如何科学防治中暑,平安度过桑拿天~~

什么是中暑?

是指人体在

热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或烈日下暴晒

、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

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我们为什么会中暑?

人之所以发生中暑,是因为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被打破,体内产热大于散热,随着体内蓄积的热量增加,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就会出现中暑,严重的会发生器官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

人的主要散热途径有辐射、蒸发、对流、传导四大方式,由于暑季温度高、湿度大、风速低、气压低,辐射和传导两大散热方式几乎失去作用,对流和蒸发散热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所以人很容易出现产热和散热的不平衡。

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只要存在高温、高湿和无风的环境中工作的人群,他们都属于中暑的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预防。

一般来说中暑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军人、消防员、急救中心的外出工作人员、快递外卖小哥、炼钢厂的重体力劳动者、

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

等在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群,

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

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另外,年老体弱者、营养不良者、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儿童、孕

、精神疾病患者、

、疲劳者、久坐者、

先天性汗腺缺乏者及

服用阿托

品等抗胆

碱药物

影响汗腺分泌者

等也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中暑的诱发因素

只要可以使人体的热负荷增加的因素或者散热功能发生障碍的因素,均可以引起人们中暑,都是引起中暑的诱因,这些诱发因素可分为气象因素与非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包括的范围主要是高湿度、高温度、高辐射的强度、低风速、低气压。

非气象因素包括的范围是人体代谢热较多、劳动时间或者劳动强度较大,但是没有充分的降温防暑的措施。

包括失盐、脱水、饥饿、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缺少体育锻炼、冷热交替、常吹空调、贪凉喜食冷饮、饮酒;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低血钾、呕吐、广泛皮肤损伤烧伤;

患有颅脑疾患、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甲亢、高血压、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等;

身穿不透风、紧身衣裤,人群拥挤等等。

高温中暑的类型

在中医看来,中暑有阴暑和阳暑的区分。

是由于

在夏季因为贪凉喜食

饮冷食

吹空调

后内有

导致的中暑。

: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身重疼痛、食欲差、无汗、胸闷、发热、恶寒、大便稀、舌苔腻。

是指经过太阳高温暴晒导致的中暑。

表现:

头晕、头痛、高热、大汗、口渴、心烦、胸闷、乏力、面色发红、小便短赤。

高温中暑的阶段

在西医看来,根据中暑的症状将中暑由轻变重给分为先兆中暑、轻

中暑和重

中暑。

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我们常常理解的中暑晕倒了属于重症中暑。

而轻症中暑在老年人中经常发生,并且很多老年人会把轻症中暑的症状误以为是慢性病发作,而耽误治疗。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

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多喝水,则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就像我们感冒时发低烧的感觉差不多,并没有特征性的表现。

轻症中暑

中暑:

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除以上症状外,

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

、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等。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也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热痉挛

热痉挛

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是由于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但缺乏钠的补充,从而

内低钠

而发病,

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

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或腹部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关注热痉挛问题并及时咨询医生。有的人在运动时会动不动抽筋倒地,其实就与热痉挛相关。

热衰竭

热衰竭

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体温升高,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可出现多汗、疲劳、乏力、头痛、判断力下降、

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

降、呼吸急促且浅

、恶心、呕吐等,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

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热衰竭如得不

到及时

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

故应立

即送往医院救治。

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

(人体体温往往大于40

)、无汗、意识障碍。

热射病是非常严重的临床急症,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怎样做可以预防中暑的发生?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或长时间室外劳作。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

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

室外劳作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或缩短在烈日下连续工作的时间,并应穿长袖,不要赤裸上身,可每隔两小时用凉水洗脸、冲手,以预防中暑。

夏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遮阳伞、遮阳帽、防晒霜、太阳镜都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并带上充足的水,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不宜在阳台、树下

天睡觉

外出时

给自己及孩子穿着合适的衣服,

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并尽量选择轻薄、清凉、宽松及浅色的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不提倡

“轻伤不下火线”这样的想法。

当已经感觉到自己心跳加快、胸闷憋气时,尤其已经感到头晕、意识模糊、甚至晕倒的时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迅速找到凉爽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休息!

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夏季可以吹空调,但要正确合理使用空调,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并要注意勤开窗,多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紧闭门窗。

耐热锻炼不可少:

坐班族可以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活动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中暑。

们应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可

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水,不宜一次大量暴饮,以免增加心脏和胃肠道负担及反射性引起更多出汗、经肾排出更多水盐。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来补充因大量出汗导致的电解质流失。

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同时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脱水。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适当饮用菊花、金银花代茶饮和绿豆汤等补充水分。

合理饮食。

应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高油高脂、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

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

、乳制品、蛋类等,

多吃时令蔬菜、新鲜水果,特别是能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西红柿、黄瓜等。

及时就餐,避免饥饿状态下长时间劳作,同时最好

戒除烟

清晨凉爽时及雨后天凉时,可在户外适当活动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劳。

合理安排休息,

注意劳逸

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6时30分,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尽可能减轻湿度对我们健康的影响。烈日酷暑

,很多人都觉得温度太高让人不舒服,

其实温度高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影响是湿度大。

人体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夏季的湿度大,会放大感觉温度。当气温为26℃,相对湿度为90%时,人体的感觉温度与气温32℃,湿度为20%左右相近。

在三伏天里,阴雨天和雾天少开窗户,避免潮湿。

有条件的话还要注意合理使用空调的除湿功能。

如果想要祛除体内的湿气,可以通过食物或中药祛湿。同时,在室内也必须控制合适的室温,预防中暑。

别关注

高危人群和存在中暑诱发因素的人,对他们要加强中暑的预防。请家里的成年人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确认他们的安危,密切关注他们是否有中暑的迹象,一旦发现中暑征兆应及时送医。

要尽可能地减少他们外出,如果他们必须外出,最好让他们与别人结伴出行。

防暑降温药品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如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口服液、风油精、清凉油等。

高温作业前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额部及太阳穴,

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这2件致命“小事”别大意

①别给婴儿车上盖毯子--空气流通差、温度高,宝宝很容易中暑、脱水,甚至发生猝死。

宝爸妈被毯子遮挡视线,也看不到宝宝的状况,非常危险。

②别把娃单独留在车里--每年都有孩子因被困在车中而发生中暑甚至死亡的事故。

汽车密闭的状态下,温度会急剧上升,加上宝宝体温上升快,更容易中暑、脱水、甚至死亡。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尽快除去患者衣物以利散热。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空调房间,室温调至16-20℃,可一边用空调降温,一边用风扇让空气对流。

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中暑患者的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就会明显增加。

当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后应立即开始降温,并持续监测体温。最好采用物理降温,可在患者头部、躯干部敷冷毛巾,或用冰水、冷水进行全身擦浴,或为患者泼水,把水泼在患者的皮肤上,或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置于患者的头部、腋下、颈下、肘窝和腹股沟处,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等处,防止发生意外。

每20-30min移动一次冰袋的位置,避免出现冻伤。

同时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扇子扇风或电扇吹风,以加速散热。

降温时应严密监测体温,如有条件,可每10分钟测量一次腋窝下体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降温目标是使体温在30min内迅速降至39℃以下,2h内降至38.5℃以下。建议当体温降至<38℃时,停止一切强降温措施,维持温度不低于37℃,以免温度过低。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少量多次饮水,在补充水分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有条件的话喝口服补液盐。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

、呕吐、腹痛等症状。

对于意识不清、抽搐、呕吐的患者,应注意清理口腔内异物,将患者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窒息,禁止喂水。若患者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

在额部、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等中药,但是必须先分清是阳暑还是阴暑。

这里需要提醒:藿香正气不是可以用于所有的中暑患者,如果用错了,就等于火上浇油!

藿香正气治疗的是阴暑,不适用于治疗阳暑。

也就是说,藿香正气治疗的是在夏季因为贪凉喜食冷

饮冷食

、常吹空调导致的中暑。

但如果出现了阳暑,就需要用一个被大家忽视的防暑药——诸葛行军散,它是中医治疗暑病非常重要的方药。

现在虽然已经买不到了,但是后世的医家根据它的用药,化裁成了一系列的治暑药,比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清凉油等,这些药也应该是暑天家庭的必备药。

藿香正气家族里的藿香正气水的酒精(乙醇)含量达40%以上,开车上路前不要服用,否则易被判定为酒驾。酒精过敏者禁用,不建议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正在服用头孢、甲硝唑、奥硝唑等抗菌药的患者也应该避免服用。

先兆中暑和部分轻症中暑患者,经过现场急救和处理后,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均可恢复正常,不必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重症中暑及部分轻症中暑患者,通过现场对其进行通风、降温、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等对症急救后,病情不稳定或症状仍不缓解,均应立即在严密监护下转运至就近的

上级医院

进行治疗(

不适合留在

疗机构接受治疗

搬运患者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积极

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绝对不容小觑!早期有效急救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不管您是不是医护人员,都请您按照上面的操作方法为中暑患者及时施救,为生命争夺更多宝贵的时间,而不仅仅只是眼巴巴地等待救护车的到来,这样往往浪费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试想一下,如果您面对的中暑患者是您的亲朋好友或者就是您本人,您该如何进行急救或指导急救呢?

请屏幕前的您认真掌握本期的中暑防治知识,并能把它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往期精彩回顾

专题|颅脑中的芯片--脑垂体(一)

专题|颅脑中的芯片--脑垂体(二)

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尿酸高?专家:有可能是垂体瘤在作祟!

脱发、头痛、胃口差、视力下降?专家:你需要排除一下垂体瘤!

协和蒋子栋:@过敏星人是被扼住了命运咽喉的可怜人,请对TA温柔以待!

协和蒋子栋:过敏不仅是个毁容恶魔,而且发起疯来会要人命!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这里“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一起玩耍!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