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老年难过冬”的说法就有流传:
以前是因为:冬季气温低,取暖难
,乾隆帝、康熙帝、同治帝、光绪帝、顺治帝、宣统帝等等都死在严寒的冬天……
现在是因为:
气温低,引起心血管病急症…
冬天这个季节的病很多,不过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明年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严冬也就60天,下面这6种病大家要重点预防。
冬天去世的人最多!
日前,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国外也有类似现象。不久之前,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一组冬季死亡人数数据,去年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
这么看冬天的确成为了老人的“难关”。
别让6大疾病要了命
1、低温加重心绞痛、心梗、猝死
现在很多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而冬季气温又比较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所以,低温这样会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绞痛、心梗、猝死等疾病!
此外,冬季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保命提醒
冬季温差大血管易收缩和痉挛,干燥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诱发心血管疾病。
建议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不能低于2000毫升水,降低血液黏稠;忌食生冷食物;减少晨练,保持情绪稳定。
2、温差诱发脑卒中、脑血栓
冬天我们身边常会听到,“谁谁谁脑血栓了…”,“某某某脑溢血了…”。其实这和心梗、猝死非常类似,温差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脑溢血和脑血栓发作的机会。
这是因为,冬季人体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会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因此上了年纪的人更容易导致诱发脑中风。
保命提醒
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血管过度收
缩;有病史的人一定注意按时吃药;饮食应该较为清淡、保证新鲜水果;保持情绪稳定。
冬天出门时,最好戴个帽子,避免头部受寒引起头部血管收缩和痉挛。
3、寒冷干燥引发肺炎、哮喘
冬季寒冷干燥,再加上又是雾霾多发季节,很容易导致肺炎、哮喘、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发作,这样的类患者从立冬之后就开始慢慢增多。
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抵抗力较弱,对冬季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如果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最终要了
保命提醒
冬天要特别注意咽喉部保暖,出门尽量不要穿低领衣服,同时最好围上围巾。寒风袭击人体,口、鼻、咽喉首当其冲,而咽喉下面就是气管,受风寒后就会出现咳嗽、咽喉疼痛,严重的甚至引发气管炎、咽喉炎,对肺部呼吸也极其不利。
4、感冒诱发心肌炎、器官衰竭
冬天还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体质虚弱的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感病毒首要攻击目标。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肾炎等疾病,也会因此加重心脑血管病、肺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感冒后会加重心肺功能的需求,心衰患者容易出现心衰急性加重,诱发急性心梗。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气管炎的老年人,一场小小的感冒可能就会引发肺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同时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很高。
保命提醒
上了年纪很多人组织器官逐步老化,各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运转等都比较特殊,某些感冒药会对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另外感冒药可能会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或者产生副作用。所以,老年人感冒后要更慎重地选择感冒药。
5、天冷地滑,骨折导致多种并发症
入冬后,老人出现骨折的现象明显增多。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另外,一些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更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而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可导致肺栓塞,重者可导致骨折病人猝死;此外,骨折后高凝状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保命提醒
上了年纪更容易骨质疏松,一旦跌倒,容易骨折,应注意观察摔伤部位的情况,必要时到医院检查,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6、冬天更容易抑郁导致自杀
冬季抑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比如,此前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就备受冬季抑郁之苦。他把自己的抑郁称为“黑狗”,而每到冬天,这只“黑狗”便会更加张狂,让丘吉尔痛不欲生,甚至想到自杀。
保命提醒
在寒冷的冬季里多找朋友聊聊天,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在家多开窗通通风,在暖和一点的时间段尽量到楼下、小区里走动走动。如果自觉情绪难以调节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了,那么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冬季早晨“四要”
要温水漱口
经过一夜的睡眠,滞留口腔中的病菌会大量繁殖,早起后漱口,可以及时清除口腔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要喝杯温水
保证细胞的新陈代谢,还能起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要冷水浸脸
吸气后俯身把脸部浸入冷水中,缓缓用鼻子把吸入的气在水中呼出,抬头。再用温毛巾在面颊、额头、颈部来回摩擦,直到皮肤发红发热。
这对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可增强抵抗力,同时还可以减少面部皱纹。
(编辑注:用自己可以承受的冷水温度)
要起床晚些
如果你在清晨五六点就早早醒来,不妨尽量让自己多睡会儿,实在睡不着可以闭目养神,或躺在床上按摩腹部、揉搓双手,有助于保证一天精神百倍。
早起三不要
大多数人一天的开始,从早上起床开始。早起后,通常是许多人忙着去上班、上学的洗漱时间,在忙碌中一定记得下面三件事:
起床不要动作太急
不知你有没有起床时,因为起身太猛,而眼前发黑一阵眩晕的经历?
如果一睡醒匆匆起床,身体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改变体位进入到活动状态,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被迅速激活。
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易发生体位低血压。
再者,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
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冬季睡眠醒来时必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起床,避免心绞痛、中风等发作。
所以,醒来后,先别急着起身,老年人可先仰卧床上做以下活动:搓搓手、蹬蹬腿,或是两脚跟交替蹬脚心,然后双脚対掌摩擦,使脚心感到温热,让身体慢慢活动开来。
不要用力排便
因为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增加氧的消耗,使心率加快,心血量增加和每分钟心搏出血量增多,给心脏增加负担。
医生提醒,
特别是对于脑卒中后和有心脏病的病人
,因便秘屏气用力排便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坐在马桶上心脑疾病突然发作致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跟排便“较劲”,
排不出来不要勉强。
在上厕所之前,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应该带上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上厕所时不要插门,一旦出现问题家属可及时发现。
另外,清早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可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不要不吃早餐
有些年轻人,三餐不定,喜欢长期不吃早餐,这种做法对身体伤害很大。
晚餐以后,一直要等到隔天中午才进食,胃长期处于空荡荡的饥饿状态,就容易导致出现胃炎、胃溃疡;空腹下进行工作学习,身体为了获取动力,也会动用甲状腺、脑垂体等分泌各种激素,长此以往,这些腺体也容易出现功能亢进等疾病……
建议,再忙也得在早餐适当吃点东西,一碗加蜂蜜的麦片粥、一个煮鸡蛋加一片全麦面包等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END/——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