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必读:别再被假“健康讲座”忽悠专家支招儿防骗 家有老人必读:别再被假“健康讲座”忽悠专家支招儿防骗家有老人必读:别再被假“健康讲座”忽悠专家支招儿防骗

家有老人必读:别再被假“健康讲座”忽悠专家支招儿防骗

“把这些好东西都带回去,让您和您的家人都健康长寿好不好?”“好!”台下的老人们边叫好边翻出钱包……这一幕常常出现在一些所谓的“健康讲座”上。

近年来,关于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新闻屡见报端。本报8月25日以《亮剑为18名老人维权》为题,报道了峰峰矿区市场监管局临水分局依法处置了一起借健康讲座之名,推销保健品的案件,为消费者追回经济损失12万元。

一名老人被骗,往往会给多个家庭的生活蒙上阴影,进而引发诸多不和谐因素。为何被骗的多是老年人?如何做才能让老年人远离骗局、安享晚年?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消协讲述

购买保健品谨防被“忽悠”

记者从邯郸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获悉,今年以来,该中心共受理保健品消费品投诉96件。投诉量逐年攀升,消费者受骗上当事件时有发生。

市工商局12315开展消费维权“进社区”服务活动,通过老年人保健品消费教育培训课,引导老年人理性正确的买保健品。

8月3日,82岁的老人王先生经一家药店工作人员推销,购买了400元保健品,当时工作人员承诺:购药7日内可无理由退换。因老人患有肾病,为谨慎起见他又咨询了医生注意事项,医生叮嘱他服药期间不能乱用保健品。于是老人找到了该店工作人员要求退药,工作人员多次以经理不在为由拒绝给老人退货。老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来到市12315指挥中心寻求帮助,经过工商人员向药店人员申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药店工作人员为老人退还了货款。8月23日上午,王老先生为邯郸市12315指挥中心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8月4日,李女士向12315投诉,她在我市一家生物公司购买了1万多元的细胞营养液保健品,饮用后感觉效果不是很好,不想再继续饮用要求退货,多次找商家协商没有结果,请工商部门帮助维权。接到投诉后,邯山区市场监管局农林分局执法人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本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精神,争取双方相互谅解,让商家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帮助。最后,商家将剩余全部货款1.08万元退还给了李女士,李女士非常满意。

日前,峰峰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临水分局依法处置了一起老年人投诉借健康讲座推销保健品案件,老年人为执法人员送来了锦旗。

8月19日,退休的李先生向丛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他在一栋写字楼内的保健品销售点购买了近10盒价值两千多元的保健品,吃了一盒多,却并没有什么效果还拉肚子,但对方说他已经拆开吃了一盒多不管退。最后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李先生最终收到了保健品退款。

记者调查

退休空巢老人爱买保健品

连日来,记者在龙湖公园、邯郸大剧院广场等休闲场所随机采访了20余名中老年人,发现退休后的老人大多有购买保健品的经历。

65岁的贾女士去年起就多次参加这种所谓的“健康讲座”。“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孩子们工作忙总不在家,就跟邻居一起去看个热闹,权当锻炼身体了。”起初,贾女士就是带着这样的心理走进了家附近的一个讲座现场。健康讲座的现场就在东环路边的一个酒店大厅里。

每天早上6点,几百名和贾女士年龄相仿的中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听“讲师”讲课。“具体的内容记不清了,反正就是说什么保健产品怎么怎么好。”贾女士回忆,刚开始去听课,会获赠几枚鸡蛋之类的小礼品,听了没几天,现场开始卖些小东西,比如护腰、菜刀之类的,几块到几十块不等。让大家特高兴的是,第一天花钱买下这些小商品,第二天“讲师”就把钱如数退还给大家了。等于前一天的东西“白拿”,大伙都觉得捡了个大便宜,之后,只要讲堂上卖东西,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生活中,贾女士是个特别节俭的人,家中的“大屁股”彩电已用了近20年,油烟机坏了就自然通风,可是,在这次健康讲座上,贾女士心甘情愿花费1500元买了个“厨房三件套”:一只电饭煲,一个保健电热水壶,一口炒锅。“讲师”跟以往一样神情激动地告诉大家,第二天还有大惊喜。第二天,购买“三件套”的顾客又每人获赠了一份“三件套”:一多功能锅、一口三层蒸锅、一个煤气灶。虽然这次惊喜不再是全额退款,但贾女士还是觉得“物有所值”。随后,贾女士发现保健电热水壶坐出来的水总是有一股漂白粉味,还有很多水垢。于是,她拨打售后电话想反映此问题,遗憾的是此时电话早已是空号了。

70多岁的梁老先生一直独自生活,不久前在晨练时遇到一个自称是保健品推销员的姑娘,对方嘘寒问暖,在得知他的地址后还经常买水果去看望他。梁大爷隔三差五就到她那里买保健品,身体却没有改善。梁大爷说:“我提出以后不再购买、要求退货之后,她挂了电话就再也没有出现。”

58岁的王女士患有高血压,多年前参加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组织的免费体检和专家讲座活动后,对方声称他们的保健品对治疗高血压有显著疗效。由于多年四处求医均未见效,在对方的鼓动下,她花7500元购买了产品。然而,所谓的3个疗程结束后,她的血压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被骗后再去找他们公司,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

在交谈当中,记者发现这些容易购买保健品的老人基本有以下特点:大多已脱离社会工作岗位,社交圈子狭窄;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对疾病的担心,缺乏安全感;子女结婚以后,老年人处于空巢家庭,情感无处寄托。

医生建议

请慎重选择保健品

保健品真的有效吗?下面咱们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王玲玲

说,中老年人如有病或需调补应去医院检查治疗。如需进补,也应在医生建议指导下,购买和服用保健品。正规的保健品的确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但一定是辅助治疗,否则出现疾病的合并症危及生命,得不偿失。中老年人只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情舒畅就能达到健身效果。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齐淑静

表示,慢性病和晚期肿瘤的病人,病到一定程度,用某些药品治疗效果又不太好时,往往“病急乱投医”,见到宣称有特殊“神效”的保健品都想博一博、试一试。因长期被病痛困扰,很多老年病人都愿意花钱高价购买保健品,但服用之后,对疾病又无任何明显改善。

一些保健品营销商组织到社区、公园等处开展“免费检测”,如免费为老人测量高血压等,一检查,就说是血压增高,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进而推销蜂胶、降血脂、降血压神药,但具体疗效如何就不敢保证了。由于保健品中有效成分较低,或根本对疾病没有治疗效果,往往导致疾病的加重或进展,甚至危害到生命,所以建议大家在面对保健品花式推销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选择保健品时,医生提出以下建议:

1.吃保健品前应咨询专科医生,不要自行服用,若经过专科医生认可,可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进行辅助治疗,不能代替专业疾病的治疗,以致延误病情。

2.多参加医院、正规医疗系统组织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等专题讲座的宣教活动。

3.到正规医院营养科咨询,定期体检,就诊专业医生,及时就诊。

4.认真甄别保健品是否是国家批准,成分、疗效。切勿因表面的利益或宣传蒙蔽了眼睛。

专家分析

老年人为何易受骗?

为什么保健品骗局受伤的总是老年人?对此,华夏心理邯郸教育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秀香分析,首先社会保健机构就是抓住了老年人缺乏情感交流,长期处于空虚寂寞这一点,利用甜言蜜语的亲情攻势,使老人找到“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此外,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普遍对疾病对死亡有一种恐惧感,此时被拼命夸大的保健品功效就成了他们眼中的“灵丹妙药”。

此外,工商人员表示,根据大多推销模式来看,销售人员主要抓住老年人三方面的心理特点:

首先,从认知能力来看,老年人的识别能力比较差,容易被别人误导,常常迷信“权威”;其次,老年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突然获取大量信息;第三,一些老年人存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一旦出现短时间获利的诱惑,老年人在识别不出真伪的情形下易受骗。

不法商家推销的办法可分为“免费”三步曲:

一是免费治疗,以此取得中老年人的信任。二是听免费讲座,介绍自己的产品如何好。三是免费试“药”,第一次“免费”发放保健品。更有甚者,通过与老人聊天了解老人喜好。在了解到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按其经济实力推销产品。在这样严密的“布控”之下,老年人“不由自主”就走进了陷阱。

部门声音

保健品并非“灵丹妙药”

复兴区公安分局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大队王队长表示,对于有正规批准文号(国食健字)的甲地保健品,若想在乙地上市,需要到乙地食药局进行备案,并在乙地工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

保健品中不允许含有药品,若发现保健品中违规使用药品,厂家及销售人员则触犯了《刑法》,要负法律责任。《刑法》第144条明确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即‘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此,

警方提醒大家注意

,保健品是食品并非药品,也就是说它根本不可能起到药品的作用。在宣传推销保健品过程中不得出现“一定能治好”之类的字眼,此涉及虚假宣传,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向工商部门反映。

在此,

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建议

,针对保健品销售行业乱象丛生的现状,保健品销售人员的从业标准还应从严。事实上,现在保健品销售人员已经有资质认证,但由于不是强制性,就目前来看覆盖面并不广,建议将资质认证作为准入门槛,对人员进行正规培训。同时,还应把住伪劣药物进社区的关口。针对上述情况,邯郸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和邯郸消费者协会也多次组织专家深入社区,通过消费教育宣讲及发放《保健食品消费指导手册》等形式,引导老年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

防骗有策略

购买保健品受骗了,该怎么办?记者采访了我市万强律师事务所律师任海勇。

任海勇说,如果保健品经销商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让群众受骗,并且骗取数额巨大,涉嫌构成诈骗罪,一些劣质的保健品则侵犯了公民健康权。

根据我国《刑法》,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河北省诈骗罪立案标准是7000元。保健品诈骗案容易和一般的买卖纠纷混淆,区别在于销售者是否有销售资格,是否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如遭遇保健品诈骗,消费者可以报警,要求返还被骗财产。

在此,

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提醒广大老年朋友

,经营者通常使用电话推销或者邮寄资料的方式,自称医疗机构或者医疗分支机构宣传经营特效药品,甚至标注有效果或治愈率等绝对性的语言文字。这时,老年朋友要提高警惕,注意核对销售企业、生产企业的有关信息,必要时还可上网查询相关信息,看清保健品外包装上的标志、主要成分、适宜人群以及相关部门批号、批文等信息。

老年朋友切勿轻信保健品宣传的理疗功效,即使是在免费体验时感受到了一些效果,也应存疑,不要轻信宣传和承诺的保健品功效,切忌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不要让销售者牵着鼻子走。同时,免费听课、免费体检、免费试用、免费参观、离谱降价可能都是诱饵,收取押金、管理费、过期产品退返手续费甚至强行搭售等才是商家真正的目的。

若遇到纠缠不休的“营销高手”,老年人可以用“要和家人商量,无法做主”等为由摆脱。这些推销人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年轻人,一般都会以家中小辈自居,甚至有人以“儿女”自称,老年朋友若碰上了这样热心的年轻人既要有“疑心”识别,关键时刻也应懂得“狠心”拒绝。

如采用有奖、附赠的方法,在人群聚集地举行某医疗用品推广会,声称次次有奖,这时老年朋友要冷静,切勿因贪图小利而上当,看清“免费”之类的促销伎俩,不要为“蝇头小利”而使自己权益受损。要到正规商店购买老年保健品,并注意查看该公司有无营业执照和相关的资质,索要和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

最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秀香

向喜欢购买保健品的老人及其子女提几点建议:首先子女们要建立稳定的支持系统,比如平时多陪陪父母,可以帮助父母建立自己的圈子;此外,老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培养一些爱好,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继续与社会保持健康的连接,给予别人也能给老年人带来快乐;子女可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恢复其价值感;平时多和老人一起讨论学习如何安排老人的生活。

(记者曹璐郭晓月)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