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逐步进展的慢性退行性疾病。
疾病早期通常表现为记忆力下降,通常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多发。
所以既往将此疾病称作老年痴呆症。
但是近些年来,学术界和医学界已经把这个疾病的名称更名为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早期通常表现为初期记忆力的下降,尤其是近事遗,其病因研究尚未透彻。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慢性逐步进展的疾病,早期患者通常只是轻度的记忆力下降,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但是到疾病中期,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可能会出现问题,有时候患者外出之后会找不到家,甚至出现脾气暴躁,或者精神行为异常、语言功能异常。
到了中晚期,患者通常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大小便失禁,需要家人的持续照顾。
此疾病目前还不能够治愈,但是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所以如果老年人出现进行性的记忆力下降,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由于目前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楚,所以暂时无法治愈,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疾病不可逆转。
但实际上疾病还是必须要治疗的,因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缓疾病进展,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
药物治疗只是老年性痴呆症治疗中的一部分。
综合治疗还包括神经调控、认知训练等,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危险因素的预防等方面。
对于早期和轻度患者,如果早期就诊,治疗合理,早期阶段患者是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记忆力恢复,状态比之前更好。
但是总的来说,所有患者的病程进展都是逐渐走下坡路的,始终会从轻度、中度,逐渐进展到重度的状态。
早期治疗且治疗适当的患者,在疾病早期能够有一段比较长的稳定状态,维持较好的生活自理和社交能力。
有些患者甚至可以经过10年,甚至20年才发展到疾病晚期。
但是诊断以后完全不治疗的患者,可能从几年内从轻度过度到中度和重度,到完全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
2.2中医辨证治疗经验
属于中医学“痴呆”、“呆病”范畴,传统中医理论对痴呆发病机制的论述可归纳为“虚、瘀、痰”三方面,如《医学心悟》明确指出:“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已经认识到:“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指出:“痰气最盛,呆气最深”。《辨证录·呆病门》记载:“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均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肾气之衰。”古今医家治疗痴呆,有从肾论治、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胆论治、从腑实论治、从痰论治、从瘀论治、从浊毒论治等诸多观点。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运用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进行针药论治,取得了良好疗效。基础实验证实三焦针法可清除自由基、改善额颞叶及海马葡萄糖代谢。
三焦针法主穴: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外关。方中以外关、膻中、中脘、气海相配调补上、中、下三焦之气,膻中与外关相佐,意在上焦;中脘、足三里、血海联外关意在中焦;气海与外关相佐,意在下焦;血海兼行气养血。共同维持“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三焦气化之生理状态。
方药:为在“三焦气化失司—痴呆”相关说理论指导下的经验组方“黄地散”。基本方为:生地、黄精、佩兰、砂仁、当归、首乌。该方重用生地、黄精为君药,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具有补益三焦之功;生地黄养阴生津,具有调理阴阳之效。当归,归心、肝、脾三经,调补三焦精血,是为臣药;制何首乌补益下焦精血,佩兰、砂仁两味具有醒脾之效,健运脾胃,三味均为佐药。同时佩兰、砂仁还可使诸药补而不腻,调畅气机。该组方具有通调三焦、健运脾胃、补益精血之功。
上焦突出证:主证除表情呆钝,智力衰退,喃喃自语,举止失常,遇事善忘外,以心肺系症状为主。主穴:三焦针法,配穴:神门、劳宫、肺俞、心俞。
方药:黄地散加减。如为心火炽盛可选用黄连10g、莲子心10g、黄芩10g、栀子10g、青礞石15g、沉香5g、大黄10g;如为心肺气虚,心神失养可选用柏子仁10g、酸枣仁30g、茯神15g、龙眼肉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远志10g。
中焦突出证:主证除表情呆钝,智力衰退,遇事善忘外,以中焦脾胃系症状为主,主穴:三焦针法,配穴:丰隆、脾俞、胃俞。
方药:黄地散加减。如为脾虚湿盛,胃失和降可选用茯苓15g、山药10g、厚朴10g、荷梗10g、荷叶10g、白术10g;如为脾肾阳虚、气血虚弱,可选用附子5g、肉桂5g、淫羊藿10g、山萸肉15g、巴戟天15g、肉苁蓉15g。
下焦突出证:主证除表情呆钝,智力衰退,遇事善忘外,以下焦肝肾系症状为主。主穴:三焦针法,配穴:中封、复溜、悬钟。
方药:黄地散加减。如属肝肾亏虚、脑络失养可选用山茱萸15g、巴戟天15g、肉苁蓉15g、杜仲15g、核桃仁15g、知母15g;如属肝气郁结可选用柴胡10g、厚朴10g、枳壳10g、川楝子10g、川芎10g、赤芍10g。
3体会与展望
长期临床证明,若西医的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进行诊疗,可标本同治,较快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其他一些伴随症状,如肢体运动、便秘、抑郁、睡眠等。中医学博大精深,有许多精华有待发掘,西医学则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中西医结合,以期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