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慧问答
每周三,与你不见不散
怎样在任务多,而且身心俱疲的时候保持理智脑?
看到小伙伴提的这个问题,我的心里猛的一紧,感受到身体有些沉重,心中升起了难过的感觉。
它让我联想到几年前的自己:深夜十二点,眼皮打架,头昏昏沉沉,却逼着自己必须完成某一个给客户的方案、或者必须再阅读完80页的英文教师用书。
第二天醒来,看着自己的“成果”,不仅没有喜悦,反而增添了羞愧和自责——如此惨不忍睹的“成果”,真的出自我的手?
此刻,我能够感受到提问的小伙伴,一定承受着不小的压力,而且压力是双重的:
一方面,来自外在的任务重,身心俱疲是身体和心灵在自然地发出信号给我们;
另一方面,来自内在,逼迫自己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依然要保持理性,保持思考。
一个故事
我想分享一个据说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非常喜欢的一个隐喻故事:求雨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农村,当地的居民遇到了严重的干旱,于是派人到远处请来求雨者——一位有智慧的老人。
求雨者到来之后,发现
整个村子混乱不堪,村民们的内心也有很多苦痛、躁动不安。
村民问求雨者多久能够求到雨?
老人说:“请在村头给我一间茅屋,还有三天的时间,任何人都不要打扰我。”就这样,求雨者进了他的小屋,而村民们等待着。
第四天果然开始下雨。
村民问求雨者:“你是如何办到的?”
老人说:
“我什么都没有做”。
“我本来已习惯于风调雨顺自然和谐的生活。当我来到你们的村子,却感到混乱与不安,这里的生活节奏已经失调,远离了自然之道。而我也受其影响,心神不定,失去了本来的和谐。这样我又能做什么呢?
于是,我要有一个安静的处所来调整身心,重新恢复与道的联系。
而当我恢复了自然与和谐的时候,有了这种转变和调整,有了合乎自然的心境与状态,我们失去的雨也就回来了。”
现在,回到这位小伙伴的问题,如果如果让我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怎样在任务多,而且身心俱疲的时候保持理智脑”,我的答案是
“我回答不了”
,或者一个更加令人失望的答案是
“我做不到”
我更愿意把这个话题稍微调整一下,改为“怎样在任务多而且身心俱疲的时候,
快速恢复能量,让理智脑重新开始工作。
大脑工作的原理
看到小伙伴使用了
理智脑
这个词,我猜想是与美国脑神经科学家PaulMacLean保罗·麦克里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假说有关。
根据这个理论假设,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边缘系统)和理智脑(新皮质)。爬行脑有3.6亿年的进化,情绪脑有2亿年的进化,而理智脑,只有250万年的进化历史,因此虽然它更高级,但情绪脑能够干扰甚至阻止理智脑控制的高级认知功能的实现。
也就是说,
当我们在身体非常疲惫或者有强烈的情绪时,理智脑无法正常工作,
而由于情绪脑进化的时间更长,反而从不掉链子,7X24,每时每刻永远在线。
而且,大脑接收的信息,是先到达情绪脑、后到达理智脑,再加上情绪脑比理智脑反应更快,所以情绪能够在理性思考尚未发生之前就已经产生,这便有可能导致情绪失控,而事后冷静下来,理智脑开始工作之后,又后悔不迭。
解决问题的方法
了解了三脑的工作原理,自然也就明白了——
如果想让理智脑正常发挥功能,需要做三件事情:
暂停下来,让信息被传递被接收
暂停,就是给自己一个空间,先什么决定也不要急于做,什么行动也不要急于采取,
让整个人安住于当下。
与当下联结的一个推荐的方法,是
回到自己的身体,回到呼吸。
可以尝试着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呼吸上,觉察自己此时此刻正在呼吸着,观察呼吸的频率、呼吸的品质。
为什么暂停如此重要?
因为情绪的本质是一种是化学物质,主要产生于情绪脑(边缘系统)的下丘脑部分,从这些化学物质的产生,到被传递给理智脑(新皮质),再完全被分解和吸收,整个过程持续4-7秒。
在此之前,情绪无法被理智所影响,此时如果做出行动,就是人类的本能,即情绪化的反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描述的“搂不住火”、“冲动”、“不分场合”,而做出不适当的反应。
唯有充分的暂停,
才能够让情绪脑和理智脑这两个大脑的重要部分建立真正的联系。
此后做出的决策与行动,通常被认为是“高情商”的,如“富有同理”、“审时度势”、“沉着冷静”等。
觉察情绪,让情绪被看见
被接纳暂停之后,可以开始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思维迟缓、头脑短路断片的时候,留意一下,自己有什么样的情绪?
可能感到紧张、焦虑,担心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可能感到沮丧、无助,自怜任务过多、无人理解?
可能感到懊恼、后悔,自责未能及时说“不”或寻求帮助?
无论哪种情绪,都是有价值的,它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并不存在好的情绪、坏的情绪之分。它是个信使,
传递着关于"什么对我们重要"的信息。
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它告诉我们关于我们的需求、要做什么改变,它指导我们如何和自己与他人建立关联,等等。
情绪,是对同一件事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例如:
为什么我会强迫自己在身心俱疲的时候保持理智脑?
我的焦虑,是否反映出我追求完美?
我的沮丧,是否映照出我渴望支持?
我的懊恼,是否折射出我边界不清?
感谢这些情绪信使,帮助我们得以靠近自己的固有模式、自己的真正需求、自己的内心渴望。
自我慈悲,让身心被关爱被滋养
识别了自己的情绪、看到了情绪的价值之后,需要让疲惫的、甚至精疲力竭的身心重新得到修复,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培养自我慈悲。
这位提问的小伙伴,如果我问你:你对自己有多残忍?
你会怎么回答?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认真想过吗:
我对自己有多残忍?我对自己有多慈悲?
当身心俱疲的时候,我们还在强迫自己必须挺住、必须保持理智。
此时,你留意到了吗?各种不断升起来的情绪,烦躁、不安、郁闷、无力、难过、生气、甚至愤怒......已经在忙着给我们送信了。
而我们,纯粹指望着凭自己的理智、逻辑、思辨进行工作,对情绪毫无觉察。
于是,身体也加入到送信的队伍中来:头昏脑涨、腰酸背疼、肚子咕咕叫,甚至干脆趴在电脑上睡着了。
而我们,依然逼迫自己强打气精神,重新把目光放回到文件中、电脑上,而那些文字图表,却仿佛正在向我们摆摆手、渐行渐远。
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无视身体和心灵发出的信息,只因我们以为,理智脑才是最强大的。
殊不知,身心脑是一个整体,
理智脑如果想要发挥作用,必须得到身体和心灵的支撑。
我们是否允许自己是个普通人,允许自己暂时不能完成许多事,允许自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超人?
我们是否允许自己会有情绪,会感到孤独无助,会觉得压力山大到即将崩溃,会想要对这个世界大声咆哮?
当我们的手机即将电量耗尽时,我们会做什么?
当我们的身心即将能量耗尽时,我们在做什么?
身心的价值,相当于多少部手机?
亲爱的小伙伴,你打算如何关爱好身心这台“机器”?
这些问题,我相信提问的小伙伴不难找到答案。祝福你走上关爱身心自我慈悲之路,届时,你会发现你的理智脑将会有更卓越的表现!
职慧志愿者丨蚂蚁老师
职慧问答:
职慧原创栏目。资深职场志愿者一对一文字解答读者提问,部分优质解答文章已汇集成《打破你的学生思维》一书出版。
如果你也有困惑,想得到解答
请戳“
阅读原文
”,填写你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一问一答不过瘾
欢迎扫码报名一对一导师辅导
即时互动体验更佳
编辑丨歌歌
审核丨Elvi榴丝羊龙龙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2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