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修班徐振雷老师《儿童行为问题矫治》课程学员笔记
核心:行为问题→心理原因→行为矫治=心理矫治(本质)
一、咬指甲
1.了解行为
何时开始咬?频率特点?如何处理?效果如何?家长对此有什么看法?
对孩子讲道理能明白,但还是咬,咬指甲常是无意识的,就要使孩子意识到。
有的家长在指甲上涂生姜,尝到辣就不咬了,但适应后又开始咬;
有的家长看到咬指甲就打骂,不咬指甲了,但会咬其他的东西;
有的家长吓唬孩子细菌有多厉害,恐惧可能泛化。
2.原因
——和内心紧张有关
(1)个体差异:
有时没事也会咬,可能是咬成习惯了,也可能是闲得发慌(紧张)。
(2)咬指甲时的表现:
一种是享受,另一种是发狠、较劲,两种都是对紧张的放松。若无表情,可能仅仅是好玩等原因偶发,可不加干预。其他类似行为同
(3)紧张的来源:
社会化中规则带来的压力,咬指甲常在社会化程度高的孩子中发生。
(4)如何习得:
母亲在哺乳期无意中教会。
当孩子已经吃饱还哭,母亲又抱起来喂奶,孩子感到安慰、恐惧感下降。
由于母亲
加分辨是饿还是寻求安慰,让孩子习得了吮吸可以缓解焦虑。
断奶也是一样,孩子心理断奶是比较困难的,此时孩子已经知道喂奶可以缓解焦虑,那断奶后该如何缓解,若无安抚奶嘴提供吸吮,就可能会咬手指。
(5)应对:
当孩子内心压力过大而无法平衡时,就会通过咬手指释放。
对此行为不要过分压制,而堵住释放压力的渠道,此时若无更好的释放方式,咬比不咬好。
故,应找到更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或暂时不矫治。
3.矫治
——替代
总的来说,根据社会化水平判断压力水平,目前以何种方式释放,判断是否可以抵消。
(1)哭
当孩子心理不舒服时会哭。
首先,哭是一种信号,而且一开始没有寻求安慰的含义。父母要判断是饿了,还是不舒服,此时要做的是解除不适,而不是直接抱起来安慰,要知道让孩子哭出来也能缓解紧张。
其次,是社会化问题。父母经常要教会孩子不能在人前哭,所以就在家里立下规矩,在各种场合下都忍住不哭。但家长要相信孩子是能区分何种场合下能哭的,帮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在外边不哭,允许回家哭,可更好的释放压力。
(2)玩
,特别是跟同伴的玩,跟父母常不能很放开。
(3)干
,不至于犯大错。
二、分床
1.问题
:一出生就分床会不亲?
在2岁前,通过肌肤接触可以促进关系形成,此时应多抱抱孩子(关键期),且孩子睡觉时也能知道妈妈是否在。故,2岁前分床或主要由其他抚养者抚养会影响母子关系
2.什么时候分合适?
三、四岁处于第一逆反期,会出现反抗。理想情况下,此时会要求自己睡,这是最好机会,应给予鼓励和支持。错过此时期,小学以后要求分床则会相对困难。
3.分离焦虑
(1)处理分离焦虑
2-3岁出现分离焦虑,要让孩子有安全感,离开妈妈且能自我安慰,使得
距离逐渐变远。此时,先放下孩子,然后逐渐扩大距离,保持让孩子想找能找到的距离,拓展到觉得有老师、警察的环境也是安全的,完成分离焦虑,上幼儿园也会很顺。
若发展的好,4岁能真正自己睡。若不好,可能又回到妈妈身边,此时应暂时接纳,进一步处理分离焦虑。
(2)处理不好怎么办?
——了解孩子心理,探讨解决办法
询问孩子怕什么?焦虑什么?
若孩子怕出现坏人,可能与过多强调安全有关。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保护孩子,但也影响了分床。此时,可以教会孩子对付坏人的办法,如关好门窗、有父母保护、找警察等。
若孩子怕鬼。首先,父母对鬼要有认识,自己应不怕鬼。鬼是怕的表象,是先有怕,再有鬼,然后更怕。再回到谈论解决办法,如开地灯、父母保护等。
4.小学分床
此时,父母要求分床,孩子也觉得应该分床,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除了可能害怕外,还存在睡眠习惯的改变,而且年龄越大,改变越难。可采取小步子逐渐适应习惯。
三、厌学
1.兴趣
——动力
小猫抓老鼠没抓好,老鼠跑掉了,但在其中学会了抓老鼠。这个时候,学会抓老鼠的价值就大于其经济学价值,也通过遗传保留了下来。
“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动力,其目的是学习,在动作过程中,兴趣得到满足,也学会了知识
2.无兴趣的原因
人对学习有天然的兴趣,但上学一段时间后,孩子发现学习不好玩。此时,老师就会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但通常对大对数孩子是无效的,转而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大多数孩子有效,但学习动机变了,学习兴趣也下降。而且对孩子(学习的主体)来说,在三、四年级已经对学习形成了是苦还是甜的观念了。
3.厌学
厌学的孩子不是不爱学习,他们厌恶的是作业和考试,也常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转而认为是学校制度问题,于是开始厌恶学校和学习,导致厌学。而认为学习就是苦的学生,做作业和考试确认了学习是苦的,与想象的一样,有了心理准备,通常就能坚持下来。
——要对学习有心理准备,学习就是苦的,不能只凭兴趣(但也不要过苦)
4.为什么学习?
(动力)
一、二年级通过表扬期待行为(奖励、惩罚—外部动机),要想重新回到内部动机
(1)重新提高学习兴趣已经失败,无需再次尝试
(2)追求卓越,超越别人。这种目标对一部分人有用,使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生活、人生目标联系起来;但对另一部分人,追求卓越而不能,进而出现厌学的情况
(3)根本方法:学习是为了实现精神价值,丰富精神世界,是手段,而非目的。可通过看动画片、读小说这类有故事情节的作品,也通过语文课(或更应称文学课),由此建构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贫乏的个案中,可能痴迷于二次元,因为那个世界过于美好。
四、注意力不集中
1.什么是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是手段,目的是听懂,通常达到90%即可,关键是能否重新回到课堂。
(1)若为老师的课程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到90%
(2)当个别学生出现注意力低于90%,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
2.原因
(1)思想问题——厌学
(2)自控:知道应该,但做不到。这种能力是训练的过程,而非生理成熟(到了x岁自然就有)。一、二年级是养成规矩、应放尽放的年级,而非学习成绩。
3.解决方法
(1)自控能力的培养
人刚一出生时是他控的。当孩子能力提升,有了
自控的可能
,应放开孩子在
的空间训练。这其中可能有损伤或挫折,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培养自控能力是没有关键期的,意味着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例: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起床时间,开始控制不好可能会迟到,到逐渐会好。应注意的是,后果(如迟到)应是能接受的,此时孩子的焦虑就是控制的开始。
(2)提高大脑兴奋性
①物质:咖啡、精神类药物等。
②大脑的兴奋由网状上行结构控制,根据注意的双通道理论,人有两个注意通道,其中一个负责工作,另一个负责提高兴奋性。
例:孩子上课搞小动作。首先,父母应先了解小动作在哪个通道,可通过学习结果判断,然后判断管与不管。若小动作在工作通道,则是自控力问题;若在提高兴奋性的通道,此时学习效率会提升,可以不加干预。
五、网瘾
1.碎镜理论
网瘾一般不是玩多长时间就会形成的,常是自我形象破碎、社会适应不良引起。
案例:小学时很听话,学习优秀,是老师公认的好学生(羊皮(面具):一再妥协)。可到了初中后,发现当好人常被欺负,老师也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主意,能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小学的那一套就不管用了,由此自我形象破碎。于是,在粗暴的游戏中找回了真实的自己,厌恶了现实生活,也就成了“坏”孩子(狼(自由表达):坚持原则)。此时,父母常归因于玩游戏(结果),未认识到其真正原因
2.解决办法
重新建构自我形象,找到适应社会的方式。预防出现网瘾同样的道理,让孩子更能适应社会。
3.自主意识的发展
首先,能质疑老师和权威,有自己的判断。然后,若发现存问题,应知道如何妥善处理。
六、笨
1.智力测验
(1)智力的特点
智力是复杂的,智力的理论也有很多,如针对学习能否提高智力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但临床需要准确的答案,需选择一种可操作的方法,选定了韦氏智力测验,其他的测验仅供参考。
(2)韦氏智力测验
智力是一种一般能力,分为外显的和潜在的,学习可以把潜在的能力表现出来(3y+),但总的能力是恒定的。能力包括2大类,即言语智力和操作智力,有11分项。
测验结果非绝对高低,而是相对于所在常模团体的位置,其分布为正态分布,使用离差智商IQ=100+15Z,将70-130视为正常,70-85和115到130视为边缘。该量表主要是用来筛查弱智,对智力超常信效度不高。
韦克斯勒开发了3套测验(幼儿3y-6y、儿童6y-16y、成人16y+)。智力随年龄增长变化,3岁以前智力比较乱而无法测量,3岁后逐渐稳定(1/2max),16岁达到顶点,70岁因大脑萎缩而下降。在临床上,因幼儿配合程度低,6岁前的测验信效度较低。
(3)对测验结果的解释
结果包括总分数和11个分项的分数,不应只是告诉孩子所得分数,更要和孩子探讨如何在智商的基础上建构未来,让孩子能更加客观的了解自己能力结构的优势和劣势,避免盲目地和他人比分,能明白人和人是平等的。
2.弱智儿童
当临床确定孩子是弱智后(60左右),家长常常会先去鼓励孩子刻苦学习“笨鸟先飞”,但孩子会发现其他人没有那么刻苦而分数却高,他可能到了五、六年级就开始理解不了,此时已经到了智力的最高限。而培智学校大多数都是40-50分的孩子,所以对60分左右的孩子也会允许随正常班就读,按特殊儿童对待。
要认识到60分的孩子的智力结构的不均衡性,虽然总的智力和结构很难改变,可以在优势智商的方面加强培训,以能养活自己。
对40-50分养活自己非常困难,意味着经济上需要被人养一辈子,但生活上是能自理,重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30分左右的则需要终生被照顾。
3.影响智力的因素
(1)遗传:决定智力最高水平,优生很重要。三岁之前智力还未稳定,意味着可能达不到遗传所给予的水平,而非能提升智力。
(2)不可逆的神经细胞损伤以及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持续高烧、煤气中毒、孕期减肥、癫痫发作、外伤等,使得孩子达到不到遗传的水平。
(3)智力要在人的环境中与人交往中发展,如狼孩、早期刺激贫乏的儿童。智力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是使用符号进行的。(→维果茨基的理论)
4.智力培养
(1)要根据的孩子特点培养
父母会形成对孩子的期望,并按此培养,但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所谓三岁看小,也即观察未经社会化的孩子的本性特点,如能力结构(言语/操作)中的优势与劣势,之后再根据孩子特点决定如何培养,从而扬长避短。在小学等基础素质阶段时,建议补短,能力均衡是更好的,而在职业教育时,则建议是扬长。
(2)智力开发
大脑所有部分都是有用的,问题在于如何用。应先确定孩子的能力结构,哪部分开发程度低。通常家长比较重视言语智力,而操作方面相对欠缺。
(3)大脑开发
脑有两半球,通常是左侧言语优势,右侧操作优势,有不同的分工(不同事由不同人决定)。故,开发右脑即操作智力,开发左脑即言语智力。
人有利手与非利手(一个人听另一个人),
利手与大脑一侧化有一定关
。但若左利手纠正为右手,其本质仍是左利手,根本原因在于脑,是改变不了的。所以,从外观察常用哪只写字、吃饭有时是不能判断的,双手动作判断更准确,如划火柴、穿针引线,但人是复杂的,需要对具体个案具体分析。左利手的大脑约1/3与右利手一样,有1/3的人与右利手相反,剩下的则相对混乱。故,两者的开发不完全一样,也需要区别对待。还存在利足、利眼、利鼻等,身体和大脑的一侧化对于右撇子一般都是右边的,而左撇子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七、孤僻
封闭行为的背后,如果是情感问题,害怕和人交往而受到伤害,用爱是可以打开他们的心灵的;若为孤独症,他们看不到别人的存在,改变是很困难的。
1.孤独症
(1)儿童特点
孩子在出生后开始探索,将世界中听话、有感觉的形成“我”,不听话、无感觉的形成“非我”。一岁前,孩子已经探索完自己身体的边界,形成我和非我的界限,此时也会把妈妈划为“我”。之后,通过与人的交往,发现有时听话、有时不听话的,于是分出“人”的概念。由此,通过探索把外界分成了“我”、“人”、“物品”。
孤独症的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没有“人”的概念,只有他们自己,看不到别人的存在,认为爸爸妈妈和玩具是一样的“物”,没必要交往,也就不能形成依恋关系。在生理层面上,孤独症的孩子缺少镜像神经元,使他们不会在意别人在做什么。同时,他们与情感障碍导致孤僻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在独处时的心里是坦然、没有恐惧的。
有些孩子在长大一些又能看到人,此时才能开展教育。但由于之前看不到人,他们的心理内容是很少的,而且有些也是补不回来的。如交往中的有些基本规则的习得存在关键期,若过了关键期,一些规则是教不会的,主要有关意义感和亲密关系。
(2)问题解决
既然不能教会社会规则,能否创造属于孤独症的星球呢?
在孤独症的儿童中,大约有20%表现出特殊的才能。有些儿童画画很好,他们没有社会化,认知没有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是发自真心的,画出的画也更具感染力。父母可以在其中给予孩子帮助,让他享受画画,父母再拿去卖钱,帮助完成孩子的社会功能,让他这座孤岛枝繁茂盛,也能养活自己。剩下的孩子没有这座孤岛,那考虑能否创造一个孤岛。这些儿童常喜欢重复一件事件,如可以给他们安排在流水线做重复的工作。对孤独症孩子改变是很困难的,那么主要考虑的就是经营好孤岛,但也不是完全不改变,一些生活常规是可以训练的,如正常的生活作息、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通常把一系列病症纳入到孤独症谱系中,即由于遗传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有些人在遗传中缺失分辨人脸的能力,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他们与人的沟通通常是单向表达和接受,一次性说完自己的话,在过程中不去观察对方的脸和给予反馈。针对这类较轻的病症,首先考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些跟遗传有关的可能是改变不了的,然后找到更适合的生活方式。
2.其他类型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可以了解别人和社会的想法,也可作为一面镜子修正自己。在成长中从众、磨灭个性、朋友都是重要的,要学会听别人说话。
而一些生活在塔尖的孩子,他们常看不起周围的人,总觉得自己很优秀,不去了解别人的想法,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有些变成偏执型的人格,表现出固执、多疑、不可理喻,再进一步就会变成妄想,而妄想的想法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对孤僻的孩子如何预防变成精神病,通常是没有什么好方法能预防。首先,是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其次,多跟孩子沟通,多跟伙伴交往,让他社会化好些,能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但这些也不一定有用。
综上,对孤僻的孩子先要看看什么原因导致,要积极干预,让他社会化,尽管不一定有用。这些孩子将来走向一是可能有性格问题,二是孤独症,三是精神分裂。所以,合群对孩子非常重要的。
八、玩丝袜
1.现象
有些孩子4-5岁时,只是看着好奇,觉得好玩,他们的行为常是一过性的。也有一些长期玩的,家长发现他们会在没人的时候穿着丝袜学妈妈(女性)的样子。
对于长期玩丝袜的孩子,他是觉得这样挺好的。如果父母觉得不好,他就会悄悄玩;如果父母无所谓,他就会正常的玩;如果父母觉得也挺好,则会以女孩的方式生活。他们在心里会形成对自己形象的看法,“我是什么样的人”。当上幼儿园时,这些孩子也想穿裙子,但迫于现实,只能装成男孩的样子,依然很希望以女孩的样子生活在同学之间,他们经受了很大的压力。当时机成熟,则会把自己扮成女性的样子生活,但他们依然是纠结的,一方面是想让大家看到,又怕认识的人看到。他们往往到另一个城市,在周末释放一次。同时,对他们来说,婚姻也是很难的。而对女性来说,女汉子则相对好得多,社会是能够容纳的。
所以,男孩出现玩丝袜时,应给予重视,要弄明白孩子是否是想以女性身份生活,那他又有心理准备吗。若有担心,应该改变这种行为,让男孩头脑里有对自我的形象有男性的样子。
2.人的性别
(1)生理性别:
一个人出生的性别由基因、生理结
构决定
(2)心理性别
在两岁左右,大人会教给孩子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以及周围人的性别,孩子学会了从外显特征分辨性别。在三岁左右,孩子对人有没有阴茎很感兴趣,会去观察周围的人。在探索过程中,可以学会根据有没有阴茎判断性别,女性与男性的概念基本确定,从而认定自己的性别。
此时,孩子会建构男性与女性的样子。男的就应该像爸爸一样,就去模仿爸爸的一切,会越来越像爸爸;弗洛伊德则从俄狄浦斯情结解释,男孩认同爸爸,二者结果是一致的。到青春期,开始对爸爸质疑,不再去模仿爸爸,社会上的明星提供了标准的男性与女性,在模仿同性明星的过程中,更像自己的性别。
社会教育也是一种重要因素,父母和周围的人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是不一样的,这来源于社会的期望,如男性的坚强,女性的阴柔。
男孩比较娘,他的自我印象是女性的,意味着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偏向女性。如爸爸在三、四岁时不在身边,没有爸爸可以模仿,又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如果妈妈觉得淘气很麻烦,喜欢乖的孩子,这种教育下的男孩也会偏女性;在幼儿园以后,学校老师都以女性为主,且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也更侧重女性化。当然,男孩偏女性化也是可以的。
若家长希望男孩有男孩的样子,应树立一个男孩的形象,3-4岁时爸爸一定在身边,且在家庭具有一定地位,维护高大的父亲形象,妈妈也应该认为男孩可以淘气、不太听话,可以喜欢枪炮。形成了男子汉的形象,就会如此约束自己。
(3)社会性别
当孩子玩丝袜的时候,应考虑这个男孩的自我心向是什么样的,即社会性别,以男性或女性的方式生活在社会中。如果只是觉得好玩,还认为自己是男性,那就没问题;若偏女性化,觉得不太好也可以改变,一是树立形象,二是教育中可以淘气些。
若孩子的自我
向是女性,也
认为这样挺好的,对个别的人,需要了解心理性别是男的还是女的。
对异装的人来说,他们的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都是男的,但他们的社会性别是女性。
对于易性的人来说,他们知道自己生理性别是男的,但心理性别认为自己是女的。当他们告诉家长时,很多家长都不在意这样的话,但孩子是认真的,孩子会意识到妈妈是不接受的,会深深埋在自己心里,再也不会告诉别人。小时候会在没人的时候玩丝袜,打扮成女性;到了上学阶段,会装成男性的样子;到了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无法再装下去,内心就会非常痛苦。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有关系,意味着无法改变。这时候,要考虑到家长如何接受这个问题,家长越早接受,可能对孩子心理影响越少。
3.同性恋
关于同性恋有两个概念,一是性活动的指向是同性,另一个是选择和同性生活、和同性发生性关系(生活方式)。针对第一个,同性恋一般来说是先天的,包括基因和孕期宫内环境,也少有遗传。针对第二个,则与后天环境有关系了。另外,大脑结构与同性恋也有关。
关于同性恋的“矫治”,华生利用经典条件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是固着在肛欲期,均以失败告终,并给当事人造成二次创伤。现在,不再“矫治”,而是让他接纳、认可这个事实,找到同性恋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的生活。
在青春期中,性的冲动还不太稳定,有时候会指向同性,有时候会指向异性,而此时人际交往中同性的交往更多,尤其是女性之间的闺蜜,故在青春期的同性恋6%的要比成人3%多,多出的一些可能是性冲动的指向不成熟导致,此时还不能诊断。若孩子的朋友是同性恋,则要让孩子知道同性恋是怎么回事,交往应该注意什么,让他自己把握分寸。
九、口吃
1.言语的发展
人的言语有四种,即听说读写,在大脑不同部位完成,不同人的优势部位也不同。在孕期7个月左右,这四个区域已经有了功能,但只有听能用得上,此时能记住经常听到的一些字词。在出生后,孩子就能把听到的东西传到说的区域而说出来,说的功能就被激活了。
在学说话时,人是先听别人说,一开始主要是名词,然后是动词,再是其他类型的词,之后形成句子。文字包括状、音、意三个特点,最早学会的是声音和意义的联结。2-3岁学会简单语句,3岁后学会转换语法,表现出突然会说很多话。大脑存在着转换语法的装置,其成熟是一种生理成熟,早晚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了足够词汇、语法,才能大量说话。
2.口吃的原因
——如何对待口吃
孩子词汇有限、语法不熟练,当找不到合适的词时,就会出现停顿,即口吃,是一种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的口吃是找词困难,意味着随着年龄增长,词汇和语法越完善,口吃自然就好了,不用矫治。
很多家长认为是口吃是习得的,是不好的。但实际上,除非孩子是觉得口吃一直好玩才会坚持下来,这种情况很少,大多数孩子只会好奇几天。家长通常的矫正方法就是提醒,但孩子就会觉得心里紧张,口吃会变得更严重。时间长后,口吃就会变成习惯,整合到个性中,再想矫正就困难了,这是成人口吃的原因。成人口吃是不能自己好的,常用方法是节拍器和演讲,症状会缓解,但断根很难。
3.被嘲笑怎么办?
孩子若是觉得口吃不好而被嘲笑,则口吃较难改变;若是觉得被嘲笑是你们不懂,是别人的错,自己很正常,则大不一样。
在孩子的成长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把重点放在孩子自己身上。环境是没法控制的,能改变的是孩子对这种问题的认识,作为家长自己要清醒,去跟孩子探讨这个问题。另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若家长保护太多,精神世界也会少的,适当暴露,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探索世界的风险,更早的适应社会。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