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财新周刊》
2021年04月19日第15期
《财新周刊》
|财新周刊黄姝伦实习记者李嫄图|财新周刊黄姝伦
(感谢《财新周刊》对职业病防治及职业病病人法律维权的深度关注!本号转载,仅为公益宣传,未经原作者及本号同意,请勿转载。)
预防手臂振动病,最根本的还是革新技术,提高手传振动岗位的机械化程度
高尔夫球的球头制造高度依赖人力,研磨工人需手持球头锻件,在高速转运的机器上反复打磨,直至球面光滑如镜,他们操作磨光机时,要用身体发挥缓冲、减震与稳定的作用。
广东省中山市位于珠江口西岸。
2021年除夕这天,中山天气晴朗、温暖如春,刘一敏却感到手指像冻僵了一般麻木。一家老小到公园踏青,孩子刚满周岁,刘一敏抱孩子的“亲子时间”只要超过20分钟,便会双手乏力,疼痛不已。
刘一敏是
“手臂振动病”患者。1997年,他从老家湖北黄冈南下打工,在中山广盛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下称“广盛公司”)工作近20年。
他长期从事球头打磨工作。
“球头”是球杆挥动时直接触球的部分,需经机器脱模成型,再由人工研磨光滑。工人手持钛合金球头锻件,在高速转动的机器上打磨成如镜子般的亮面。
“2000年前,我刚工作的几年,连着上一天一夜班是常有的事。”刘一敏说,“打磨时,不光手臂振动,五脏六腑感觉都在振动。”一条研磨抛光球头的流水线一般有七名工人,每天可以产出800—1000个球头。高尔夫球头形状并非规则几何,高度依赖人工制造,难以应用自动化,20年来,工艺几乎没有改变。
长时间接触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会导致以手部末梢循环、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还会损伤部分关节和肌肉。振动性白指是一个典型表现。患者受冷后,手指出现麻、胀、痛等症状,由灰白变苍白,每次发病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严重者手部肌肉甚至出现萎缩。
广盛公司于
1994年由台湾企业复盛集团投资设立。据其官网,该集团有超过40年行业经验,是全球高尔夫球杆头最大的供应商之一。目前,复盛集团在中国台湾桃园、广东中山、越南胡志明市都设有工厂,旗下复盛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财报显示,复盛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营收为142.3亿新台币(折合约5亿美元),毛利率达到22.9%。高尔夫球具主要销往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随着官方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
2015年至2020年期间,广盛公司的上百名工人陆续确诊职业性轻度或中度手臂振动病,他们获得的第一笔补偿,都来自工伤保险。不少人在确诊时,在研磨岗位工作超过了15年。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据广东省人社厅披露,
2019年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816万人,共15.58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人均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6万元。
工伤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覆盖面广,但赔偿水平相对不高。许多职业病患者由于劳动能力受损,生计堪忧。根据《职业病防治法》,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他们还可向用人单位提出人身损害赔偿要求,业内俗称
“双赔”。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双赔”把工伤保险和人身损害赔偿两项叠加,现在则是扣除人身损害赔偿与前者重合的部分,进行补充赔偿。
近年来,在广东、山西、浙江等地,不少工伤患者既获得了工伤保险理赔,又通过法律诉讼获得了企业的人身损害赔偿。据《工人日报》
2020年2月报道,“双赔”条件为,工伤患者是职业病人或遭遇安全生产事故,以及企业存在过错。
手臂振动病患者也想争取
“双赔”。他们认为,广盛公司没有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义务,例如没有安排员工接受职业危害培训,没有提供足够、合格的防护用具,没有定期体检和及时调换工人工作岗位等,工厂过错导致职工患病,侵犯了劳动者的健康权。
这些职业病患者接连对广盛公司发起诉讼,提出人身损害赔偿
20万—80万元不等,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2021年1月,刘一敏的残疾赔偿金等诉求被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下称中山一院)一审驳回,他几乎拿不到任何人身损害赔偿。
与刘一敏相比,不少工人的索赔经历更加曲折。
财新记者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资料整理,
2018年10月,同样是中山一院,曾经判决支持一名工人诉求,要求广盛公司支付赔偿62万元。广盛公司上诉后,2019年4月,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中山中院)将赔偿金额改判为31万元。
这名工人申请再审。
2019年12月,中山中院又裁定撤销二审结果,发回中山一院重审。此次发回的是一批案件,案由相同、数量较大,合计共58例。
一名代理了其中三名工人的律师透露,
2021年1月,中山一院重审案件,驳回了大部分赔偿诉求。和原审结果相比,工人能得到的赔偿近乎“清零”。
2021年2月初,刘一敏不服,继续上诉,和他一同继续“打官司”的,有上百名前同事。不少案件已持续两年,历经多次审理,部分诉讼历时四年。大多数工人已离职回到老家,还要为官司反复奔波,工人们感到“耗”不下去了。
手臂振动病源起
1957年,原卫生部把“局部振动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后更名为“手臂振动病”。这种病过去常见于北方气温较低的地区,患者多为凿岩工、风钻工等。
上世纪
90年代,港台地区的高尔夫球具厂纷纷迁往劳动力密集、产业链完备、土地价格低廉的珠三角地区。
东莞塘厦最先起跑,现在已发展成为球具产业重镇。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教师周浦告诉财新记者,
2018年期间,广东生产的球具有六成销往海外。塘厦高尔夫制造业在省内最集中,中山等地早期同样承接了海外的外溢订单,并逐步建立起自有品牌,形成本土制造商与代加工工厂并存的局面。
广盛公司的工厂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厂房蓝白相间。职工宿舍的外墙上,印着一名潇洒挥杆打高球的绅士。这是中山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于
1990年。据《中山年鉴(2020)》,2019年火炬区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山市的12.6%,贡献了22.5%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
随着产业转移,手臂振动病在广东球具研磨工人群体中流行开来。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一名负责人在
2015年10月透露,一家东莞高尔夫球具制造企业有工人100多名,发病率高达70%,从业五年即可发病。
很多手臂振动病患者曾在球头研磨岗位上工作超过
年。他们展开双手,指关节肿大变形肉眼可见,手掌布满点点血色红印,手止不住微微颤抖。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2017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共报告手臂振动病70例,占职业病总报告数的7.25%,比例仅次于噪声聋、苯中毒和矽肺。其中56个报告病例均来自高尔夫球具生产企业。打磨球具产生的手传振动水平,超过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是主要发病原因。
该监测结果还显示,劳动者接触局部振动
1—3年后,神经传导速度就会减慢。
《广州日报》
2015年10月报道称,手臂振动病引致高额工伤索赔,广东高尔夫产品制造业遭受重创。2014年,一家球具厂数十名工人发病,每个工人的赔偿金高达40万元,工厂被迫关门。
2015年11月,《南方都市报》援引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专家的观点报道称,手臂振动病患者长期接触振动源,手部小血管变窄、变细,发生了血循环障碍。天气冷时,血管收缩,血液流不到手指,即出现“白指”。一般而言,血管变形属于慢性病,轻度患者经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广东地市疾控系统的医师林文告诉财新记者,手臂振动病带来的损伤,几乎难以逆转。
田应斌是北京市惠诚(东莞)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他总共代理了约
60名维权的广盛公司前职工。这些工人都已确诊,其中中度34人,轻度26人,分别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六级伤残和八级伤残。
业内专家认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现阶段并无特效疗法,早发现、早处理是重要治疗原则。中度及重度手臂振动病必须调离振动作业岗位,积极治疗干预。
在手臂振动病广泛出现前,工人们是没有认知的,研磨岗位对他们颇有吸引力。
46岁的邵许锋是广盛公司老职工,在研磨岗位干了16年。他回忆,早在2000年左右,广盛公司研磨工人的薪水就超过了2000元,比其他工种高出数百元。高尔夫球具制造厂招工不成问题,一批就进上百人,年轻小伙为主。他的工友来自全国各地,湖北、重庆、河北等内陆省市居多。
研磨是个力气活儿,工人都是男性。工人们回忆,广盛公司在招工时要求
“体重120斤以上”“做50个俯卧撑”“瘦的不要”。机器打磨球头传导的作用力过大,邵许锋说,必须用手肘顶着腹部,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过去流水线的工作,他每天工作短则10小时,长则12小时,需要全程站立。
4月中旬,在中山一家高尔夫球具制造厂,财新记者观察到,球头制作车间弥漫着机油和重金属味道。研磨工人戴着普通线手套、耳塞,手臂上布满了黑色粉尘。他将球头锻件反复送入滚轮中,细细打磨,机器发出刺耳的声音,火花四射。
“防振手套太厚了,拿不住小小的球头。”研磨工人吴兴说,他一天8小时打磨800个球头,赚500元,一个月工资9000元保底,“在老家哪有这样的工作”。吴兴干了20年研磨工作,跟他说话要靠喊。“你说话大声点,我耳朵不好!”吴兴说。
邵许锋在
2018年3月确诊。早在2007年,他就觉察到异样,那年冬天回到河南老家,右手出现握不住筷子的情况,吃饭都有困难。确诊后的三年,他为治病花了近3万元。
这群流水线上的青年人逐渐步入中年,确诊手臂振动病时,不过
30—40岁。他们无法再回到流水线上,不得不另谋生计。
法院三种判决
返乡的工人们称,稳定工作不易找,只能种田或做些散工。作为家庭
“顶梁柱”,他们希望寻求更多经济补偿,遂和前东家展开了“拉锯战”。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下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对劳动功能障碍进行鉴定的国家标准。工伤等级据此划分为一至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
2018年11月,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中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邵许锋为六级伤残。六级伤残是指,器官大部分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确诊前,邵许锋的月均收入可达
6000元,生产旺季时达到8000元,足够一家四口的开销。疼痛不时发作的手指,令邵许锋在流水线上的工作难以为继。邵许锋小学三年级便辍学了,返乡后,他打理家里3亩地,种些玉米、小麦,自己吃一些,剩下八成出售。
“我们去厂里找工作,一到买社保的时候,一看六级工伤,人家都摆手不要。”邵许锋说。他向财新记者出示了其与广盛公司的协议书。双方商定,2018年12月6日前,广盛公司要向其支付工伤赔偿约32万元,解除劳动关系。
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六级伤残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职工本人可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及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邵许锋告诉财新记者,根据工龄长短和工资水平,确诊工人们提出离职时,一般能获得
30万—40万元不等的工伤赔偿。这一数字看似可观,但职业病工人们对往后的生计充满忧惧。
2018年,刘一敏确诊了手臂振动病,离职后他获得一次性工伤赔偿金30余万元。妻子是全职太太,大女儿刚上大学,小女儿嗷嗷待哺。如今,全家人依靠着他的工伤赔偿金和每月1548元的失业金过活。刘一敏叹气道:“这笔钱用完了,就没办法了。”
30万至40万元金额赔偿“下半生的劳动能力”,工人们并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损失远超工伤保险待遇。
手臂振动病可获工伤和民事
“双赔”,确有先例。
左哲明是广盛公司首个拿到全额民事赔偿的工人。他于
2015年5月确诊,因工伤待遇较低,于2016年状告广盛公司。2016年9月,中山一院判定此案属健康权纠纷,广盛公司构成侵权,需赔偿34.6万元。
2017年9月,中山中院做出二审判决,最终确认人身损害赔偿总额约34.2万元。法院认定,广盛公司未能提供劳保产品、定期更换工作岗位等职业病防护措施,致使工人患病,属于侵权行为。
然而,诉求获得法院支持的工人数量很少。近几年,随着原告人数增加,法院判决出现不同结果,金额相差甚远。
据财新记者获得的判决书等材料,
2019年,邵许锋向中山一院提起诉讼,要求广盛公司支付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慰问金等共约35.89万元,其中约29.3万元的残疾赔偿金是“大头”。
在这类案件中,广盛公司多次辩称,患病工人已按工伤待遇获赔。原告工人要想进一步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必须举证伤残鉴定结论。
广盛公司强调,既然工人们要打
“侵权之诉”,伤残鉴定依据并不是《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而是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由最高院、最高检等发布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是一种诉讼策略,因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没有相关条款评估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伤残程度。换而言之,工人拿不出鉴定结论,也就没有主张赔偿的依据。
邵许锋能否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主张民事赔偿是案件焦点。和审理左哲明案时相比,中山一院的态度出现显著变化。法院一方面称,劳动能力障碍鉴定与人体损伤鉴定存在标准和目的等明显差异,鉴定结果不能等同;另一方面又称,人体损伤鉴定无法进行,责任不可完全归咎于邵许锋。
2019年6月,中山一院“折衷”处理,判决广盛公司按邵许锋诉求残疾赔偿金数额的50%进行赔偿。对此判决,邵许锋与广盛公司均不满意,提出上诉。
2019年12月,中山中院发回重申,但裁定书并未详细说明理由。2021年1月,中山一院重审做出判决,广盛公司支付的赔偿额骤降至1.12万元。邵许锋主张的残疾赔偿金等要求均未获法院支持。
至此,中山两级法院对同一类案件出现了三种判决结果,即对原告诉求全部支持、部分支持和几乎不支持。
赔偿未了局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能否作为职业病民事赔偿标准是当前主要争议。律师田应斌称,国内现行法律并未规定,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一标准无法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时,原告不能依据其他鉴定标准计算民事赔偿。
据多名律师反映,
2019年5月,广东省高院曾针对珠海市金湾法院相关询问答复称,患职业病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后,无法评定人身损害伤残等级的,按劳动障碍等级认定支持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
从理论层面看,省级高院这类文件在其管辖区内具有规范效力。广东华商(龙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管铁流有丰富的职业病诉讼代理经验。他告诉财新记者,
2015年起,广东各地一度大范围支持“双赔”,但2020年以来的判决又趋向收紧。
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力量左右着中山法院系统未按广东省高院规范性文件办理案件。
2021年2月初,工人们不服中山一院集中重审的结果,又向中山中院提起上诉,争取全额民事赔偿。
南边天气暖和,手没那么难受。邵许锋本打算开春后在南方找份建筑工地的活儿,眼下新工作只能缓缓,在他看来,尽早结束官司、拿到赔偿才是当务之急。春节一过,邵许锋便搭着老乡的顺风车,赶了一天一夜,从河南周口回到中山。
“好多人都回老家了,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又有家人要养活,实在折腾不起。”邵许锋说,工友们因为要打官司,才会重聚“伤心地”。
3月10日,他们得到中山市火炬区司法所的消息,官方将组织工人与广盛公司庭外调解。工人们从各地赶来,但一周过去,广盛公司方面无人露面,调解毫无进展。
4月14日,案件在中山中院二审开庭,共涉及154例职业病民事赔偿纠纷,其中被告为广盛公司的有135例,绝大多数原告身患手臂振动病。当天,到场83名工人多为中年男子。他们伸出双手时,指关节肿大变形肉眼可见,手掌布满点点血色红印,手指微微颤抖。
审判长在法庭称,案件的法律前提是,在职业病工伤待遇完成后,覆盖不了的部分,尚有赔偿不足的,原告可以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提起民事诉讼赔偿。此案将择日宣判。
“中山中院怎么判非常关键,这将成为终审结果,决定工人们能否获得民事赔偿金。”田应斌说,如果对判决不满,工人还能向上级法院申诉,但想要获得再审机会非常困难。在10个申请再审的案件里,基本只有1个能成功。
律师管铁流指出,民事索赔的深层意义在于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其惩戒功能不可忽视。广盛公司案例的判决不仅会在司法系统内部产生示范效应,也会对更多企业是否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产生影响。
《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告知职工生产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工伤保险分担的是用工风险,不能套用于用人单位侵权行为。以尘肺病为例,法律规定单位必须发放防尘口罩,单位不照办,结果导致工人患上尘肺病,这不是合法语境下的用工风险,靠工伤保险‘分担’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追究民事责任,企业更不会落实防护责任,强制性的法定义务还有什么意义?”管铁流认为,从安全生产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理解,法院应当支持对职业病患者进行民事赔偿。
新的病例还在不断出现。邵许锋告诉财新记者,
2021年1月至3月,广盛公司又有40名疑似患者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观察,目前已有3人确诊手臂振动病。
财新记者联系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对方称,暂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
业内人士呼吁,为预防手臂振动病,有关部门应当加快研究制定工厂振动作业的卫生标准,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保障用工环境安全。企业应当采用轮岗、强制工间休息等措施,尽量减少工人与振动源的接触;还应当改善振动作业环境,给工人提供防振手套、减振座椅等,依法对振动作业工人进行就业前和上岗后定期健康体检,加强健康管理和宣传教育。最根本的还是革新技术,提高手传振动岗位的机械化程度。
刘一敏、林文、吴兴均为化名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4-24
04-24
04-24
04-24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