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紫竹仙姑微博
(注:这是很久之前的一篇学习笔记,原作者姓名已无从查找。这篇文章对于临床中医非常有启发,故拿来与大家分享。向原作者致敬!)
1我最常用的方剂是杏苏散,一个原因是这个处方确实实用,另一个原因是一次跟老师抄方,学校一位研究生来找老师看病,说自己连换了几个处方吃了都没效,老师看舌号脉问了症状后勃然大怒,说典型的杏苏散证都不认识?你这几年的中医是怎么学的。
老师当时可能是气极了,根本不关心那个学生的老师是谁。那个时候就知道原来杏苏散是很简单的汤证,是不能认错的,这个汤证都认不到,挨骂是必须的。所以后来临床,只要是外感咳嗽,先写上苏叶、前胡、桔梗、炒杏仁;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炒枳壳,再根据情况加减。
咳嗽重浊的说明风寒闭得紧,麻黄、羌活、白芷、细辛里选一两味加进去;呛咳的说明胸膈郁热,贯众、板蓝根、大青叶、银花、连翘选一两味进去,我常选贯众,此药还有凉血止咳的作用。
脾虚的合六君子汤,甚至砂半理中汤;湿气偏重的加平胃散或藿香、佩兰、厚朴,有时加白蔻、苡仁与前面的杏仁凑成三仁汤的架子,更重的就用草果、槟榔、厚朴,用达原饮的方义;痰重的,寒痰加重二陈汤的用量,甚至加细辛、制天南星;热痰的可以合用千金苇茎汤,或者瓜壳、浙贝母之类;水饮重的合用五苓散。
因为杏苏散结构精巧,全方很多药不仅可以解表化痰,还可以祛湿,不仅仅限于凉燥,所以一年四季都在用,实在用得有点滥,好在效果历历,今后可能还会一直用下去。
2另一个用得很滥的处方是小柴胡汤,这是在学男科的时候跟王老师学来的。王老师说小柴胡什么咳嗽都能治疗,只要加减适当。当然这个可能有点夸大,但是用来教育刚接触临床的学生还是适当的,毕竟这个处方确实很万能。因为小柴胡可以燮理三焦的气机与水液,而咳嗽不外三焦气机与水液的异常。
当然加减变化肯定是很复杂的,很难赘述得清楚,我临床上加减基本参照上述杏苏散那样的变化。后来用这个方剂也不再追求是否有典型的少阳证了,也是先将柴胡、黄芩、法半夏这些药抬上来再说,经常也用人参,咳嗽似乎忌讳服用人参,服用人参到底有多大的不妥,也没有一个回顾性的分析,所以到现在人参还是经常在用,只是用多用少的问题,虚证不明显的用三五克,重的用十克。时至今日,小柴胡汤是我对付束手无策的咳嗽常用办法,只是现在喜欢和温胆汤一起用。
3止嗽散我是很多年都没有用过了,方剂的老师一般都极力推崇这个处方,理由不外这个处方平和,外感内伤都可以用,当然这个方子书上说是治疗外感风寒后表证已微,而有咳嗽症状的。数年的临床我发现一旦用上止咳药,治疗咳嗽的效果都不好;而不用止咳药,治疗咳嗽的效果往往还不错,所以这个处方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
不常用这个处方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发现有些有经验的老药工很鄙夷的看待医生开了一大堆止咳药的处方,说是“把该请的客都请齐了,还是止不了客(咳)”。作为医生这点自尊我还是要的,所以写处方时如果患者不要求,我一般不会用止咳药;有时候患者也懂,说我咳嗽你怎么不给我用止咳药呢,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随手在处方最后面加点款冬花、枇杷叶之类。
4有些咳嗽症状的形成机理很复杂,就不是杏苏散、小柴胡汤加加减减能解决的了。《内经》里很有名的一句话“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虽是肺病,但与五脏六腑相关,所以治疗咳嗽最重要的是调节脏腑功能,而非见咳止咳,治疗既不能离肺也不能只停留在肺。
慢慢的我发现治疗咳嗽可以这样来分析:
(1)外面怎么了?是风寒还是风热?是伤寒还是温病;
(2)里面怎么了?是虚寒还是实热?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滞还是有瘀血、郁热、痰湿、水饮、食积的停聚?
(3)是不是外面也有问题,里面也有问题?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是表、里都出了问题,需要表里同治。
我对自己的认识方法敝帚自珍,一是觉得自己用起来顺手,二是觉得不容易出现遗漏。
以前看赵绍琴老的《温病纵横》,赵老指出,夏天外受风寒,内闭暑湿这种情况临床往往容易被医生医错,自己一笑置之。后来临床碰到一些病人,果然有这种情况,很多病人咳嗽反复不愈,绝大多数是当时不顾外边风寒闭郁的情况,而大力清热化痰,导致风寒内陷,患者出现胸闷、咳嗽数月甚至经年不愈(杏苏散合解郁汤!一方面在上焦外散内陷的风寒邪气,一方面在中焦梳理内乱的气机)。这种只要能从表、里两个层面同时分析病机,是断不会弄错的,治疗也会随手而愈。
昔年跟师临床时有一武汉病人,夏月患感冒,被医生误用清热药后又被滥用温热药,一直咳嗽、胸闷(治疗当一方面外散内陷的风寒,一方面梳理内乱的气机),两年多未治愈,后来到成都,被老师用杏苏散合千金苇茎汤即愈(杏苏散合解郁汤也可!)。
今年年初我也治疗过两个类似病人,患者是老年人,两夫妻,在北京患感冒,服用板蓝根、鱼腥草等所谓清热消炎之剂,导致风寒内陷,我一方面用苏叶、前胡、桂枝等发散内陷之风寒;一方面用温胆汤清理内滞的痰湿,数剂即愈(杏苏散合解郁汤也可!)。
所以治疗咳嗽一定要弄清楚外面怎么了?里面怎么了?还是外面、里面是否同时都怎么了?然后再下手,分头随证治疗。只是单纯外面怎么了的情况很少;而外边没怎么样,只是里面怎么了的,才是所谓的内伤咳嗽。这种思维方式虽然很粗鄙,但是能正确认识咳嗽,不乱治疗就行。
5现在我来回顾一下我的一些咳嗽病案,因为记忆总是青睐刚开始的和最近的,所以我现在记得最清楚的,也是自己刚开始门诊和最近的一些医案。
我出来给人看病,是比较晚的事情。最早是2008年元月3号,在成都九眼桥第一次正式出门诊。接诊的第一个病人,即是一位咳喘的病人,患者60多岁,咳喘+出汗多,活动后尤甚,人容易疲乏,舌淡,舌苔薄白腻而润,脉浮滑而缓(桂枝汤人+咳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人)。
患者言看了很多医生,疗效不明显。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不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吗?咋会用药没效呢?于是就给开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现在看来这个需要再加入二陈汤化痰。虽然治疗方案不算尽善尽美,但终于是取效了。患者很高兴,我也倍受鼓舞,后边怎么加减调整的,现在也记不得了。这说明简单的汤证,不容辨识有误,如果典型的都治疗不好,这确实就是基本功不扎实了。
那年冬天还医了一位老年人,老年人一来,坐下就轻描淡写地说,我感冒了,有点咳嗽,请医生给看看。我一号脉,脉三五不调,而且脉跳数次,就有一次脉突然极弱。我说你心脏是不是有问题?老人说刚从ICU病房里出来。
见其舌苔厚腻水滑,舌质淡胖暗,处以:胃苓汤、二陈汤加砂仁;合理中汤。
那天是星期一,我给病人开了两付药。再三嘱咐周三一定要来看看,并说你这个咳嗽不容小视。患者连声答应,但是周三我上门诊,盼望了半天没把他盼望来,心中难免惴惴。周六患者又来复诊了,我问他周三咋没来复诊呢,患者说觉得吃了药效果很好,就自己又配了三付吃。
我一号脉,脉已整齐,但是还是会跳几次突然弱一下,后来又加了附子,又看了两三次患者好了。后来看周慎斋《医家秘奥》提到老人大病后脉三五不调,是正常现象,是将愈的表现。可见不学习很容易自己吓自己,但是作为医生,还是小心点好。此例是典型的中阳虚夹痰饮水湿。
一位儿科咳嗽病人。据家长介绍,小孩咳嗽已经几个月了,找了好些中医儿科医生看,都没有效果。
患者咳嗽经久不愈;舌苔白腻而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六脉几难摸到(半夏厚朴汤+理中汤)。我觉得应该吃砂半理中汤,就开了这样的一个原方。
过了三四天患者就又来复诊了,说刚开始吃药,小孩要呕吐,家里吓坏了,拿着我的处方去找我的老师,老师问了治疗经过,看了我开的处方,说开对了的,继续吃。家属才敢继续给小孩吃药,喂到第三次的时候,终于不吐了。因为小孩对药很敏感,很快咳嗽、大便都有好转,所以才对我产生了信任,也就来继续治疗了。
这种吃过很多苦寒药的小孩,中焦虚寒,刚开始吃温热药,会有隔拒现象,现在能想明白这些道理,当时临床经验少,也不知道换成香砂六君子汤一类的处方,或者砂半理中汤稍微佐一点黄连。可见熟读王叔和,还是不如临证多。
2008年的春天,治疗两个儿科的咳嗽。其中一个已经看过很多医生,咳嗽始终不能缓解。观其脉偏弦(四逆散);舌红少苔(沙参、芦根);大便不成形(炒白术、茯苓、炒扁豆、炒苡仁、炒山药、莲子肉、炒谷芽)。
考虑该患儿属于肝旺而脾虚,予小柴胡汤去大枣加扁豆、生谷芽,不意果然如我预期一样,服药当晚咳嗽即缓解,吃完两付,家属已很满意疗效。再来则更方为参苓白术散加减,数服则咳止而大便成型。后来我治疗肺阴虚患者,一般不直接养肺阴,而是补脾阴稍佐麦冬之类,效果要比直接上一堆滋腻之品好得多。
另外一个小儿是痰多,找哪个医生都化不掉痰,小孩寸关脉弦滑有力,舌红,舌苔黄腻(四逆散+半夏厚朴汤+黄芩5连翘12栀子5+细辛2)。
我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法夏、川贝母、胆星、细辛、重楼、桔梗、杏仁等味治疗。当我写到川贝母时,患者母亲说,别开贝母了,家里都还有,贝母化不了他的痰的。我当时听了这话心里有点不舒服,直接回了一句,我这个贝母比你那个贝母有用。患者母亲看到我有点不高兴了,也只有决定捡两付药回去试试了。
现在想起来有点好笑,事实证明我开的贝母果然管用,患者两剂后咳嗽大减,痰鸣音大为缓解。然后就连忙来复诊,上述处方调整不大,又三付药后患儿就不咳嗽了,随证开了些健脾除湿化痰之剂善后。
此患儿明显属于清热化痰药吃过了头,痰浊被凝结在肺上。所以清热化痰药还需要继续吃,但是反佐了两克细辛,使其能够流动起来,这样就能将痰化掉了。
小孩的生理特点是,心肝易旺,肺脾肾易虚。所以治疗儿科疾病,前人总结“畅肝、补脾、泻心”六个字,这确属经验之谈。如何把握这六个字,就看各人的领悟和临床体会了。
我常用小柴胡治疗儿科疾病,就是因为小柴胡既能疏肝又能健脾,有时候合用温胆汤,就能治疗到心、肝、胆上,处方既小,又能面面俱到,只要加减合理,很容易取效。
2008年地震后,父母来到了成都,因为余震不息,风声鹤唳。那段时间还经常在外面睡帐篷,有一晚上下雨,家人都淋了雨,父亲就开始咳嗽了,还合并有喘。脉紧,无汗;舌苔黄腻,小便灼热;舌淡,沉取无力。先用杏苏散无效,后来又换了两次处方,也没有一点疗效。后来认真思索:
(1)有伤寒史,脉紧,无汗:麻黄
(2)舌苔黄腻,小便有灼热感:柴芩三仁汤
(3)舌淡,沉取无力:党参。
服药即效,未尽剂即愈。后来去麻黄(表证已除),又吃了两付善后。这个医案其实很简单,外受风寒,内闭暑湿而已。需要考虑外面,又考虑里面。
2008年冬天,母亲咳嗽,连连不断,夜晚加重。舌苔白腻水滑,舌淡胖,脉沉弦紧,明显是外寒-里饮,小青龙汤证。但用小青龙汤合理中汤服之不效,这就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了。
想来想去,可能是外寒不重,里寒及水饮偏重。又仔细号脉,沉取虽然带弦象,但力度明显比正常的弦脉要差些。小青龙开宣太过而温里、化饮力量不足。
于是改方为五苓散+理中汤+真武汤,尽剂即效,再剂即痊。这次治疗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问不可拘执,标准答案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答案,而指下之微妙,不可不细查。另外这类病症如果开一个止咳套方,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简直不言而喻。精确地诊断,准确地辨证,合理的处方才是治疗咳嗽取效的关键。
手足口病合并的咳嗽也医过。2008年的五一前,大概是4月28号,妹夫打电话来告知外甥:
(1)发热、咳嗽、鼻血、手足口疱疹,舌红(枢机不转,相火流滞)(黄芩连翘栀子)。
(2)脉弦滑;舌苔黄腻,纳呆,胃胀,大便不爽,有不消化的酸腐味(四逆散+半夏厚朴汤、焦三仙)。
上午输液,下午即又烧起来,如此反复将近一周。负责西医治疗的医生是我的同学,对他的能力以及负责任的态度,我们都不会怀疑。只能说西医对这类湿温病,确实比不上中医。
妹夫偶尔也看看中医书籍,我回老家看病,他也会跟着号号脉,所以有一点中医基础。因为连续好几天如此反复,他们自然心急如焚,他诊断了给我汇报说,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我想鼻子出血,结合脉象,属于肝肺有热,用桑叶、菊花、贯众;同时,中焦有湿气及食滞,用楂曲平胃散。服两剂,不仅咳嗽好转,不再发烧,鼻血止住,胃纳已可,大便正常,连疱疹都消得差不多了。五一回老家,确实看到起疱疹的位置,基本都萎缩结壳了。我觉得这是最奇效的一次,中医辨证准确,竟能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2009年治疗过一个同学的小孩,据说08年咳嗽了八个月,好不容易弄好,现在又开始咳嗽。小孩很容易发烧(很容易发热的根源往往是因为枢机卡滞不转,注意!),烧到38.5°C以上就会抽搐(阳热生风,只是现象!注意!),所以家里常备有安定,以备不时之需。患儿唇红,舌红,舌苔黄腻;但六脉沉细无力(注意!),肝肺脉基本摸不到。
所以一号完脉,我就问是不是以前青黛吃多了,同学说就是就是,以前每次都有那个蓝粉粉药。因为成都很多儿科中医习惯用青黛止咳,而肝肺脉又摸不到,所以有此一问。我考虑为中阳不振又夹有枢机不转、湿热留滞,才会形成这样矛盾的问题,一方面予柴芩三仁汤,流转枢机;一方面用附子理中汤振奋中阳;大约用了十天,就不再咳嗽了。
这种小孩,如果继续吃清热药会使得嘴唇和舌质越吃越红,越红越象是有热,越象有热就越觉得需要吃清热药,所以就会出现八九个月都不会好的情况,因为过用寒凉药之后,中阳已损,推动无力,导致枢机运转无力,湿气越积越多,越壅滞则越化热,于是就表现出一派热象,如反复发热、唇舌色红等等。
经过一方面流转枢机一方面振奋中阳的治疗,唇舌的红赤就会越来越淡,这时才会显现出阳虚的真相。常规言,小儿为稚阳之体,身体天天向上,附子、肉桂、干姜不能随随便便用,但是对于这种中阳已损的孩子,不用点附片进去,简直咳嗽不会缓解。
治疗最久的一个咳嗽,大概用了七个月。患者是同学的妻子,40岁,同学和我平时都在成都,过年都回老家,来我家找我看病。说是感冒了,咳嗽。我看她舌苔黄厚腻而致密,我说这个咳嗽可不好医,至少需要吃四个月以上的药,最好回到成都好好检查一下,这样的舌苔别隐藏着什么大问题。同学说都听你的,先吃中药嘛。
患者口干,大便干,小便灼热,脉弦滑有力。刚开始吃三仁汤加银花、连翘,症状纹丝不动。但我还是叫她坚持。后来检查片子显示肺尖有结核样改变,而痰培养什么都没查到。西医给开了抗结核的药,我这边将处方换为甘露消毒丹加芦根、白茅根,后来又加草果、槟榔、厚朴。吃到六月份舌苔才开始慢慢变薄,脉渐渐变缓,咳嗽渐渐缓解。检查肺尖的改变也吸收了。到了七月份就不怎么咳嗽了,药还在继续吃。
有一次患者来复诊,我觉得面色有点晦暗,跟以前完全不同。患者也说最近感觉比较疲乏,脉象两寸弱,关尺濡滑而缓。这显然是药吃过头了,因为一直以来,我开个处方,一般配六七付,让她吃一周,有时吃完了她没来,就自己再配几付吃。根据现在情况,当在继续化中焦痰湿的同时配合补益中气药,予调中益气汤合温胆汤。后来精神、面色都好些了,患者不想再吃药了,就将药停了。该患者的取效可能与西医抗结核治疗有关,但是患者舌象、脉象、症状的缓解,中医的作用是肯定的。
今年七月初左右治疗一老年咳嗽,患者女性,68岁。以前因高血压和窃血综合症在我这治疗,血压稳定,两手压差也越变越小,患者对我的治疗很满意。
病人痰多,痰极咸(注意!金水六君煎指证);大便偏干,舌淡暗,舌苔薄白腻偏干,右寸关脉洪滑有力(玉女煎);右尺脉极弱(金水六君煎+金匮肾气丸),左手脉沉细无力(因为窃血综合症,左手血液大部分回到了胸腔)。
因为患者感觉有感冒症状时已服用过藿香正气液,表证已微。所以直接考虑上盛-下虚,肾虚水泛为痰。用玉女煎和金水六君煎合方,中午、晚上各配合服用一次金匮肾气丸。开了两付药,患者服用后感觉痰大为减少,咸味亦淡,咳嗽大为缓解,于是又到家对面北京同仁堂去配了三付药。吃完后患者来复诊,说三十多年来就这次咳嗽好得最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张景岳先生的学术思想解放前推崇的人还很多,研究的深度也很够,不知道为什么解放后的文献,鲜见有创建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医中之柱石,确非浪得虚名,很多处方都有神奇的疗效,不得不让人叹服。
有些咳嗽病症不效的治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让我反思,促使我进步的一些医案。
2009年冬天儿子咳喘,因为他以前得过毛细支气管炎,后来一年总要出现三五次咳喘,以前都是先发烧后咳喘,一般先用杏苏散合六君加冬瓜仁一类的处方解表,后来觉得咳喘症状缓解不了了,才上一位同学家的经验方:桔梗、重楼、胆星、细辛、川贝母、蜈蚣、甘草。这次觉得表证不明显,为求速效,直接就用了这个处方,咳喘算是基本控制住了,但是后来出现了低烧的症状,当时也没在意。
然后小孩被妻子带到外地去走亲戚,结果一下就烧到了39°C以上,而当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误服了清热药,导致后来寒战高热,最高达到41°C以上。
此案的教训在于初诊直接治在里面,而没有考虑外有表邪的存在,导致风寒不解而内陷,以致愈演愈烈。对于突然而出的新发症状,咳喘一类的症状更不用说,首先应该考虑有外感的存在,治疗应该先解除外感,或表里同治,才符合治则。医生常想着对症治疗,而不去思考病机,从而制定符合中医学原理的处方,这是很危险的,而且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
还有个病例,我是百治不效,也讲出来请高明者指点。患者是我的一个朋友,自己开中医养生培训公司,偶尔会请我去讲几堂课。有一次患咳嗽,服药甚多而无疗效,故专门来求我诊治。
患者男,37岁,体形偏瘦,属于典型的木型人。咳嗽昼夜均重,舌质红偏暗少苔,舌体给人一种偏肿胀的感觉。脉沉弦偏细偏缓。从体质、舌象、脉象来看,都貌似阴虚,夹有肝郁。但舌体偏肿胀,提示还是有痰湿这些病理产物的停聚。从偏细偏缓的脉象来看,患者存在气阴的不足。
别看我现在分析得头头是道,那是反思的结果。当时治疗简直百无一效。举凡常用的处方都用过了,都没效。我叫他也去医院做了检查,没啥问题。到最后真有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的感觉。患者坚持了一两个月,不见寸效,故最后放弃了治疗。
我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学识浅薄,经验匮乏。后来也常常想起这个病例,觉得此患者舌体肿胀以及脉象是辨证的要点。可能不仅体内有痰,而且夹湿是主要因素,这可能是舌质肿胀和偏暗的原因。现在发现四川这边这种情况挺常见,当时没考虑到这些因素。病人的气阴不足,无力将湿邪“表达”在舌苔上,所以舌苔没有出现白厚腻的情况,但身体里面还是有痰湿的存在。如果在疏肝基础上化痰湿,坚持一段时间,舌苔治疗出来后,再从养脾阴治疗佐以祛湿治疗。但这仅仅是个猜想,无法印证,深以为憾。(八味解郁汤调气也可)
我想谈一下我常用的一些治疗咳嗽的药,主要是治疗外感的,有些内伤的也可以用,但涉及不多。因为内伤咳嗽个人认为完全需要辨证,无巧可取。比如一个需要服用杞菊地黄丸治疗的咳嗽,把这个方剂每个药都讲一遍,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医生能认得到是这个“证”。
苏叶、前胡:这是从杏苏散里取出来的药对,因为药性平和,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后来看到赵绍琴著作里《汪逢春治疗湿温病十法》苏叶和前胡都在用,所以就用得更滥了。苏叶具有解表、除湿、和中、解郁等功能;前胡兼具解表、化痰的作用,以前某些地方缺贝母,还有用前胡代贝母的用法。而四川地区湿邪偏重,所以有时即使是风热的,少用点苏叶、前胡也可以,这与银翘散里用荆芥意义仿佛,但是必须配合辛凉或清热的一起用。所以在我的眼里,简直有点百无禁忌的味道。
柴胡、黄芩:这是从小柴胡汤里取出来的药对,具有疏肝解郁、和解少阳、清除郁热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使用这个药对,最好别是典型的温病或肝肾不足,柴胡劫肝阴,应该是相对于温病或典型肝肾阴虚患者而言的,因为就我的理解,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体现得出来。为什么小柴胡治疗咳嗽很万能?有一个说法,外感一般挟风,而风先入肝,柴胡、黄芩可入肝胆经祛邪,故此方治疗很多咳嗽有效,此说可备参考。当然内伤杂病的咳嗽此药对也很常用。
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独活、细辛、苍术、白芷等。外感风寒,咳嗽重浊的,必须选用这类药,不然外寒散不掉,咳嗽很难痊愈。麻黄兼具解表、止咳的作用,是很理想的选择。一般炙麻黄止咳作用强于解表,生麻黄两者作用都强。
李东垣有气虚麻黄配黄芪的用法,学了张景岳可以知道麻黄可以配熟地,当然阳和汤也是一个例子。于此可知麻黄的配伍还是可以很灵活的。既有风寒无汗,又有里虚证,随证配用就可以,不需要象许叔微那样先给病人吃小建中汤,再吃麻黄汤。可见治法也是不断发展的。桂枝可用于风寒误服清热药,导致内陷胸膈的,因为桂枝可以温胸阳,可以往外透发寒邪。
仲景和叶天士都这么用,所以风寒误服寒凉药而出现胸闷、咳嗽的症状,此药很对症,这种误治现在比比皆是,所以使用的机会还是多。其实只要是风寒的咳嗽,不一定非得用麻黄、桂枝,只要风寒散去,一般咳嗽自止,所以羌活、独活也无不可,特别是适合二药归经者。细辛化痰作用很强,只要运用得当,特别是在一派清热化痰药中反佐细辛,常可收意外之效。苍术、白芷祛湿作用强,适合风寒而夹湿重者。
清轻疏透药:这类药很多,如荆芥、防风、苏叶、薄荷、蝉衣、僵蚕、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这类药我的用法是小剂量用,大剂量就不是这个作用了。比如荆芥、防风剂量大点,就是偏于辛温解表了。银花、连翘几十克地用,就是清热解毒,治疗外科疮疡一类的用法了。
这类药我一般在5-10克间用,薄荷、蝉衣在3-5克间用。薄荷用量稍大,发汗作用还是挺强的,而蝉衣在3-5克间疏透、解郁的功能已经满足使用了。当然典型的银翘散证,银花是重用的,但我觉得10-15克也就足够了。
个人体会,临床上很多所谓的“热”,不过是“郁”的结果而已(温毒除外),根本不值得单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随证选两三味清轻疏透的药,“郁结一除,热即散开”(妙!)(痤疮的治疗也是如此!),所谓轻可去实,我觉得就可以指这种情况。
这类药除了银花、连翘,都有明显的疏肝畅气作用。常规情况下,有郁热的,可以微辛微温配微辛微凉,比如苏叶、荆芥、薄荷这样的搭配,这是我治疗“火热”的主要手段,而苦寒、甘寒常是佐用(尽管是一个“火热”证,但是治疗的重心并不在于重用苦寒药,而是侧重在升降斡旋气机,让结滞的气机转动起来,在此基础上稍稍佐以清热药即可!)。
板蓝根、大青叶、贯众:这类清热解毒凉血之品,一般用于肺热很重,有呛咳症状的,一般用量也不重,5-10克之间。常用贯众,因其本身具有一定止咳作用。
桔梗、炒杏仁;牛子、瓜蒌仁:用于合并便秘的咳嗽。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咳嗽而大便闭,必然“气”无下泄之机,反容易上逆冲击肺脏,所以轻者用桔梗、杏仁;重者加牛子、瓜蒌仁。如大便闭合并嗓子不舒服,用之更相宜。如果大便稀溏,则不宜用;但解起来不爽快,合并有湿热,可以用。这种用法,也是我治疗便秘的一个手段。
千金苇茎汤:这是一张很好的清化热痰小方。我常用芦根,此药可养脾阴,尤其合生谷芽一起用的时候,这是温病学中的用法。芦根可养肺阴但不滋腻,还有一定往外透的能力,可以止呕、利尿,所以芦根一药,兼具向外、向下的趋势,既能散邪又能清补。合生谷芽可养脾阴生肺阴,用了这个药,就可以减少滋腻之品,在湿气重的情况下用很合适。
冬瓜仁蔬菜之种子,具有明显的化痰作用,凉润而不滋腻,肺热有痰选用非常合适。苡仁健脾祛湿利尿化痰,也是一物而可针对咳嗽病症的多种病机。桃仁既能止咳,又能活血,瘀血不明显可换杏仁(注意!)。
此方是化除热痰的妙品,芦根、冬瓜仁常用30克,苡仁常用15克。大剂量使用苡仁确可化掉浓痰,但是需要配合补气补血之药,以鼓舞气化能力。薏米仁为历代妇科典籍中的妊娠禁用药,虽平常百姓将其与大米等同,但耗气-伤阴之弊,还是很明确的。桃仁或杏仁根据情况5-15克之间。
温胆汤:这也是我常用的一个化痰小方,经常与其他药合用。温胆汤兼具化痰、祛湿、畅气、和胃之功。偏于寒痰的,去掉竹茹,改加细辛、制天南星,这两味药化寒痰的力量很强,一般各用五克即可,效果很好;热性痰可选冬瓜仁、全瓜蒌、浙贝、胆南星、鲜竹沥等,用药技巧在于小剂量使用温胆汤,清热化痰的量稍微量重一些。
痰皆为阴邪,所以治疗热痰不宜一味使用寒凉药,稍佐一点细辛、陈皮、法半夏温燥一下,更容易化掉(妙!)。
瓜蒌皮:痰咳不爽用此药,兼具养阴、化痰两种作用。
川贝母、浙贝母:养阴润肺化痰用川贝母,且具有一定的解郁之功,所以此药外感咳嗽投之不宜过早,以免敛邪,一般4-6克吞粉。浙贝母用于热重而痰多者,湿热痰常用此药,比如甘露消毒丹中我常用此药,常规10-15克。
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止咳药我常用这三味,偏寒者用紫菀、款冬花各五克。紫菀兼具降气通便作用,咳嗽而大便不通考虑用此药。枇杷叶偏热的咳嗽用。这些药不宜重用,5-10克即可。
咳嗽涉及很复杂的病理,治疗起来一言难尽。唐步祺老为论述此病而有《咳嗽之辨证论治》一书问世,其治疗虚寒咳嗽部分是火神派的精髓,可师可法。我难望前辈项背,也不寄希望此篇文章能将咳嗽一病的治疗说清楚,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因为很多咳嗽对我而言可能都是临床棘手的难题。我只想写出自己的感受,成功的或失败的。阅读的朋友能有所借鉴,我就满足了。
往期内容简目
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方变通用法
李跃华治病用的是西医还是中医方法?
无意子谈抗生素、素食和癌症治疗
“二四平胃小柴胡”,一辈子只记住这几个方就够了
全国首创无症状感染者中药方获批
3天治愈一例反复四个月的小儿咳嗽!
中医养生随想
吴又可冒死救“瘟疫”
无意子:养生功法与气功区别
秦兆虎谈中医
秦兆虎:现代人的健康之路
秦兆虎医生创造的生命奇迹
陈瑞春谈临床常用的13张柴胡类方
研究50余年的心血,我运用经方的思路
民间大医董草原治癌思路和方法
挖掘民间中医:从绝症病人到中医高手,董草原亲历癌症的感悟
民间中医有抗病毒的秘方
新冠肺炎恢复期中药处方
精确到小时!运用中医理论10年前预测本次疫情结束时间!
道破天机:《易经》与《黄帝内经》里隐藏的生命真相
大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武汉民间中医救治新冠肺炎3000例,3天见效,无一死亡
什么时候该刮痧,什么时候该拔罐,什么时候该按摩?
河南通许县人民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流程
确诊和疑似病人全部康复,医院千名职工0感染!这家医院怎么做到的?
名老中医郭生白对瘟疫的治疗思路
青岛赵杰关于经方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初探
常用中药显著特性总结
常用300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
黄煌教授谈新型冠状病毒的经方防治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遇到广州中药……
董草原中医诊所:当前疫情防治之中医食疗
中医宋柏杉:对新冠肺炎中医治疗的思考(附疫情医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JT慢慢教-24
死证六条2-JT慢慢教23
死证六条-JT慢慢教22
少阴向愈-JT慢慢教21
少阴汗禁-JT慢慢教20
三阴篇的重叠现象-JT慢慢教19
少阴提纲-JT慢慢教18
吴茱萸的危险性-JT慢慢教17
吴茱萸汤与吴茱萸-JT慢慢教16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5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4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3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2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0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9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8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7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6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5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4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3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2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
龙博探宝-神药两助
龙博探宝-
三阴证
龙博探宝-龙家经方三个三
龙博探宝-伤寒论不可汗
龙博探宝-穴位化痰止咳
龙博探宝-桂枝汤临床经验
龙博探宝-桂枝汤和精神病
龙博探宝-原发性心肌炎
龙博探宝-心脏病食疗
龙家心脏八卦推
龙博探宝-简单打坐休息方法
龙博探宝-春温
龙博探宝-病毒性心肌炎
龙博探宝-桂枝人参汤
龙博探宝-虚劳
龙博探宝-桂枝汤治疗心脏病
龙博探宝-龙家“小儿发热”临床经验
龙博探宝-冬季流行感冒
龙博探宝-流行感冒问答
感冒咳嗽-苓桂朮甘湯
龙博探宝-丝瓜络治咳嗽
龙博探宝-预防病气桂枝人参汤
龙博探宝-食疗萝卜:咳嗽哮喘
龙博探宝-舌诊
龙博探宝-临床十八脉诊
龙博探宝-咳嗽
【胸痹】龙老师治冠心病第四
【胡椒猪肚汤】
龙氏八卦腹部按摩法
龙氏中医治疗小孩神和受惊的感冒发热
小青龙汤浅谈
小青龙汤李可临床经验
倪海厦老师谈SARS(非典)的治疗
卢崇汉:针对新型肺炎的中医治疗原则及卢氏桂枝法的分步应用
五苓散条文讲解-慢慢教笔记
柴胡桂枝汤
慢慢教笔记
感冒期間吃什麼?
苦酒湯
麻杏甘石汤医案
聽說感冒常用的葛根湯
一个台湾妇女-吃药期间,可以吃蔬菜水果吗?】
一个台湾妇女--温馨感的薯蓣丸
一个台湾妇女--个人式碎碎念的医案
第29节肾结石尖锐湿疣湿疹口疮
第28节吴茱萸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
第27节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第26节失眠栀子豉汤百合系汤承气汤
第25节猪苓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
第24节肾气丸真武汤糖尿病
第23节鼻窦炎失精肌无力皮肤痒前腺肿
第22节荨麻疹青春痘盲肠炎口疮拉肚子
第21节咳嗽痰饮方
第20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第19节中风麻黄汤青龙汤
第18节桂枝类方麻黄汤
第17节桂枝汤
第16节桂枝汤
第15节桂枝汤
第14节桂枝类方
第13节桂枝类方
第12节绞痛月经痛厥阴方补方
第11节假性近视手脚麻自闭症多动症
第10节三阴方
第9节太阴少阴厥阴方
第8节阳明少阳方
第7节JT影子脉太阳病方
方劑十日衝刺班-把脉
方劑十日衝刺班-五行符码
JT中医哲学
中医两张图开方
眩晕胆结石
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
调理亚健康体质的用药步骤(3)
调理亚健康体质的用药步骤(2)
五苓散补充及推扩用法
五苓散条文讲解_慢慢教笔记
柴胡桂枝汤_慢慢教笔记
痔疮的治法
王不留行散.排脓散.排脓汤
中医骨伤科用药简述
疮科用药简述.肠痈条文讲解
结束语
中风历节病篇附方讲解及条文
风引汤.防己地黄汤
头风摩散.矾石汤.崔氏八味丸
鸡鸣散.《千金》三黄汤
术附汤.越婢加术汤
《伤寒例》条文3.29至3.32讲解
中风及讲解
水病.小便(消渴)
水肿病的辨证
转气汤.心下坚.腹水的治法
理中汤.大补脾汤.转气汤
风引汤.防己地黄汤
中风历节病篇附方讲解及条文
历节(痛风)症状.病机分析
桂枝芍药知母汤.关节痛
千金防己汤.甘草麻黄汤.越婢加白术汤
水肿病的辨证
水病.小便(消渴)
水肿病与五脏的关系
治水病的重大原则与变通
水肿病.月经
血分病的成因与脉象
痰饮治疗原则.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疟病的定义与分类
疟疾常用药与针灸疗法
疟病辩证与治则
鳖甲煎丸.脾肿大
阴阳毒治法.鳖甲
四时八节.疾病发生时间
狐惑病.苦参.雄黄
百合病的治疗原则
《金匮·五藏风寒篇》
肝脏风寒与死葬脉
肝着.旋覆花汤
心中风寒.心伤与死藏脉
心虚.精神病
脾中风.麻子仁丸
有阳无阴.厥阳独行
漫谈《杂病例》
疾病产生的根源
薏仁.筋急
防已黄芪汤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胡希恕教授的经验
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
湿病用药原则—发汗不要太给力!
李东垣-通关丸.摄护腺炎
《桂本·霍乱吐利篇》开篇
糖尿病.肾气丸
五苓散.消渴
文蛤散.茯苓泽泻汤
半夏泻心汤VS心下痞
小柴胡加茯苓汤.淋病(结石)
糖尿病.消渴
消渴.寸口脉
消渴.趺阳脉
小便利.消渴
寒疝.大乌头煎
乌头桂枝汤主证.瞑眩反应.痛风
女人好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下利条文串讲
猪苓散.呕吐(渴)善后
四逆汤.小柴胡汤.呕吐
大半夏汤.胃反.噎嗝
大黄甘草汤.食已即吐
茯苓泽泻汤.文蛤汤
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
呕吐病类的分法
治哕前要处理的问题
小承气汤
栀子豉汤
“下利”的归类
条文讲解
柏叶阿胶汤方
通脉四逆汤方
麻黄升麻汤
干姜苓连人参汤
当归四逆汤的主证抓法
厥阴篇条文11.73至11.76讲解
瓜蒂散方
茯苓甘草汤方
少阴急下三条
条文11.44至11.46讲解
厥阴病漫谈
桂枝当归汤方.乌梅丸方
西岳真人灵飞散
生姜的药性补充
厥阴篇条文
当归四逆汤的推扩应用
乌梅丸证
彭子益.乌梅白糖汤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厥阴病的提纲
厥阴病喝水要小心
张仲景的扶阳思想
厥阴病的转归
厥阴病是寒热分裂的病
当归附子汤方
通脉四逆汤
四逆散
猪苓汤证
少阴咽痛六方概述
半夏汤的证.猪肤汤
甘草汤与桔梗汤
少阴下利的主证框架
当归四逆汤的名称定义
吴茱萸汤使用体会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使用
麻黄附子甘草汤
黄连阿胶汤
附子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
第十部分注释
条文10.19至10.21讲解
半夏茯苓汤方
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方
乌头桂枝汤主证.梦遗.败血症
当归生姜羊肉汤.厥阴血分
柴胡桂枝各半汤推括.走马汤.紫丸
阳明宿食病.大承气汤.瓜蒂散
《痰饮篇》结束.《水病篇》提纲
五苓散.茯苓饮
久咳不愈的治法
水病的分类与治法
痰饮治疗原则.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百合病.精神病
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石汤
百合地黄汤主证.煮服法
漫谈《杂病例》
胡希恕教授疾呼—风湿病勿火疗
四逆汤与桂枝汤
乌梅丸证
甘草汤与桔梗汤
胆结石.柴胡汤
白虎汤证
旋覆代赭汤
炙甘草汤证
大黄蟅虫丸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大柴胡汤主证与瞑眩反应
小柴胡汤的煮法
用经方的基本操守
大建中汤.花椒.脱肛
大承气汤.虚性便秘
头痛的分类及治法
猪膏发煎保养法
便秘的诊疗路数
大小承气汤补充
三承气汤主证对比
阳明病提纲
太少并病治禁
痞证类证:大柴胡汤证(续)
顽固胃痛治方:三合汤与四合汤
泻心汤系
结胸类证:太少并病
脏结证治禁与危候
无比薯蓣丸-薯蓣丸子方
癌症补养丸剂
肝硬化专题
大匠示人以矩.不能示人以巧
闲话肾气丸
用肾气丸的小技巧
肾气丸与糖尿病.山药
糖尿病不必降血糖
糖尿病.肾气丸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张仲景补药方的思路
虚劳的症候群
补药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则
现代人惨烈的饮食生活
柴胡龙骨牡蛎汤与现代疑难病
张锡纯治疗肠梗阻的方法
补中益气汤
益肝散&柴胡疏肝散之与抑郁症
躁郁症与美国人病
柴胡汤谱系之舒肝解郁概述
历史名方逍遥散
逍遥散的适用范围
救世主之与受害&加害者
怎样爱中医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柴胡汤.太古高文明的创造
小柴胡汤的加减
小柴胡汤辨证技法
用阳药的服药须知
少盐食会得心肌梗塞
高血压是可以根治的
糖尿病最适合的饮食
糖尿病怎么用药
怎么抓真武汤的主证
眼瞎.耳聋.喜卧.抖腿
不要莫名其妙有爱心
真武汤治退化性病
排胆结石最好用的药方之一
家常中失眠好用的方子
栀子豆豉汤的主证
日本人抓主证的方法
用的机会非常多的方
药方加减原则
苓桂术甘汤与眼疾
临床上要怎么抓主证
为什么人吃了当归会上火
川芎-久服使人暴毙
真武汤和高血压
孙思邈医书的读法
肾阳就是肾上腺的类固醇
萧圣扬老师的四句口诀
不以名利权势之心学中医
医术烂的乐趣
历代有名的滋肺阴的方子
癌症病人可使用的补药
咳嗽篇之小青龙汤的医案
治肺气肿的两个汤
小青龙汤的神奇瞑眩反应
清咽袪痰-射干麻黄汤
肥胖是一种阳虚而阴实的状态
以怕为动机去做事就已经在伤肾了
最基本的养肾的方法
五脏情志-肝-重新定义伤肝伤肾的心理的运作
能量血本无归第一的是好辩的人
止嗽散-温和好用的止咳药
我们自己怎么死会比较轻松一点
张仲景这本书就是写给家庭主妇看的
五脏六腑都会让人咳嗽
今天的退烧针打点滴就相当于古时候的下法
在自我疗愈的过程里你必须沉住气不要做过当治疗
莫名出汗怎么办
小青龙汤后续用方略讲
细辛不过钱!?
感冒病毒的医法西医一滴滴都不会
非典型肺炎其实就是麻黄汤系的麻黄证或者是大青龙证
夜晚打电动游戏加班或者跳游园舞蹈什么的都属于冬不藏精
交心肾——让你的阴阳成为泰卦的状态
每天你提醒自己说:我是健康的我是快乐的,意味着你不觉得你健康你快乐
在生活里面有蛮多机会会导演自己生病的
小谈人自身的疗愈能力
医生比宗教更能够轻易的去修改一个人的信念
血虚发热用当归补血汤.气虚发热用补中益气汤
阴阳两虚就先救阳
不要做中医的狂热者.我自己都没有在推广中医
中国的医者不太会用石膏.开药你千万不要开少
2.4.1.4真武汤主证是条文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振振欲擗地”。
2.3.2.8白虎加人参汤用人参来补津液
2.3.2.7张仲景用有限的非开悟者的智能去模拟开悟者可以做的事情
2.3.2.6桂二麻一汤让病邪比较稳定地排除
2.3.2.3烦与躁病毒抓住后脑勺的感觉让人烦
2.2.2.1.1练功夫问题引发的学习中医的动机探讨
2-1.2生机疗法略谈生机食品的利弊
2.1.1生机饮食与桂枝汤禁忌(一)服用经方的饮食禁忌
太阳篇条文讲解15《医宗金鉴》《医方集解》论桂枝汤
太阳篇条文讲解6.08-6.09
太阳篇条文讲解6.14.桂芍甘姜枣药性浅述
桂枝汤证的病机与治则桂枝汤的剂量与煎煮法
太阳篇-条-文讲解6.01-6.03
0.伤寒论慢慢教开讲寄语
第四讲1不满现实
第三讲对错难明国医史阴阳未定人世间
第二讲(5)生脉饮
第二讲(1)天地有情万物还相系是非无谓吾人岂独生
第一讲:得参体中用方识身外天--JT叔叔的中医基础讲座
《医非人人可学论》
瘦因吟过万山归——半个世纪从事医学的教训
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
李可:临床最实用的30个方剂
中医大家蒲辅周先生访谈录
小柴胡冲剂的20种用途
刘希彦:人类到底有没有可以治病的药?
跟着洋人学中医:海外华人寻找失传的飞龙脉法(上)
跟着洋人学中医:海外华人寻找失传的飞龙脉法(下)
《黄帝外经》如何理解补泻?
老子托梦给我说:“道”就是一个“程序”!
为什么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信?
生气后马上挽回损失的妙招
用民间偏方滚鸡蛋法:祛黑眼圈
国医大师张琪先生运用附子经验
没有病是被治好的
南怀瑾大师传授的七个方子
修行天机:吸收宇宙能量的奥秘
吃素与不治之症的自愈
吃素50多年,活到104岁,95岁还能指导手术的心脏外科医生
想要一辈子不得癌,就这三点: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天水答疑总汇7.10
什么是四勤一忌
如何理解信息水?
永免目患齿痛神方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方剂索引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为什么在欧美没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
中国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虚寒!
倪海厦-论生死大限
21天辟谷日记—新疆豹哥
治未病
东北和广东的人口问题
刘善人:好病方法
经方的前世今生
悬灸利水神效之法
人真的分等级?你知道自己在哪个等级吗?
人类意识能量级别的奥秘
什么人可以生二胎?
奇葩公司雅马哈
经络动画学习捷径
我学医的动机与目的
中国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虚寒!
琼瑤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
预约我的美好告别
75岁开始旅行,105岁考博士
田松:死亡是一种能力(6)
田松:死亡是一种能力(1)
素食主义的前世今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10-26
03-08
03-08
03-08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