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为什么坚信“食物相克”却不信你 你妈为什么坚信“食物相克”却不信你你妈为什么坚信“食物相克”却不信你

你妈为什么坚信“食物相克”却不信你

纵观妈妈们的朋友圈

总能发现一些关于“食物相克”的文章

哪几种食物又不能一起吃了啊

吃了会有不良反应啊......

那么,为什么你妈妈

总是坚信这些“伪科学”,却不信你?

因为你没有谣言“专业”啊!

这次科科就来讲一下“食物相克”

一篇搞定妈妈们的朋友圈!

“食物相克”上世纪初已被证伪

早在1935年,营养学界泰斗、南京生物研究所郑集教授就搜集了184种中国古籍及民间收罗历代流传的所谓“相克食物”,并选择了流行最广而民间同食机会较多香蕉与芋艿、花生与黄瓜、葱与蜜、烘青豆与饴糖、鳖与马齿苋、蟹与杮、蟹与石榴、蟹与五加皮酒、蟹与荆芥、鲫鱼与荆芥、鲫鱼与甘草、牛肉与粟、皮蛋与糖等14组食物。

按照普通膳食配合方法,将每组的食物同时喂养白鼠、猴各两天,猴不吃的食物(动物性食物)用犬代替。最后更择其最普通者,以人试食。在食后的24小时内,所有被试动物及人的表情、行为、体温、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正常,毫无中毒迹象。

这是首次通过科学试验来验证“食物相克”不科学。

现代营养学中也并没有“食物相克”的说法。2008年,兰州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也做了类似试验,受试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医理论中的药物“七情”倒是有相克之说,“十八反十九畏”也是大学中医课程中要烂熟于心的口诀,不过这是为了提醒药物配伍时需要加以注意,与食物相克说并没有关系。

你妈为什么坚信“食物相克”?

为什么“食物相克”的谣言屡攻不破,广为流传呢?究其原因,

其一可能是两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相互作用。

不同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和化学成分在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确实存在相互影响,这些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说来影响的是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并不像流传中说的那么可怕。

其二可能与食物寒热温凉搭配有关。

比如同属大热食物羊肉和大蒜同食,可能会上火。这种说法在中医古籍上被称为“食物相反”。但这远没有“食物相克论”说得那么严重。

其三可能是细菌感染。

比如霍乱弧菌经常污染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有人吃了不洁的水产品,又吃了另一种食物,导致疾病,这就可能变成了一组“相克食物”。

而第三种可能性是最大的。

五组“相克”食物大辟谣

1、柿子与螃蟹。

很多人从小就被告知,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否则可能送命。其实,螃蟹特别是河蟹难以清洗,又不太容易存放,如果没有彻底煮透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柿子含有鞣酸,与含高蛋白的蟹肉发生作用容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但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如果空腹单吃柿子,或富含果胶、鞣酸的黑枣、山楂、石榴等,也可能患胃石症。同理,柿子和牛奶也是常常被造谣的一对食物。

2、虾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网上传言称,虾含有大量“五价砷化合物”,维生素C会将其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即砒霜。

事实上,海产品含的多数是稳定的有机砷,极其微量的无机砷会很快代谢掉,不会跟维生素C反应。

另外,我国鱼类砷含量标准是0.1毫克/公斤,而砒霜摄入100~200毫克才有致命危险。也就是说,合格的水产即便吃10公斤,再加上足够多的维生素C,也不会中毒。

3、菠菜和豆腐。

谣传称,豆腐含钙,菠菜里含草酸,两者一起吃会形成草酸钙,容易得结石。

事实上,大部分叶菜如油菜、小白菜、苋菜等都含有草酸。钙和草酸结合形成的沉淀物最后会排出体外,并不能进入血液。

当然,这一反应会降低豆腐中钙的利用度。炒叶菜前焯水,去除一部分草酸就可以解决了。

4、鸡蛋和豆浆。

据传,豆浆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抑制蛋白质消化,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事实上,大豆中的确含有这一物质,但豆浆一定是煮熟了才喝,蛋白酶抑制物被灭活,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更何况,豆浆本身就是高蛋白食物,蛋白酶抑制物如果依然存在,肯定会影响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这跟鸡蛋一点关系都没有。

5、豆腐与葱。

小葱拌豆腐是最常见的凉菜,但有人说,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会形成草酸钙,破坏钙质。这与豆腐和菠菜的谣言有点类似。

事实上,小葱中的草酸含量本来就比很多蔬菜都低。而且,即使结合成草酸钙,也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远比吸收了草酸后通过肾脏排出健康。

几种“相克”要提起注意,及时就医

生活中,有一些所谓的“食物相克”,其实是和身体发生了“反应”。

一是乳糖不耐受。

个别人群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蛋白,主要表现为胃不适及荨麻疹等。乳糖酶缺乏与种族、遗传、地理环境有关,超过95%的亚洲人都存在乳糖酶缺乏。这些人单喝牛奶都会腹泻,这时候如果碰巧跟别的什么一起吃,就产生了这些“相克”现象。

二是过敏现象。

包括海鲜过敏、花生过敏、鸡蛋过敏等。理论上讲,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

三是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2。患者无论吃了什么,都有可能产生腹部不适,并因此怀疑存在食物相克。

这提示我们

吃完东西出现不适

短时间内不能自行缓解

应该及时就医

而不是以讹传讹

来源:

科普中国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