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
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
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很多人都知道,秋天要煲红豆薏仁粥啊,可以健脾祛湿。可好些人吃了却没有什么效果,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你搞错啦!
薏仁红豆粥是广为人知的治湿邪最好的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非薏仁和红豆莫属。
但很多人在煮粥的时候用错了豆子!
很多人煲薏仁红豆粥用的豆子是这样的:
正确的豆子其实是这样的:
先来说说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
1、形状不同
红豆比较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
2、颜色不同
红豆表面为暗棕红色,而色实紫。赤小豆有红有黑,红如朱色而发光,黑如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
3、质地不同
红豆容易煮烂,赤小豆即便泡过之后再煮,也是久煮不烂,吃着比较硬。
4、功效不同
红豆能疗饥,不能利水祛湿,吃多了会败血。赤小豆才有利水祛湿的功效。
看见了吧,二者的功效完全不一样,红豆薏仁粥用对了赤小豆,才能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用成了红豆,可就起不到祛湿的效果啦。
特别提醒:
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接下来,说说赤小豆和薏仁
赤小豆
又名红豆、赤豆、红饭豆、米赤豆,禀秋燥之气而生,色赤入心,下行而通小肠。
【性味和归经】
味辛、甘、酸,无毒,气温而平,入脾经、心经、小肠经。
【功效】
通健脾胃、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治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
【注意事项】
赤小豆专利下体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体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也。
通俗地讲,赤小豆的利水,利的是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肾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痰饮眩悸,以及水走大肠引起的水湿泄泻等证。而因脾虚水肿引起的湿应以健脾为主,不宜强调利水。
【禁忌】
1、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赤小豆。
2、被蛇咬者,百日内忌赤小豆。
3、尿多之人忌食。
4、不可久食,久食令人黑瘦结燥。
秉金秋之燥气而益肺,肺气治则下行,故主下气。久服轻身益气,湿行则脾健而身轻,金清则肺实而气益也。
【性味和归经】
甘、淡,微寒,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及脾虚泄泻等。
利水祛湿,正确的熬制方法
(特别强调:豆子用赤小豆)
准备同等分量的红豆和薏米,洗干净后,红豆泡两三个小时,薏米泡一个小时。
先煮红豆,煮开后,添一些凉水,再煮开后,再添凉水,容易熟,也比较香。
等红豆煮开花后,放入薏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熟。
除了食疗,按摩也可以祛湿
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10-26
03-08
03-08
03-08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