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公众号”
订阅,有
复旦DMG实验室
互联网创新创业沙龙
咸肉说
第四锅
|徐子涵
台北市市政顾问、智慧城市委员会委员
英国开放街图基金会贡献者、
TEDxTaipei讲者
公开演说和摩托车骑行遍布四大洲
2012年发起CodeforTomorrow「编程明日」计划
干货萃取
123
每位嘉宾
页PPT
秒PPT自动翻页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图文分享
15年实践开放创新之路
开放其实是要来突破一个限界的
讯息脉络与资源脉络,分为大世界和小世界
放开去尝试很多东西很简单,但要非常久才能收敛成一个模式
什么是
政府开窍会议?
谢谢在场的各位嘉宾,很高兴有机会来上海参加这次活动。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这十五年来我是怎样做开放式创新实践的,重点介绍一下取得小小成功、产生小小影响力的一些例子。我现在在台北市担任市政顾问,也在台北市做智慧城市委员会的委员。
2015年大家都在用微信对不对?而2003年的时侯还没有微信,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你的掌上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运算机器,到底它可以帮助你做什么?
因为我喜欢骑摩托车,这些图就是从那时开始用手机在台湾省道一号拍的,从0公里到400公里依次拍下来,然后上转到网络。当时上传到网络要花很多钱,而我做这个事情,其实是透过一个互联网的载具来帮助我观察整个社会、经济、地理以及我所喜欢去的地方。
在这段旅程中,虽然是从很个人的角色出发,但是我在思考怎么才能改善这个环境,于是我先从了解这个环境开始,选择了一个非常personal(个人化)的交通工具(摩托)。
这个是11年前在意大利,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那个时候小弟还非常非常年轻(do妹说:所以标题应该是“小鲜肉到咸肉蜕变记”嘛?哈哈哈哈)。
我毕竟是在台北市的交通范围内行动,要怎样突破一个想象的界限,开放其实是要来突破一个限界的。台湾岛这么小,绕一圈才一千三百多公里,你怎样才能骑出一万公里,而我就是把整个台湾都骑完了,能骑的都骑完了,就这么简单。
这就是当时的一个GPS轨迹,后来这些轨迹就成为台湾开放街图(OpenStreetMap)的一个基底,一个路网。
在这个时候,你可能想说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陆地的角度来看,开始看看海洋可以做什么事情。所以我就跑去了一个神秘的岛屿,环岛不好玩,因为岛很小,环岛只有22公里,于是我租了一台水上的摩托车和一台船,把岛绕了一圈。
在这过程中我观察和用数据装备累计出来的数据,成就了2008年的这一辆小小的卡车,这个台卡车叫胖卡(PUNKAR)。
这量很可爱的车,其实是大众早年的车。这辆车就是把一些像我们这样具有宅宅特性的人,
在闲暇的周末时间,
丢到车子上,送到不同的地方,把资源带进偏僻的乡村,把观点带回城市,就是做这样的事情。
这台车,后来变成了一个计划,有趣的是这台车的三个创办人都姓徐。这台车想要达到以下目标,透过数位体验实现自我照护。因为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数位的领域这么的蓬勃发展,而数位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怎么通过一套模式,让这个事情真正落地,让当地人可以用数位来服务和照顾自己。
所以我们在各个地方到处巡回,比如庙里、车库、轻工厂、学校等。电脑可以找像华硕、MSI这样的品牌来做一些赞助。所以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场合是非常跨年龄的。
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或者是接触的对象,有东南亚的移民,有一些年轻人,有一些比较资深的公民。
在2009年之后,我们累计出车2531次,服务超过600个单位。就是说大家平常都喜欢出去玩,玩的时候可以培养一些方法跟技能,然后慢慢收录成这个计划,把这些技能和方法贡献给社会,累计旅程超过五万公里,五万公里是相当远的距离了。
那这些经验到了2009年遇到了一个真实的挑战。最近刚好在墨西哥湾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台风,我们怎么运用开放式的创新来做防救灾这类事情?
灾难时有发生,台湾每一个夏天都会遇到台风。在2009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台风袭击了整个台湾的南部,那个时候我们想做一些事情。
过去那辆胖卡的经验让我们发现,载地的讯息的脉络与资源的脉络,其实分为大世界和小世界。
大世界就是传统由上而下的进行资源分配体系,小世界就是像我们通过微信来做一些事情,像腌do鲜这样的活动,慢慢地集合、集结,做成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发现,事实上在灾难的前线也会有这种状况,因为当时台风刮到台湾南部,通讯是断掉的,我们有一些热血分子希望要为社会做一些好事情。
你可以看到这张图是传统的讯息扶助模式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想知道哪边的桥断掉了,哪边发生了事情,哪边被水淹了,哪边没有干净的自来水,这些讯息都很混乱,不容易取得。
所以我们当时做了一件比较特别的事情,
我们把之前跑过的600多个单位集结起来,把政府正确的数据,比如供水,供天然气这样和底层相关的数据,通过社交媒体慢慢地发出去
。我们当时是成立了一个紧急应变的小组社群,然后被征召到不同城市的灾防中心来做这个事情。
为此,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甚至把这些讯息、数据发给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新闻,其实后来数据都是透过我们来整理的。那次的经验我们觉得非常非常的好,因为你跑过这么多的旅程,认识了这么多人,而当大家面临灾难时,你要不要做一些事情,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当灾难大规模来临的时候,对任何政府单位,对任何组织而言都是很难处理的,所以既然我们累积了一些人,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像上海SODA大赛这样的事情,我们甚至在平时就可以做,在城市的领域就可以做,比如说像“编程明日”(CodeForTomorrow),明天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努力在今天得以解决。你可以写一些程序,来解决明天的问题。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办的活动还蛮多样的,包括不同的公单位、私单位等。然后当你把这些议题散出去之后,你总要收到一些具体的东西来解决真的问题。那怎样解决真正的问题,怎样培养你的知能,其实需要系统性的方法,所以也需要有深入学习的课程。
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方面先开放自己的心态,看看社会上有什么样的问题,做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当大家真的要做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技能、缺乏专业性还是不行的。你很热闹,但是你没有办法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们开始办一些“政府开窍”系列会议来弥补这种不足。“开窍”的英文叫Smart(智慧),但我们想把它翻译得俏皮一些,有点像“腌do鲜”这种味道,所以我们就办了一系列的政府开窍会议。
这是在新北市消防局办的这样一种会议,效果还蛮好的。
你可以看到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来参加会议。左下图这位白发苍苍的女士可不是70后而是40后,其中还有慈济的医生和消防队员等。这是一件很酷、很真实的事情,所以我们通过活动,慢慢建立信任,然后发现大家手上到底有什么问题,然后用数据来看这些事情。
在这一两年之间
我们总结出了一个套路。开放发展或是开放创新看起来这么美好的话,总要一些套路和技法。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如果我们是中医,你要望闻问切,要有一些流程,经过征象检验如果觉得这个人要接受疗程,那就走疗程,到比较严重的时候,就要动手术。
你可以看到,通过过去做的这些事情,我的经验就是要放开去尝试很多东西是很简单的,但通常要累积非常非常久才能收束成一个模式。我从喜欢旅游开始,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2015年,我都不敢说我真的在OpenInnovation开放创新做出了什么成就,但至少这一路走来,我透过碰到的问题总结出了一些收敛的经验,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谢谢!
问答摘录
--请放马过来吧--
「吃货提问」
您觉得大陆
与台湾的的移动互联网有什么区别以及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咸肉接招」
简单分享一下与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有关的一些东西。有一个Message,你就会看到有韩国的玩法,也会有日本的,也会有大陆的,也会有美国的,有一些香港的服务其实在台湾也有。所以我觉得最不一样的就是,你在台湾可以遇到很缤纷的结构,也就是在互联网的服务跟情景上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有时我们也会说自己很分裂?拿出来一个APP,有时候是日语的,有时候是汉语的,有时候是英文的,这个状况在台湾特别明显。
「吃货提问」
开放创新的界限突破有什么样的风险,您有什么样的经验来保持开放创新的持续性?
「咸肉接招」
开放创新这个东西,一定是先开放再拥抱再收敛,放多少取决你自己本身有没有资源、网络和时间,所以我觉得开放创新这一个事情,你如果一开始没有很好的问题意识或者需求意识就去大开大放,这个东西可能做一段时间就做不下去了。过去十五年来,我都是用周末的时间在做这个事情,每次我都会给自己设一个时间点,比如我花三个月
玩一玩
这个东西,如果觉得没有第二个人或者第三个人想跟我玩的时候,那这就可能是我的问题,也可能是环境的问题。但是有一些东西真的要发展出来并真的收敛出一些成效,要花的时间成本是很大的,估计要花三年。所以像CodeForTomorrow就是三年,三年就到一个阶段。做法就是这样的,可能会失败,但失败很正常,失败就是为了遇到下一个缘分。
我的回答,您还满意吗?
记得打赏哦~
客官请留步
现在切换到萌萌哒模式
要不要再多看两眼咸肉萌大叔呢?
必须的啊!
小编:请注意那一撮萌萌的头发(⊙o⊙)哇
大叔:我只想做个安静的萌大叔
画风突变
这种场合怎么能少了老石呢
自动脑补字幕:让我们干了这杯腌do鲜……
-谢谢观赏-
谁最抢镜?
是什么鬼?
腌笃鲜,一道江南的家常美食。将咸肉、鲜肉和春笋,先用烈火猛攻,再加小火慢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荤素咸鲜的冲突熬成了一锅活色生香的和谐。
“互联网+”赋予了传统美食全新的味道。70后咸肉+80后春笋+90后小鲜肉,三款食材,跨界混搭,经过120分钟的dododo,知行合一,兼容众包,熬出一锅不知道是什么鬼的“腌do鲜”!
关于腌do鲜
“腌do鲜”:一名复旦教师的互联网“本帮菜”
不想做冰激凌的腌do鲜不是一锅有温度的汤
听说复旦顶楼的一个房间里正在大煮活人
【鲜do家】
复旦大学
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
郑磊|刘新萍|郑拓|任雅丽|高丰
熊久阳|王潞涤|吕文增
关文雯
张博浩|
蔡城城|
朱晓婷|周楠树
李洪克|孙文平
|吴旻蔚|梅欣萌
【合do社】
指导单位: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
场地支持:上海市闸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视觉设计:麦明德设计事务所
互动支持:复旦大学移动数据管理实验室
创客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OMNILab
摄影支持:九枚摄影平台
摄像支持:小林囧一记
报名通道:社团365
推广支持:松宁驿站
视频剪辑:李群辉
技术支持:复旦科教
直播通道:目睹直播
微信上墙:31会议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07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