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掌上微云南关注我们
“掌上微云南”您最值得关注的云南微信公众平台!
夏日的几场雨落地后,有经验的菌农就早早起来了,背上背箩进山找菌子,鸡、松茸、老人头、青头菌、牛肝菌、羊肚菌、竹荪、灵芝、白参菌、白灵菇、猴头菇、茶树菇、大红菌、块菌、金耳、奶浆菌、鸡油菌、扫把菌……松林里厚厚的松叶下就是菌子们的家。把草和松叶撩起来,哪里有菌窝,捡菌人们都了然于胸,如同逛自家菜地一样。早晨,当大多数人刚从梦中醒来时,他们已收获了价值数千元的野生菌。在这个季节,他们划山为园,守卫着自己的领地,因为那一片片藏着菌窝的大山,在他们眼中,长的那可都是钱,是一家人一年的主要收入。
捡菌人:普寸仙(峨山下玉塘村)曾一上午捡了价值六千元的干巴菌峨山位于哀牢山北麓,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是云南松、高山松等针叶林混交林,很适宜野生菌生长。每年立夏后伴随着雨水来临,菌子就开始出头了,其中,以干巴菌的名头最响。据统计,每年峨山菌农采摘的各种野生菌有16吨之多,收入高达四五千万元,平均每户菌农四五万元。
双江镇桃李村委会的下玉塘村离县城14公里,车程约半小时,一路上记者听村民们说,这附近的松林山地满山都是干巴菌。普光军和普寸仙夫妇9年前分山到户后慢慢成了有名的干巴菌大户,一年光采菌季的收入就有五六万元。听说记者一行专门来看菌山,普寸仙便带上背篓和木锨,领记者上了她家45亩的“宝地”,“出菌子的季节,夜里都要有人值守,不然容易被偷采。”普寸仙说,最高产的时候,她一上午就能捡拾价值6000元的干巴菌,普通的时候也有四五千元的干巴菌。普寸仙介绍,刚出的干巴菌要掌握正确的采摘办法,沿着土平平割下,留下根在原处让它自然生长,它就会像韭菜一样再长出一茬,每年可以收3次。“小心那块地不要踩,全是刚出土的干巴菌哦!”一听这话,记者老老实实地跟着普寸仙踏出的路线亦步亦趋。刚出土的干巴菌呈黄褐色,老熟时变成黑褐色,有一股酷似牛肉干的浓郁香味,得名干巴菌。最新鲜幼嫩的干巴菌最适宜生吃,记者尝了一下,果然别有一股清香。普寸仙对于鉴别干巴菌有自己的一套见解,黄芽燕喙为嫩,灰白转黑为老。经过多年历练,她已能判断出干巴菌的生长规律,什么时候干燥需要人工浇点水也要注意,半天生半人工的“养殖”并不需要多么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和实验研发,于山民而言,这就是所谓靠山吃山的道理。下山途中,在省城昆明读书的女儿打来电话问自家山上干巴菌的情况,普寸仙喜笑颜开说,刚摘满了一篮子,你这个月生活费有了!
【吃菌心得】菌子舂着吃更有味峨山人野生菌菜肴的做法也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烧、炒、煎、炖、蒸、扒、焖、酿、滚汤、凉拌、挂糊炸等样样俱全。峨山县城旁鑫源饭庄的施洪学就是一个辨毒、采购和吃菌的专家,干巴菌炒青椒、鸡炒青椒、鸡滚汤、青头菌滚汤、北风菌滚汤……全都难不倒他。干了十几年的餐饮,他对菌子的烹饪有自己的一套,猪油混合本地黑菜籽油先剁碎小米辣、蒜瓣、花椒入锅炒出香味,再以干辣椒或者青椒爆炒,也可将菌伞部分包入剁细的肉末,油炸成菌盒……不同的菌子单独做一道菜,既保持不同风味又不会因材料生熟烹饪需求不同而夹生导致中毒,而峨山特有的“舂菌”,花椒、辣椒、盐3大件配料必不可少,配以其他提味的佐料,更是彝族的秘制风味。
捡菌人:起国昌(南华云台山)承包的菌山松茸一窝窝出去年菌子上市的时候,记者就曾到过起国昌家南华县龙川镇云台山村委会他宜武村民小组,这里离城里约20公里,云台山群山环抱,山头众多,林木葱翠,溪流潺潺,是理想的野生菌产地。吃过早饭已经8点了,相比其他天不亮就出发的采菌人,起国昌已经晚了不少,但他并不担心,和那些“打游击”许多山头跑的采菌人相比,起国昌有自家的“菌子山”,他们村小组共有64户人家约200多人,每家都分有一个山头,有些村民外出打工,每个山头每年1200元,3年一付,起国昌家承包了3个山头。穿上解放鞋,披着化肥袋改成的雨衣,背着背篓,这是他们一家人进山的装备。头一天的雨水让整个山林生机勃勃,跟随起国昌上山,一开始还有小路可走,但很快行走就开始困难了,面对眼前的乱树枝,必须要低头才能前行,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没走几分钟,记者已经满头大汗,累得虚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而起国昌则如履平地,每相隔几米远,他就会停下来等待记者。他家的山头盛产松茸,记者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看到了几窝松茸。在枯叶杂草下,几棵松茸像一把把没有撑开的雨伞一样露出湿漉漉的小脑袋。起国昌半趴在地上,用手指插入松软的泥土里,慢慢从根部把菌子起出,然后用周围的枯叶杂草重新在远处覆盖。“菌子多的时候就要拿个专门起菌子的竹板,从底部起菌子,否则菌子一旦断了就不值钱了。”起国昌告诉记者,这种没有开伞的菌子属于一级品,如果开伞了就相对较老,容易变质,保存时间短。一般菌子能保存3天左右,当天采了就要卖掉,往外地发货需要放到泡沫做的保险盒里,里面还要放冰块,这样到了收货地才不至于变质。【吃菌心得】凉拌松茸是一绝南华较为有名的野生菌餐馆有彝山菌宴、华泰龙、喜洋洋等。吃法也各有特色,如冷拼“迎客松”、土司干巴菌、松茸炖乳鸽。凉拌松茸、块菌、腌制沙老包、刷把菌都是南华人生食野生菌的大胆尝试。
捡菌人:何水仙(马龙大斗把必村)每天一早大家一起去“捡钱”“起床啦!赶紧的,‘捡钱’去啦……”凌晨5点多,马龙县大庄乡大斗把必村村民何水仙一骨碌从床上翻起来,朝丈夫吆喝着。她口中的“捡钱”其实就是“捡菌”。34岁的水仙人如其名,长得水灵,打小出生在大斗把必村。她随便洗了一把脸,拎起提箩,拿起丈夫为她“独家定制”的专业捡菌铁爪,直奔后山。马龙的野生菌,名声在外,由于立体气候明显,植被茂密,境内菌类丰富,素有“春尝甜荞、夏食菌子、秋赏农景、冬品药膳”的美誉,境内各类野生菌以青头菌、鸡枞、牛肝菌、干巴菌、鸡油菌等为主。半个多小时的步行,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水仙顺利抵达了村后的大平午丹山,一路上遇到了好多村里的“捡钱人”,大家热情地互打招呼,争先恐后地直奔丛林间,每个人的心愿都是“但愿今早大有收获”。雨过天晴,各种野生菌如春笋般冒了出来。清晨六七点的大庄乡大平午丹山渐渐亮堂起来,空气清新,满眼翠林,鸟鸣山涧,走进植被完好的松树林,踩着松软的草地,仿佛能闻到一股野生菌的香气。“你要有耐心,眼睛要尖,在树丛和草地上,看到松叶凸起来的地方,就要注意了,这些地方很可能就躲着菌儿!”30多年满山转悠的他们,脑海里已深深记得菌窝在哪里。“这个山我知道的菌窝不下百处,哪里会出什么菌子我们一清二楚。”9点多下山时,村口已有好几拨菌贩在等候了。水仙和好姐妹叶玉香从每年的五月底至八九月份,两个闺蜜靠捡菌子平均能挣两至三万块钱。【吃菌心得】现捡现加工更美味去马龙捡菌,其中出菌率高的地方诸如马鸣、旧县、马过河等乡镇山林,只要有心上山都会有收获,因为一天到晚菌子都会冒出来哦,当然清晨的要多一些。捡到野生菌后,可以把菌子带到周边农家乐帮忙加工,当地人会帮你挑选能吃的给你炒、烩、炖汤食用。
捡菌人:穆翠菊(昌宁四角田社区)走,到四角田吃菌子宴去“走,到四角田吃菌子去!”进入雨季,这句话成了昌宁的一句时尚语。每到下午或周末,或者是有远方客人来,大家就会相邀一起,到离县城13公里田园镇四角田社区采菌,然后再到农家乐吃上一顿“菌子宴”。记者选了一个雨后的早晨,跟随到四角田与菌子大户、也是菌子的“经纪人”穆翠菊大姐到山里“探营”。“过去想都不敢想我们这树林怎么会这么值钱。”走在小路上,热情的穆大姐一路不停地感叹:“我们家去年卖菌子就卖了10多万元。”“我们这里的野生菌的种类非常多,主要的有干巴菌、白牛肝菌、红菌、鸡油菌、奶浆菌、青头菌等。”到了树林,穆翠菊大姐一边熟悉地找自家林子里的“菌窝”,一边笑着说:“我们去看看前面茶地里的鸡出没出。”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她家的茶地仔细查看,发现已有两个鸡塘子出了好几朵鸡。穆翠菊一边小心翼翼地挖着鸡,一边得意地告诉记者,我家做的油鸡拌上秘制的辅料再用香油炸干,非常美味。这个鸡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呢,让大家都知道了我家地里有鸡、四角田有鸡、昌宁有鸡!”【吃菌心得】大红菌炖鸡能补血说起野生菌的吃法,穆翠菊如数家珍:“白牛肝菌,可炒着吃,也可以用来煮鸡吃;干巴菌炖鸡蛋也很美味;这大红菌的味道也很特别,用来煮鸡吃非常香,汤红红的,按照传统的说法是补血的,我们这边女人生孩子都会给煮这种鸡汤……”
Tips咋个捡菌儿●装备树枝、镰刀、钩子等,用于抓地面上的松叶、杂草,遇到树林密集,树枝间有蜘蛛网可以划一下。最好准备雨衣,这样在幽深密林间可以自由穿梭,一定要穿长袖衣服、运动鞋,以防被树枝荆棘划伤或崴脚。●窍门1捡菌子眼睛要“尖”,不但要用眼看,还要会手里拿根棍子去刨,有的菌子就躲在松毛叶子下面,而且跟树叶子长得特别像,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看到树叶子凸起来的地方就刨一下,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看你会不会把握了!捡到一朵青头菌,很多时候在对头方向还有“对头菌”可捡。2颜色太鲜艳的菌子不要捡,在桉树下的任何野生菌都不要捡,因为基本都是毒菌。被虫子咬过的菌子也最好不要,虽然有村民说被虫子吃过的菌子没毒,但也不能全信哦!3鸡枞怎么捡?鸡枞菌常生长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山路边、玉米地里。鸡枞出头的“窝”下,必有一种类似白蚁巢结构的土块。不扰动它,第二年它还会在原地方长,这就是“鸡枞窝”。统筹杨茜春城晚报记者李继升高大正蒋琼波崔敏通讯员吴再忠冯孝忠摄影报道
作者:头条号/春城晚报
掌上微云南
新媒体合作方式:
电话:1582513099718987712149
邮箱:550689959@qq.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07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