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吃不好体质好,现在吃得好反而体质差原因竟是...... 以前吃不好体质好,现在吃得好反而体质差原因竟是......以前吃不好体质好,现在吃得好反而体质差原因竟是......

以前吃不好体质好,现在吃得好反而体质差原因竟是......

为什么吃得好体质反而差了?青少年健康发展报告总结出十二大原因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

没运动时间缺锻炼场地吃得不均衡孩子身体怎能不弱?

为什么生活条件更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更差?调查发现,

缺乏户外活动和锻炼是核心因素

,而导致这一原因的出现,则是一个多方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吃得不对、不健康也是造成体质健康下滑的因素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归纳了以下12大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不利因素。

生活环境改变户外活动减少

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趋势,日本著名学者小泉英明等脑科学家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的“运动刺激缺乏”和随后的“运动刺激不当”是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重要的生理原因。另外,脑科学研究认为,脑的发育过程存在一系列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与之相适应,人的生长发育同样具有关键期和敏感期。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后天的身体机能发展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获得必要的外界刺激,如果外界刺激不能满足这些需要时,就会错过生长发育的最佳机会,人体的某些身体机能就永远得不到充分发展。

《报告》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建设中高层公寓式和农村城镇化聚集定居形式的推进,客观上限制了居住者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大大减少了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同时,交通日益发达,出行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化,也导致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节省化,大大减少了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运动刺激。

二、吃得不对吃得不均衡

人们整体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代表整体上吃的正确和健康。《报告》认为,西方快餐文化盛行,过多高能量物质的摄入,导致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直接引发青少年肥胖症的增加。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科学的平衡膳食结构没有建立,洋快餐的误导,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成为青少年食物的主要成分,加上活动量和活动强度的减少,近十年来,过剩性营养不良是导致青少年肥胖不断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根据广东青少年健康促进与体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徐焰教授2019年针对广东地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情况,广东比肥胖(3%)更普遍的是偏瘦的学生,其比例达到了53.29%。

徐焰调研发现,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只有69%,“经常”或“偶尔”在晚上学习后吃宵夜(包括食品和滋补品)的为55.58%。

三、过度保护的隔代教养

《报告》认为,中国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教养方式的变化,溺爱、娇生惯养等不当的教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近三十年来,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改变了现代家庭的结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带来了教养方式变化。有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近五成0—6岁的儿童接受隔代教育。在北京,有70%左右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除了无节制满足儿童食物摄取的需求,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对儿童的过度保护。出于安全考虑,儿童被限制在家庭内活动,户外活动得不到鼓励,以致儿童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造成严重的运动缺乏。

四、学习压力大时间不够用

徐焰教授2019年针对广东青少年课业负担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平均每天用于写作业的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的小学(5年级和6年级)约占三成,初中生超过五成、高中生超过七成。而教育部等9部委发布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中:“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重不相符。

而徐焰针对广东青少年睡眠时间的调查则显示,周一至周五,每天平均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的约为50%,初中生约为20%、高中生只有大约5%。广东青少年睡眠不足的现象与教育部规定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存在较大差距。全国同龄学生的这一数据分别为小学生77.5%、初中生50.7%、高中生15.7%。

而且,生理学研究表明:睡眠是少年儿童生长的主要时段。只有在晚上22时至凌晨1时的深睡眠状态,人的生长激素才能大量分泌,才能最有效激活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五、上课大量使用电子设备

徐焰说,以前老师上课都是直接用粉笔板书,现在老师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设备,使用投影仪放映PPT。本来学生健康的用眼环境应该是在自然阳光的环境下,但由于老师上课都用PPT,所以经常还要将窗帘拉起来。加上课余时间,学生超过6成去补习班,超过3成在上网和打电子游戏,孩子们到接受自然阳光的环境更少,长时间都在盯着电子设备,长期如此,对学生的视力必然带来影响。

六、社会对体育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报告》认为,由于普遍存在体育教师职业不被重视,教师接受在职培训、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少,知识老化、技能消退,导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严重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调查发现,个别学校体育教师缺乏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看轻自己的职业,消极怠工,缺乏进取精神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创造性工作思维,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国家政策的学习非常滞后。

接受徐焰调查问卷的老师中,75.59%的体育教师抱怨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徐焰说,很多校长能够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但是因为考核的指挥棒,以及要在资源、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取舍,所以在体育方面体现出来校长不够重视。

不少观点认为,现在学生的家长都能意识到体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只是迫于升学压力而无暇顾及。但从徐焰调研广东的情况来看,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根据调查,广东有28.61%的学生回答父母不希望自己参加体育锻炼,原因是:怕受伤、怕影响学习。学生家长对体质健康认识缺乏,家庭教育偏差也成为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因之一。

七、电子游戏抢占了闲暇时间

《报告》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国青少年一代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一代更喜欢从网络获得信息和快乐,比较容易沉溺虚拟时空甚至发展为网络成瘾。基于网络的游戏、阅读、交友成为青少年闲暇的主要方式,久坐不动的静态生活习惯逐渐形成。

八、国家政策措施没有按要求落实

事实上,近年来,为了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相关措施,但很多都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比如,《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便没有落实。此外,为了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

但由于缺乏监管,该项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九、体育教师数量不足

我国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学校规模的制约,学校只能保证语文、数学、外语等考试科目的师资,存在严重的结构性体育教师缺编现象,大量学校的体育老师是兼职的。

场地限制严重影响锻

徐焰等在对体育教师与管理人员问卷和座谈调研中发现,89.93%的学校都存在体育课被其它学科占用的现象;69.48%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缺乏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不过,经过深入的分析,徐焰发现,体育课被其它学科占用,主要是因为场地不够而导致的被动占用。

徐焰介绍,调研显示,体育课被占的比例大约在8%,虽然很普遍但是被占用的并不多,而这些被占的情况,多数是因为下雨,学生没有室内的场馆可以开展体育活动,便只能留在课室内。

“这也是为什么每天1小时锻炼很难保证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个学校一两千人,你没有场地去哪里跑?怎么跑?”徐焰说。

十一、

体育课程和考试项目设置不科学

调查发现,有50.23%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教学方法存在问题,48.36%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徐焰说,通过对一线的观察和调查研究,他发现无论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还是中考项目,还是日常的体育课教学大纲,都属于应试教育,为了应付考试搞一阵风式的练习,无法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也无法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你扔一个铅球,实心球,来一个立定跳远,测试完了之后,小孩他会有兴趣去练吗?有兴趣去玩吗?我们的课程设置,考试项目的设置是不是可以考虑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

十二、

缺乏健全的事故责任分担机制

《报告》认为,对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没有契合的法律规定,教师、学校担心承担巨大赔偿责任,是制约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最重要因素。与此相应,调查发现,许多学校明令禁止攀爬、体操、耐久跑、游泳、足球等体育项目的开展,而这些项目,尽管有一定危险性、对抗性,但却恰恰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有益、有效。

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赢动少年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青少年体育运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