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房里的产妇,真正的弱势群体 中国产房里的产妇,真正的弱势群体中国产房里的产妇,真正的弱势群体

中国产房里的产妇,真正的弱势群体

不想错过我的推送?

右上角···菜单

,选择“

设为星标

每天8:30准时推送

时而严肃时而笑岔气的干货Bing陪你吃早饭

DrBing|深度

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麻醉科副教授胡灵群曾经感慨说:

中国产房里的产妇,属于弱势群体。

产房里的狗血故事,我们听了实在不要太多!要多狗血,有多狗血!

中国式产妇悲剧,一是(听说生的是女儿后)

不管不顾

,简直反人性。

不让剖,不让麻

这都得花钱!

不让剖,是因为,你万一生了个赔钱货,你还得赶紧给我家接着生,别耽误我抱孙子!

不让麻,因为麻出来的孙子,不够聪明你赔得起吗?你忍忍不行吗?

当我Bing得知,

无痛分娩普及率只有10%

的时候,我是愤怒的!

你确定这个数据不是开玩笑?

在发达国家,无痛分娩已经普及。

美国约80%左右。德国基本是100%。

生娃到底有多疼?

2017年8月,在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孕妇马茸茸从五楼分娩中心坠楼自杀。在跳楼前,她因为

忍受不了疼痛而多次瘫软在地上

马茸茸的死使得再也没有人能准确知晓,她最后一次进入产房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究竟是什么样的疼痛会让开朗的她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在知乎上,问题“

顺产到底有多痛

?”下面有2262个回答。

有人说,痛感最强的时候,“

感觉整个小腹那一圈的腰部被大锤狠狠地碾碎了

”,也有人写到,产房“像一个杀猪场,嚎叫声此起彼伏,

很多声音不像是人类能够发出的

如果你们“有幸”去过产房,一定见过这样的景象——

痛哭呻吟、哀嚎遍野、仿佛人间炼狱。

状态好的还能在地上走一走爬一爬,状态差的,估计连哼哼的劲儿都没有,就像像一条条案板上的鱼,

生与死只能取决于助产士和医生的指令

有医学研究者曾做过一个针对母亲精神状况的调查:生产5年后问产妇对分娩有啥印象。大部分人说,不记得了,

只记得疼

。其中17%的孕妇在梦里曾梦到疼痛的情况。

疼痛,作为一个恶性信号,牢牢地植入了每个产妇的大脑。

美国人设计了一个疼痛衡量体系,他们将疼痛按照级别划分为10级。其中,用一把刀将中指从中间切开的疼痛指数是9.2,而自然分娩的指数则为9.7〜9.8。

而事实上,

分娩痛属于内脏性的疼痛,

相对于躯体痛,更难忍受。

产痛源于宫缩和宫颈口的不断扩张,那是一种有间隔性的放射性腹痛,不仅局限于下腹部,还会蔓延至腰骶部及大腿根部。仅仅

潜伏期就有平均8小时,而进入快速进展期的时段,疼痛会更为剧烈。

在医学疼痛指数里,

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排在第二位。

研究还发现,

中国人产程比欧美妇女长。

但是最特么匪夷所思的是,所有人骨子都认为:

疼是理所应当,不疼才是奇怪!

我们之前在

《女人爱生闷气,注定活不长》

里就说过这事儿,中国人最大的优良传统也是最大的思想毒瘤,就是

生娃哪有不疼的

别人都这么生了,

你有啥矫情的?

咬牙忍一忍就过去了。

一直以来,

剧烈的产痛都被人习惯性的视为正常过程而被忽视。

但是其实,任何疼痛,包括产痛,都是传达危险的信号。

中国产科麻醉学组副组长徐铭军说,从麻醉学来看,一些痛是“

”,提示疾病隐患,一些痛是“

”,不提示病因。

产痛就是一种‘坏痛’

,它会让一些产妇吃不下,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很多人对分娩产生惊恐,甚至不想生孩子。这种

‘坏痛’应该给予缓解

生孩子疼,有缓解的办法吗?

当然有了啊,无痛分娩就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我们现在说的无痛分娩,一般指的都是

硬膜外无痛分娩,是世界上最认可的、效果最精准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硬膜外技术真的可以完全无痛吗?

专业人士认为无痛分娩最理想的状态是

能感到子宫收缩,但不痛

在美国的一项报告中,大约有12%的产妇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后仍觉得疼痛指数大于3,这其中,刚开始觉得有用、随着宫缩增强又觉得无效的占6.8%。也就是说,对于剩下的

88%都有显著的阵痛效果

,算是非常不错了。

在中国也是差不多的数据,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

89%的产妇可以得到满意的全程无痛分娩

而在民间,大家都比较直接,硬膜外的效果普遍被产妇形容成“

从地狱到天堂

这个技术很难吗?

真不难

,跟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技术类似,但用药量只是后者的几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但是很诡异的是,直到今天,

我们对无痛分娩的误解仍然很深

,很多人的认知感觉还停留在上世纪。

网上调查,生孩子为啥没选无痛分娩,一般网友回答的理由有四。

1)担心打麻药对娃不好

2)会延长产程

3)会增加剖宫产率

4)贵(不在医保范围)

但中国发布的《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6版)》已经提出:“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潜伏期开始椎管内镇痛

并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延长第一产程。

而关于对娃不好的传言,硬膜外是间隙注入药物,不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相比较于口服、肌注、静脉等用药

反而是更加微量、安全的

也就是说,这些

莫名其妙的担心都是扯

一直以来,我们全社会的共识都认为

消除疼痛是多余

的,或者认为那只是医疗特需服务的内容。

关键还是理念太low。

事实上,中国的无痛分娩技术最初起步并不算太晚。

1963年9月,北大医院的医生张光波为67名产妇做了硬膜外分娩镇痛,用的药物是低浓度的普鲁卡因。但随后不久,浩浩荡荡的WG开始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分娩镇痛和重症监护的技术才又重新起步。

到了如今,重症监护室几乎遍及了全国每家二级以上的医院,但无痛分娩的普及率呢?

竟然啥变化!难以置信!

为啥?因为要看病房里躺的是谁——

产房里是产妇,属于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是啥意思?就是自己说了不算。躺在在产床上,

产妇可能连个人都算不上。

尊严、自主权更是没有。

你想打无痛?可能有

一堆家属有一堆理由等着把你怼回去

在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之后,网上出现了大量无痛分娩的科普文和痛批婆家冷漠老公直男癌的爽文,很多女人幡然醒悟,尼玛竟然有无痛分娩这么好的东东?

以后生娃一定要用,谁敢拦着,老娘就手刃了他!

然鹅,你们知道无痛分娩最关键的一环是什么吗?

是麻醉医生。

中国现在有多少麻醉医生?

八万多。

中国麻醉医生还缺多少?

三十万。

所以,即便是一个拥有自主权的产妇,所有家属都全力支持你无痛,

你确定你能找到麻醉医生给你打无痛吗?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1万个患者对应2.4个麻醉师,我国这个数字

仅为0.5

无痛分娩从实际操作上来说,技术门槛其实并不高,

但是对人力的要求却非常高

——女人生娃往往

没啥时间规律可循

快的话两三个小时,慢的话一两天的也有

麻醉医生一旦接了这个活儿,就必须24小时待命。

有些综合医院虽然有无痛分娩的业务,但

麻醉科就这么几个宝贝金疙瘩

,还要紧着开胸开颅、器官移植、骨科手术等大型手术,剖宫产也要靠麻醉医生来保障,加上无痛人流、无痛取卵等舒适化医疗的开展——

无痛分娩?emmm抱歉了朋友,且等着吧。

更麻烦的是,有产妇体型和腰椎曲度变化等复杂因素,

无痛分娩成功率并不是100%,常年开展的医院成功率也在90%左右。

本来医患关系就紧张,病人对医生误解就很深,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失败的,没效果,

麻醉医生难免遭到投诉,

一天胆敢来上一例,还不够头大的,纯粹吃力不讨好。

所以现在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情况很可能是——产妇从进入产房就要求打无痛,但等

孩子生下来麻醉医生还没到位

。这不是我bing在讲笑话,而是每天在各大医院真实上演的情景。

那麻醉医生为啥这么少?最大的原因,还是

麻醉医生的收入

,一言难尽。

之前我bing就在网上看过一条新闻:

山东齐鲁医院的住院医生自杀

,他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往静脉里推了人生中最后一支丙泊酚。

这个社会的变迁和影响,总是一环扣一环。

年轻医生的高负荷和低收入,麻醉医生的巨大缺口,

当你躺在产床上忍受剧痛的时候,也许才能感受到。

北京公立医院做一次无痛分娩的费用在800〜1000元,撇除监护等相关费用,无痛分娩本身的费用在200元左右,其中,麻醉药物的费用有130元。

最能体现麻醉师本身价值的技术费用只有70元。

这还是在北京,基本是全国上限了。

从医院的角度来讲,相比于大的紧急抢救手术,简单费时的无痛分娩很难体现经济效益——

对医院来说不划算啊。

所以综合医院的麻醉科都不太愿意进行无痛分娩的推广。

从医生的角度来讲,

知乎上一个麻醉医生曾感叹:

同类型的(麻醉项目)咱们比一比,无痛胃镜肠镜人流之类的室外麻醉

不存在失败,10分钟一个,

做完就走没啥后顾之忧,也不用写复杂文书,俩人一天能做个二十多个,

完全是碾压了无痛分娩的工作量和待遇。

相比之下,硬膜外无痛分娩这烫手的山芋医生都不敢接。

尽管已经有了很多医学证据支持无痛分娩是安全的,但是产妇苦于各种原因没办法选无痛、又忍受不了疼的,怎么办?答案是很大一部分

最后都选了剖宫产

在大城市的

妇产专科医院

国家卫计委要求降低剖宫产率

的压力,情况还相对好些。

但是综合医院就很难做到了,很多

综合医院的剖宫产率高达50%

,基本都是拉一刀了事。

产妇怕疼要剖,而剖宫产花项大、利润高,基于各方面情况,大部分

综合医院的医生自然是顺着产妇的心意走。

你要剖,那就给你剖呗,对医院来说,

做一例剖宫产手术比做一例无痛进项好太多,也更可控。

而现在,随着国家开放二孩政策,很多人生娃的时候是要给自己留后手的,但

剖宫产再孕会导致发生胎盘植入问题的增加。

一旦出现胎盘植入,产后容易大出血,子宫切除的风险很大。

这些剖宫产的风险就只能

由产妇自己承担

相比于公立医院的“消极怠工”,私立医院则显示出了比较大的热情——因为私立医院

不受定价的限制

呗,自然有开展的积极性,有钱赚为啥不做。

所以如果你想无痛,又不差钱,考虑去私立生娃也算是一条路。

关于无痛分娩在中国的推进难,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过去,咱医院的医疗条件、技术水平不行,产妇只能靠忍,

现在咱有钱了也有条件了,为啥还要让产妇忍呢?

你要说国家不重视行业不给力吗?行业也觉得

很冤枉

无痛分娩中国行

在16年跑了大半个中国,一帮子麻醉大咖巡回做学术推广,

没有哪一项麻醉技术能有这么大阵势的学术推广。

观念的陈旧,信息的错位,麻醉医生的缺位,经济效益考量

等等,其中的原因确实很复杂。

《天空的另一半》中,作者无奈地写道:「

孕产妇的投资,不可能跟其他种类的卫生工作一样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在中国现行的公共政策评价体系里,在医学上的推动,

降低死亡率

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比如疫苗工作、传染病防控工作等等,这些能降低死亡率的工作受到的重视和舆论影响就大的多。

相比之下,

硬膜外技术最大的益处是提升一下女人生娃的舒适度,和“保命”比起来,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但真的不重要吗?我们人类文明的推动史,不就是一个矫情史吗?

越是脱离了基本生存需求,越矫情的需求,就越是高文明的象征啊。

用李银河的话: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

中国无痛分娩的普及率从1%到10%的提升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可以预见,

随着认知的推进、关注度的提升、大众对技术的认可,无痛普及率的高速攀升指日可待。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推荐阅读

《智商税|人有多绝望,钱就有多好骗!》

《我在硅谷的教(鸡)育(娃)选(经)择(历)》

素材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无痛分娩:从1%到10%

,公众号:

偶尔治愈。

今日团品

未屯系列图画书

用图画书来教识字?正解!这套暗藏玄机的图画书

寓教于画

,汉字都藏在机关里。

联系情境,

从字根偏旁出发让娃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还能锻炼娃的想象力、提高审美哦!

详情请看这里。

疯狂学校全三册

风靡全美的原版初章书来啦!作为最受美国娃欢迎的低学龄章节书,这套疯狂学校非常适合实现娃从绘本阅读到文字阅读的跨越!而且这次bing帮大家找来的是完整版,入全三季还能立减100元!

详情请看这里。

|这是DrBing公众号|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作微信】

广告:

yhlberry,开团bernibong

本周团品

中粮每日藜麦混合麦片

好吃不长胖的东东哪里有?这款藜麦片可以考虑下哦!营养美味,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助力体态管理!做主食方便快捷,一分钟搞定营养早餐;做零食美味解馋,独立小包装开袋即食!

详情请看这里。

特宝儿二合一桌式画板

要不要给娃配置适合自己size的小家具?这款轻松变身小桌的画架了解一下!黑板+白板双面带磁,功能多到你眼花~而且收纳方便、组装轻松,工艺细节各种贴心。更棒的是价格比某宝旗舰店美丽太多啦!

详情请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