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治疗者对患者的影响 055︱治疗者对患者的影响055︱治疗者对患者的影响

055︱治疗者对患者的影响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第三点,治疗者对患者的影响。

今天我讲的内容有点毁三观,不过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是伊森·沃特斯所写的《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书中介绍了厌食症在中国香港的兴衰史。

有一位李成医生,他是专门研究厌食症的学者,他介绍了厌食症是如何从美国城郊的中产阶级社区的家庭传播到香港的,展示了传播过程的真实面貌。

在香港,厌食症初期它是一种罕见病,它主要表现出来的是躯体的症状,肚子疼、不舒服、肚子胀、没有胃口。那在美国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病,它最主要的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惧,以及对食物的异乎寻常的迷恋和压抑。

随着西方明星和模特儿成为全球魅力和吸引力的标准,还有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在全球的传播,厌食症在香港就开始蔓延,病患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它的症状,越来越与美国厌食症患者的症状相似,从躯体的症状逐渐转化为对于肥胖的恐惧,对于食物异乎寻常的迷恋和压抑。

香港厌食症的“症状池”发生了变化,本土化的症状消失了,演变为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相一致的,和美国厌食症患者相一致的那种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这个厌食症的症状是被引导的,症状是被医生所塑造的。

我们要思考,我们对患者的态度就决定了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患者。我们认为患者家属会投诉,他真的会投诉。我们认为他会很快康复,他可能真的就很快康复了。我们认为他会死,他可能真的会很快死亡。

我们都知道一个罗森塔尔效应,就是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那是相互塑造的

。这个罗森塔尔效应也叫做期待效应,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两人提出来的。

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学校拿到了全体学生的名单,经过他们的抽样之后,就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名单,告诉校方说他们经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个名单上的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他们尚未在学习当中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名单是他们随机抽的。非常有趣的是,在这个学年末的时候进行测试,名单中的学生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了很多。

研究者就认为:这是由于教师期待的影响。由于老师认为那些学生是天才,是好学生,因而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期望,在上课的时候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你很优秀。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就更加倍的努力,因而能取得好成绩。

所以说期待效应就完全符合我们中国所说的那句俗语: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也就是说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相互塑造的。

那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其实也是互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他们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塑造和影响的

。这就让我想起新月派诗人卞之琳在《断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以我们看,人与人之间是互为背景,互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我们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那就让我产生了思考:我们内心里面对患者的期待是什么呢?我们的期待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患者和家庭现实,我们内心里那个无形的期待会塑造患者和这个家庭有形的临床现实。

在保罗所写的《当呼吸化为空气》那本书当中,有这样一个描述:一个手术团队要做一个Whipple胰腺癌手术切除术,这个手术时间很长,要站九个小时。当时有个叫玛丽的医生,她是在做助手,开腹之后,玛丽医生冲出手术室,跑到走廊里开始哭,在心里祈祷:我太累了,上帝呀,一定要让他有转移呀,一定要让他有转移。为什么?因为一旦有转移了,他们就会进行缝合,手术就会取消,她就不用站九个小时了。结果,癌症果真转移了,手术被取消了。她的内心不断被这种愧疚所侵扰,痛苦不堪,以至于失声痛哭。

那我们也曾在网络上有这样的个案,有个上大夜班的护士,他在内心里祈祷:那个长期的病患啊,一定要在小夜班死,一定要在小夜班死,千万别死在我班上。

我并非说患者的癌症转移和死亡是由医护人员的恶意祈祷所致。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去审视一下我们内心里面对患者、对患者家属的期待是什么?我们的期待有可能会塑造他们在临床当中的现实行为。

(整理者:张伟再整理:李春)

唯一支持方式:转发、转发、再转发!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