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粥还是喝牛奶 不过是萝卜青菜的事儿 吃粥还是喝牛奶 不过是萝卜青菜的事儿吃粥还是喝牛奶 不过是萝卜青菜的事儿

吃粥还是喝牛奶 不过是萝卜青菜的事儿

中国有个医生,叫张文宏,疫情期间发表了很多意见,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张医生也因此成为网红,名声大噪。

开始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张医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然而最近,却因为他的一番关于吃粥还是喝牛奶的言论,让他和网民陷入一场口水战。

社交媒体上,舆情也有些撕裂。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持己见,或对张医生口诛笔伐,或为张医生仗义执言。

张医生的原话是这样的

“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长得胖,长得瘦,喜欢不喜欢吃东西,这段时间他的饮食结构,你要超级重视。”“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在中国,说话是要注意的,因为中国人最善于在一个人说话的字里行间看出问题来。

张文宏医生的话也不例外,被看出了问题。

如果张文宏医生只是和朋友聊聊天,顺便给朋友一些建议也就罢了。但张医生的这段话偏偏是在一个讲座上说的,而且流传甚广。有心人便难免从中看出“问题”来。

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人从他的话语中能够看出他“崇洋媚外”。

“崇洋媚外”曾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帽子。

记得在那段特殊的十年时间里,“崇洋媚外”和“里通外国”、“卖国求荣”差不多成了同义词。

一个人一旦被扣上这样的帽子,剩下的便只有被打倒,甚至还有被“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可能。

张医生的这段话,我反复看了几遍,觉得在其中“不吃垃圾食品”、“高营养”、“高蛋白”、“充足的鸡蛋”等说法上,实在看不出张医生有“崇洋媚外”的意思。

可能事情就坏在了“牛奶”和“不许吃粥”上。

但如果说提倡喝牛奶就是“崇洋媚外”,我又不大认同,因为牛奶实非为外国人所专有。

据信,唐代名医孙思邈是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牛奶治病的人,他说:“牛乳,老人煮食有益。”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牛乳,老人煮粥甚宜。”

可见粥和牛奶还曾同锅相煎。

同是明代刻印的《本草经疏》也记载:“牛乳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故主补虚馁,止渴。”

可见至少

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人开始喝牛奶了。

外国人喝牛奶的历史和中国人喝牛奶的历史大概也不相上下。

但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真正把牛奶当做食物,差不多都是近

100多年的事儿。

这有赖于两大发明——冰柜和巴氏消毒法。而这两样东西,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传入中国。

如此说来,因为张文宏医生提倡早餐喝牛奶,就说他是“崇洋媚外”似乎也于理不合。

那么“早餐不许喝粥”是不是崇洋媚外呢?

张医生只说了“不许喝粥”,但张医生并没有否定其他中餐,你完全可以煎鸡蛋、蒸包子、吃豆浆油条。

可见“不许喝粥”和否定中餐、崇洋媚外也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如此说来,张医生的说法是不是一点毛病也没有呢?当然不是。

我也是中国人,我也有从别人说话的字里行间看出问题来的习惯。

在我看来,张医生的问题在于,他的话说得太绝对。

无论如何,他不应该说“不许喝粥”。

要知道,中国人喝粥的历史比喝牛奶的历史不知道长了多少倍。中国人对粥普遍接受的程度,要比牛奶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据说,粥在中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

唐代令狐德棻主编的《周书》中有“皇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说的可是喝粥是从皇帝开始的。在中国,什么东西一旦沾了皇帝的边,立刻便身价倍增。

可见粥在中国人眼里有多重要。

在中国,粥不但可食用而且可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说“粥可实五脏六腑之气,且能逐热,一饮汗尽,二饮热去,三饮病已。”

粥既然如此重要,文人墨客自然不吝笔墨,苏东坡就有“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的诗句,形容他喝豆粥时因为粥的味美而欣喜若狂。

南宋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各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把食粥可以延年益寿的好处大大地夸赞了一番。

而且早餐吃粥更得到李时珍的隆重推荐,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细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意思是每天早起吃一大碗粥,空腹时胃较虚,粥极细腻,与肠胃相宜,是调理饮食的绝妙办法。)

由此又可见,粥这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非世界上任何其他族类所能理解。

张文宏医生一句“早餐不许吃粥“,细究起来,还真有点犯了众怒。

首先是,人家认为你张医生不应该一竿子打翻所有的粥。

中国的粥那可是有讲究的,大米粥、小米粥、黏米粥、高粱米粥、玉米碴粥、红豆粥、绿豆粥、南瓜粥、地瓜粥等,有没有营养?吃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些应该问营养师,但他们可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家常便饭。

如果你说单纯吃这些粥没有营养,那么在粥里加上瘦肉、鸡蛋、海鲜、干鲜蔬菜、各类补品药材,熬成数十甚至上百种粥,你总不能说它们全都没有营养吧?

中国人有多少人吃过或者至少听说过皮蛋瘦肉粥、八宝粥、时蔬粥、香菇鸡肉粥、柴鱼花生粥、红糖黑米粥、鱼肉蛋黄粥、红枣南瓜粥、香葱碎肉粥、银鳕鱼山药粥、虾仁砂锅粥

瑶柱冬菇鸡粥

等等上乘之粥?这样的粥,蛋白质大概比牛奶也少不了多少。

所以张医生从医生专业的角度,确实不应该说“不许吃粥“,而应该说建议大家吃营养丰富的粥。

张医生这样说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生活水平较高地方的人,对于早餐吃什么东西,可能会有选择的余地。但不要忘了,中国还有贫富差距,还有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不然政府也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搞城镇化。

有些地方,有些人,还比较贫穷。早餐吃粥,可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你不许他们吃粥,他们能吃什么?他们可能吃不起和买不到牛奶和面包,那怎么办?

记得小时候,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一天能吃上一顿干饭已经算是不错了,吃粥是大多数人的生活记忆。那时候有一句歇后语:“吃干饭泡凉水

喝粥的命。”可见人们对能吃上干饭是何等的羡慕,能吃上干饭的人比只能喝粥的人命好。

能吃上粥,便已经可以度日,有些人是连纯粹的粮食粥都吃不上的,还要瓜菜代,就是以野菜或蔬菜代米做粥。

贫穷不仅限制了人们的想象,更限制了人们的消费能力。对于处于贫困状态只能吃粥的人,你总不能像晋惠帝一样问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当然,在人们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的今天,特别是在张医生居住的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早餐喝牛奶的人可能会有很多,但我相信,吃粥或其他食物的人也大有人在。

吃粥还是喝牛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二选一的问题,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注意营养均衡就好了。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树大招风“,张医生现在成了名人,说话千万要小心。

如果是我说”不许喝粥“,大家会当做笑话,一笑了之。但张医生成了网红,又是现在名满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物,说话就不能不注意了

当然,对张医生,大家真的不必苛求,因为他是医生。医者仁心,张医生是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提点健康饮食的建议,既是本分也出于好心,相信他绝无“崇洋媚外”的主观意愿。

但同时,大家也不要急着为张医生洗地,他的那句话,乍听起来,让一些人确实会觉得有点刺耳,但过两天,人们就忘了,还会记起张医生的好。

两造都稍安勿躁,相安无事就好。

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就是萝卜青菜的事儿,为什么非要把它们弄得泾渭分明呢?

本人也喜欢喝粥,早餐一般都是小米

+大米+燕麦片+加地瓜+绿豆煮粥,外加一个鸡蛋,偶尔也会吃牛奶+花生+坚果+麦片+饼卷青菜,不土不洋,不伦不类,然而乐在其中。

&&&&&&&&&

微信公众号——野趣斋乱弹录

敬请扫码或识别二维码关注。

坚持原创,及时更新,

不负厚爱。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