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是一个很讨厌的东西,湿气大的人,胖、精力不足、口中发黏,甚至能造成皮肤长色斑或扁平疣、手气脚气、大便粘、长期的白带或者妇科炎症等。
日常食物中清湿气最主要的就是薏米、红豆了,
这两者都是食材中「渗湿」的代表者,帮助人们在湿哒哒的芒种节气里,把湿气拒之体外。
「薏米」有话说
说到祛湿,薏米可谓食材里的大神了。而说到薏米,大都知道它性寒,不能长期用。本草的古籍里有这些描述:
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
——《本草正》
薏仁味甘淡,性降而渗,利水。所以
薏仁的「祛湿」是从下而祛的,湿气排除的渠道主要是二便。
吃薏仁后,二便增多,甚至可能有腹泻现象,都是正常的排湿现象,只要排便后神清气爽就好。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
——《本草新编》
这里对薏仁的评价尤其高,不仅祛湿,而且还不损耗「真阴之气」,且对用量并没有严格的说法,可以「安全放心」的食用。尤其提到的是,最宜「湿盛在下」,所以,这些「湿」薏仁能轻松对付:
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痹痛、小便频繁、大便不成型、阴囊潮湿、白带异常
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
——《本草经疏》
虽说薏仁是「祛湿神器」,但并不是人人适用,用对了才好。
所以,这些人要躲开薏仁:
小便量少,发冷抽筋,脾胃虚寒,孕妈妈(醒目!不适合哦!)
市面上常见的是白色的薏米,还有一种红薏米较少有,之前只在台湾的一些高端健康餐饮店会提供。
最显著的特点是颜色的不同,红薏米呈黄褐色,且保留了种皮,维生素B群与纤维质较完整。
红薏仁具有调整免疫抗过敏的功效,是高蛋白质含量之谷类,薏仁脂含量高,具有消水肿,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而且已被证实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作用,可预防青春痘与皮肤粗糙老化现象的发生,并能减少和淡化色斑。
「红豆」有话说
我们常说的红豆,是胖胖的圆滚滚的那种,通常用来做甜品,容易煮成豆沙,豆香明显。
但中医提到红豆,则是瘦瘦的赤小豆。
赤小豆和红豆是两种色泽接近,长相却不一样的干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
虽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却有区别,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
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赤小豆虽好,但也不能随便瞎吃,来看看本草大拿李时珍的一段话:
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血渗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
——李时珍
赤小豆是逐津液、利小便的,所以
如果原本就尿多或便秘,在适合祛湿的时节作为常规养生喝一些就好,不要当成神药天天喝喝几个月。
血虚的人也不要喝太多,不然血就更虚了。
薏仁红豆这样吃才对
关于怎么吃薏米,这只说一个「常识级」吃法——薏米赤小豆汤。但做法经过改良,祛湿效果也会更好。
食材:
赤小豆35克,红薏米35克,红枣适量。
做法:
1、将薏米与赤小豆洗净提前泡发(约十二个小时)。
2、泡好的薏米和赤小豆放入锅中,大火煮开。
3、等汤煮沸后,加入红枣。
4、转中小火慢炖,至赤小豆微开花熟软即可食用。
加入红枣,能平衡薏米、赤小豆的寒性,温养脾胃,又起到调和的作用,避免渗湿过头,损伤津液。
关键还有红枣天然的香甜,不用另外加糖了。毕竟好吃也是很重要啊。
关于薏米赤小豆汤,还有两个常见的误区:
1、一直煮就会煮烂
现实跟想象总是会有差别呢。一直煮其实很难煮烂,我试过煮俩小时,中途加水,一直都是沸腾的状态,糊锅了还不烂。
2、煮开花了就没效果了
如果是发汗或者催吐,通常不能久煮,取轻灵上扬的意味。但薏米赤小豆的祛湿,是向下的渗湿,主要通过二便排出湿气,「煮开花就无效」的观点有待商榷。
3、只能喝汤不能吃豆
豆子和薏仁的药效大都在汤里,但并不意味着吃豆子吃薏仁就会生湿气。如果爱吃汤料的话,完全可以喝汤吃豆。不爱吃的话光喝汤也很好。
所以,如果喝了薏米赤小豆汤,觉得没效果甚至不舒服,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然后再改良一下做法试试看!
高品质的红薏米不容易买到,
所以健康商城里配了一粉红薏米赤小豆枣片组合。
红薏米来自贵州产区,品质在中国大陆算是顶好的了。现在还送枣片,更添补气养血。
赤小豆薏米组合(送枣片)
¥38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页面
戳,祛湿气要煮对啊!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24
03-08
03-08
03-08
04-12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