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宝妈们在群里讨论坐月子吃什么好,比较多人推荐的是小米粥,说养脾胃。
但有的宝妈说,不知为什么,她喝小米粥就泛胃酸。
说实话,我对小米养脾胃的说法也存在质疑。
生在广东,我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小米,后来上大学,才听北方的同学说喝小米粥好。
在网上搜索,有的认为小米性微寒,有的说性凉,也有的说性温。
曲黎敏教授里《从头到脚讲健康》说,小米,黄色,性温,黄色入脾,多吃养脾胃。
而我的老师强调过好几次,小米是寒的,不宜多吃,特别是不要在早上吃。
对于各种不一样的说法,我也疑惑了,于是开始溯源。
首先,小米是怎么来的?
据说:
“7000多年前,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
作为三皇之一、部落首领的炎帝神农氏,是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为了找到充饥治病的东西
,神农氏遍尝百草,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他还是不停地走,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山山岭岭,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上苍。
这天,神农氏走到了黄河流域的北方大山坳,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这个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粟籽雨”:霹雳啪啦的栗籽从天而降!
神农把这些好玩意捡回去种植,就结出了狗尾巴草。神农氏播种下去的狗尾巴草,经过漫长的驯化之后,终于收获出可爱的“粟”,就是小米。
收获来的粟,要放在石磨盘上去碾。石磨盘是当时流行的碾米器具,样子很像现代人玩的滑板:长度在半米左右,带有三四个矮足。把粟放上去,拿古代擀面杖(磨棒)使劲地擀,直到粟壳脱落,金灿灿、黄晶晶的小米就露出来了。”
石磨盘和石磨棒是新石器时代的器物,2012年,这些神秘的磨具在河北张家口蔚县出土,所以,蔚县,就是目前已知的小米的最早发源地。
小米竟然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是神仙好物啊。乍一听有点神话色彩,但至少可以肯定,
小米是在北方生长的
。中国北方干燥寒冷,所以它是种植小米的好地方。到公元前500
0年左右,中国中北部的人们依赖小米作为主食,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小米是中国北方的主食。
以下是《神农本草经》对粟米(小米)的记述: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粟》:“粟米,即小米。﹝气味﹞咸,微寒,无毒。”
可见,
小米性微寒,有清热解渴,调和中气,治脾热胃热之功效,不适合气血两亏及身体寒湿重的人吃
事实上,人凡是食用寒凉之物的,都易致胃生寒酸。例如虚火者如果服用沙参,胃也必生寒酸。
只要是身体寒湿重,身体经常出现这疼那疼的毛病的时候,是不能将小米当主食来吃的,平时也最好不吃。
而身体状况不错,并没有身体疼痛性疾病的人,如将小米当主食吃,水果及寒凉的蔬菜一定要少吃或不吃,或在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喝上一碗小米粥,滋阴润燥,恰到好处。
北方妇女做月子吃小米粥的时候是要加红糖、红枣的,不是单独吃的。
其次,为什么小米主要是北方人吃,南方人吃的很少,而且这个吃法是自古传下来的?
以前的北方,蔬菜、水果一年四季都不如南方的丰富,特别是冬季,没有水果,蔬菜的品种很少,只有土豆、洋葱、白菜、韭菜、包菜、萝卜等这些性平、性温的蔬菜,北方人又爱吃牛肉、羊肉,爱吃葱、姜、蒜,都是性温的食物,同时北方又缺雨水、干燥,在这种情况下,小米的性微寒,小米的滋阴润燥的功效就起到了非常好的中和、平衡作用。
其实上天早给生活在某个区域的人准备好了他们应该吃的食物,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只可惜现在的人们已没有按天、按区域吃饭了,北方的冬天已不缺水果了,更不缺各种夏季才能生长的寒凉的蔬菜了,这时的北方人再以小米为主食,再大量地吃着寒性的小米,自然就起不到中和的作用了,起到的是寒上加寒、雪上加霜的作用。
所以,吃什么东西,
要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用。
其实,
坐月子,只要是温补易消化吸收的就可以,不吃
寒凉生冷的,
也不要盲目进补。
而更重要的是身心通畅,经络疏通了,心情舒畅了,即使粗茶淡饭也有很好的奶水,五脏和谐,身体会恢复得快。
坐月子更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要有那种必须让别人好好来伺候的想法,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遇到好的我们心怀感恩,遇到不称心的也不纠结不抱怨,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好。建立一个正能量场,家庭和谐,孩子也会很好带,形成良性循环。
赠送大家《黄帝内经》中华书局版电子书,请私聊我“内经”免费领取。还有《五运六气》(任应秋,1959年)、《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等参考书。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24
03-08
03-08
03-08
04-12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