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峰下明前春(二):碧螺春的由来 碧螺峰下明前春(二):碧螺春的由来碧螺峰下明前春(二):碧螺春的由来

碧螺峰下明前春(二):碧螺春的由来

清雍正年间,陆廷灿的《续茶经》引《随见录》记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茶细,味甚甘香,俗呼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陆延灿的转述非常重要,首先他说,碧螺春产于碧螺峰,味甚甘香,俗名叫“吓煞人”。尤其是他对碧螺春外形的描述,更为重要。“微似岕茶细”,那么,岕茶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据考证,当时的岕茶制作。是“甑中蒸熟,然后烘焙”,属于蒸青工艺的扁形茶,又称岕片。冒襄的《岕茶汇抄》描述岕茶:“贮壶良久,其色如玉,犹嫩绿。”《洞山界茶系》写到岕茶,叶脉淡白而厚,汤色柔白如玉露,香幽色白味冷隽。

陆延灿明确记述了碧螺春的茶名,是依据其原产地碧螺峰而命名的。在碧螺春的名字确立时,其外形,还不具备“蜷曲似嫘螺”的特征,外观的白毫密布,颇似岕茶的色白,虽呈条索状,但形似岕茶的紧细。碧螺春的这些特征,也基本与康熙年间的其他文献记载吻合。

关于康熙赐名碧螺春之说,最旱仅见于乾隆年间王应奎的父《柳南续笔》,属于一家之言,后世商家引用最多。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这个出处,便会发现,康熙年间虽有碧螺春之名,但其外观,还是呈”条索状、色白”的茶,仍不同于现在的螺状形茶。历史本源如是,康熙怎么会说“茶色碧绿、形曲如螺,采于早春”,便赐名碧螺春呢?另外,

真正的碧螺春,其色泽并不是碧绿的呀!而是白毫密布,银中隐翠,条索微黄,如铜丝条。

据我考证,王应奎关于碧螺峰的记载,也是值得商榷的。他说:“洞庭东山碧螺峰的石壁,产野茶数株,士人称曰吓煞人香。”如果你到了东山,便会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碧螺峰这座山峰,杨梅树下,只有一块岩石而已。如果仔细辨识,岩石上所刻“碧螺蜂”的书法功底,也绝非明代宰相王鏊所书。

揭史料和当地的很多老人讲,真正的碧螺峰,在明代以前叫徐宅山,以山形似螺状而得名,它位于洞庭西山的南徐里后山,在山前,有碧螺古庵的遗址和徐氏宗祠。由此可以推断,碧螺春之名,在康熙年间就应该存在了。

碧螺春的外形螺曲,应该出现在乾隆以后。碧螺春外形的蜷曲似螺,最有可能发端于寺庙里的僧人。因为僧人虔诚向佛,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在制茶过程中,当僧人关注到佛陀的螺状头发,受到启示以后,便不惜工本,把茶用心地揉捻、搓团、提毫、干燥,碧螺春从此就一改旧,颜蜷曲似螺了。从这个角度讲,碧嫘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茶。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