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茶与岭南养生保健文化 桑寄生茶与岭南养生保健文化桑寄生茶与岭南养生保健文化

桑寄生茶与岭南养生保健文化

黄蜚颖1,覃展敏2,李永华1*

(1.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00;2.梧州鸳江响水桑寄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梧州543100)

桑寄生茶

摘要: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觉醒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挖掘养生保健文化日趋紧迫;桑寄生作为一种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传统中药材,在岭南民间常做保健佳品---桑寄生茶使用,笔者遂就此论述桑寄生茶与岭南养生保健文化的关系,为人们的养生保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生保健,桑寄生茶,岭南,文化

Relationshipbetween

Taxilluschinensis

teaandthecultureofsouthoftheFiveRidges

HuangFeiying

,QinZhanmin

,LiYonghua

(1.Guang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ning530200;

2.WuzhouYuanjiangxiangshuiSangjishengBio-TechniqueCo.Ltd,Wuzhou543100)

[Abstract]

Withtheawakeningofpeople’shealthcareconsciousnessandtheim

plementationof

thenationalstrategyofhealthChina,diggingcultureofhealthcareisbecomingurgent.And

Taxilluschinensis

,akin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hichhastheeffectofdispelling

wind-damp,nourishingliverandkidney,strengtheningthebonesandmuscles,miscarriageprevention,isusedas

Taxilluschinensis

tea,akindoffrequently-usedhealthproducts,insouthoftheFiveRidges.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healthcare,therelationshipbetween

Taxillus

chinensis

teaandthecultureofsouthoftheFiveRidgeswasdiscussing.

Keywords:

Healthcare,Taxilluschinensistea,SouthoftheFiveRidges,Culture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猝死、癌症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或发病的年龄日趋年轻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岭南,这片滋养着众多少数民族的沃土,拥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文化,77个“中国长寿之乡”中,近一半集中在岭南,其中有1/3在广西,7个“世界长寿之乡”,单广西就占了3个;植根岭南的桑寄生茶,在岭南养生保健文化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值得探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669):中药桑寄生与其寄主药性相关性及机制研究,负责人:李永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优势学科建设专项(ZYXZ2015002):中药桑寄生与寄主药性相关性研究,负责人:李永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提取与质量分析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1700206):广西道地药材桑寄生质量控制及其标准研究,负责人:李永华。

通讯作者:李永华,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资源开发。

E-mail:750364208@qq.com.

1.岭南与岭南养生文化

1.1岭南地理特点

岭南,其名始于唐朝贞观年间,指五岭以南地区(五岭,为南岭山脉中五座主要高峰,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横跨江西、湖南、广西)。广义的岭南,包括东南亚、粤港澳台、广西、海南、福建南部,生活着二、三亿华人,狭义的岭南指广东、广西。岭南地区地形复杂,河流纵横,深谷沼泽众多,山川、丘陵、台地、岛屿错落其间;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潮湿,冬季温暖无雪[1-2]。

1.2岭南人体质特点

一方水土一方人,岭南独特的地形气候特征造就了岭南人偏湿的体质。《太平圣惠方》中提到“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热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伤人”;徐愈颖在收集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时亦发现,热、痰湿,脾胃虚、气阴不足是岭南人主要的体质特征[3]。

1.3岭南人养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岭南人不断吸收中原文化,在自身原有文化基础上发展出具有岭南特色的养生保健文化,而药膳与凉茶文化,是岭南人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特征符号。

奇特的地形与气候,造就了岭南丰富的中药资源。众多侵袭人的蛇、虫、鼠、蚁、疫病、瘴气,亦成为道家与医家修仙问道、实践医学的天堂。东晋的葛洪在岭南修道,并写下《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同时,荒蛮、遥远,亦使岭南成为历朝历代流放、贬谪官员的首选地,而大批流放、贬谪官员的涌入,为岭南带来了中原较为先进的科教、医学文化,推动了岭南各种文化的发展,如唐代的柳宗元在被贬谪为柳州刺史时,对当时较为落后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岭南的整体文化品味[4];北宋的苏轼被贬惠州、海南时,收集、利用并传播岭南养生方法[5]。综上,道家、医家的青睐,贬谪官员的进驻,为中原文化的南移与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受中原医学文化的影响,岭南逐渐派生、发展出地域特色鲜明的医学文化---岭南医学文化。该医学植根民间饮食文化,利用药膳,如凉茶和汤醴(汤、粥)等,发挥其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形成岭南“天人合一”、治未病的养生文化[6-8]。

岭南人讲究四季养生,在饮食上偏清淡,嗜饮茶,讲究食疗,喜利用食物防治疾病,如,药粥(“岭南白粥清淡可口,兼有清热去湿、治疗脾虚之功效”)、祛湿汤、凉茶、炖品[9-11]。黄翌[12]在研究“长寿之乡”成因时发现我国的长寿之乡多位于我国南部,广西占比最多,且长寿人口亦是饮食清淡、生活规律。张星[13]在发掘与整理岭南笔记医学史料时亦提出,岭南人“宜早起,勿迟眠,勿午睡,饮食宜清淡...折中为宜”。岭南医学家在临床实践中擅用岭南常见中草药防病治病,进行药物养生,如利用鸡血藤、桑寄生、菟丝子、桑葚、千斤拔、牛大力、化橘红、五指毛桃、布渣叶、藿香等,制作符合岭南人体质特点的养生膏方[14-15]。

岭南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亦是岭南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壮族的骆越文化(干栏建筑、巫医、微针“挑草子”、鼻饮、药市、挂药、佩药、歌舞)等[16]。

综上,包容,善于发挥地域优势,善于吸收与融合先进文化的岭南形成了以药膳(凉茶、汤醴)为主要特点的岭南养生保健文化,推动了健康中国的发展。

2.桑寄生与岭南养生文化

桑寄生,是岭南常见中药,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植物桑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等功效[17],有半寄生性与广寄性等生物学特点,在岭南常见树种都有其寄生的踪影[18]。《广西通志》载“五岭之南,绝冰雪,最宜植桑树,树上多寄生”。《岭南采药录》载桑寄生“养血。散热。追风。作茶饮。滋补。浸酒舒筋络”。在民间,桑寄生被称为“桑寄生茶”,常单独或与其它食材一起熬汤或制成茶饮[19],以养生保健。

【桑寄生茶】

2.1桑寄生与岭南人体质特点

岭南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山地丘陵众多的特点,使当地居民脾胃偏虚弱、痰湿易重,易上火。“在上为阳”,桑寄生寄生于树木枝条之上,远离低、湿的地面;且古人认为枝,较为尖、细,能通达肢体、经络,祛风湿,寄生于枝上的桑寄生其祛湿力更甚;同时,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补益功效具有补而不滞的特点(民间称之为“清补”),使其成为岭南人喜爱的养生保健药材,如,岭南汤王余自强在介绍红枣鸡蛋调经方时曾说过,红枣、鸡蛋、红糖、阿胶、当归同煮调经,有些人可能上火,将阿胶换成桑寄生,可避免上火且同效。

【桑寄生红枣蛋茶】

2.2桑寄生与岭南养生文化

岭南林木繁郁,树上寄生众多,为岭南人提供了采摘桑寄生、选择不同寄主的桑寄生的优厚条件。在民间,人们喜欢采摘、购买寄生在不同寄主上的桑寄生,入药或食疗以治不同疾病[20]。桑寄生茶的养生保健作用与茶品、炖汤配方,是岭南人母女相传的养生经验,其药材干品,甚至是岭南一些地区(如广西梧州)的家中常备品,其地位可媲美“清补凉”,在街头巷尾可见桑寄生茶、桑寄生凉茶、桑寄生炖品专卖店,广西梧州的桑寄生茶便是岭南闻名遐迩的民间保健茶。岭南人常用其与鸡蛋等食材煲汤缓解脱发;与菟丝子、女贞子、阿胶、红枣等配伍成方或煎茶、煲汤安胎;用黄酒浸泡制成常饮,治疗腰肌劳损、腰背疼痛等;与猪尾等煎汤,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水煎加冰糖调服,治虚劳久咳、痰黄、口干;米醋与水煎汤熏,治疗风湿性关节红肿、疼痛等[21]。

用桑寄生煲汤、泡茶进行安胎和产后修复已成为岭南女子的保健习俗;饮用、食用桑寄生茶,亦是不少岭南中老年人的日常习惯。桑寄生茶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的功效,不上火的特点,使其成为岭南人祛除痰湿、延缓衰老的日常养生佳品;其多种多样的膳食搭配与食用方法渐渐形成桑寄生茶食用文化,是岭南养生保健文化---药膳文化的一部分;人们逐渐觉醒的养生保健意识,则促进了药膳文化的发展,而作为药膳常用佳品的桑寄生茶,符合岭南人易痰湿、易虚的体质特点,为岭南人的养生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岭南养生保健文化的发展。

3.小结

桑寄生茶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清补不上火的特点,因符合岭南人易痰湿和易上火的体质特点而成为岭南民间喜爱的养生佳品,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悠久的食用历史与广阔的市场前景。桑寄生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多种多样的食用方法,亦形成了其独特的食用文化,并构成岭南养生文化中的一部分。因此,挖掘桑寄生茶养生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桑寄生茶养生产业,助推健康中国发展,责

任重大,使命光荣。

参考文献

[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51.

[2]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中华地域文化集成[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627-628.

[3]徐愈颖.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方法研究及岭南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析[D].广州中

医药大学,

2009.

[4]昌庆志.柳宗元与唐代岭南文化[J].广州大学学报,2006,(06):13-17.

[5]昌庆志.苏轼贬谪生涯与岭南养生文化[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05):72-75+86.

[6]朱羿玲.岭南医学地域特色浓郁[N].健康报,2012-12-26(005).

[7]刘焕兰,石伟超,曲卫玲.岭南养生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09):3372-3374.

[8]

刘焕兰,石伟超,曲卫玲

岭南养生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探讨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09):3372-3374.

[9]王丽英.道教与岭南饮食文化[J].中国宗教,2005,(12):34-36.

[10]邓秋迎,陈淑珍,郭庆梅,朱志芳.岭南饮食疗法在体质调控中的运用[J].新中医,2015,47(09):252-253.

[11]林玉敏,江钢辉.《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念在岭南地区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7,58(17):1469-1472.

[12]黄翌.“长寿之乡”成因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7):1977-1981.[13]张星.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发掘收集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4]常少琼.陈瑞芳教授岭南养生膏方处方思路[J].光明中医,2017,32(14):2024-2025.

[15]冮顺奎,侯敏,赵蒙军,陈瑞芳.邓铁涛学术思想在膏方调养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

2014,34(04):602-603.

[16]覃绍峰.浅谈壮族古代文化与壮族养生防病理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09):5-7.

[1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99-300.

[18]朱开昕,卢栋,裴河欢,等.桑寄生在广西的分布及其寄主状况调查[J].广西中医药,2010,33(2):59-61.

[19]

朱开昕,李永华,张协君,等

正交试验优选桑寄生茶的工艺研究

[J].

广西中医药,

2011

34(04):57-59.

[20]龚祝南,王铮涛,徐珞珊,等.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药用植物研究[J].中国野生

植物资源,

1996

1:11-15.

[21]谭支绍,药用桑寄生[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5.

我们只做正宗桑树桑寄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