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记
昔有大明太祖朱元璋,穷苦出身,少小时沿门乞讨、托钵化缘。及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坐稳天下,自然不忘初心,十分痛恨唐宋以来的浮浪恶习,上台伊始立即大刹奢靡之风。首当其冲就是饮茶习俗。
据考证,我们的先人饮茶是从生吃咀嚼鲜叶开始的,后来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方法。大秦时代流行煮茶。顾名思义,是将茶叶直接放入水中烹煮而饮。这种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煮熟分而饮之的作法,是大秦以及先秦时代最普遍的饮茶方法。
魏晋嗜酒,啖茶不足。魏晋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史家记载为“茗粥”。隋唐富足,奢靡之风渐起,饮茶习俗开始由粗放走向精细。
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陆羽《茶经·五之煮》记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可见唐代煮茶,也经常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唐宋时代通行的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配料一起煎煮。还有把茶叶碾成碎末,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因而叫做吃茶。有钱又有闲的一些文人们又推波助澜,经常聚集勾栏瓦斯斗茶。斗茶花样繁多,类似今天的花式咖啡。从唐皇宫每年4月举办的盛大“清明茶宴”,法门寺地宫1987年出土的13件皇帝供奉的金银茶器来看,当时煮茶的方法繁琐,不难想象,工序复杂配料多多的唐宋煮茶,喝起来肯定失去了茶叶的本味。
大明太祖朱元璋坐了天下,立即改煮茶为泡茶,要求泡茶不加入任何配料,于是大明的普通子民尝到了茶叶的本真清香。
清以后,泡茶更加盛行,而且盖碗冲泡大行其道。于是适合绿茶的冲泡法大行天下,直至今日。最有名的当属开国领导毛润之先生,他习惯用白瓷缸子泡茶,数泡之后,会用三指捻出茶叶,慢慢咀嚼、囫囵咽下。
随着短缺时代过去,健康养生观念深入人心。于是蒸茶法、煮茶法又盛行起来。根据我对蒸茶、煮茶的对比分析,蒸茶的茶色明艳清澈,味道香甜,但香气不持久,甚至转瞬即逝。煮茶的茶色深,味道浓郁,口感醇滑,香气持久。而且煮茶醇度高,果胶糖分的浸出物高。为什么蒸茶的香气不持久呢?其实同样的蒸煮,煮茶的水温低于蒸茶的蒸汽温度,所以蒸茶的香气会随着高温蒸煮有所流失。而煮茶是水直接和茶接触,浸出物丰富一些,芳香物挥发慢一点儿。那么蒸茶好还是煮茶好?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看个人喜好了。我一般吃了荤腥,会用玻璃器皿蒸安化茯茶;工作结束轻松时刻,则会采用岭南广州人复原的大秦时代五件套煮茶砂锅,烹煮熟普洱,和友人分而饮之。
煮茶虽好,但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如不发酵茶、微发酵茶和鲜嫩茶芽就不适宜煮,比如不发酵的绿茶西湖龙井,微发酵茶的黄茶君山银针,如果煮了,则营养尽失,味同黄连。
而同样属于微发酵茶的白茶却是例外,如福鼎白牡丹,其茶性醇和,汤色清淡,古朴自然,可煮可泡。
属于半发酵茶类(发酵程度30%-60%)的青茶,如乌龙茶铁观音。有红茶的浓鲜,绿茶的清芬。乌龙茶也可以煮,同样不宜煎煮时间太长。不然茶汁过浓,影响茶汤口感,最好用砂器煮沸,可以吸收其本身过旺的火气。
全发酵茶类的红茶(发酵程度80%-90%),如滇红、祁红。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红茶可冲泡可煎煮、可清饮可调饮。容易出汤,所以烹煮时间应该短一点儿。用红茶做奶茶汤底的时候,可以多煮些时间,奶茶的味道会更加的醇厚丝滑。
属于后发酵茶的黑茶和熟普洱,采用的原料比较粗老,且加工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堆积发酵,其茶汤陈香浓郁,滋味醇厚,茶汤多呈深褐色,最适合烹煮。
有人讲:泡出来是水,煮出来是汤。我觉得泡茶能亮其锋芒,煮茶能出其精华。一般年份较长的茶叶更适合烹煮,如老白茶,老普洱茶、陈年铁观音等,其余香渺渺,如能有一支檀香映衬,则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唐宋流行的煮茶法大概是这样:先将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形成细小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锅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在二沸时投茶煮,然后分饮。现在,我学习唐宋煮茶法,采用复原古砂器。在这庚子寒冬,待水微沸,先投茯茶,再配一点儿罗汉果心、枸杞和小枣。放漏斗碗,用长柄小勺分饮,众人皆仿《大秦赋》剧中的样子,双手并拢,拇指高竖,大声力喊:
“彩!”
具体这样操作:当砂锅内的水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一两克大粒海盐调味。当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叶投入水中。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放入配料,然后放入漏斗碗过滤茶汤。稍煮片刻,就能用长柄勺分而饮之了。也可以用公道杯(壶)二次过滤,然后将茶汤均匀地舀入茶盏,注意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当然二次过滤后沫饽几乎就没有了。
煮茶适合众饮,适合燃香,它能使饮者豁达明朗。有诗云:“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可见煮茶茶汤的浓淡感觉也是对饮者当下心情的反应。
在这冬日,在这凄苦无聊的平常岁月,约上三五高士,听着茶水滋滋,或者闭目凝神,或者围坐谝闲,让愁苦和失意随茶香散去。也能煮茶听风,幻想人世间没有的美好。也能煮茶坐看梨门雨,秦始皇帝是你,貂蝉西施是你,南北风景也是你。也能吟诵“蜀纸麝煤添笔意,越瓯犀液泛茶香”“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这样的杂诗,这时王阳明是你,特朗普是你,黑猫警长是你,你的上级也是你。
2020.12.9日于大秦帝都好古堂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23
10-2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