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李女士是一位两岁孩子的宝妈,自两年前生完孩子后,李女士就有了一个难言之隐,即肛门口长了一个小肉球。随着宝宝长大,那个小肉球也在长大,最终长大鸡蛋大小了,有时候还感觉肛门口黏糊糊的。
之前用痔疮膏涂抹,还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现在,李女士发现痔疮膏没什么用了,最后只好到医院求助。
李女士最终来到了国医堂进行检查。经我院肛肠专科医生王升安主任检查发现,李女士肛门口脱出了一个10多公分的大肉球。问诊后得知,两年前,李女士生完孩子后就发现肛门口有一个小肉球。
“一开始只有一个小指头那么大吧,每次排便后,也能自己还原回去,我以为是痔疮,所以每次不舒服的时候就涂抹我在药店买痔疮膏”,李女士说道,“后来发现这个肉球脱出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它还在长大,这段时间甚至一咳嗽就会掉出来,站着也会,还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最终,经王主任检查确诊,李女士患的是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
,根本不是什么痔疮,错误把直肠脱垂当痔疮治,最终让病情有所延误。
直肠脱垂和痔疮,傻傻分不清?
那直肠脱垂和痔疮,又有啥区别呢?
疾病原因不同
痔疮,是因肛门直肠底部和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依据痔疮发生的部位,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症状主要表现有疼痛、便血、脱肛、感染等。
直肠脱垂,是一个西医术语,中医又叫
。它是因直肠黏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往下移位的一种肛肠疾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一般常见的肠子掉出肛门外,也叫外脱垂,另一种就是直肠下移到直肠肛管的位置,但没有脱垂到肛门外,这种情况叫内脱垂。
症状表现不同
痔疮是一种痔核的脱出,痔核脱出主要是针对有长期的便秘、痔疮史的人,常伴有便血,脱出来的一般是痔核、痔静脉,长期脱出的病人甚至有破溃;
直肠脱垂,指直肠黏膜的脱出,没有痔疮,少有出血,有坠胀感,或里急后重感和排便不尽感。脱出的组织比痔核长,会形成一个柱状的圆柱体在肛门外,大便以后然后慢慢再回缩,或者可以用手托回去,一般不会出现便血疼痛这些情况。
此外,直肠脱垂常伴以下主要症状:
刺激症状
患者由于长期脱出和纳入,刺激肠黏膜,使黏膜充血肿胀、糜烂或形成溃疡。如括约肌完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湿疹、炎症、瘙痒。
大便时肛门直肠黏膜脱出,未能及时复位,以致局部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黏膜充血、水肿并导致脱出部分嵌顿。随着时间延长,黏膜由红色逐渐变暗紫色,甚至出现黏膜糜烂、坏死,病人可出现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小便困难,疼痛坠胀加重,甚至发生肠梗阻症状。
肠道功能失调
常有便秘或腹泻症状。
这些群体,是直肠脱垂“青睐”的对象
PART-1
小儿群体
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
PART-2
老年人
老年人肛门肌肉会发生松驰,容易直肠脱垂;
PART-3
生育女性
女性多次生育、分娩时会阴撕裂,或者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最终导致直肠脱垂;
PART-4
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等群体
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会造成腹内压力增加,长期可致直肠脱垂。
治疗和预防直肠脱垂,这些要点需知道
如何治疗?
主任提醒,像婴幼儿发生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通常5岁前可自愈。
但是,对于成年人,换上直肠脱垂的话,并不能自愈,如果是长期或晚期的病例,甚至还会导致大小便失禁,继而引发后续病症,因此如果出现直肠脱垂相关症状,需要尽快就医。
在直肠脱垂的治疗上,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治疗直肠脱垂方面,相比传统的切腹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术后恢复,微创手术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接受。
以我院的PPH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脱垂为例,该技术具有安全、不切除肛垫减少并发症、不损伤肛周皮肤、术后几乎无痛、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势。
如何有效预防呢?
1、生活起居要规律、合理膳食;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上厕所避免久蹲;
3、便后和睡前可以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4、得了腹泻或肠炎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便秘,且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6、妇女自然分娩后注意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应及时治疗。
专家介绍
扫码关注武汉国医堂
更多胃肠、肛肠问题,请留言
微信号|whgtyyy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7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