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没来=没有排卵=不会怀孕 产后月经没来=没有排卵=不会怀孕产后月经没来=没有排卵=不会怀孕

产后月经没来=没有排卵=不会怀孕

“产后

要不要避孕?”

答案五花八门

但真相只有一个

需要避孕!

其实,即使在哺乳期尚未恢复月经,受孕的风险仍然存在,这与产后

首次排卵恢复时间

有关。

哺乳期也可能恢复排卵

产后首次排卵恢复时间受哺乳方式、频次等因素影响,导致某些妈妈认为哺乳期排卵不会恢复,不需要额外避孕。

但产后排卵恢复时间哪有那么听话~研究表明,不同喂养方式的妈妈产后排卵恢复时间有近1个月的差别,

产后最短恢复时间只有14天,最长6月+才恢复

BUT

为什么会有产后无需避孕的误传呢?

因为有一种产后安全、高效且无需额外避孕措施的避孕方法叫做哺乳期闭经避孕法(LAM),但是它作为避孕方式是有非常严苛条件的!

1.必须在产后6个月内。

2.产后妈妈还处于闭经状态。

3.必须严格进行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不给宝宝添加任何液体(包括水)和辅食。

同时满足上述3项时,LAM有效率可达98%。但只要一个条件没达到,就不能起到避孕作用!

所以不确定是否符合条件的妈妈,乖乖采用其他辅助避孕方法吧!

很多人坚信

月经没来=没有排卵

=不会怀孕=不用避孕

听起来颇有道理

事实是什么呢?

没来月经等于不排卵吗?

排卵和月经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约前后共十天的时间里)女性发育成熟的卵泡会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细胞变薄,最后破裂,这段时期称为排卵期。如果此时卵细胞"邂逅"精子则会结合为受精卵“驻扎”在子宫内;若没有"邂逅",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形成月经。

简单来说,

就算产后首次月经没来,也可能已经排卵,不避孕很有可能意外“中奖”哦~

试想一下,刚经历十个月马拉松的子宫,还处于薄软无力收缩功能较差的状态。一旦意外怀孕而人工流产,很有可能发生机械性损伤、子宫出血甚至是子宫穿孔。

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而不避孕哦。

似乎也有道理

怀了就生呗

但是事实有那么简单吗?

哺乳期怀孕能生下来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是这么说的

「女性分娩后应在24个月以后再计划下次妊娠」

注意是两年后再计划下次妊娠,而不是说两年之内又把二胎怀上咯!

生育间隔时间过短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子宫破裂以及早产、出生体重较低、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针对剖宫产女性再次意外妊娠的研究表明:

生育间隔时间在12个月以内,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为4.8%。

24个月以内,子宫破裂发生率为2.7%。

超过24个月,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9%。

产后避孕对于防止意外怀孕和延长生育间隔时间非常重要。

产后如何选择避孕方式?

“如何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

提到避孕,大家都能想到避孕套~

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不过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远不止一种

以下这些避孕方法各有优缺点

请各位和医生讨论后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哦~

哺乳妈妈的选择

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避孕方式一定要对哺乳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下述方式均符合要求哦~

非激素类避孕方法

1、哺乳期闭经避孕法(LAM)

LAM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忘记的同学往上爬梯自行温习重点!

2、宫内节育器(IUD)

IUD是一种由医生放到妈妈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有含铜的宫内节育器和带药(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这里说的非激素类避孕方法

应排除带药的IUD~

IUD安全高效、长效可逆,不影响哺乳和子宫收缩,正确合理地使用也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使用较方便,国内专家共识建议在产后4周以后放置;但伴有产褥期感染的产妇严禁使用,因此在放置前需向医生咨询并进行体检。

3、产后绝育术

如果宝宝健康且已完成生育计划,产后绝育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男女皆可哦~)。不过一旦实施很难再恢复怀孕。所以进行绝育术前夫妻双方需充分知情,讨论后再做决定。

单纯孕激素类方法

1、含孕激素的活性宫内节育器

含孕激素的IUD可以增强避孕的效果;此外,它对痛经、月经过多的女性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哦。

2、孕激素注射法

醋酸甲羟孕酮避孕针(DMPA)安全、高效、使用方便,起效迅速,一次注射可持续避孕达3个月。WHO推荐哺乳妇女产后6周使用。

但DMPA使用后可能延迟生育能力恢复时间,所以短期内想要生二胎的妈妈慎用。

3、皮下埋植避孕法

皮下埋植避孕法是将一定剂量的孕激素放置在硅胶囊管内,再将其埋于女性皮下,缓慢释放少量孕激素以起到避孕作用。

该方法安全、高效,不增加产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无脱落风险,有效期可达3-5年。

WHO推荐,非哺乳产妇可在产后即刻埋植,哺乳产妇可在产后6周开始使用。

已有研究显示,皮下埋植剂对产妇的乳汁量及乳汁中各类成分含量均无影响;产后6周以后放置皮下埋植剂避孕的产妇,对其哺乳的婴儿,身高、头围及发育等也无影响。

4、孕激素口服避孕药(POP)

POP安全、高效且可在产后立即使用,不影响哺乳且不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但这类药一般有严格的服用要求,使用繁琐,若没按要求服用避孕效果会大打折扣。

非哺乳妈妈的选择

非哺乳妈妈可选择的避孕措施较多,除上述提及到的方式外还可选择复方口服避孕药(COC),该类药安全、可逆、效果好,但过早使用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WHO建议非哺乳妇女且无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者,可在产后3周后使用;哺乳妇女产后6个月后进行使用。

产后月经恢复的时间?

产后月经恢复的时间主要和哺乳时间的长短及次数有关。如果产后没有母乳喂养,一般产后2~3个月左右恢复月经。如果进行母乳喂养了,那么月经恢复的时间则因人而异。

我国一项研究,对791例产后哺乳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月经复潮时间平均为6.6±3.7个月,月经周期恢复规律时间平均为8.2±4.0个月。

需注意

:产后排卵往往早于产后月经。

《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无论分娩方式如何以及是否哺乳,产后40%~57%的妇女会在分娩6周后恢复性生活。

产后如果未哺乳,可在产后4周左右出现排卵。

大多数的排卵恢复发生在第1次月经前。

因此产后避孕非常重要,不要认为月经不来,就不会怀孕!

产后月经

恢复时间较晚是什么原因?

产后月经迟迟不来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哺乳、卵巢和内分泌功能恢复慢、产后大出血所致的席汉氏综合征等。

席汉氏综合征:是指产后大出血致休克时间长,由于缺血引起脑垂体前叶功能性萎缩,出现闭经等症状。

哺乳会使产妇体内的激素上升,从而抑制排卵。席汉氏综合征会导致产妇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减少,从而没有例假来潮,还可能会出现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缩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对于产后长时间月经没有复潮的妈妈,要警惕再次怀孕的可能。

产后月经不调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产后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

哺乳抑制卵巢排卵

,致使产后月经恢复推迟。

另外,

产后精神压力过大

产后肥胖

某些妇科疾病

也会影响产后月经恢复。产后刚恢复月经的期间,月经不调属于正常现象,慢慢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长期月经不调,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

产后月经不调有哪些情况?

月经不规律

产后的月经不规律大多由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引起。另外,生殖器官有炎症或肿瘤、产后营养不良或服用某些药物等也可造成月经不规律。

:需注意区分月经和恶露的区别,以免造成大出血。

恶露是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有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血性恶露一般持续3-4天,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多,转为浆液性恶露,浆液性恶露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加,变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如果恶露超过42天久久不净,则应及时就诊。

月经量多/量少

产后月经第一次月经量非常多?

大多数新妈妈的产后第一次例假量会比平时的稍多,出血时间稍长,这是正常的现象。原因可能是:

1、产后持续无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如果以后的月经逐渐恢复正常了,一般是不必进行治疗的。

但是如果持续增多,出血时间超过7天,则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2、也有一些妈妈是由精神因素导致的人,新妈妈过度的劳累、紧张等可以引起月经量多。

3、妇科的器质性病变也会导致产后初次月经量大,例如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若是产后第一次月经出血量持续增多,出血时间过长(超过7天或者产前正常时间),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产后月经第一次月经量非常少?

有的新妈妈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造成产后月经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是:

1、新妈妈身体虚弱或者存在外伤性出血,例如产后大出血。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或者子宫内膜部分粘连。

3、产妇的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受到强烈刺激和打击,新妈妈还可能会出现闭经。

4、哺乳、气候突变、淋雨受寒、劳累怠倦等也都会造成月经量少。此外,如果产妇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贫血、肝病、糖尿病等,以及缺少维生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也可以导致产后月经量少。

5、有研究认为,剖宫产后经量减少考虑与剖宫产引起的炎性反应致子宫下段切口部位缺血缺氧,酸中毒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影响子宫修复及剖宫产中反复擦拭宫腔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有关。

产后如果出现闭经,可能是由于长期哺乳使血中的泌乳激素升高,性腺荷尔蒙分泌素减低,引起的产后卵巢和内分泌功能恢复缓慢。过于肥胖或精神压力过大,或是因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等引起席汉氏综合征,也会闭经。另外,还需排除是否怀孕的可能。

产后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有的产妇,产前没有痛经,但是产后却痛经了!这可能与生产造成的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经行不畅有关。

而恰恰相反,有的产妇生孩子之前痛经,生完却不痛了!

有研究发现分娩对产前痛经的女性有益,不论何种分娩方式,均有超过20%的女性产后痛经消失或减轻。这可能与先天性子宫后位或子宫屈曲或位置不正常,经血堆积有关。而顺产可以帮助妈妈扩张狭窄子宫颈管;同时,整个怀孕过程中都有可能改善子宫过度屈曲等位置异常。因此生完孩子后有的产妇发现自己居然不痛经了!

如何改善产后月经不调?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养成良好的日常作息和运动习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协调。另外,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以免引起内分泌、卵巢等功能紊乱,引发月经不调。

注意补钙

产后仍然要补钙,因为乳汁中钙的来源是母体,哺乳不补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

合理调配饮食

饮食上须荤素搭配,合理膳食,营养充分,不宜太补,避免肥胖,多食补血食物。

温馨提示:

产后的前几次月经,虽然可能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状况,但是新妈妈也要留心观察,如果长期不来月经、长期周期不规律、量过多或者过少、经血黏稠、血块大而坚硬,就应该及时查明具体原因再做相应的治疗。

文章来源:田金辉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