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沾禧中医小讲堂每天18:00准时推送
小儿肠胀气是个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看着宝宝那么难过,做妈妈的心里真的是有苦说不出,只剩下心疼和着急了。今天我们来重点讲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解决您的难题!
孩子“五脏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功能弱,出现问题不舒服了,就只能用哭来表达。孩子长时间的哭闹,是不正常的正常现象。
小宝宝哭闹,多半是有原因的。
首先先排除环境、衣物被褥、尿片、饿肚子等原因,这些原因不会形成长时间的哭闹,改善后就能制止。
如果初生宝宝长时间哭闹,哄不住,体温又正常,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湿疹、肠胀气、肠绞痛。湿疹有明显的表征,造成孩子长时间哭闹,吃睡都不安稳的,也是
家长最难判断、最手足无措的,是孩子肠胀气和肠绞痛。
基本上大家都搞不清楚这两个问题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有效处理,其实,处理宝宝肠胀气和肠绞痛是有方法的!
肠胀气和肠绞痛是怎么回事?
肠胀气顾名思义就是肠道有气。肠绞痛就是孩子肠道疼得不得了。
肠胀气的症状
●哭闹的时候给奶就好了,但是吃奶时蹬腿扯奶头,显得很烦躁;
●肚子咕咕叫,响屁连连;
●吐奶,连续打嗝,肚子胀鼓鼓;
●排便时脸涨红,用力憋劲,感觉很吃力。
婴儿肠绞痛的症状
●婴儿因为肠道疼痛引起持续性哭闹,可持续几小时;
●抚慰、喂奶也哄不住;
●哭闹时双腿蜷起,小手会攥拳头。
而肠胀气是导致孩子肠绞痛的一个重要因素,避免肠胀气,就能预防大多数肠绞痛。所以,我们只要搞清楚肠胀气是怎么回事,预防和及时缓解肠胀气,就能预防宝宝肠绞痛。
孩子不舒服的明显信号
肠胀气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孩子消化不好逐步加重导致的。
孩子睡不好、吃不好归根到底就是孩子消化不了。
强信号源:便便。
孩子的情况逐步恶化的过程里,便便都是很不好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奶瓣、鼻涕样是最多见的,其次是颜色也经常变化。
强信号源:睡眠。
正常的小宝宝一天会睡很多的,如果孩子睡不踏实,老是哭闹,一定是感到不舒服。胃不和卧不安,宝宝睡不好,家长首先就要考虑是不是消化问题,赶紧检查一下大便,适当的调整喂养,很快就能改善。
肠胀气的其它信号。
孩子经常放屁,就是肠胀气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此外,肚子里有气,小肚子会鼓起来。孩子喜欢蜷着脚。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肠胀气?
孩子容易出现肠胀气,主要还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机升降的中枢,当脾胃不和的时候,脾的升发和胃的下降功能就会失调,中焦气机不畅,就会导致气滞湿阻,成痞成瘀。
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奶稍微吃多一点,就可能导致孩子脾胃不和,肠胀气就是脾胃不和的一种表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气体,再加上孩子的肠道功能本来就没有发育好,肠道蠕动缓慢,所以气体就容易堵在里面,引发疼痛。
家长只要记住一点,正常情况下,只要脾胃功能正常,这些气体是不会堵在身体里面的,
凡是有痛,肯定有不通。
实际上,孩子肠胀气、肠绞痛都是因为肠道气滞,遇阻不行。
在中医,是
“盘肠气痛”
的范畴。
“小儿盘肠气痛多由感受风冷寒邪,或饮食当风,过食生冷,寒凝气滞,或乳食不节,饱食过度,损伤脾胃,乳食积滞,气机受阻等引起。”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
1、受寒。
宝宝肚子受凉了。比如说吹到空调,或者喂了凉茶肠道受寒;
2、积滞
宝宝消化不好积食了。比如喂奶过量吃太多了,或者妈妈吃的过于补益,奶水内涵过于营养难消化了。
孩子肠胀气怎么处理?
避免孩子受寒。
要把小肚子保护好,尤其是神阙穴。月子里的宝宝,尽量穿上小肚兜。其次,不要给小宝宝喂什么去胎毒的凉茶或者金银花水等寒凉的东西。
如果发现孩子肠胀气是因为受寒,可以把手掌搓热,给孩子摩腹。
控制乳食。
积食是更多见的原因。如果发现孩子开始频繁放屁,或者睡眠开始烦躁,那就要警惕消化的问题。
这时候,母乳妈妈的饮食要清淡一些,减少吃太多滋补的东西。人工喂养的,喂奶的次数适当减少,或者把奶冲淡一点。母乳喂养的话,时间也稍微缩短一点。让孩子的肠胃有休整的时间。孩子不舒服的时候,喂奶的动作会给他们有安抚的感觉,所以哭闹的时候,你给他吃奶他就安静下来了,但是这不代表他真的想吃。吃得太频繁,就是给脾胃增加负担,胀气的情况肯定只会加重,哭闹也会没完没了。
3、给孩子健脾
每天都要看孩子的消化情况,如果发现孩子积食,马上帮孩子尽快解除积滞的情况,可以给孩子贴沾沾禧健胃消积贴消积导滞,呵护好孩子的脾胃。
沾沾禧健胃消积贴很适合孩子使用的,沾沾禧健胃贴组方中焦三仙消积同时北沙参、白术、乌梅补脾益气生津养胃,扶阳固肠。
针对儿童脾胃调理沾沾禧中医贴敷有其独特的疗效:不经过消化道吸收,不损伤肠胃,作用于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灶,可产生精准的治疗结果。沾沾禧的是百年三甲医院金牌口碑传奇组方,它独特的优势在于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激发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是二者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和叠加的结果,相较于单纯用药或者针灸均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药物(小剂量)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灶,可产生相对较强的治疗结果,同时避免了因肠胃、静脉、肌肉等途径较大剂量给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弊端。
用户反馈: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让年轻妈妈健康育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