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这样一条留言:恺韵妈妈,你好。我家孩子再开学就上小学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挺担心。就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三天两头的回来给我告状,今天这个小朋友打她了,明天那个小朋友说她了,要不就是谁谁又不听老师话了,谁谁吃饭又剩菜了......她这样总是爱给别人告状、打小报告的行为,在幼儿园时我没太当回事,这不要上小学了,我担心会影响她的人际关系。对于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我该怎么引导呢?
看到这条留言,我不禁想到我家大宝,因为她有时也会回来跟我“告状”。我之所以没有把她的这种“告状”行为视为我们成人意义上的“背后打小报告”行为,是因为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非常正常的现象。这种“爱告状”的现象一般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因为这时的孩子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但是依赖性却很强,缺乏强大的心理能量,遇到问题时还不能独立的去解决,因此,他们很自然的就会去找他们心目中信任的人和权威的人去解决。所以,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不涉及成人意义上的道德问题。
美国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经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讲过几个涉及道德评价的道德两难故事,其中一个典型的跟告状有关的故事是这样的:
乔的爸爸许诺说,如果乔挣够了50美元,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让乔把挣得的50美元都交给他。但是乔撒谎说自己只挣了10美元,于是他把10美元交给了爸爸,拿另外的40美元去野营了。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告诉了他的弟弟。那么弟弟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吗?
问题来了,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向爸爸告状,揭发乔的说谎行为?还是替乔保守秘密?
被调查的孩子中,年龄在4-12岁的孩子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告状,事实上这也是最喜欢告状的年龄阶段,告状多发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到了中学就变得不再那么频繁。因为道德发展会经历这样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任何一件事只要导致被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坏的;任何一件事只要导致有人不高兴,那也是坏的。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更倾向于服从父母和老师等权威人物给他们制定的行为准则,如果有人没有听从准则,必然是要受到批评和惩罚的,必然都是不好的,所以,年幼的孩子认为乔说谎不对,所以,他们大多会选择向爸爸告状。
“爱告状”既说明了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尚未成熟,同时也说明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
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前的同伴交往,通常是通过打、抢、抓、咬、哭、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打抓抢”逐步发展为“告状”,说明孩子在语言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知道语言的力量并能用语言去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正义感,知道行为准则的范围。这在行为上至少可以认为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爱告状”,那么说明你的孩子正在努力学习社会化交往,知道自我维护,并且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的“告状”行为丑恶化,进而无视或者批评孩子的行为,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情况1:为渲泄情绪、解决问题而“告状”。
大多数孩子告状是因为与伙伴发生了矛盾冲突,感受到了委屈和紧张,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排解,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处理,这时他们就会向家长或者老师求助,期望能得到信任的人的“撑腰”,同时希望成人能“干预”进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他们宣泄情绪,求得心理平衡的过程。
比如经常有孩子说:“老师,东东推我!”“妈妈,洋洋打我了。”
引导对策:
对于这类宣泄情绪,寻求帮助的“告状”,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情感上的理解,多引导孩子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孩子,听孩子说明事情的经过,如果孩子说不清楚,可以适当的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回忆事情的经过。在听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适当的安慰和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来判断和学着解决问题。
切忌家长爱子心切,一听到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就立马站出来替孩子摆平。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很难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而且,
由于年幼的孩子看问题的角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和理解问题,所以,幼儿园的孩子的状告,通常并不能如实的反应出事情的真相。
比如有一天我的孩子回来告状:“妈妈,谁谁打我了。”
家长第一反应应该是积极的关心孩子的状况:“是吗,来,我看看打到哪里了,还疼不疼?来,我给你吹一口仙气,马上就不疼了。”这样既确保了孩子没有什么大碍,又缓和了孩子委屈的情绪。
然后再引导孩子还原一下当时的经过:“那个小朋友是因为什么事情打你了?”
孩子说:“我没惹他,他就打我了。”(这时孩子可能是无意的打扰到了别人,但是自己并不清楚,所以,孩子才会认为她没有错)
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选项:“是不是你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他的积木了,还是不小心踩着他了,还是不小心打扰到他做别的事情了?”
孩子这才明白:“恩,我不小心碰掉了他的玩具。”
这时家长要把问题抛给孩子:“那他的玩具被碰掉了,他是不是很生气呢?那你该怎么做呢?”
孩子立即就明白了:“我应该说对不起。”
这时妈妈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说法:“恩~对,你如果说了对不起,那个小朋友还会打你吗?”
“不会了。”
“如果他还打你,你该怎么办呢?”
“我就告诉他妈妈。“(又来了,流汗。。。。。。)
“这样也可以,不过,妈妈觉得更好的办法,不如直接告诉他,男生不应该打女生,这样不绅士,不礼貌。下次你试试这个办法好不好?”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慢慢的教会孩子试着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开始尝试着自己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况2:检举他看到的不合规范的行为,希望成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
当孩子有这种性质的“告状”时,说明孩子有了一定是非判断和鉴别能力。他们能够对周围人的行为做出“好坏”“对错”的评判。他们“告状”的目的,其实更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从而证明自己是好的。
比如有的孩子会告状说:“妈妈,青青刚才乱扔垃圾了。”“妈妈,刚才那个车在小区里按喇叭了。”“妈妈,这个叔叔在电梯里抽烟不对。”
这种情况一方面体现了孩子具备了是非对错的初步判段和最初的正义感,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很多家长比较担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总是看到别人的错误和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
引导对策:
孩子的这类告状,常常是希望获得父母或老师肯定和认同的一种心理。希望获得更多关注和肯定,因为告发别人的同时证明了自己的正确,只是这样的孩子,容易习惯看到别人的缺点,哪怕他自己也有同样的缺点。
对此,父母应该做的,是要给予孩子的正确判断以肯定和鼓励。
比如,当孩子说“青青乱扔垃圾了。”
我们同样可以把问题抛给他:“乱扔垃圾对不对?”
“不对!”
“那垃圾应该放到哪里呢?”
“应该放到垃圾箱里!”
“对,你真是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通过这样的对话,可以强化孩子已经形成的正确的判断力,并且会激励孩子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也有时候,孩子告发别人的缺点时,自己身上也恰恰有这些毛病,那么,这就是引导孩子改掉坏毛病的一个好时机。
如果孩子习惯性地爱告状,总是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缺点,那么大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孩子去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明确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缺点不怕,改掉了就好。比如孩子告状:“华华不听老师的话,老师让他坐好他就爱乱跑。”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不听老师的话这样是不对的,不过华华也有很多优点对不对,他很爱锻炼身体,也很乐意帮助别人是不是?”
情况3:知道自己做错了想逃避责任,为了免受批评和惩罚,进而用“告状”的方式转嫁责任。
这种情况一般经常出现在家庭教育环境比较严格的孩子身上,父母对孩子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不允许孩子犯错,或者犯错后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者惩罚。而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更倾向于追究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比如两个孩子打碎了花瓶,父母会生气的质问:“这是谁干的?”这时孩子就会被恐惧填满,他们有两个选择,一种可能会通过说谎来逃避惩罚:“我不知道谁干的,不是我干的。”另一种可能就是通过告状来把责任引导别人身上:“这是弟弟打碎的!"
引导对策:
当孩子有这种情况的告状时,可以看出,孩子对于错误的事情也是有愧疚、想改正的想法的。所以,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惩罚孩子,而是父母怎样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和勇敢面对。
情况4:孩子有了嫉妒心理后,往往会用告状这样的方式来抬高自己,同时达到贬低别人的目的。
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平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他们认为的不公平对待。但是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够成熟,他们会用这种直白的简单的方法来吸引成人的认可和赞赏。
引导对策:
当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时,父母就该反思自己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是不是经常让孩子感到挫败和受冷落。如果平时的生活中,孩子能够从父母这里汲取足够的能量和自信,他们就不会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所以,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少一些挑剔和指责。
总结:
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成人不能武断的一概而论,更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在遇到困难或是情绪问题时,他们来寻求大人的意见或者帮助,这种行为本身没有问题,成人应该给予理解和帮助,否则孩子以后真正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不敢跟大人求助了。对于孩子实事求是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处理,当然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对于孩子并不合理的告状,成人也要用一种
有弹性
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及时认识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这样不会歪曲孩子的是非观念,不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孩子成年后对于歪曲是非观念的问题就不会坐视不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