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
MariaMontessori
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最近,李健谈丁克的一番话上了热搜。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表示:
我觉得没必要延续自己的基因,没什么了不起的,也不是什么
濒临灭绝的物种,没必要延续自己
他之前还说过:“
现在的社会我认为存在很多问题,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一出生就把我吃过的苦重新走一遍,况且我们的基因也没有优秀到必须要有人来继承
无需延续基因,不想让孩子受苦,这两个原因没毛病。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健的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支持。
丁克族,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无论国家如何鼓励生育,丁克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
丁克族其实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有的家庭是被动的,因为夫妻经历过与孩子有关的痛苦,最后选择不要孩子,多少还是小有遗憾。
特别典型的例子是周润发夫妇,早年间他们有过孩子,临产前出了意外,发嫂每次提到孩子都很自责,出于对妻子的关爱和保护,发哥决定不要孩子。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种丁克,是双方主动选择,甚至在结婚之前,就商量好不要孩子。
葛优夫妇认为两人自由自在地过想要的生活,比生孩子重要;香港的吕颂贤夫妇都信佛,也很早就商量好不要孩子,过二人世界。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还是不生,这个问题,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同。
想做丁克的人,各有不同。
有些人因为爱情而做丁克,有些人因为经济压力而不生孩子,有些人则是因为原生家庭。
某平台就当代青年生育愿望做了全网调查,不同性别、身份的人对于生娃必备条件的看法存在差异。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夫妻双方心智成熟、较高的收入水平、父母退休帮忙照顾以及学区房这四个条件中,男性比女性更为看重,条件要求更高,考虑的更加周全。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样的四个条件,在已婚、未婚有对象、单身三个群体中处于递减趋势,已婚群体对于生育也会有更周全的考虑,但对于是否有学区房都不太看重。
为此,小编也随机采访了身边几位已婚未育的同事。
公司程序员龙龙(化名)
30岁
我跟我媳妇工作都挺忙,因为做IT行业,我常常要加班,工作一天回家倒头就睡,偶尔有休息时间还想过过二人世界,而不是被孩子困住。
虽然我工作比较忙,但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很浪漫,可以去野外烧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晚上开瓶红酒,看个电影,吃点牛肉。
因为从事教育行业,看到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觉得,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爱,生孩子又有什么意义呢?看到这些,我们就越想做丁克了。
公司文案斌斌(化名)
26岁
按照收入,我们收入属于中等水平。
没有孩子,无债一身轻,随心所欲。
一旦我们的世界里有了孩子,必须从孩子两岁开始,跟随周围的父母一起,让孩子进行早教,学英语、弹琴………这些活动,还会把全家4个老人都耗进去。
起码孩子10岁前都是如此。
生育一个孩子的花费,我没有发言权。但以我的了解,可以算一下:孩子出生在公立医院,再算上各项花销,至少1万;孩子生了,奶粉、医疗等,按照1年2万来算;早教班,我知道的1小时200-400元不等,按照一周4小时来算。
所以抚养一个孩子,6岁之前需要20万,6-18岁30万,孩子长大了,房子、车子、工作,可能都是问题。
这个数字可能很夸张。
但如果有孩子,我必须给他最好的,钱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陪伴和教育。
孩子也会攀比,互相比较爸爸开什么车、今天吃了什么、买了什么新玩具。再强大的内心,也会被孩子的一句话击破。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合其他受访者来看,大部分人对于生娃的条件无外乎“要有时间带孩子”、“收入稳定,为生孩子准备了一定的资金”、“俩人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有商议和共识”、“双方都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心理准备”。
无论丁克还是生孩子,都是自利行为无疑。
但这种自利能否归为自私?看“权界”在哪里。
旧时代的宗族社会,没有子女,老人就得不到供养,家族就无法存续和壮大;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俗约中,丁克是自私。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化养老之风东渐,生育被承认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是个人的自由,丁克或者生孩子都不是自私。
那么,你对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一起聊聊。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24
03-08
04-24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