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位辩位指南
(一)一辩如何把立论说清楚
立论是一辩最主要的任务,我觉得立论稿最低的要求是要做到论点清晰,并且有论证,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比赛并没有完成这个底线性的要求,而其实立论中陈述论点也是有方法可依据的,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方法:
有一种好的讲述论点的方法是分四步走;
1提出主张,2解释理由,3提出论据,4做出结论。
1.提出主张
用短句描述你要提出的观点,我们要知道往往我们比观众对这个话题有更多的了解,所以为了他们的接收米下一步的解释,我们需要先说出我们的主张,让他们知道你要说的话题,比如:我当认为,死刑应该被禁止
2.解释理由
这里人描述你主张成立得理由,很遗憾许多人并没有这一步,那你的助长就只是一句断言而已,想要做一个好的一辩,你需要解释为什么你的主张成立
例如:死刑应该被飞出,是因为我们永远也不该杀了那些原本不必死的无辜之人
3.提出论据
有时候米的论点乍一听是自圆其说的,但为了使你的论点更具有可信度,你需要摆出一些证据向我们证明现实世界真的如你所陈述
例如:数据显示,从1973年起,美国已经有140人最后从死囚室里被无罪释放了,这说明我们的陪审团只是凭感觉就判处了无罪之人。
4.做出结论
你需要对你的陈述做一个小结,再次强化你的观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因此,鉴于如此多的误判案例,死刑合法化会使得许多过错无法弥补,我们会剥夺无辜人的生命全,这是我们无法允许的。
作业:大家可以按照我说的这些步骤去拆解我写的这些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以肯定和突出自己能力的方式,主动为任务和决策做出选择的精神,其特征为与团队产生分歧时,以自我为中心,不轻易妥协,坚信自己的力量。我方认为个人英雄主义适合21世纪是因为个人英雄主义能为21世纪的发展带来助力并且有发展的空间。
理由如下:
第一,个人英雄主义在21世纪能更好的创造价值,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个人可以依托于大量网上的资讯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过去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随着可利用信息的增加,个体做决策的准确度不仅可以提升,个体间决策创意的差异能力也会凸显出来,而有了良好的决策后,在社会分工细化的21世纪个人英雄主义者也可以不依附于团队来为社会创造价值,过去想要做一款游戏需要组建一个囊括策划、美工、程序员、宣传人员的庞大团队,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而现在一个程序员加几台电脑,甚至有一个创意和想法,便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来完成游戏创作的各个环节,达成自己的目标,相较于原来只能保留团队创意,现在个人的创意也可以保留。因此所有人都在说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组织变化、行业跨界、个体能力越来越强,优秀的个人能获得任何时代都没有的影响力和资源。《哈佛商业评论》也说:“新经济的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体”,个人英雄主义者在21世纪可以创造从前无法达到的价值
第二,21世纪的社会也会为个人英雄主义提供支持自由,个体等价值在21世纪越来越得以彰显,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用各种机制鼓励个人的创造力,和过去不同,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个体不再仅仅被束缚为完成现有流程的一个工具,而是期待个体成为创新的源头。例如谷歌公司的pet计划,让工程师有20%的时间可以随意使用公司的设备、资源和人脉来完成自己任何的想法,完全不必顾忌公司的目标或者任何现有的束缚,G-mail、googlenews等就是在其中诞生的,而我们经常使用的便利贴,也是3M公司在同样的机制下员工个人的狂想。很简单,社会不再期待个人完全按照集体的要求做,而是愿意提供资源和平台让他们可以去试图改变现有的东西,这就是对个人英雄主义土壤的一种刻意栽培。
第三,个人英雄主义有助于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科技爆炸,如今五年的科技成果就相当于过去五十年取得的成就,社会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于用自己的力量去推进这个社会,同时敢于突破现有的体系和规律,恰恰有助于这种创新的实现。哪怕这个世界上所有手机行业的大佬们都认为手机必须有键盘,但有人偏偏不这么认为,不认为现有的就是对的,不认为别人就能比自己强,用自己改造这个世界,所以才有了苹果手机。所以个人英雄主义有助于创新的实现,符合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需要
综上,个人英雄主义符合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的需要,同时有在二十一世纪有丰富的土壤,所以适合二十一世纪.
(二)二辩该如何驳论对辩
二辩有许多的赛制,我打算挑一种我熟悉的赛制;华辩世锦赛的赛制,来说说我对于二辩的理解,帮助大家做一个不在场上犯二的二辩,针对华辩的赛制,二辩的任务有驳论加对辩
1.关于驳论(两种驳论理念)
(1)点对点的攻击反驳
简单而言,就是针对对手的论点逐个反驳,这是最简单也最基本的反驳套路,我关键说说这种驳论该怎么准备。
其实对于新手而言,驳论稿是应该先构思一下反驳的框架,我大二打比赛的时候一般会在赛前通过模辩记录下对手可能会出的常见观点,把它罗列成一个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下构思你的反驳体系,这个比较简略即可,主要是为了帮助你理顺思路,不要杂乱的反驳。
类似于这样,当时打的题目是常回家看看该不该入法,我的立场是不该
驳论除了反驳以外,也需要在反驳的同时顺带说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在赛前还需要把自己立场的论点每一个归纳成一句话,把支撑论点成立的论据再缩略到最短并且说明好因果关系,这个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有很多辩手觉得数据查好就可以,不用提前构思自己在陈词里怎么去把数据和论证自己立场的语句,可到了场上往往说的十分啰嗦而且表意不清,辩论赛最宝贵的就是珍惜你的发言时间,别说废话。
具体而言的话,贴一个大三的时候打的题目的驳论底稿
:可以发现这场比赛的驳论需要抛出大量数据,如果不在赛前构思下怎么把它成逻辑体系的说出来,是很难连贯的。
上面介绍的驳论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无非就是预估对手观点,提前构成反驳体系,然后了解己方观点,想好怎么论证。在比赛里合理分配好驳论中驳与立的时间分配即可,只是很依赖赛前的准备。下面我介绍第二种驳论理念。
(2)分歧归纳式反驳
第六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半决赛南京师范大学VS大连理工大学
我以我的学长刘一枫的驳论作典型例子吧,因为枫哥打比赛风格确实和我挺不一样的,我个人习惯是逐点去反驳,我会把很多比较细节的东西也考虑进去,所以我的反驳会比较琐碎一点,枫哥打比赛的习惯源于他对比赛的理解:他觉得很多比赛其实就只有一个核心分歧,由这个核心分歧演化了比较细的论点。
所以在他的驳论里总是试图把这个核心分歧点出,然后去拆解他方立论,证明己方立论。
我们来看看这场比赛他是怎么做的吧,简短概括我方核心意思就是心灵鸡汤它是为了迎合大家写的,它主要的目的是让你开心,但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低落,失望是对你有益的,就像痛感机制,会提醒你去发现毛病并改正,而且心灵鸡汤它本身就不了解你的情况,给出的建议甚至反而会害了你。
第一步:争夺心里鸡汤的定义:心灵鸡汤不是为了给你讲道理而是为了迎合你让你开心
具体手法:归谬
如果鸡汤的本质是说理,那么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而且给你放了一条狗,反而更贴切我们往往遇到的事实,但这是典型的反鸡汤,所以鸡汤的本质不在于说理
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鸡汤的本质是迎合,为了让你高兴它可以放弃一部分说理,所以它宁愿告诉你上帝还给你留了扇窗户,你只是还没看到呢
第二步:讲述心灵鸡汤这种迎合式的安慰是不好的
为了迎合你,我不能跟你说和你心意违背你的话,要顺着你的思路讲,以三辩失恋举例,说明这种顺着你心意迎合的安慰是盲目且不理智的
补充说明这种安慰和朋友父母的安慰不一样,因为他们知道你的情况,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安慰,但心灵鸡汤不知道,如果它想要做到的话就需要配备很详细的说明书,那样会使得心灵鸡汤很冗长,反而变得不像是心灵鸡汤了。
其实枫哥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去和对手争夺心灵鸡汤给你的安慰,劝勉对你而言是不是好的。
他为了做到这个做了很多补充说明,比如心灵鸡汤的特质不是说理,心灵鸡汤不能针对你的情况给出建议,心灵鸡汤会迎合你,但最后落脚点其实是为了点出心灵鸡汤的安慰对你而言是有害的。
他的这个驳论不像常规的第一第二第三那种反驳,而是很连贯的跟你讲一件事,你听完会感觉好像讨论的事情挺简单的,分歧也很明显,不过这种打法对辩手能力要求比较高
2.关于对辩
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辩题的两个持方,都有他们的优势战场,换言之就是他那个持方成立的语境。而想要弄清楚你的优势战场,首先要把自己的论点归纳成清晰的架构,明白它的逻辑论证基础。
接着往下说,我个人觉得,二辩对于比赛走势是一个分水岭,原因就在于我的理解中,二辩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反驳,对辩把整场比赛的语境拉在你方预设的论域里打,换言之,把接下来的辩论按在你的优势战场打。所以对辩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如破坏对手语境,加强己方语境。怎么做呢?
(1)先说从问题的设计结构要注意什么
首先,在形式上把所有对辩问题设计称封闭形式的,比如你的辩题是利大于弊,那你的问题最好要落脚于,是不是好处,是不是弊端之类的,原因在于不这么设计,对手很容易逃问题。
其次,对于新手而言,对辩用数据和例子,别直接用抽象逻辑拆解,原因是一,你在驳论已经有逻辑拆解二,快速对辩的抽象逻辑拆解对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要求很高,新手很难做到,往往结果是大家不知道你在说啥。
(2)再说怎么具体设计问题
明白自己优势战场后其实你也就懂得了对手的劣势战场,其实大家都有这种经验,赛前感觉自己立场有几个例子很难解释,而你就要把这些例子作为问题抛出去,而且你要在赛前想好一个自己劣势例子的短回应,比如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反方经常会被正方问,警察杀恐怖分子救群众是不是邪恶的?有一种短回应就是,一和百应该是无辜的,不然请问您杀一警察救百恐怖分子是不是正义?
准备好这两个,一可以做到破坏对手语境,二守住己方语境,你接下来要准备的例子就是能加强己方语境的例子和数据,比如医患矛盾的核心成因是观念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反方就可以问,中国推广大病保险和医保解决患者经济负担后,医闹数量不断下降,医患矛盾的医闹成因是不是经济问题?
用例子,数据套逻辑,评委很容易听懂,对手也很难拆借,除非他有相抗性数据,最关键的是这种问题完全是可以赛前准备的,基于对辩的时间,赛前只需要准备各家两个破坏对手和加强己方的例子,以及维护好自己立场的短回应即可,对辩任务几乎就是按部就班。
(三)三辩该如何质询和小结
1.质询
(1)一套攻击性的质询的完整步骤:
①确认观点
句式:确认一下,您方第x个论点说的是xxx,对吧
②追问攻击
a.反例攻击
句式:我们知道xxx,那按照您方的观点,是不是xxx了?
例子:刘强东在人民大学修的是社会学,但却做起了京东。是不是对他受到的名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呢?
b.数据攻击
句式:我方查到XXX一项数据显示,XXXX,为什么恰恰和对方说的截然相反呢?
例子:2016年本科毕业生5年内平均月薪最高的是清华大学,也仅仅在14000左右,而做快递业如果积累了客户源的话也能做到月入10000,请问您这为什么是失败的?
c.逻辑攻击
句式:对方辩友,有XXXX就一定代表XXXX吗?那XXXX也有XXXX,XXX就是XXX?”
例子:对方辩友,借助方便的工具就算懒惰嘛?那如果你是一个救火队员,坐车去一公里救火是不是就是懒惰?是不是要走路过去救火才叫不懒惰?
③总结结果
例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方辩友没办法解释XXXX问题,对方的XXX观点/标准/定义是显然荒谬的(还可以加上“在这一点上显然我方的XX更加合理”
(2)一套打自己立论体系为主的质询
辩题: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会让人类更懒惰
论点:智能时代给人更多的挑战,需要努力才能应对
①抛出论据
例句:我们发现xxx,这是不是代表xxx
例:对方同学,在律师业,越来越多基础的整理卷宗的工作已经被IBM研发出的智能软件ROSS取代,这是不是代表智能时代给传统岗位带来了挑战?
②联系论点
例句:所以这说明xxx,这是不是代表xxx
例:所以这说明如果我们不努力就会被淘汰,这是不是代表着我们更没有理由可以懒惰,需要努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③总结观点
例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方xxx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时代给人带来的挑战让我们更没有偷懒的可能,也让我们多了奋斗的动力,所以智能时代不会让人更懒惰。
(3)质询的优先级和具体的方式总结:
①确认和攻击核心概念
a.诉诸权威
你可以提出在权威出处中对于该项事物的解释,并进而要求对方给出他方解释的出处。
但诉诸权威出处适用于那些在常识中达成明显共识的概念,而对于不存在普遍共识的概念,比如什么是爱情等情况并不适用。
b.诉诸讨论意义
你需要向观众解释在对方的解释之下这个辩题将失去讨论的现实意义
②论点和论据的攻击
a.论点不足以论证辩题
网络主播能赚到钱为理由主张大学生去做主播
b.论点缺乏证据证明其正确性
主要针对的是断言类的论点,xx就是xx
c.论点论据本身是错误的
主要是事实类错误
(4)分析具体比赛优秀辩手的质询
①2015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
辩题: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是精英/大众
香港大学(正:精英)vs大连理工(反:大众)
奇袭:刘冬舒(质询)vs刘一枫(接盘)
大工立论:
1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来自于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2社会进步最终由大众来完成:由大众来实践和检验
3社会进步的方案是由大众和精英来一起决策,决定的,而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大众在决策中的比重越来越多
刘冬舒学长的奇袭:
刘冬舒:第一个论点是大众向往是源动力所以他更重要对不对?
枫哥接盘:对,但不是靠这一个点论证
刘冬舒:好,所以你第一个论点是这样的,请问你我因为更想成为有知识的人所以上大学,在大学里老师悉心教育我,我成才了,所以我成才是更因为老师还是因为我想上大学?
枫哥:更因为我自己
刘冬舒:所以你认为老师对你成才的教育贡献不如你想上大学?
枫哥:对
刘冬舒:那对方同学你为什么要在上大学的时候选择去哪个大学和哪个老师呢?
枫哥:最主要的是看我未来想做什么
刘冬舒:如果说最重要的就是你有这颗心,这个动力就好了你为什么要选择学校和老师呢?
枫哥: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想上大学就不能去选择学校啊?
刘冬舒:因为这说明选择学校,选择对老师对你成才更关键嘛,我们看下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告诉我社会进步最终由大众来完成?
枫哥:对,第二个点
刘冬舒:那请问打仗最后是不是由士兵完成?
枫哥:对
刘冬舒:那战争输了最应该问责将军还是士兵?
枫哥:两方都要问责
刘冬舒:我知道两方都要问责,但我们一般问罪更多的是将军还是士兵呢?
枫哥:包括士兵和将军
刘冬舒:对方同学不要回避我的问题,我知道两方都要问责,最应该问责的是谁?如果你是国家的总统,如果打仗打输了你是问责国防部长还是一等兵?
枫哥:我可能会问责国防部长
刘冬舒:对,所以由谁执行不等于谁更该附更大责任,我们从打仗的例子可以看出,最后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说有坏的精英就说明我方论证不成立?
枫哥:没有
刘冬舒:那您是不是说我方论证的时候没有考虑坏精英,所以我方该把坏精英考虑进来?
枫哥:您方讲精英有那么那么好
刘冬舒:对对对,那有没有可能有些大众对生活的向往也没有那么美好呢?
枫哥:没有
刘冬舒:比如说在纳粹时期德国人全民想把犹太人屠杀掉,对方辩友德国人民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好不好?
枫哥:你是说德国人民想杀人么?
刘冬舒:对方辩友德国人民不想杀人举办犹太人干嘛?很多犹太人可是被德国人民举报出来的
枫哥:他的确是举报了,但是·
刘冬舒:所以这部分德国人民对社会向往的是不好的对不对?
枫哥:他们想向往更好的生活
刘冬舒:我知道他们想向往,可他们向往的未必是美好的对不对?所以你要告诉我为什么人民想向往更好的就能向往出更好的东西。
枫哥:方法可能会错
刘冬舒:所以人民也会做错对不对,所以您方跟我方在这方面是平等的
总结一下:
刘冬舒学长的质询非常的标准:
1每一步都是先确认对手的论点,
2然后提出对手论点理由下的反例质问对手为什么还成立
3最后结该论质询得到的结论然后转到下一个问题。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
1、刘冬舒学长每个逻辑背后都配备例子,而且用的例子都非常通俗易懂,是常见例子
2、刘冬舒学长的问题大多是封闭式提问,很难不露痕迹的转走问题
3、一旦对手逃问题迅速追问
②第六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半决赛
南京师范大学vs大连理工大学
刘一枫(质询,反二)vs罗斌(接盘,正三)
反二:你好,我确认一下,方便面有没有营养?
正三:我方没有想跟你打方便面
反二:不好意思,我只是想确认一下,您方的论域之下,方便面有没有营养?
正三:在我方的论域之下,方便面是有营养的。
反二:OK,是有营养的。好,您方举一个没有营养的东西
正三:不是。我方今天没有想打心灵鸡汤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您举一个没有营养的东西,我们在讨论嘛,对吧?
正三:今天没有营养的东西。
反二:嗯
正三:比如说烟啊、酒啊
反二:不好意思,烟,你方讲烟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人有好处,俗话讲,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有没有好处,有没有营养?
正三:没有营养啊
反二:没有营养是吧?哎,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有没有好处呢?
正三:有好处啊
反二:有好处,没营养,是吧?
正三:嗯
反二:好。所以今天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某些人有好处,不见得是有营养嘛。很简单的例子。
反二:所以再问您方第二个概念,第二个概念,急中生智听说过吗?
正三:听过。
反二:听过是吧,好!现在今天我们讲的这个于丹这个例子,它说这个大学生没房、没车、在北京又没有钱,过得很苦,现在他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正三:面对很多
反二:生活很艰难嘛,对吧,工作可能不如意嘛。但现在呢,于丹告诉他说,你已经有了很多了,你已经很幸福了,所以他很满足吧。我想问一下,他很幸福之后,他有改变艰难生活这种现状的动力吗?
正三:为什么会没有呢?
反二:好,OK。你也可以讲他很有动力,我想比较一下,这是比较辩题嘛,对吧?在他以为自己生活很幸福,和他之前他认为自己生活很艰辛,这两者做对比的话,您觉得哪种情况下这个他改进自己生活的动力会更强?
正三:您需要听我解释一下吗?
反二:解释
正三:好。以前觉得不幸福,现在觉得幸福,对他是件好事,如果他今天真的没有更强的动力,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话,他现在已经是知足常乐了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正三:他已然很幸福了,还追求什么?
反二:你可以解释,但你没比较啊,我想问您的是。。
正三:我比了啊
反二:不好意思,那我再确认一下喔,刚刚这种情况,他在听于丹的话之前,他知道自己过得很苦,所以他有很大的动力,我们默认他这个人可能比较有志气,他可能有很大的动力要改变自己的现状,现在他听过于丹的话之后:哇!我已经有这么多了,原来他们的日子过得这么差喔。这个时候您方要讲的是,这个时候他的动力依旧很大,是吧?
正三:不是!
反二:不是,是吧!
正三:是他有动力
反二:等一等,等一等。不好意思!你讲:“不是!”那我问一下,这个时候他的动力比之前大,还是比之前小?
正三:有动力一定意味着人生幸福吗?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正三:动力变小了,就一定不幸福吗?
反二:OK!下一个,你这个时候退一点,就是您讲的,这个时候他动力有可能减弱了,对不对?
正三:我没有退,我一直承认动力可能减小
反二:OK!达成共识不就好了!我不就是想问你这个吗?所以动力很多时候减小,对他是减益效果,对吧
枫哥质询主要确认两点:
1在南师大的立论体系下究竟有没有没有营养的东西?因为在他们之前的论述中,似乎有好处就是有营养,而大工提出普遍有好处才能叫有营养
2在一个人面对问题沮丧的时候,心灵鸡汤让他心情马上变好算不算对他有益的?
值得学习的:
1、枫哥可以说是曾经我们队的歇后语大王,这一点颇有当年余磊学长的风采,比如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急中生智等等,我觉得善用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可以迅速引起观众共鸣
2、同个例子的多轮交锋,比如于丹这个例子,用不同侧面:于丹讲这句话时描述这个年轻人的情况以及这个年轻人听了于丹的话后可能有的心情,去问对手一个核心问题,心灵鸡汤会不会让我们丧失改进的动力
3、节奏的变换,枫哥打比赛喜欢提速,如果多看他的比赛的话他会在比赛的某一阶段突然提速短打对手,让对手出现漏洞
2.质询小结
(1)从王肇麟2016新国辩复赛的比赛说起
1回应对手三辩的攻击
:警力不足:要加大警力,金钱从解决枪击问题里面得到,列出数据,把交锋回到解决力
2为前段的攻击补充解释
:补充了解决力的论证,给出了方案和效果,以及安全的问题:论据
3前两步达到清晰梳理战场的目的
,对于复杂问题自由辩不用再解释,完成后可零散补充一些点
4我的理解
:三辩环节自由辩用长陈词解释问题,适合解释长逻辑或者数据分歧,并且三辩其实可以提自由辩要打的方向
(2)质询小结需要注重的点
①确定之前质询的利益
哪些对手没回应,属于我方证明
②集中精力回复对手前面的核心攻击
因为自由辩论中很多长问题解释不清楚
③重申一下我方的核心观点
方便自由辩论问出去,三辩质询小节是很重要的自由辩论前的铺垫环节
(3)具体说明
引用一篇大连理工2016世锦赛的三辩小结:宁为牛后,勿为鸡口
好,谢谢主席,大家好。
重复一下我方两个基本论点:
第一个叫做:在“牛后”可以有很多的楷模。
这些楷模可以是我身边的员工,可以是我的上司,他们可以教给我很多东西,这点对方反驳不了。
第二个论点叫做:在大的平台、在大的企业,我可以得到。。得到很多的培训。
我方讲了,谷歌的员工,他们可以得到八个创始人这样的培训,这个是你“鸡后”。。作为“鸡口”的这个人远远得不到的。
这点对方没有反驳,这点论点也成立。
回过头来,我方和对方正在纠结的一个观点叫做,对方提出的自主性。
他方根据原典说,在原典里边呢,那“牛后”没有自主性,但问题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在这些大企业,他是不是依然没有。。我们这些作为“牛后”的员工,是不是依然没有自主性呢?好像不是的。
所以我方给了很多例子,给了IBM这样的双向沟通;给了谷歌员工,他有20%的时间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运用公司资源去完成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公司有百分之十五个。
很多很多的大企业,它现在都在用这样的机制来鼓励它的员工,而这种对员工的培养是不是远远好于您方。。像您方讲的,我去一个小企业,我作为一个“鸡头”,那自己去发展更好一点呢?
我刚刚举了雷军这个例子,雷军这个例子不是一个个例,我们回头去看,现在那些很多能够称得为。。称得为“牛”的这样的企业,它原本的发展是怎样一个模式,是不是它在面对着创业这条路的时候,它的创始人就首先选择了作为“鸡头”。。作为“鸡口”来去选择创业,好像不是的,刚才讲雷军,他需要先在金山工作很长时间,从最底层一点一点地接受金山的培养,成为金山的ceo,最后他跳出来开创小米。
(四)四辩该如何总结陈词
如何打好一个结辩呢?这是一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
大一的时候,我觉得说话流利,语句连贯就是一个好结辩,彼时我也是这么做的,在院系新生赛也所向披靡,但当我进入校队后发现这个要求几乎人人可以做到,于是我反思是不是还需要做些什么,于是我开始提前写一些辞藻华丽的价值升华,可当我代表校队代表结辩位却屡屡输掉比赛被并对方结辩双杀,直到有一次华语网辩我提前写了一段引用柴静《看见》中经典句子的价值升华,q叔在赛后告诉我当时听了我结辩的开头后就知道比赛输了,我陷入了迷思,什么才是好结辩呢?
评委口中的胜负点又是什么鬼,为什么评委觉得我说的话前面都讲过了,没什么价值,可难道结辩不就是总结再说一遍前面的证据强调一下的么?
为此我开始探索答案,不停的修正调整,直到我大四了,我才敢说我对如何打一个结辩位终于有了一些了解,在此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先贴一个视频连接第六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B组小组赛大连理工大学vs莫纳什大学,这场比赛的辩题是我国应该/不应该限制海外代购,我的结辩环节大概从50:15开始。这是我觉得我在去年世锦赛中相对做的比较好的一次结辩,那么我在此次结辩说了哪些内容呢?
1.回应反方结辩的攻击
反四在结辩中一直强调了两件事:首先,我国消费者对于海外代购是有合理需求的,诸如一些国外化妆品之类的,其次国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诸如奶粉,海外代购的引进有它的需求性也对我国产业质量的改进有刺激作用。
当时我判断对手似乎想借此论证我国不应该限制海外代购,于是我首先回应这两点:
1.有合理需求只能论证到不应该取缔
,而不能论证到不该限制。2.质量问题的改进主要根属于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监管体系的健全,凭这点论证不到不该限制。
正面回应对手的攻击点,指出这对论证他方立场没有帮助,时长30秒。
2.指出对手立论体系问题
如对方理论体系在执行中出现的错误,点出对手没有完成立论体系的论证
分三点攻击:
1.对手的论据错误,不足以支撑观点,对手说不应该限制是因为现在法律已经可以限制,引用的论据有两份:
(a)2016.4.8新出台的跨境电商新政,但这个政策事实上限制的是跨境电商B2B的部分(企业对企业),但我们整场辩论的焦点是C2C(个人对个人)的海外代购,所以事实论据上不足以论证。
(b)现在已经有单次限额:我方敲掉的是在单次限额的基础上加上年度限额,这样可以进一步限制原有方法管不到的地方(前面环节有详尽论述)
2.对手的前后逻辑论述不自洽
对手反复提到现有我方方案不能完美解决,所以不该限制,可是套用他方逻辑,连它立论里已经有的限制也不该做,因为对方立论提出的观点是对于海外代购已经有限制,这部分限制已经足够,所以不该继续扩大,但已有的限制方案也有诸多漏洞,不能完美涵盖,所以连它立论认同的现在已经实施的限制也是不该的。
3.对手对我方的攻击背后的逻辑很荒谬
对手的核心攻击逻辑是一种挑刺的说法,因为世间没有完美的方法,按照他的逻辑推论所有法律都不该立,诸如消费者保护法,家暴保护法等,这种逻辑说到底是喷子思维,而不是理性的批判我方方案。
此部分时长2分钟左右
3.解释我方立场下限制的理由和为什么这叫限制
需求性:外贸体制的保护和税额制度的改进存在空间
叫做限制:可以限制海外代购的立论空间以及它的品类
这部分在前期驳论,小结,自由辩论环节有详尽的论述,所以用时30秒左右。
4.做一些零碎的追加攻击
对手最多质疑到不要按照我方方案立法限制,逻辑上没有否认该限制,而在对我方方案的反击上,只是不断诉诸说我方方案不是完美的,这也不足以反驳我方观点。
时长30秒。
好,详细的给大家分析了一个结辩的案例,借此其实我想强调一点,
结辩的职责,就是交代这场比赛的胜负点,通俗点讲,给评委一个判你赢的理由
。所以结辩要做的活其实也挺简单的,无非就是回应对手的攻击,拆解对手的立论论证体系。比如在上述结辩中我首先回应的就是
对方四辩结辩的攻击,然后回应前面环节的主要攻击,对我方立论做一定的修补论证
而时长的分配完全是由比赛局势决定的,比如这场比赛我的判断对于我方的论证我们队伍在前面环节花了大量时间去描述,评委也都听懂了,于是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把对手的所用攻击连根抽掉,所以我花了大量时间讲述对手的荒谬之处,用了归谬,类比,讲道理种种手,也取得了一定的场面效果,
实际上这么一讲,似乎结辩也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情,毕竟它的任务是那么的明确。
5.常见误区
(1)为什么我的反驳评委觉得前面都讲过了,没什么效果,我该怎么反驳?
首先,大家要明白,确实很多时候结辩是不会蹦出新观点的,那讲的既然都是老东西,结辩的价值是什么?
是梳理,清晰而又体系化的梳理场上发生过的交锋
,我在前两篇文章讲述了如何看交锋和如何评比赛,坦白讲,一个好的结辩是要把自己切换到评委视角的,因为场上的交锋发生的十分迅速,场上的选手动不动就抛出十几个数据在交锋,这里场上的双边的选手由于赛前打过大量模辩,其实都知道这些数据是干嘛用的,也知道这些数据与拆解对论证有什么帮助,但对于评委则不然,由于比赛时间有限,你又面对对手攻击的压力,很多时候你的论述是不完整的,至少往往是不连贯成为一个体系的,
作为结辩你需要你需要做两件事。
①把反驳归纳体系化,而不是再零散的提出数据
大家可以看到在上面的比赛的结辩中,我每次做具体的反驳前,我会先提出一个框架,概括出对手所犯的错误的类型和他们逻辑论述的方式,然后再具体展开去反驳,这就是体系化的反驳,这种打法可能最先见于胡渐彪的金钱辩。
我给大家提供一种容易上手的反驳方式,你把你的反驳归类到3类:
1、对手的论证前提:定义,讨论范围等
2、对手的比较标准不合理
3、对手的论证过程不合理:论点和持方缺乏逻辑联系,论据是错误的等。
在每次结辩前,你整理好你所有的反驳,把它分门别类的说,诸如,对手今天的逻辑体系犯了三大错误,逐一来说,首先,论证前提不合理,对手包定义,。。。。。(点出为什么包了)其次,对手比较标准不合理,对双方的论证义务划分不公平(。。。。点出为什么)3对手的论证过程错误,对手论据错误(。。。。点出为什么)
这样作为一个评委,听你的结辩会很容易接收你的观点和信息,因为你成体系和框架的输出,而非零散的反驳。
②把视角切换为一个观众
作为结辩,你要抛开赛前大量的准备去看你们的论述,而是作为一个一无所知的观众,你对你们的论证有什么样的疑惑,以及你对对手的拆解缺少怎么样的回应?
比如刚刚那场比赛,我觉得作为观众有三个疑惑:
1观众对于跨境电商政策里细微的区别没有我方了解的那么清楚,我要点出对手的混淆
2观众确实可能会觉得对手的反驳有点不合理,但一定也没有get到它荒谬在哪里,我在结辩要在逻辑上彻底点出对手究竟不合理在哪里,而不能简单诉诸说你这样的反驳好荒谬啊,好没道理啊这样粗浅的反驳
3观众是听了我方讲了很多论证我方立场的数据和政策,可对于我方的意图可能还不了解,我要告诉大家我方论证的目的:即用简短的话概括这为什么要限制,以及我方的方案为何称得上是在限制
如果我代入你赛前的准备,一定会觉得很多东西讲的已经够了,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所说的话背后的依据,即使我并未在场上说出来,这
也是很多辩手为什么会在赛后好多东西场上我说的那么清楚,评委竟然一定要说不知道,是不是针对我?!!
(2)怎么判断什么是胜负点?
其实坦白讲,所谓的胜负点,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对你们双方的立论体系而言,在前面发生的大量交锋里,有哪一块是交锋的胜负难以判断的抑或我方是占据劣势的。这与我前面讲的交锋点的文章是一脉相承的东西。所以要判断好胜负点,一定要对场上的交锋有足够的了解。
至于交锋是什么,以及如何提高判断交锋的能力
,请参考
辩论中的交锋点
辩论新手该怎么提高
这两篇文章。
举例子而言大家可以看一下大连理工2016年新国辩小组赛与华东政法大学的小组赛,2016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初赛E组第一场大连理工大学VS华东政法大学应该/不应该倡导年轻人为自己而活当场的结辩我基本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解场上的胜负点,“在我的判断中,我觉得对手的论证体系的核心是提倡人为自己而活是加强人自判这一位阶,这会带来紊乱而无法归正,我想告诉评委:1加强自判位阶也不见得带来紊乱以及无法控制2对于年轻人而言该适当加强他们的自判位阶,因为我们需要他们来改变”,无奈时间太少,很多论述是不完整的,最后4:5输了,赛后张哲耀的点评就指出我的结辩还不够具体,因此不能摆动他的那一票。
(3)价值升华是什么东西?是搞一段诗歌名人名言上去么?
其实价值升华就是补助说服评委接收你的持方的东西,有些题目没有常规意义上的价值升华也可以,比如我刚刚那个海外代购,其实把一切事实问题梳理清楚就可以了,什么时候最需要价值升华?我觉得是在一些真的打得旗鼓相当的比赛里,
双方的论证体系从逻辑上是可以自洽的,在前述的交锋中双方也都在自己的论域里自圆其说占有优势。这时候你需要用价值升华告诉评委为什么相信你这套逻辑背后的价值会更好。
比如有一次世锦赛的预选赛,我和某队打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的:对手打的正义观是功利主义的观点,划算即可,正义要指导人的行为,是一种相对正义,我方打的正义观偏向康德的观念,我们认为正义不应该不人当做实现目的的工具,而且正义应该有一定的价值上的崇高性。
最后结辩环节对手说正义这种东西就是为了指导我们行为,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恐怖主义统治的那部分世界,其实杀警察救出一百个恐怖分子就是正义的,因为正义无法是为了指导我们做出划算的行为,只是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才会直觉上觉得恐怖分子的杀一救百的行为是不正义的。正义要给出人指导,做效益最大的行为。
而我最后奇袭说,按照对方的说法,其实我们这个世界不需要正义也可以,因为即使我们的本性接近兽性,我们只要在逐利,去追求效益最大即可,甚至凭借本能去做事也完全可以,我们并不额外需要正义这个指导原则,正义这个原则它本身是有一定崇高性的,不是任何世界都有正义可言,我方认为在你说的那个恐怖主义统治的世界就滑坡到了没有正义的地步,甚至我方认为正义这个原则有时候反而会给你的决策带来很多困惑和犹豫,因为它作为一种价值与其说是更方便我们决策,更不如说是让我们活的更像一个人而不是禽兽。
其实我们所谓的价值升华,无法就是阐述一下为什么要坚持我们逻辑背后的价值观,因为在我们逻辑各执一词的论域中,我们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四、扩展提高
(一)辩论中的战术
1.自由辩论
(1)如何做到控场,按照起追结转四步走
起,把问题的逻辑说清楚,然后提出问题;追,追两到三个同样的逻辑的问题;结,把问题的结论结一下,明确一下己方取得的战场成果;转,转到下一轮问题,另一个逻辑。模版学校:武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2)用自己最强的辩手,去盯防对手的王牌辩手
每次他发言的时候紧跟发言,抑制他的输出效果,模版学校:北京大学
(3)自由辩论中段提速短打
常常表现为问题非常的简短,每个问题10秒左右,并且揪住对手难解释的点多轮打击,连续追问,这段时间会比较少解释,企图打乱对手节奏,模版学校:马来亚大学
2.论点的诠释
(1)多轮交锋
同样一个论点的回应和解释设置3种不同的版本,用不同角度的解释来加强和削弱对手论证,详见本人的挫文-世锦赛系列一:比赛的准备
(2)论点的阴阳两面
一个论点可以正面解释,有他多好,也可以反面诠释,没他多不好
比如离婚率上升是不是社会的进步,打反方
正打的方式:离婚率上升对于社会的破坏有哪些,本身代表的事物有多阴暗
反打的方式:离婚率下降了对社会而言是多么美好的事,代表的事物会多阳光
(3)拆解逻辑,短推论线逐步打
交锋的时候把长逻辑拆解短打,比如朋友圈内容被放上网不是我活该,拆解成两步推:
第一,把我朋友圈放上网的人有没有错
第二,我需不需要改正
(4)论点的高打与低打
比如全民医保该不该推行:
正当适合高打,炒价值,说全民医保体现了大国责任感;反方适合低打,说他不切实际,全民医保只会让医保的水平降低
(5)按环节逐个输出论点
现在许多队伍喜欢在单个环节输出全部论点,比如二辩环节把所有论点都打一遍,但时间有限,效果不好,建议可以二辩环节主推一个论点,然后三辩环节再推一个论点。
3.交锋的处理
(1)明确攻点与守点
有些论点是攻击点,往往它的特点是逻辑短,容易论证,偏向己方,那么这些论点适合优先打,并且把它攻击出去逼问
有些论点是防守点,往往它的特点是逻辑长,不容易论证,那么这些论点不要优先打,而是等对手进攻过来以后用来解释,然后转攻击点持续输出
切忌把守点打成攻点,事倍功半
(2)交锋不要多线逼近
交锋的时候打清楚一条线再打另一条,许多辩手喜欢在交锋的时候把线来回切换,换言之,喜欢把论点论据跳来跳去说,这样子打比赛容易输出效果很差,建议把一条线讲明白了再讲另一条线
(3)不同辩位间的配合衔接
常见的配合有像在自由辩论里提到过的分工合作,有些人负责结战场,攻击性强的负责追战场,另一种是不同辩位把论点逐步展开递进,详见华东政法大学
(4)划分优势战场、劣势战场
一场比赛正反方有各自的劣势优势战场,战术上劣势战场的战术目标是持平,那么交锋上适合去解释,防守,反问。优势战场目标是获胜,交锋上适合追问,攻击,短打
4.不同辩位申论的责任
简单说:1、一辩重在明确定义,提出标准,展开论点;2、二辩重在反驳对手论点,进一步补充己方论据;3、三辩重在明确前期交锋,提出自由辩论要交锋的主战场;4、四辩重在梳理比赛,告诉评委每块战场胜负。
(二)辩论中的数据拆解
1.对对方数据的利用
在拆解对手的论据之前,可以先想一下能否借用他的数据论证我方的论点
举一个例子:来源于前几天我评的一场比赛,辩题是大学生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
反方同学有一个主论点: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很高,根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的公司一年后存活率为百分之5,所以应该先就业积累经验,然后选择创业也比一开始就创业要靠谱。
在自由辩论中,正方提出了一个数据,根据社科院的数据,12到15年创业公司创业后能存活三年的比率在百分之40以上,以此相抗对方。
反方在这里回避了交锋,一直没做什么正面回应。
而我当时觉得,反方在面对对手的这个数据,第一反应应该是利用正方的数据去证明自己的论点。
示范:
对方辩友,您的数据正证明了当我们不局限于大学生群体的时候,创业成功率是不低的,这恰恰是我方想强调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选择创业是往往会失败的,而通过就业获得积累后再去选择创业成功概率也会大大上升。
2.论据能否论证论点或能否完成比较
举个例子,讲一场昨天评的比赛,辩题是当今中国该不该提倡裸婚,反方的立论如下:
裸婚:没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婚姻
比较标准:看提倡的建议是否合理
论点:提倡裸婚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当今中国离婚率不断上升,而离婚的两大原因,一个是经济问题,提出了一份论据证明占比,另一个是双方父母观念不和,主要也是由不满足对方家庭经济情况引起,提出一份论据证明。所以不应该提倡裸婚
坦白说,这个论点乍一听还是挺自圆其说的,所以正方全场主要打的是对手给裸婚的定义不合理,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拆解呢?
首先,我会指出,他的论据只是证明了没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结婚离婚率很高,这是一个问题,但它其实没有证明提倡裸婚会带来更多问题。为什么?
因为他说的父母观念问题,以及我们对经济问题的重视,可能是也是根植于我们根深蒂固的结婚要有房子车子这样的观念,而如果我们让大家接受裸婚,很可能父母对此就不再反对,婚姻双方也不会过分重视这个问题,离婚率反而可能因此下降。
其次,即使他说提倡裸婚也不能短时间改变观念,更多人选择裸婚问题会进一步加剧,他的论据也没有完成比较,因为按照他的观点,是希望大家没物质基础的时候是不要去结婚的,那正方提出一份论据当今中国的7成年轻人无法在30岁前负担起房子,那如果大家都不能接受裸婚,这部分适婚年纪的人却无法结婚甚至不被选择为结婚对象同样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哪个社会问题更严重反方需要举证的。
3.要懂得拆解对手对于数据的包装
我们要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数据是可以被进一步加工和包装的,所以同一份数据才可以进行双方的解读。
举个例子:在我大三的时候打过一个辩题,叫做医患矛盾的核心成因是观念问题还是制度问题。当时我们双方对于数据都做了一定的手脚
:他提出一个观点说中国医生的收入其实挺好的,是大约平均工资的1.5倍,所以中国医生对于自己工资的不满是他们的观念问题。
拆解:
对方辩友,比平均工资高就是正常的么?医生本来就是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许多国家医生的平均工资都是社会平均工资的4-5倍,而中国医生平均工作时长又更长,因此,并不是医生的观念问题。
:患者觉得最不满的因素里仅仅只有不足两成的人是不满足于医生的态度,所以即使您方说医生的态度是他的观念问题也不足证明这是核心成因。
拆解:
来,对方辩友,你显然没有看全那份数据,虽然不足二成,但那就是患者不满因素中排名第三的因素,请问您,这算不算核心成因之一?
4.数据会说谎,质疑对手数据的来源与调查手段
这个手段在平时辩论用的相对少一点,一个是我个人觉得有些赛制不是很适合我们检证数据,另一个特别高水平的比赛里相对数据来源和调查手段还是靠谱的。
常见的谬误有:
(1)小样本容量数据
曾经有一份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小镇的癌症发病率是最高的,因此得出结论说美国小镇的医疗条件很差,导致了癌症高发。
但是,其实它真正的原因在于它的样本容量太小,比如如果我们调查中国的男女比,如果你随便去一个小教室调查的话,可能会得到中国男女比是1:3的数据,但真实原因是因为样本容量越少,越容易出现样本偏差。
(2)调查问卷的设计格式
民意调查往往是最不靠谱的数据,原因就在于它的结果和我们设计的问题关系太大了,比如同样是调查大学生是不是自私的,如果你的调查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可能很少会有人选择是。但如果你的问题是你是不是觉得你的同学是自私的,往往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是。
原因就在于我们往往对自己有自我美化的因素,而这些民意调查问卷往往会利用我们一些心理上的倾向来获得他们想要得到的结论
(三)辩论中的逻辑谬误
1.人身攻击
攻击一份论据的消息源头,而不是攻击它具体的论证或者调查手段
比如辩论场上经常有人说你这份数据是美国调查的,我们觉得它是不对的,因为美国会抹黑中国
2.诉诸群众
诉诸群众情感,告诉你大家都是这么做到,是典型的诉诸权威的论证的例子
比如:探讨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推行素质教育,反方可能会说,大家都在应试教育,所以你不该不搞应试教育。
破解: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在探讨大家做的事情是不是合理的,所以大多数做不代表这是合理的,比如你可以反问他,“所以在纳粹德国大部分德国人都默认了屠杀犹太人,这就是应该做的么?”
3.肯定后件
指的是用下面错误的论证形式:
如果p,那么q
所以p
例子:当路面结冰时,邮件来的晚
邮件来的晚
因此,路面结冰了
这种论证的错误是因为邮件来的晚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4.否定前件
如果p,那么q
因此非q
例子:当路面结冰时,邮件来的晚
路面没有结冰
因此,邮件不会来的晚
错误原因是忽略了邮件来的晚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5.循环论证
例子:青春重在多元尝试,因为青春的意义在于尝试许多各种各样的事情
这个论证的理由和它试图证明的论点是一回事,循环论证往往埋在立论的定义里。
6.复合问题
这种提出问题的方式使人们无论同意不同意,都不得不承认你说的另一个观点。
例子:还有没有其他人知道你是个傻子?
无论你回答有,还是没有,都似乎承认了你是个傻子
7.模棱两可
利用语义的模糊,在论证过程中把一个词的某个含义偷换成另一个含义
例子:我曾经打过一个比赛该不该杀一救百
反方说杀一救百可能是无可奈何的时候必要做的,但不代表它价值上是应该的,因为我们这种做法违背正义。
正方在交锋的时候,追问:如果你是执政者,没得选了,你该不该下这个命令救人?
其实这里正方就把该的语义从反方讲的价值上的高尚偷换成了必要去做的
8.互置因果
比如有人用数据显示打高尔夫有助于你多赚钱,以为打高尔夫的普遍家庭条件都会比较好
就是把因果互置,是比较有闲钱才去打高尔夫,而不是相反
9.假两难选择
比如:美国,要么爱它,要么离开它
忽略了其他可能性,因为我可以不爱美国,但我也有权利留在美国,在辩论场经常有人问对方辩友您必须在这两个里面选择一个,您是不是选择我方倡导的?
10.扯开话题
交锋里,经常遇到,对手往往用来转移战场
比如是不是读好大学才能出人头地
反方提问:对方同学,马云是不是就没有读好大学,他难道没有出人头地么?
正方回答:哎,马云的阿里巴巴的招聘要求就很高啊,他基本都要求211以上,好大学是不是很重要啊?
明显的逃避回答,扯开话题
(四)辩论中印象深刻的点评
1.2014年广西百利杯复赛
大连理工对中国人民大学辩题:当今中国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民族危机感
点评:郭宇宽陈铭
当时场上的观点很简单,就是缺哪个就培养哪个,然后双方甩了一堆民意调查的数据来论证,在自由辩论环节我们还用了个8成高精尖人才流失国外的数据。
赛后两位评委的点评给还是大二的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第一是郭宇宽先生,他说双方举出的民意调查数据其实本质上论证力度不大,因为民意调查受到问题的形式影响太大了,比如同样是调查你爱国程度,问你是一个爱国的人么和你是一个不爱国的人嘛得出的比例相差就很大。
当时他的话让大二的我第一次意识到了不是罗列数据就是可以说明我的立场的,还需要考虑数据是否具备论证力度。
第二是陈铭学长,他说其实我们把民族自豪感偷换成了国家自豪感,因为我们举出的人才外流的例子能说明这些人对祖国羁绊不深,但不能说哦他们对民族缺乏信心,因为民族是可以不分国界的。
陈铭学长的点评让我意识到了辩论赛原来对概念区分的很仔细,很多平常生活里觉得差不多意思的概念细想是有区分的。
2.2015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复赛
大连理工大学vs台湾大学伦理是不是市场的禁区
点评:林正疆学长
这很可能是迄今为止我打过的最烂的一次结辩,说一句题外话,这场比赛反方台湾大学的概念切割很微妙,他们说所谓的伦理禁区,指的是仅仅基于伦理的理由设立出的禁区,如果在设立禁区的时候,除了考虑伦理,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则不叫伦理禁区,全场我们没有太拆解这个概念。
言归正传,林正疆学长的点评让我理解到辩论赛原本可以举出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诠释复杂的命题和概念,当然正疆学长点评最有名的就是“双方手牵手躺在马路中央等车撞。”正疆学长在点评的时候提到,这个题目正反方可以讨论更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可以讨论比如在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该不该禁止违背伦理的内容,类似于动画片电视剧里一个儿子对爸爸说:死老头啊?比如在直播的时候该不该出现违背伦理的内容呢?在这场比赛之后,近两年层出不穷的xx直播门。包括正疆学长在后面台湾大学对阵中山大学的半决赛里提到的反方中山大学可以用朋友圈里开发出屏蔽他人发言或者不让他看我朋友圈的功能来佐证中山大学人不愿意接收异见的特性
而我之前打比赛一般举出的例子都太抽象概念化,给人一种打的很虚的感觉。
3.2015年亚太大专辩论赛决赛
新加坡国立大学vs马来亚大学学生运动有助于/无助于社会进步
视频来源:优酷搜索第七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28第88分钟开始
点评:黄执中
这场比赛里面新国大和马大的核心交锋点有个是学生运动是否目前出现态度的软化
黄执中学长的点评有两个地方让我受到启发
第一,新国大提出学生具有目光敏锐理念先进勇于拼搏
但其实概念很多时候是一体两面的
这几个特性可以解读成,目光敏锐,所以容易大惊小怪,理念先进,所以往往与现实脱轨,勇于拼搏,因此往往不懂得要收手
第二,执中学长说马来亚大学在比赛中只选择打到了无助于的地步,那么其实很多地方会容易打的不够硬气,只能去削弱或者切割,如果他来论证的话,他会选择打到
有碍于
,这样比原本的立场论证的更深一筹才能在交锋上更加果断,并且他提出了根据反方所谓的态度软化,就能说明学生运动为什么会有碍于,具体的大家去看看,
这场比赛的点评很有意思
4.2014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D组马来亚大学vs中山大学门当户对是不是过时的婚姻观
点评:刘京京
刘京京学长在这场比赛中让我意识到了对于同一个论点,我可以从它的正反两面去诠释它
比如:如果你想说门当户对原本的对于维护社会阶级稳定的的功能消失了,京京学长说这么打不强势,偏于防守,你可以反过来打,如果我们今天还门当户对,会不会破坏社会阶级之间的跨阶层流动?把它攻击出来
这让我领悟到原来同一个论点,既可以用来防守,但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又可以攻击出来,对于同一个论点驾驭的手法,和攻防的安排会更加丰富。
当然我推荐京京学长的每一场点评,他清晰的述票有助于每一位年轻辩手对于辩论的证成度这个概念更加了解。
《君和》杂志所有稿件均为原创作品,经由作者投稿或约稿。
君和思辩社
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组委会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24
03-08
04-24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