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实。
在现在这个时代,当教师需要教师资格证,当会计需要会计证,所有职业都需要资格证,可是当父母却不需要任何资格证。
在高速路上,几乎所有的车速都在100km/h,任何小动物或者其他事物都可能引发重大交通事故,而近日却有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高速路上紧贴着中央隔离带慢慢行走,她身边时不时的有车辆疾驰而过,这样的场面让人看着都胆战心惊。
如此惊心的一幕被一个好心的司机
看见后及时报警了,高速交警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女孩带离高速公路。
由于女孩年龄太小,问不出家里任何消息,只得知一个姑姑的消息,警察沿线寻找,希望早日帮其找到家人,在此期间接到一个疑似女孩家人的信息,经确定是女孩姑姑。
女孩姑姑李女士终于找到失踪近四个小时的女孩,李女士告诉警察,她娘家就在高速路旁,因为自己中午要出门办事,就把孩子带回娘家,让他们照顾一下午,当时看见侄女与邻居小孩玩得很开心,就交代娘家照看一下,自己很快就回来。
女孩妈妈当时只顾打麻将,虽然嘴上答应着,但心思并不在孩子身上。李女士办完事回家接侄女,当时女孩妈妈说谎说女孩出去玩没有回来,可是在邻居家没有找到侄女,李女士开始在村里四处寻找,都一无所获,还以前女孩被别人抱走了。
当时李女士抱怨娘家不看着孩子,谁知女孩妈妈却说:“女儿是赔钱货,不见就不见,不见更好,以后做试管婴儿生个儿子,还有人给我养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不就是这样的吗?”
李女士还说,她娘家每个人重男轻女的思想都很严重,当初大嫂怀孕的时候去做B超,知道是女儿就想把她打掉,奈何大嫂身体不好不宜打胎,否则日后生育困难,侄女才能幸免,顺利降生。
原本以为大嫂把侄女生下来,会好好照顾她。可是自从生下侄女后,便不管不顾。侄女从小就跟着她长大,自己也有两个孩子,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可是如果把侄女放在娘家,不知道哪一天侄女饿死都没有人知道。
女孩不是累赘,不是物品。她们应该得到相应的爱护,公平与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本不应不分性别,不分彼此,因为不管是男是女,都是自己的孩子。
当初看《欢乐颂》的时候,樊胜美一家真的是刷新了我的三观。
说实话,我实在是不了解现在都2018年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思想。
所以,当今天我看见这条新闻的时候,真的是才知道,现实比电视剧更荒诞。
前几日,家住江苏扬州的樊女士家里被堵,这么一堵就是八九个小时,不准进也不准出,关键是堵门的人竟然是樊女士的母亲。
而樊女士母亲的这一古怪行为,竟然是为了:要钱。
樊女士今年37岁,在她9岁的那年,亲生父亲就因病去世,在1996年的时候,母亲改嫁与继父一起生了一个儿子。
2016年年底的时候,樊女士突然知道了,年仅20岁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在外欠债一百多万。
2017年的时候,樊女士亲生父亲留下来的老宅拆迁,分得了三套房产和一些补偿款。
樊女士因为从小在继父家里长大,继父还帮忙翻新过家父老宅,所以樊女士答应为弟弟偿还百万外债,卖掉了三套房产。
三套房产一共卖掉240万元,樊女士拿出一百多万给弟弟偿还了外债之后,又拿出了48万给母亲和继父的养老金,自己留下了一百万,本以为就这样所有事情到此终结,万万没想到的是母亲上个月又一次上门要钱了。
原来,弟弟又在外面欠了外债。
在母亲的要求下,樊女士又拿出了8000元帮弟弟还债,可是没过多久,母亲又又一次上门要钱了。
一次又一次,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樊女士坚决不再给钱了,所以就有了开始母亲把女儿一家堵在家里的一幕。
最终樊女士母亲犯病进了医院,当记者找上门的时候,樊女士母亲矢口否认是为了儿子要钱,也不愿给出儿子的联系方式,她口中始终只有一句话:你把钱给我,我什么都不想跟你说。
知道最后这场闹剧的结局吗?
樊女士为了防止母亲再次上门打扰女儿和丈夫的生活,决定与丈夫离婚,搬去与母亲一起住,以绝后患。
很多人看完之后是不是很气愤,是不是很疑惑:樊女士为什么要离婚。
其实原因很简单,樊女士不过是已经死心了,试想一下,等到拆迁款全部给完之后,如果儿子还在外面欠债,樊女士的母亲还会不会继续找樊女士要钱,如果那时候拿不出来,你们猜,樊女士的母亲会不会找到樊女士的丈夫,我想肯定会的。
因为在她眼里,那个没有给过她一分钱,还到处欠债等着他们给擦屁股的儿子才是最好的儿子,为他还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这个要钱给钱的女儿,始终不过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都是别人家的,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生在这样的原生家庭她别无选择,而且她也知道,这样的家庭也会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无可奈何的是只有离婚,不能再拖累他们了。
很多人会说,大不了搬得远远的,断绝关系。
但是,在法律上并没有断绝关系这一条,就算是你写了断绝关系的协议,在法律上也是不会承认的,所以这样的原生家庭是逃都逃不掉的。
自古“孝道”二字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如果樊女士丢下母亲一走了之,肯定也会有一堆人跳出来说她不孝顺、白眼狼......
这就是糟糕的原生家庭的悲哀。
每个母亲都可以拥有很多个孩子,生错了,也可以再生一个对的。可是孩子就只有一个妈妈,而且她没有选择的权力与机会。
很多母亲都是“重男轻女”这一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可是她们选择了逆来顺受,然后等着媳妇熬成婆之后,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
那个被重男轻女的父亲丢下山崖的女孩,那个被父亲抱在街头拿着“转让女儿救儿子”的女孩,那个父亲母亲弟弟都有一套房产却不愿卖房救自己的女孩,还有那些上万个根本没机会出生的女孩。
每个女孩都是下凡来渡劫的,只是有些人历劫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那些不幸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们,不要难过,他们不爱你,是他们的损失。
因为他们的愚昧不堪,他们不懂所谓的香火传承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不管生男生女,对这个世界没有贡献,百年之后照样没有人会记得你。
希望所有姑娘们,在结婚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一定不要让这样的观念成为你的悲哀。
一对中年夫妻,大约将近40岁左右,一路走,一路对跟在身后的一位拄着拐杖、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不耐烦地大声说:“别跟着了,别跟着了,你总跟着我干什么啊!”
这里护理员听到如此大的声音,连忙走上前来问道:“什么事情啊?”
这位男士说:“护理员,你来评评理,我爸爸刚刚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有事,一定要来。你看我一来,他只是想跟我说说话,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我工作这么忙,还给我添乱,真是不懂事!”
这时他的妻子也连声说:“可不是啊,就会给我们添麻烦!你看这里照顾的多好,有吃有喝,还总要叫我们干什么?真是想不明白。”
护理员还要跟他们解释些什么,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听了,一股风似的走到院子里,开上他们的宝马车,飞也似的走了。
再看这位老人,拄着拐杖一路蹒跚,一直追到养老院的大门口,嘴里还低低的说着:
“还什么时候来啊?还什么时候来啊?”
孩子的车早已走的没有了踪影,留下的只有车子卷起的尘土和老人眼中辛酸的泪水……
无限悲凉,无限痛心,难道我们这一代人就要如此凄惨老去!希望大家在仍然健康和行动自由时做好养老规划,将来病了走不动了,能够有尊严地老去。
人自扰。
于是,我建议她,
抽空多读点好书,多学点知识,多感受一下不同人的生活经历和阅历。一旦积累足够多,沉淀足够深,许多问题就会在书籍的滋养和润泽中,变得豁然开朗。
可她却一脸无奈地反驳我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啊,因为我没时间看书,也不知道该看哪些书。况且我也静不下来,没翻几页,就想打瞌睡,或者忍不住去干别的事……”
原本我是想告诉她,只要她想看就一定能抽出时间,我也可以给她推荐许多优质的书单,但却发现,她根本就没意识到读书的好处。
如果她能懂得书籍可以赐予人力量和勇气,就不至于一直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
说说我曾经的两个同事吧。其中一个每次发给我的数据不是多算就是少算,又或者张冠李戴、不按要求填表。
而当我联系她时,她总是为自己辩驳道:“其实我很负责,也都知道该怎么做,我只是没注意而已。”可是下一次,她又会继续按照原来错的方法去做。
另外一个同事却是恰恰相反。她哪怕犯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错,都会立马改正,并且把它记录下来,作为一种警示和提醒。于是下一次,她就成功地避开了容易犯错的地方。
刚开始,我总是以为前者的问题就只是粗心大意,而后者不过是更加仔细认真,但后来才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在工作中,当我们出现失误时,总是给自己找理由,但大部分时候,我们干不好一件事,其实跟它的难易程度,都并无太大关系,而是我们对其不够重视。
如果一个人懂得工作的重要性,就不会允许自己反复犯相同的错。
因为懂得,才更会严格要求自己,会想方设法去做好每一件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四年前,在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书,写了这么多文章,但一直没得到读者们的肯定,也没做出点看似不错的成绩。
但编辑却告诉我说:
“你只管沉下心来,好好去努力。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聚沙,才能成塔,只有量变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但那时,我反复辩解:“这些道理,我都懂啊。”编辑摇摇头继续说:“你不懂,因为如果你懂了的话,现在就不会着急。”
现在想来,当初的我,确实是急于求成了。
现实的社会,让你明白:
没有钱,
家人责怪你,朋友疏远你,
就连你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残酷的社会,让你明白:
你哭,没人同情,
你求,没人帮助,
天大的事也得自己扛,
你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复杂的人心,让你懂得:
表面热情,不一定深,
甜言蜜语,不一定真,
利用你的人,会赔尽笑脸哄着你,
算计你的人,会千方百计靠近你。
所谓的人生,大概就是如此:
听不完的谎言,每天都在上演,
看不透的人心,总是受到伤害,
经历不完的坎坷,逼着你坚强,
逃避不了的责任,逼着你忍耐!
人这一辈子,
遇见的人很多,
可是真心的人太少。
这形形色色的人当中,
有巧舌如簧的,有心直口快的,
有世故圆滑的,有表里不一的。
有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有的人,总爱说实话,不会说假话,
有的人,当面和你客客气气,背后对你玩心机,
有的人,看似对你深情款款,其实全都是敷衍。
我们看得到人脸,却猜不透人心,
我们听得到甜言,却分不清恶善。
听不完的谎言,
让我们学会了防备。
猜不透的人心,
让我们懂得了收敛。
我们不扎人,但身上必须要有刺,
我们不伤人,但心里必须有戒备,
因为世界这么大,什么样的人都有,
多一点防备,就少一些伤害,
多一点戒心,就少一些寒心!
3、温和对人对事。不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这个世界没有"应该"二字。
保持头脑清醒,明白自己渺小,切忌自我陶醉。炮打出头鸟,凡事不要强出头,因为你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强!
4、痛苦只是一阵子,过后回头看看,其实那都不算什么。
学会放下,拽的越紧,越是无法自拔,学会感恩、随顺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则。
.......................................................................................................................................................................................................
《周易》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向上。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奋进的心态。
不是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但却一定要活得热气腾腾。
少年易老难学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人生百年,弹指而过,若是不努力一把,老了就只剩下后悔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世界很公平,想要有所成就,就得付出足够的努力,循序渐进,终究可以抵达终点。
人不自救天难佑。
人生总有波折,遇到困境如果失却了希望,放弃自救,那么谁也救不了他。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周易》:亢龙,有悔。
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再无上进的位置,这时候就要开始思考退路,否则就要遭到祸患。
人生要有向“上”的勇气,却也要有“止”的心态与智慧。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有些卑微,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从不趾高气昂。
周国平曾说,内心有一点自卑的人,反而能走得更远。
因为他们懂得止。
在心态上,他们永远不会自满,在生活中,他们永远谦逊低调。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就是这个道理。
止,也是一种智慧。
范蠡助勾践复国,事了拂衣去。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主动裁撤湘军。
二人功高震主,却都得以善终。
急流勇退,是大智慧,更是大魄力。
古人说: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要根据时机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人生有进,也要有退。退一步,并不是失去所有,而是获得新生。
《周易》: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正位凝命,指摆正位置,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
无论是“上”还是“止”,都要上面加一横,这就是“正”。
这一横是约束,是底线,是生而为人,就不能突破的良知。
中国人常讲,慎独。
是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要坚守内心,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这样才能做到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孟子说:不虑而知,良知也。
人的良知,人的底线,其实是自然而然存在人心中的,但是因为欲望遮蔽,很多人才会遗失掉。
换句话来说:
能知足,就能守正
钱挣得再多又怎么样,能带走吗?
去山西旅游,那些富丽堂皇的百年大宅,主人早已无处可寻,如今拿钥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想要的不要太多,清茶淡饭,内心安宁,就是最大的财富。
一时失意,遭遇不公,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事,不然只会遗憾终身。
锦衣华服,内心却惶惶不安,这样的人生就算得到也不会幸福。
一个人,如果可以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朝气蓬勃地活着,不气馁、不颓废,那么这一生必然不会白费,这是“上”。
在时机的变化中,能够知进退,能舍得,谦逊低调,不会遭受祸患,这是“止”。
无论何种境遇,都不曾动摇底线,活得问心无愧、坦坦荡荡,这是“正”。
能进、能退、能守,能做到这三点,人生又有什么祸患可言呢?
..............
注:本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并
删除。
…IfIgetdirtywheneating…ifIcannotdress…havepatience.RememberthehoursIspentteachingittoyou.If,whenIspeaktoyou,Irepeatthesamethingsthousandandonetimes…
作者:小楼老师
图片:摄图网
来源:小楼聊心理(ID:xiaolouxinli)
露丝·韦斯特海默(Dr.RuthWestheimer)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性心理研究专家,现年89岁的她,为数千名夫妻进行过心理治疗。
她发现无论恋人还是夫妻,对彼此“感性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关系质量。
为什么一对热恋的人相处久了会不再对彼此“感性趣”呢?
不是因为太熟悉,也不是因为年纪大了。
不少研究发现,单从性生活质量来说,熟悉的恋人性生活品质更高。
而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恋爱,热恋中的人就会对彼此有热情。
真正伤害浪漫关系质量的是
“无聊感”
如果性生活“无趣”,再多情趣内衣、游戏也很难增加双方热情,甚至还会让人倒胃口。
露丝博士说,
如果一对恋人对两人的性生活感到无聊,他们很可能在与对方别的相处时刻也感到“无聊”。
要改善的地方根本不在“床上”,而是在床以外的生活中。
很多人觉得无聊这种感觉存在于婚姻中很正常,然而恰恰相反,这非常不正常。
人类最厌恶的感觉就是“无聊”,如果一对恋人或夫妻常常感到与对方在一起很无聊,这段关系就会走向终结。
露丝博士说,
对抗“无聊感”的第一步,是要承认这种感觉存在于两人关系中。
如果你和一个人待在一起,没什么可说的,也不期待和他/她相处,可能无聊就已经存在于你们关系中了。
亲密关系中出现“无聊感”并不是件坏事,任何感觉都是一种“指示器”,无聊只是在向人们发出信号——这段关系有问题了。
要想将“无聊感”赶出这段关系,必须要先知道“无聊”是怎么产生的。
有3种情况会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播种”无聊感。
第一种是一方渐渐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
“无趣的人”往往有个特点——
他们只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不吸收新领域的知识,对其他领域失去了好奇心。
结婚后人们会进入难度更大的角色,比如妻子、妈妈、丈夫、爸爸。
有时人们进入某个角色后,就开始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他们固定在自己的安全区内,只做熟悉的事情。
比如女性在成为母亲以后,
就只是很努力地做着“妈妈”角色的事情,眼中只有“照顾孩子”这件事,
忘记自己可能还要别的身份,比如一个女人、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朋友、一个员工等等。
一个人如果只固定在一个角色中,无法与外界交换,这个人就会变得没有生机,缺乏活力,生活也会渐渐僵化。
这是一种
“绝对无趣”
的状态,任何人与他在一起都感觉到无趣。
亲密关系中一旦有一个人进入了这种状态,两人就难以在感情上产生“火花”。
面对这种状态,一个人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当自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人,夫妻之间的无聊感就会消失。
其实现代社会大家都能比较轻易接受很多资讯,生活中也有很多娱乐,比如电影、旅行、聚餐等等,除非这个人本身排斥这些事情,否则他并不容易成为一个“绝对无趣”的人。
对关系危害最大的,其实是
“相对无趣”
什么是“相对无趣”呢?
可能你在别人眼中很有趣、很有魅力,可是伴侣不懂得欣赏你,在他/她眼中你是个“无趣”的人。
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可能是两人在婚后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生活中关注的事情没有了交集。
我有个朋友是个很文艺的女性,喜欢看电影,看歌剧,读小说,还参加了一个读书社,我觉得她的生活丰富多彩。
但她丈夫觉得那些东西“不切实际”,“没用”,根本懒得了解她工作之余在做什么,甚至知道了以后还会酸她几句,说她老大不小了还是个女文青。
在丈夫眼中,她很“无趣”,丈夫在她眼中,也一样“无趣”。
其实个人喜好不同、兴趣不同、甚至性格不同都并不是“相对无趣”产生的原因,差异能让人看到世界的另一部分、另一个角度,可以产生吸引力。
对待彼此差异的态度,会让人感觉对方是否无趣。
有人会用“蔑视”的态度看待与自己“不同”的人,给对方的兴趣贴上“没用”“不做正事”“浪费时间”“世故”等等标签。
态度一旦形成,两人之间根本就不会再去了解对方——
为什么你喜欢这件事?
这件事这么吸引你,它有什么魅力?
我能通过这件事更了解你吗?
我和你一起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
本来两人关系可以通过共同完成彼此喜欢的事情变得更牢固,却因为“蔑视”的态度与对方越来越远。
如果夫妻间的问题是“相对无趣”,最主要的改变点在如何改变两人对彼此的“态度”。
除了“无趣”,还有一种互动行为会让关系变得“无聊”。
这种行为就是——
讲道理,不谈感受
想一想从小到大,那些只给你讲道理的人,当他们给你“讲道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会不会想,又开始说教了,我能不能逃啊?
成年人都知道,
人总有一些行为和认知上的矛盾——我知道我这么做不对,但我很难改。
如果一个人总逼着你去看自己改不了的错误,结果是你不但改不了,还会讨厌这个“讲道理的人”,因为这个人总让你对自己“无能”感到挫败,你会本能想要“屏蔽”掉他。
如何屏蔽掉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呢?
很简单——
减少交流,甚至不再交流
一段亲密关系如果是被“讲道理”这种行为变得无聊的,那么
先衡量一下“讲道理”对你重要,还是舒服的关系对你重要?
如果你觉得舒服的关系虽然很重要,但是我看不惯对方那些行为,我想改变他/她。
那么就再想想——
你讲了这么多道理,改变了他吗?
如果根本改变不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伤害关系?
不要让无聊感侵蚀你们的感情,如果有假期,就为生活增加一些不一样的元素。
比如去旅行,
去到一个别人都不认识你们的地方,只有你们两人能相互依靠,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讲一些平时很少讲的话。
或许一起学一些新东西,探讨各自感受;
一起看场电影,看一部连续剧,一起讨论剧情。
记住,在这些时候,只谈感受,不讲道理。
你觉得感情中,承诺重要么?
承诺,是指和伴侣一起规划未来,并约定按照规划来确定人生的方向。那么,在亲密关系里,你是一个愿意承诺的人吗?
关于作者:
小楼老师,擅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婚姻家庭治疗领域。
个人公众号:
小楼聊心理(ID:
xiaolouxinli),分享心理学知识在婚姻家庭、儿童发展中的运用,著有《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
你越吼,孩子越差劲!狠心点,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孩子今年长多少达标?最新身高表来了,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我富养24年的女儿,嫁了穷小子,弹钢琴的手,用来淘米。”
中国式姥姥上热搜感动无数人:有妈妈在,我才敢生娃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11-17
03-08
03-09
04-21
03-09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