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管正在悄悄长“斑”,简单4招就能清理 你的血管正在悄悄长“斑”,简单4招就能清理你的血管正在悄悄长“斑”,简单4招就能清理

你的血管正在悄悄长“斑”,简单4招就能清理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德平表示,每个人从十五六岁起,血管里就开始长斑块了;到了40岁左右,这些斑块变得明显;到60岁还没有一枚血管斑块的人屈指可数。

40岁以上的人,只要在以下8个危险因素中占了3个及以上,就属高危: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运动不足、体重超标、房颤。这类人群建议到医院做颈动脉超声等检查,一旦明确有脑卒中,应及时治疗。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血管里的“斑”,

相当于给大脑等器官装上了“定时炸弹”

很多人讨厌脸上长斑,因为会影响自己的美貌。但熊小知最害怕的,是血管里的“斑”。

它们不仅会加速血管甚至全身的衰老,一旦长在某些特定位置,相当于给大脑等器官装上了“定时炸弹”。

这么危险的“斑”,你的血管里很可能已经开始长了。熊小知想告诉你关于这种“斑”的健康危害,并介绍一套帮血管“祛斑”的方法。

十五六岁起,血管开始长“斑”

如果把血管看成一条单向四车道的公路,血液是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血管里的这种“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像堵在公路上的石头,影响血流畅通。

不过,血管斑块并不是一出现就十分危急。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德平表示,每个人从十五六岁起,血管里就开始长斑块了;到了40岁左右,这些斑块变得明显;到60岁还没有一枚血管斑块的人屈指可数(感觉这种人可以考虑申请世界纪录了)。

斑块的分布,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血管里有多少“垃圾”。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质,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这些脂质含量一旦过高,就可能变成血管中的“垃圾”。当垃圾在血管中越堆越多,就会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形成一块一块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最初,这些斑块通常顺着血管纵向分布,如果斑块越来越大,就会慢慢在管壁上向内突入,导致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使血流变缓。

此后,一旦出现诱发因素,比如动脉斑块的某个部分破裂,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诱发一系列变化,形成血栓或引发梗塞。

一般来说,当斑块生长导致血管狭窄超过50%以上时,就会影响血流,此时应开始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治疗,以防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两个位置“长斑”更危险

脸上的斑有多难看,跟长斑的位置、大小、颜色深浅等有关,看血管斑块的危险程度,也和几个特定因素有关。

长在以下两个地方的斑块,一旦造成血管狭窄,尤其危险。

心脏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为心脏提供氧气和养分的重要血管,一旦因斑块出现狭窄,心脏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长期如此还会增大血栓和心梗的风险。

颈动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通常有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头晕等;有时会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甚至发生脑卒中(脑中风)。颈动脉超声检查,是筛查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40岁以上的人,只要在以下8个危险因素中占了3个及以上,就属高危: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运动不足、体重超标、房颤。这类人群建议到医院做颈动脉超声等检查,一旦明确有脑卒中,应及时治疗。

造成血管狭窄的程度

斑块所在位置的血管狭窄程度,是判断其是否危险的关键。

如果仅有斑块,没有狭窄,说明病情不是特别严重。一般来说,当斑块生长导致血管狭窄超过50%以上时,就会影响血流,此时应开始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治疗,以防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稳定程度

稳定斑块像皮厚馅少的“饺子”。包膜比较厚,不容易破裂。如果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因素不能够得到改善或控制,那么斑块会逐渐变大,导致血管腔相应逐渐变窄,血流不畅,造成相应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

不稳定斑块(又称易损斑块)则像皮薄馅多的“饺子”,斑块表面的包膜非常薄,斑块内部的“油”(脂质)又非常多,容易发生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及局部动脉血管痉挛,导致受累血管血流中断,引发急性缺血。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因素,都可能成为不稳定斑块破裂的诱因。它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以爆炸破裂,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危及生命。

斑块严重时,血管腔甚至会被完全堵塞。组织器官在缺血的情况下,功能就会受损。

例如,大脑某一支血管堵塞,脑组织缺血,神经功能就会受损,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麻木、吞咽困难、语言障碍、智能障碍、甚至失明、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脑中风。

防斑块,先控血脂

血脂偏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增高,与斑块形成有密切关系。预防和控制血管中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用下面的“血管祛斑法”控好血脂很重要。

吸烟会让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血管,影响体内脂肪代谢,升高血脂。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吸烟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可逆的。

停止吸烟,危险程度会迅速下降。戒烟一年后,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与不吸烟者相当。

此外,戒烟还能提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一年后可增至不吸烟者水平。

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应努力戒烟,并尽量避免吸二手烟。

2、每天吃一两粗粮

吃太多的主食和甜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推荐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50~400克,其中最好有50克以上粗粮(燕麦、小米等),中等大小的水果每天可吃1~2个。

少吃或不吃夜宵

进食后,胃肠蠕动增强,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肠部,此时,流向头部、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

对高血脂患者来说,如果食物没有充分消化就睡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增加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等的风险。

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郭冀珍是许多人的“长寿顾问”,她从不吃夜宵,一般睡前2~3小时就不吃东西了。这个方法也适合推荐给大多数人,有助控制血脂。

能动则动

久坐不动也是引起高血脂和血管斑块的一大杀手。建议大家每天最好能抽出半小时运动。如果上班需要久坐,最好每1~2个小时起身走动一下,伸个懒腰、动动胳膊腿。

工作时可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原地活动四肢,比如:

转脚踝、抬脚跟、翘脚尖等,每个动作坚持30秒以上,促进小腿的肌肉群收缩;

还可缓慢抬起膝关节,尽量往胸部靠近,以锻炼大腿肌肉群;

或者像骑自行车那样原地踩踏,并适当拍打、按摩腿部。

此外,买个握力球(也叫减压球)等经常捏一捏,也有益处。每次捏20次左右,可使上肢的肌肉群协调活动,在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的同时,还能活动关节,增强心脏收缩力,并有利于镇静和舒缓心情。

当然,如果已经明确血管有严重斑块或其他心脑血管问题,需要及时遵医嘱治疗。熊小知希望大家的血管能更加健康,少一些“锈迹斑斑”。

【延伸阅读】

最牛心血管专家胡大一的“养血管经”:血管决定生老病死!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专家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控烟协会会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及预防、康复。是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名医胡佩兰之子。

没有健康的血管,人体就像一片没有水灌溉的庄稼,慢慢枯萎。如果血管出了问题,几乎全身都会有“警报”。

来源:生命时报

血管出问题,全身拉“警报”

没有健康的血管,人体就像一片没有水灌溉的庄稼,慢慢枯萎。如果血管出了问题,几乎全身都会有“警报”。

眼睛模糊,可能是眼底血管

如果一天内看东西,频繁出现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的情况,就要高度关注你的血管是否健康了,很可能是眼底血管出了问题,导致对眼睛的血液供应不上,影响了视觉。严重的微血管栓塞,还可能导致一过性失明。

腿疼跛行,可能是下肢血管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出现过走一会儿路小腿就疼,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事实上,这很可能就是下肢血管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其主要表现是“腿疼、走路瘸”,休息一会疼痛会减轻或消失。这种“间歇性跛行”,是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典型表现。

胸痛胸闷,可能是心脏问题

如果体力活动中出现胸痛、咽部不适,不明原因、规律性的胸闷,很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是冠心病的症状。胸部不适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报”之一,要高度警惕。

经常晕倒,可能是脑血管问题

年轻人偶尔晕倒可能是意外,但若是老年人经常晕倒,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不少晕倒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

好血管三个标准:弹、光、畅

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的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却早早地出现了血管老化,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专家给出以下3个判断血管好坏的标准:

血管一旦变硬变脆,失去弹性,血管内膜就会变得粗糙,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好的血管首先要有弹性,这就好比橡皮筋一样,失去了弹性,其功能也就随之减弱。

胡大一教授曾呼吁全国人民聚焦血管,清理血管,恢复血管的活力,“共筑长城”,抵御高血压和高血脂对血管的“外患内忧”。

如果将好血管和“生了病”的血管放在你面前,你会发现,好的血管看上去特别舒服,动脉血管富有活力,管壁十分光滑,看不到什么杂质,这种血管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

但“生了病”的血管,其管道内壁就被各种“垃圾”占据,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引发多种疾病。

这就如同自来水管一样。血管通畅,血液流量就越大,供应到全身各处的营养也就增多。

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血流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也较快;上年纪后即便血脂稠,也比较不容易堵塞,被心脑血管疾病找上的风险更低;冬天更不容易体寒,手脚冰凉等等。有研究显示,经常运动的人血流通畅。

血管年龄自测表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测试结果: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血管“天敌”黑名单

在血管“天敌”黑名单中,以下5个杀伤力最强。

1,“四高”饮食堵血管

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天敌”,它们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2、老熬夜累血管

长期熬夜,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极易诱发中风甚至猝死。

3、吸烟,血管易“中毒”

烟草是心血管健康公认的大敌。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形成血栓。

4、有氧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久坐导致体重增加,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影响心脏血液循环,这些都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就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其实,哪怕是走路,受腿部肌肉收缩的挤压,血管的弹力都会增强。

5、积蓄坏心情,血管没精神

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老生气、压力大,血管也容易变硬。实际上,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要想有个健康的血管,保持良好心态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

一句话打败血管“天敌”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败这5大“天敌”呢?简单说来就是一句话: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吃动两平衡。

1、给血管做套操

马寅初活到百岁,就与他每天做“血管体操”有关。方法是:每晚睡前用冷热水交替淋浴,热水温度为40℃—44℃,冷水温度为12℃—16℃。做“操”时先冷后热,交替5—10次,每次持续2—3分钟,最后以热水浴结束。

这种血管体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时“冲走”血管内的垃圾。另外,大步快走也是一节不错的心脑血管操,可以增强肌耐力并增强血管弹性。

2、饭前运动,帮血管驻龄

国外研究显示,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游泳、打门球、打乒乓球、慢跑、游泳、爬楼或登山,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

3、每周两块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含有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素,能防止血管变硬,同时增加心肌活力、放松肌肉,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积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

4、饮绿茶少喝酒

绿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不提倡饮酒护血管。大量饮酒升高血压、血甘油三酯,导致心房颤动、酒精性心肌病、脂肪肝、肝硬化,严重时甚至引发猝死。

5、吃点血管“清道夫”

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均衡饮食,多吃蔬果,警惕“四高”食物。

血管堵了,怎么疏通?

如果血管内皮有损伤、体内胆固醇水平过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协同下,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粥样斑块。斑块过大,应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予以治疗。

1、药物保守治疗

药物保守治疗。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调血脂的他汀类,和治疗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其他药物,如血压高的患者可加服降压药,血糖高的患者同时服用降糖类药物。

2、冠脉支架术

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立竿见影。但许多患者过分迷信它的疗效,认为只要安了支架,就相当于上了保险,可以一劳永逸地治好自己的心脏病。其实,支架手术有适应证,并不是所有冠心病都适合。

最适合做支架的是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虽然冠脉支架术解决了心血管的疏通问题,改善了局部心肌缺血的症状,但只是把斑块“挤”在支架之外,而不是把血管斑块“割”出来,不能改变整个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趋势,此外还存在长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病人如果术后不按时吃药,不戒烟,会导致病情很快复发,或出现新的病变。

3、心脏搭桥术

心脏搭桥术。如果是冠状动脉左主干或广泛的多支血管病变,搭桥是最好的选择。需要放七八个支架的,建议做搭桥术,预后好。

“自己解决健康问题”系列讲座之:

调理反应是好事,为什么很多人却把它当成了老虎?

系列讲座目的:

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和家庭的保健、疗愈医生,甚至帮助更多人实现彻底健康

时间:

2016年12月30日(周五)晚8:30分

主要内容:

调理反应是什么,调理反应为什么会发生,常见的调理反应都有什么及案例,如何区分调理反应与病情严重?

本次讲座目的阐述:

中医和自然疗法调理疾病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好事,是调理反应,可以加速将身体中的垃圾加速排出,疾病好的更快。本次讲座将详细阐述相关调理反应问题。西医的原理是把症状压回到身体里,让生病的症状变小变没,却可能慢慢在身体形成大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在西药只能“控制”(通常会因导致肝、肾、肠胃不好导致恶化)不能彻底疗愈的原因。

以往讲座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在喜马拉雅搜索:免费低成本疗愈各种疾病(公益)

听课与健康问题探讨请加微信

57477689

“听课”

中社佑三儿童健康教育基金免费为符合条件幼儿园提供20年健康防护用品,详情请点击“

阅读原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