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感觉那么疲惫 为什么你总是感觉那么疲惫为什么你总是感觉那么疲惫

为什么你总是感觉那么疲惫

比起觉得累,其实,用什么来缓解疲惫更重要。

最近跟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朋友聊起来,他说起最近的状态不佳。是累吗?我问起他来。

“累倒不怕,主要是工作没有成果,根本没什么成就感,所以即便是忙碌,也没有什么开心的时刻,忙且不开心,那种疲惫感就油然而生了。”

或许这个朋友说出了我们累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份工作让我们身心乏力,

而是这份工作没有带来任何可以看得见的结果,或者没有给到及时的反馈,让时间消耗了我们去认真做事所追求的意义感。

跟很多职场中的朋友聊天后发现,我们每天在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强撑着做一些琐碎的,无意义的,无趣的,看不到结果,但是不做又不行的工作。必须花费一些时间来与这些无穷无尽的鸡毛蒜皮贴身肉搏。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常常困宥在情绪中,拖垮我们的不仅是繁忙的日常,更是时不时就起伏颠簸的情绪。

下班后也常常会跟同事就近吃晚饭,有时候闲聊起来就发现,我们在工作中积攒了太多无处释放的情绪,因为焦虑而把情绪包装成“吐槽”跟大家一起参与,因为分享焦虑而让自己的情绪更加波动。

“明明回家是想跟孩子好好玩耍的,但是忍不住就想起来工作中委屈的事情,眼泪就忍不住掉了下来。宝宝懂事地问我,妈妈,是不是我不乖才惹你哭哭呀?”一位成为宝宝妈妈的同事无奈地说。

看起来只是一个职场妈妈心酸的一瞬间,可如果时大家讨论起来,就开始忍不住向“丧偶式育儿”,“要不要做全职妈妈”等方向跑去,虽然说讨论的内容也在情理之中,可却像是把自己置身在一种极其悲惨的境遇中,总归让自己的焦虑变得更宽阔了。

在吐槽和抱怨中,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事情本身,而是被情绪放大的一种假象。

置身人群中时,所谓的比较和落差,让我们对“理想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从而增加了对当下的不满,过早地给自己下结论,进行消极的预言,失去生活的勇气。

可是我们能把握的,就只有当下。

与其让自己的疲惫感随着情绪凸显,逃避真正需要面对的情况,把自己的心态交到别人身上去引导,不如做好手边能做的事情。

给自己的生活分解一些小目标,比如今天锻炼20分钟,明天听一节音频课,在明知工作的结果无法把控之外,给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可控的生活。

这些积极的反馈和信号,能让你可以更自信地面对未知的生活,拥抱“不确定”。

比起觉得累,其实你用什么来缓解疲惫更重要。

我们太想要得到解脱时,却常常陷入另一种碎片化的疲惫中,在看完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的抖音,或者从微博切换到知乎,然后又在豆瓣上来回点击后,时间花费了,但是该做的事情还停留在原地。

有人曾提到过“价值半衰期理论”,提出一件事情应不应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而在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确的时候,主要看它所带来的收益半衰期的长短。

短半衰期的事情如漫无目的刷微博,跟别人掐架,在网上购物等;长半衰期的事情如练习书法,坚持写作,学会一种思维技巧。

心理暗示的效果或许正在于,在被“不确定性”笼罩时,在没有归属感的当下,你仍然能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能量。

愿我们人生即使疲惫,也依旧对自我满怀期待。

来源:少女成长研习社(ID:Taocituzi77)

编辑:王咏倩

感谢你的阅读

这是2019年我们跟您说的第

192

个晚安。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